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戲曲 藝術 音樂 鄧等等 城市速遞 2017-07-17

曲藝和戲曲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咱吉林這片黑土地上就有很多曲藝形式。比如,家喻戶曉的二人轉以及東北大鼓、秧歌等等。而咱們省的戲曲,那就只有一個——吉劇。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桃李梅》,是吉劇代表劇目。吉劇最著名的劇目有一大三小之稱,《包公賠情》、《燕青賣線》、《搬窯》是三小,《桃李梅》則是唯一的一部大戲。之所以被稱為大戲,是因為在這場戲裡面,包括了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這部大戲創作於1960年1月,比吉劇誕生還要早十天。也許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正是這部戲,讓戲劇在57年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吉林省地處東北腹地,這片黑土地開拓較晚,文化發展歷程有限,一直沒有自己的地方戲曲劇種。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本地的民間藝術二人轉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它只是曲藝,依然是行當、唱腔不夠完備的民間曲種。所以,吉林的地方劇種應該怎麼搞?這是一個問題。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1959年2月,在長春市南廣場東側,吉林省歌舞劇團宿舍二樓的一個小房間裡,由張先程、劉方、那邴晨、劉中組成的“四人創編小組”把民間藝術二人轉、拉場戲昇華為舞臺藝術。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間裡,一張桌子,幾把椅子,設備簡陋,條件艱苦。但小屋裡,卻終日有依依呀呀的曲調飄出,直到深夜才消散。也就是在這裡,人們耳熟能詳的一些二人轉曲調,演化成了日後吉劇裡的"柳調"、"嗨調"兩大聲腔,新劇種“男女分腔”、“行當分腔”也被確定。這兩種分腔成為吉劇一直延用的音樂體制。確立了吉劇的音樂元素,大家又開始研究舞臺上的“玩意兒”,所謂玩意兒,就是演員在臺上該怎樣演出,舉手投足間,應當怎樣傳達人物的情緒感覺。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吉劇的第一個劇目名叫《藍河怨》,改編自二人轉傳統曲目《藍橋會》,原作的1300多句唱詞被改編成一部情節生動、人物鮮明、結構嚴整的大戲。在這部戲中,出現了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當,新劇種開始向著戲曲化、板腔化、行當化發展。與二人轉有了明顯的區分。《藍河怨》在1959年9月亮相演出。四個月後,大戲《桃李梅》也隨之創作完成,至此,吉劇也正式登上了戲劇舞臺。這部戲最終讓吉劇紅遍了大江南北。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2017年6月29號下午,東方大劇院的舞臺上是一番忙碌的景象。道具,燈光都在做最後的調試,再過幾個小時,就要登臺演出了。這次擔任《桃李梅》導演的李鬆橋已經是位古稀老人。李鬆橋年輕時是是吉劇院的演員,《桃李梅》中,他扮演膽小怕事,忍氣吞生的知縣袁汝海。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李鬆橋是《桃李梅》的第一代演員。從1960年至今,他接觸《桃李梅》已有57年。這期間,不僅僅是吉劇,《桃李梅》被各個地方戲種演出了無數回。《桃李梅》本來有兩個版本。如今還活躍在舞臺上的,是作家王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情節是,關東女人封氏和三女兒玉梅,巧設計謀,抗拒總兵的逼婚的故事。劇本,在民間想象的基礎上翻出了新意,寫出了封氏和她的三女兒,聰明睿智,面對總兵大人的強權,在男人們畏之如虎的情況下,卻談笑風生,巧定計謀。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桃李梅》於1960年1月21日在長春公演,收穫好評。這是繼《藍河怨》後的又一次成功。十幾天後的1960年2月2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示,將這個新劇種正式命名為“吉劇”。吉劇從此正式在這片黑土地上紮根。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6月29日的演出,意義非凡,這一次,是十個地方劇種在長春共演《桃李梅》,吉劇的表演排在最後亮相。此時的李鬆橋已經從第一代《桃李梅》的演員變為了導演。他仔細的觀察每個道具的位置,求得就是完美兩個字。這是第四代《桃李梅》演員的表演,他們中最年輕的演員和李鬆橋相差了四十多歲。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29號晚上七點半,吉劇《桃李梅》正式開始。劇場內座無虛席,這其中既有頭髮花白的老人,也有穿著時尚的年輕人。年齡差異雖然大,面對演員們的演出,卻是個個入神。《桃李梅》釋放了東北人獨有的樂觀氣質。故事情節大起大合,人物性格大稜大角,情感大悲大喜,語言更是詼諧、幽默,充滿了喜劇效果。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6月16號晚上七點,東方大劇院內來了不少觀眾,這一天,濟南市的呂劇院將演出《桃李梅》這部戲。此時,後臺的演員們也忙著裝扮行頭。呂劇是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劇種也是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起初因為是趕著毛驢唱戲,所以呂劇在過去又叫做驢劇,慢慢的才叫成呂劇。呂劇1979年移植了吉劇《桃李梅》,至今已近40年。井遠秀和郭清清是濟南市呂劇院的兩位老演員,她們第一次接觸《桃李梅》已經是二十多年前了。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呂劇最為突出的特點是: 既是"戲曲"又是"曲藝" 。其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桃李梅的演出,他們不僅借鑑了吉劇的手絹功夫,還在唱腔上有所吸收。同樣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移植《桃李梅》,還有河北省的省劇——河北梆子。吉劇語言詼諧、幽默,充滿了喜劇效果。河北梆子在移植《桃李梅》時,去掉了“鬧”,也就是詼諧的部分。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據統計,全國各地有二十多個院團移植了《桃李梅》,可以說,50幾年間,這個植根在吉林的大戲,在全國各地發芽,桃李梅早已經花開遍地。一部上世紀六十年的作品,被眾多院團劇種移植至今,他的價值不言而喻。2012年吉劇《桃李梅》榮獲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而吉劇在五十七年匆匆歲月中,也在不斷地前行。從一大三小四個傳統劇目,到《三請樊梨花》到現代劇《江姐》,以及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寶貝回家》。吉劇跟著時代的腳步,磨礪自己,磨鍊出了一身的本事。然而,在資訊異常發達的年代,再好的作品,也怕“巷子深”,如何藉助媒介傳播,也是吉劇人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梨園逢春之吉劇:十劇種共演一部戲《桃李梅》花開各地

傳播要有途徑,而劇目劇種深入人心,則要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工的真本事。吉劇人期待的,都是讓吉劇踏實前行,不浮不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創作並演繹出更多的《桃李梅》,只有這樣才能讓吉劇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