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英勇善戰推翻幕府,卻遭政府算計身首異處

戊辰內戰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英勇善戰推翻幕府,卻遭政府算計身首異處

薩摩藩武士

西鄉隆盛是好萊塢電影《最後的武士》主人公原型,前期率領薩摩藩武士從事倒幕運動,為日本政府推翻幕府統治立下赫赫戰功,後期卻因反對政府政策遭政府軍和西洋軍合力絞殺,身首異處,其英雄事蹟可謂悲壯。

青年期的西鄉隆盛因“尊王攘夷”運動被捕入獄,出獄後,重新回到薩摩藩,倒幕尊王的思想已經十分明確,並於1866年在土佐奇人阪本龍馬的斡旋之下,促使薩摩藩與長州藩結成了“薩長同盟”,協議共同討伐幕府。同時,他還與大久保利通一起對薩摩藩實行了藩政改革,擴充了陸海軍實力。為了取得外援,西鄉還先後會見了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和英公使的翻譯官沙託,並最終與英國結成了“薩英同盟”,為推翻幕府做準備。

1867年,西鄉藉助日本孝明天皇突然去世以及年幼的明治天皇剛剛登基的機會,極力促進倒幕,並參加了“奉還大政”、“王政復古”運動,在中間起了重要作用。“王政復古”政變成功後,以西鄉、大久保等為主的維新派成立了新政府,並真正掌握了政權。但是當時幕府還掌握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德川慶喜仍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兩百多年的幕府統治,所以倒幕派與幕府之間又發生了一場長達一年半的戊辰內戰。

在內戰中,西鄉指揮討幕軍隊屢建戰功,並基本上摧毀了幕府的勢力,取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在“江戶之戰”中,為了迫使幕府早日投降,西鄉不顧個人安危,與幕府大臣勝海舟舉行會談,實現了所謂“無血入城”,取得了戊辰內戰的決定性勝利。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英勇善戰推翻幕府,卻遭政府算計身首異處

薩摩藩最後一代藩主島津忠義的妻子

西鄉受封

由於西鄉在倒幕戰爭中表現優秀,1869年被封“賞典祿”兩千石,授正三位官位,成了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祿最厚的人。之後西鄉隆盛又與明治天皇等人一起進行了維新改革,被稱為“維新三傑”之一。

在經歷過倒幕運動和維新運動以後,西鄉隆盛開始過著奔波的政治生活。1870年,西鄉辭去中央官職,帶一部分親信回到鹿兒島,開始在薩摩藩推進藩政改革。後來又因其他原因,再次出任中央政府官職,並在1871年多數維新大臣前往歐美考察的時候,協助太政大臣三條實美成為“留守內閣”首腦,在日本推行資產階級改革,進一步鞏固維新成果,所以他在日本又有“慶應功臣”和“明治元勳”的稱號。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英勇善戰推翻幕府,卻遭政府算計身首異處

薩摩五傑

辭官而去,兵敗被殺

1873年,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侵臺侵朝的擴張狂潮,西鄉在政治上主張先採取外交手段防止歐美列強的干涉,爾後再“奪取此地,歸為我有,以便永鎮皇國之南門”的思想,與其他大臣發生了嚴重分歧,因而一再受到排擠。西鄉一氣之下辭去了參議、近衛都督之職,返回鹿兒島開辦了政治、軍事學校。此後三年,他一直過著育人、垂釣的悠閒生活,可以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平靜的三年。但到了1877年1月,日本政府頒佈政令,派船將薩摩藩兵工廠遷到大阪並改由陸軍省管轄的決定,徹底打破了他的平靜生活。

日本政府頒佈將薩摩藩兵工廠遷到大阪的決定激起了學生的極大憤慨,此後政府逮捕學生、學生襲擊彈藥庫的做法,激化了雙方的矛盾。2月7日,西鄉被學生和“士族兄弟”們推崇為反政府的領袖,開始走上了違背歷史潮流的覆滅道路。

西鄉軍同政府軍進行了半年的激戰,之後開始潰退。到1877年9月24日,政府軍攻陷了鹿兒島的最後據點——城山,西鄉身負重傷,切腹自盡,由部下介錯砍下頭顱,年僅49歲。而持續了8個月的“西南戰爭”,也終以西鄉派的失敗而宣告結束。日本最後一場內戰結束。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英勇善戰推翻幕府,卻遭政府算計身首異處

西鄉隆盛銅像

西鄉隆盛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在西鄉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中,他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先是成為薩摩藩倒幕的中心人物,後又兩次舉起了倒幕大旗,並在倒幕戰爭中作出了傑出貢獻。之後,又因在“王政復古”和“明治維新”中以農民問題為重,堅決解決土地問題,提出“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政策,將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權交還給國家,奠定了明治維新的基礎,因而深受人民愛戴。

西鄉幼年接受了帶有愛意的嚴格武士教育,並且閱讀了大量文、史、禪經典,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無論是激烈的戰鬥,還是徹底的改革,都充滿了好惡分明、熱情洋溢的精神,而他始終以農民為重的思想,也深為日本人民所崇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