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姨們很友善,還向我們展示了放在展示櫃裡的十八奶孃,十八具雕像刻畫了奶孃們的十八種不同狀態,而在中山其它金花夫人廟裡,是見不到的,因此更顯得這些雕像彌足珍貴。▼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姨們很友善,還向我們展示了放在展示櫃裡的十八奶孃,十八具雕像刻畫了奶孃們的十八種不同狀態,而在中山其它金花夫人廟裡,是見不到的,因此更顯得這些雕像彌足珍貴。▼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牛王廟

牛王廟在百歲坊街,廟不大,目前正在裝修。▼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姨們很友善,還向我們展示了放在展示櫃裡的十八奶孃,十八具雕像刻畫了奶孃們的十八種不同狀態,而在中山其它金花夫人廟裡,是見不到的,因此更顯得這些雕像彌足珍貴。▼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牛王廟

牛王廟在百歲坊街,廟不大,目前正在裝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五)尾聲

去了兩次安堂,對它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這裡歷史悠久,風物傳承,村民們也有著很強的本土文化守護情結,可是還是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古建築的保育問題(一些祠堂外租而導致的原貌改變)、村裡的衛生問題(有些漂亮風景旁邊卻堆著一堆垃圾、氣味不佳的河湧)等,這次去村子的時候,見到村裡已經開始在有規模地進行古村落改造,希望以上問題很快能夠得到改善,但願不久之後可以見到一個恢復了昔日風采的古村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眼前,這樣也才對得起中國古村落這個稱號。

最後付上各祠堂廟宇分佈情況▼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姨們很友善,還向我們展示了放在展示櫃裡的十八奶孃,十八具雕像刻畫了奶孃們的十八種不同狀態,而在中山其它金花夫人廟裡,是見不到的,因此更顯得這些雕像彌足珍貴。▼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牛王廟

牛王廟在百歲坊街,廟不大,目前正在裝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五)尾聲

去了兩次安堂,對它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這裡歷史悠久,風物傳承,村民們也有著很強的本土文化守護情結,可是還是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古建築的保育問題(一些祠堂外租而導致的原貌改變)、村裡的衛生問題(有些漂亮風景旁邊卻堆著一堆垃圾、氣味不佳的河湧)等,這次去村子的時候,見到村裡已經開始在有規模地進行古村落改造,希望以上問題很快能夠得到改善,但願不久之後可以見到一個恢復了昔日風采的古村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眼前,這樣也才對得起中國古村落這個稱號。

最後付上各祠堂廟宇分佈情況▼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及廟宇手繪地圖(依照林氏族譜畫的,排列順序大致按街道排列),用數字標記的為祠堂,英文字母紅色標記的為廟宇。只標明瞭大致方向,比例什麼的請忽略:▼


"

圖文:董朝朝

安堂村是中山市大湧鎮的一個古村落,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至今已有約650餘年歷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山共有4個村上榜)。久聞安堂的祠堂文化厚重,一位酷愛歷史研究的前輩曾對我說:安堂很值得一去,訪古未去過安堂,不算真正尋過中山的古村落。於是,在六、七月,我兩顧安堂,終於將安堂現存的16間祠堂與7座古廟探訪完畢,後期參考了《大湧鎮志》及《林氏族譜》加以整理,方形成這篇一萬字的超長記行,以下將會有大量圖片及說明,各位看官請備足流量。

上集講了(一)安堂名字的由來、(二)安堂初印象,詳細鏈接請戳這裡: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上)

接下來將帶你看看安堂現存的16座祠堂和7座廟宇。

(三)十六間祠堂


安堂村內分房建有祠堂22間,後拆除危房6間,現存16間。被拆除的6間祠堂包括:十德堂(戰國皋公)、慎齋公祠(六世祖禧公)、處善公祠(七世祖鬆俊公)、純樸公祠(七世祖鬆秀公)、贊堂祖(安堂米機原址)、九如祠(十七世祖九如公),現存的祠堂大致分佈在雙桂大街、長堤路、北帝廟街等地。為了方便大家瞭解它們的受保護程度,我按自己的標準為它們標上了星級:二星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星為中山市不可移文物,其它不標星。

1、 ★ ★雙桂堂(林氏宗祠)--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已拆的十德堂之外,雙桂堂是本村現存最大最具規模的祠堂,它是林氏合族興建的大宗祠,在雙桂大街中段。▼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順治2年(1645年)擴建為三進三間,帶左右偏旁,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6平方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木架構,蠔殼牆,前座為磚牆,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宗祠內的很多元素,都與林氏先祖有著莫大的關聯。

據族譜記載,戰國時期林氏先祖林皋在趙國擔任宰相,其進諫趙王賢明治國時提出十德,即“仁,智、義、禮、和、忠、信、天、地、德”,其家族也稱為“十德堂”,而最早的林氏大宗祠便是十德堂(處於雙桂大街東,與南文交界處),惜後來因火災燒燬,已被拆除。但十德也從此成為安堂林氏族人信奉的修身戒條。

唐朝後期,安堂林氏高祖林披公生有九子一女。九個兒子才華橫溢,參加科舉考試均中舉,後來,連他的女婿也考中舉人,因此便傳為“九子十登科”的佳話,而林氏宗祠對面那幅“十德圖”便是後人描繪九子十登科的故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圖中有11個人?因為有一個是林披公,畫面表現的是他與其兒子女婿探討學問的場景。

大門口一幅金字對聯,上書“九龍世胄,雙桂家聲”(這便是我前文提到雙桂下街124-125號門口也有的那幅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先祖林皋不僅身居高位,且9個兒子全部在趙國為官,世稱“九龍世胄”;而唐朝林披公不但九子十登科,其中三子和六子,更同時高中狀元,被稱為“雙桂”。如今的安堂林氏,便是林披六子林蘊的後代。

插句題外話:這兩位林氏先祖有很多共同點,林皋生了 9個兒子,林披公也是9個兒子,而且他們的兒子都很優秀,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一句話叫:龍生九子........會不會生9個兒子的都很聰明?現代中國人估計很少有機會可以去印證這一點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許生9個兒子的現象只能成為一個傳說。

言歸正傳。說到對聯,最初雙桂堂門口掛的並不是這副對聯,是一封拆字聯。據傳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新會狀元林召棠回鄉省親時路過香山,按封建族例,以花紅金豬等謁祖。安堂林族中的長老認為狀元年少,便想試一試他的才華。在攀談時,長老們偽稱:鄉中人讀書少,門口現在缺幅對聯,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想了個上聯,有請狀元為我們完成下聯吧。於是拋出上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言下之意是:我們都是長輩,你自要敬我們三分。

狀元略一思索,便對出下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既工整地呼應了上聯,亦委婉地表達了大家都是源自同一宗族不應區分彼此的意願。

族老們聽了,不禁叫好,亦表示服氣,認同大家都是從新會縣同宗分支而來,不應有“煮豆燃萁”之迫,遂以白銀六十兩壓盤相謝。

這幅拆字對聯,後來做成了朱木金字浮雕,一直懸掛在安堂林氏大宗祠門口,直至日本攻陷中山時,被歹徒盜賣,才改掛“九龍世胄,雙桂家聲”。

如今,在步入林氏宗祠的三門時,也可以看到貼著這幅拆字聯,不過是由後人謄寫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堂人,他某日還專門向我講起這副林氏祖聯, 並說此聯在安堂林姓人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祠堂門口,一般只有4根柱子,而“雙桂堂”卻是6根,其中4根是石柱,餘下2根為木柱,有雙木成“林”之意。▼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大門左右兩根即為木柱



祠堂正廳供奉著比干雕像,據說商紂時,比干被剖心後,周武王尋其子,賜姓林,以彰忠良,故把比干作為“林氏之祖”。▼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橫樑掛著五幅林氏始祖畫像,包括:得姓始祖林堅、入閩始祖林祿、安堂始祖林允文等。


在祠堂門口拍照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從香港趕過來拜祠堂的林先生,他很熱情主動向我們介紹說他就是林氏後人,經常過來拜祠堂,說重修祠堂的時候他也有捐款,還帶我們去看祠堂內部刻的捐資名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而在祠堂大門口,經常會坐著三五老人在聊天,他們都是宗族文化的守護者,見到我們這些外姓人士來參觀的,便很熱情地向我們宣揚林氏宗祠的相關傳說。其中一位叫生叔(下圖後排左一),拿出一本厚厚的林氏族譜給我們查閱,這本族譜是2009年印刷的,從林氏朔源到安堂的人文歷史,都有介紹,差不多算一本安堂志了,厚厚的總共有六百多頁,據說只印了1000本,每本大概要一百多元,現在也買不到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林氏宗祠的側室,掛滿了各地粵劇團前往安堂演出時的劇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聽林氏長輩們介紹說,大門都是後來新修的,但門檻卻是老古董,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用一種叫掃帚木(音)製成的。他們的粵語我聽得一知半解,不太懂掃帚木是啥,問也問不清楚,只好先這麼記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後來我去逛了一下其它祠堂,對於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又回過頭來請教老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下,我終於一一搞清楚了其餘15間祠堂的位置,有些祠堂沒有門牌也沒有介紹,如果不是他們介紹,外人很難確定那是哪間祠堂。下面這些祠堂將會按地理位置分佈來介紹。除了雙桂堂,由東至西,雙桂大街附近還分佈著麥峰林公祠、處善林公祠、樂隱林公祠、居易林公祠、玉灣林公祠、愛月林公祠、景先林公祠、映宸林公祠、四公紀念祠、正已林公祠等10間祠堂。

2、★麥峰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煇公祠堂,在石板街的起源,南文與安堂交界處不遠處,而且門口標有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牌,很容易找。無奈的是門口堆著很多建築廢料,實在有礙觀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牆上的石雕原本應該很精美,可惜很多都已被剷掉,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面部也已被毀,不知是不是文革期間破四舊破的▼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儘管如此,樑上的木雕和部分石雕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是多麼地氣派和華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祠堂以前曾經做過舊安堂學校二部。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窺得裡面一小部分景象:毛主席頭像+極具年代感的標語,想必當年沒少在這裡開過大會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為角度有限,只能看到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團結緊張”,看不到左邊,但猜也猜得到,左邊自然是寫著“嚴肅活潑”.....哈哈。只不過沒想到它的門口一片蕭條,內部卻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出人意料。▼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 處善林公祠-2012年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82號,緊挨著麥峰林公祠的,便是處善公祠,供奉七世祖鬆俊公▼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處善公祠的建築風格和麥峰林公祠特別像,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麥峰林公祠和處善公祠的風格像,畢竟處善公祠是七世祖祠,麥峰林公祠是八世祖祠,先後順序還是要搞清楚。▼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不同的是,處善公祠的左右各有一個側門,左邊寫著“禮門”,而右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只能見到有個足字旁,按慣例,我猜想應該寫的是“義路”。▼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另外,奇怪的是,處善公祠的石雕人像都保存得比麥峰祠更完整,這也讓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挨在一起,只毀了麥峰林祠的石像人面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4、 樂隱林公祠

處善公祠往前走是龍騰裡,而樂隱公祠果然祠如其名,就隱藏在龍騰裡,樂隱公祠是九世祖孔愚公祠堂。它側邊開門,有一個前院,側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門外拍到一個側面。▼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的景象是從窗縫拍的,窄窄的縫只能見到這麼小的範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5、★居易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從樂隱公祠沿雙桂上街往北走不遠,便可見居易公祠(在雙桂堂後面),七世祖桂美公祠堂。我們去的時候是上午12點左右,祠堂大門緊閉著,門口坐著一對爺孫在納涼▼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伯很好人,告訴我們這裡現在借給大湧殘疾人服務中心在使用,但實際上是祠堂。下午2點鐘會開門。▼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到了下午,我們再次經過,果然開門了,可以看到祠堂內部還是保護得不錯的。其實把祠堂修整好了,只要在不破壞原設施的情況下改作他用,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育措施。▼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玉灣林公祠

從樂隱公祠返回雙桂大街,繼續往西走,就是玉灣公祠(沒找到門牌號),它是八世祖煥公祠堂,可惜當天門口停了一輛車,無法拍到全貌。▼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門口有“農業學大寨”幾個紅色大字,以前有很多人從這裡走過,都以為這不過是套有著年代痕跡的普通民居,誰知它也曾經是個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 愛月林公祠

緊挨著玉灣公祠的,就是愛月公祠,是十世祖愛月公祠堂,它有一小半已成了民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內同樣雜草叢生,無人打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玉灣林公祠與愛月林公祠的飛簷相互交錯,遠遠望去,線條流暢,古典而優雅,愛月祠的飛簷還是隻鳳頭,怎麼看都覺得像比翼雙飛。▼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8、 景先林公祠

雙桂大街131號,就是十五世祖祠堂-景先林公祠。但是外人一般看不出這是一間祠堂,因為它如今變成了出租屋,有人家在住著。我第一次曾經從此屋門前走過而不知,後來諮詢了林氏老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間就是景先林公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因租作客房,祠堂的內部結構已發生了改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9、★映宸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雙桂大街107號,十世祖映宸公祠。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寫著的“安然茶室”可以推斷出來,它曾經被出租做為茶室。我們去的時候,門是大開的,進去看了一下,茶室已廢棄,裡面被隔了幾間出來,已經不是祠堂原有的樣子,零亂擺著一些廚具和桌椅,又亂又髒,不想拍照,以免破壞大家想象中不可移文物應該有的樣子。▼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屋頂灰塑歷經風霜,色彩斑駁,雖然看不出是什麼圖案,但仍然覺得好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0、 四公紀念祠

在雙桂堂與大覺寺之間,是四公紀念祠。關於這間祠堂,無法拍到更多的細節,也沒有收集到任何資料(林氏族譜也無詳細介紹),只知道它也曾經是一間祠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1、★ 正已林公祠(中山不可移文物)

在安南大街,大覺寺西側,是九世祖正已公祠堂。也是中山不可移文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它的門上有鬆齡鶴算的牌匾,樑上還有描金木雕。▼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如今也是一樣閒置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雙桂大街周圍的祠堂大概就是如上。然後轉至長堤路,這裡現存3家祠堂,分別是南圃林公祠、碧宇林公祠、星池林公祠。

12、★ 南圃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南圃林公祠在長堤大街東段,所供太祖為五世祖漢齋公,舊安堂學校本部東間,建於1879年,也是中山市不可移文物,目前是安堂文化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裡面還有個隆都民俗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3、★碧宇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十世祖太真公祠,這裡很久以前是製衣廠,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改成舊安堂學校本部西間,80年代初閒置,目前是安堂武術館。▼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門口見到裡面威武森嚴的樣子,門口還坐著兩位阿叔,不怒自威的表情,不覺有點膽怯了,畢竟這是人家練武的地方,加上時間有限,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4、★星池林公祠(中山市不可移文物)

星池林公祠在長堤大街中段,建於1820年,為紀念八世祖焯公而建。它的正門有一半被其它建築擋著,所以只能側著拍一張門口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很有氣勢的屋頂▼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這間祠堂的面積也十分大,差不多跨了半條巷子,曾經做過安堂大隊糧倉,目前處於閒置狀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最後兩間祠堂在北帝廟街,這兩間如果不做功課是找不到的。

15、義煙林公祠

義煙公祠在安北,安堂學校對面,如今是個老人活動中心,隱沒在一堆舊屋中,旁邊是個髮廊。當我向在此玩耍的老人們打聽時,他們只知道這裡是個祠堂,至於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後來還是詢問雙桂堂的老人,才知道這裡就是義煙祠。▼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16、彥森林公祠

義煙公祠的西側,就是五世祖彥森公祠。我曾經找過一輪,沒找著,第二次去才確定,原來這個被封了的門,就是彥森公祠。後來,遇到一位蹲在這附近休憩的阿伯,他確定了這個就是彥森公祠,而且他告訴我,義煙公就是彥森公的兒子,所以兒子的祠堂規模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可惜如今彥森公祠這個光景,也看不出父親的祠堂比兒子的好到哪裡去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至此,現存的十六間祠堂就全部集齊啦,下面再講一講村中的廟宇。


(四)七間廟宇


村中現存廟宇古寺7間。

1、天后宮(天后廟)

安堂立村後,於雍正七年(1729年)興建了天后廟,當時建在安東與南文舊街市交界處。20世紀60年代拆除,1989年重建,改址安堂埗頭。▼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堂林族信奉媽祖,其宗族根源來自於福建。據《林氏族譜》載:天后聖母(也稱媽祖)俗姓林,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六牧蘊公七傳孫,林維愨第六女,母王氏。因出生後一個月未哭啼過,故取名默娘(乳名瑞娘)。默娘28歲時,九月九日離家,登湄峰,乘風昇天而去。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顯靈護駕,平定臺灣,封為“天后聖母元君”,有信奉者皆建廟以祀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天后聖母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村中必定隆重慶祝,此俗今仍存。

天后廟門口有一條河湧,中間有一座橋叫蓮花橋,跨過蓮花橋對面是天后聖殿。▼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看上去多麼美好的蓮花橋!誰能想到下面這條河湧又髒又臭,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我只呆了一會就受不了了,火速逃走,不知天后娘娘日日受此薰陶會是何種感受?▼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村子的美麗環境,村子還需想法治理河湧才行。

2、星君廟

星君廟就在天后廟旁邊。▼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3、★★大覺古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古寺,始建於明朝,當時叫獨覺庵,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改建為寺,佔地面積約3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8平方米。該寺三進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木樑架。它就在雙桂大街,從雙桂堂往西走,介於四公紀念祠與正已公祠之間。▼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從外表來看,感覺它更像一座祠堂,在內地,一般不會有人坐在廟門口,因為廟就是供佛像的,人們都有敬畏之心。而在這裡,感覺人們又有另一番解讀,他們喜歡在寺廟裡休息,聊天,和神主如朋友般相處。我經過數次,都發覺有村民坐在門口休息。

寺內現存“重修大覺古寺碑記”,“福有攸歸”兩塊石碑,經年的香火已把它們薰得黢黑。▼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該寺是中山市始建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廟宇建築,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寺中陳列著十八羅漢,據說古寺的十八羅漢塑像,是廣東清代存下工藝精湛的只有兩套,而安堂古寺的是其中一套,以前不少過往遊客,或是劇團演員演出之餘,也到此駐足鑑賞,讚歎其工藝精良,寺中十八羅漢,個個生龍活虎,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只可惜這套十八羅漢,“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今存這套是另託師傅重塑(未拍照)。

4-5、 ★★ 北極殿、武帝廟--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帝廟和北極殿連在一起的,都在北帝廟街,是1990年評定的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北極殿與武帝廟供奉的神主。▼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當我向廟內一位大叔打聽北極殿供奉的是什麼神時,他說他也不知道,總之拜就是了.......好吧,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一下子被殿內的木雕及簷雕吸引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據說大湧的紅木雕刻工藝是從石雕工藝演變過來的,明清時代這些廟宇宗祠內雕樑畫棟的工藝(此時又想起處善公祠及麥峰公祠的木雕),有可能便是傢俱木雕工藝的源流吧?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6、三母廟

行至北帝廟街尾,便可見三母廟,廟裡有幾位守廟的阿姨在坐著聊天。▼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此圖為下午5點後廟門關閉後拍的



阿姨們告訴我,此廟主要是為信眾們求子而建。那麼除了金花夫人之外,另外還有兩母是誰呢?阿姨們也說不上來。▼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阿姨們很友善,還向我們展示了放在展示櫃裡的十八奶孃,十八具雕像刻畫了奶孃們的十八種不同狀態,而在中山其它金花夫人廟裡,是見不到的,因此更顯得這些雕像彌足珍貴。▼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7、牛王廟

牛王廟在百歲坊街,廟不大,目前正在裝修。▼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五)尾聲

去了兩次安堂,對它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這裡歷史悠久,風物傳承,村民們也有著很強的本土文化守護情結,可是還是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古建築的保育問題(一些祠堂外租而導致的原貌改變)、村裡的衛生問題(有些漂亮風景旁邊卻堆著一堆垃圾、氣味不佳的河湧)等,這次去村子的時候,見到村裡已經開始在有規模地進行古村落改造,希望以上問題很快能夠得到改善,但願不久之後可以見到一個恢復了昔日風采的古村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眼前,這樣也才對得起中國古村落這個稱號。

最後付上各祠堂廟宇分佈情況▼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祠堂及廟宇手繪地圖(依照林氏族譜畫的,排列順序大致按街道排列),用數字標記的為祠堂,英文字母紅色標記的為廟宇。只標明瞭大致方向,比例什麼的請忽略:▼


「安得祠堂廟宇數十間,大庇天下林氏盡歡顏」—安堂村尋訪(下)


注:

1、本文關於史料的部分,主要參考了《大湧鎮志》、《安堂林氏族譜》,如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提出修改意見。

2、本文所有圖片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