李小可:不站C位的徐悲鴻。

文/羅易成

這 事 非 同 小 可

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小可老師是為數不多的身處一線城市的非互聯網人士。生活中他對互聯網的依賴很少,甚至幾乎不怎麼用手機,所以“C位”這個互聯網熱詞對他來說有如天書。

不過,小可老師和我聊起一張老照片,卻和C位有關,主角是不在C位的徐悲鴻。

李小可:不站C位的徐悲鴻。

這是一張拍攝於1950年的老照片,拍照的地方就是小可老師從小長大的大雅寶衚衕甲2號,那天是白石老人的90歲生日,由這個院子裡的幾個小家庭組成的大家庭一起為白石老人過壽。在照片裡,可以看到齊白石、李苦禪、李可染、王朝聞、滑田友、李瑞年、葉淺予等藝術家和他們的家屬,如果再仔細看,在最後排最不起眼的位置可以看到徐悲鴻露出一頭。

這是一張記錄“大雅寶”的珍貴照片,記錄的也是這個院子裡的日常,小可老師是個細膩的人,留下來的這麼多照片中,他唯獨在這張照片裡看出別人察覺不到的“異常”來。因為在小可老師看來,院子裡的這些藝術家有緣聚在一起,都是因為徐悲鴻先生出任校長後重組國立北平藝專 (中央美院的前身)的緣故,是他給包括齊白石在內的每個人發聘書,一個一個地從四面八方請過來,而大雅寶衚衕甲2號就是當時安頓這些各地過來的教師的宿舍,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中央美術學院的家屬院。徐悲鴻自己作為一代大師,又是學校校長,還是張羅這些藝術家過來的核心人物,但是在拍照的合影裡,小可老師卻在C位找不到他的身影,而是低調地藏身到了人群的後面。

李小可:不站C位的徐悲鴻。李小可:不站C位的徐悲鴻。

1952年,中央美院給192個教職工發過節費,簽收的名單堪稱陣容豪華

小可老師也不想過度去解讀這張照片裡的站位問題,他只是出於本能地喜歡從細微之處去發掘打動自己、啟發自己的正能量。因為父親的關係,他成長在這個院子裡,每次說起父親對自己在藝術上的影響,小可老師更喜歡用“父輩”這個詞,在他眼裡,後來對他的人生產生影響的,不止是父親單獨一個人,而是當年聚集在這個院子裡的一代藝術家,他們各有自己在那個年代的挑戰與坎坷,也各有自己的個性與堅持,但是當他們站到一起,又分明能看出他們作為同一代藝術家的共同特質,既有深耕於傳統的積澱,又有求變的視野與勇氣;他們懷有對底層百姓的愛與悲憫,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這些人聚集到一起,基於藝術創作的共同語言,因此互相探討,互相成全,互相提攜,得以形成的彼此融洽的氛圍。這種氛圍成了小可老師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成長養分。

李小可:不站C位的徐悲鴻。

大雅寶衚衕甲2號裡的童年李小可

“我就是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頭長大。當時自己只是一個小孩,還只把他們看成是家長、前輩,還沒有更多的進入到學術上,但是隨著自己的藝術經歷的發展和變化,自己慢慢成熟起來以後,回過頭來看,回想和這些藝術家們相處、生活的場景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收益。至今我做人的態度和對於藝術的態度,可能跟那個時期有非常大的關係。他們等於是我一生當中無聲的榜樣。”

這是一個由拍照不願站C位的徐悲鴻聚集的藝術家們所形成的院子,但是,這個院子卻在小可老師的人生中永遠佔據著無法撼動的C位。

這事非同小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