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維也納仲裁是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德意志第三帝國作出的解決東歐國家間領土爭端的仲裁。其中第一次維也納仲裁發生在1938年11月,匈牙利如願以償地獲得斯洛伐克南部1.04萬平方公里的狹長之地(根據1930年人口普查,當地的匈牙利人共50.4萬,佔比58.99%)。

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第一次維也納仲裁乃是大匈牙利主義的體現。根據1920年6月簽訂的《特里亞農條約》,被視為戰敗國的匈牙利被剝奪七成土地和半數以上的人口,不僅唯一的海港城市裡耶卡(今屬克羅地亞)淪落他人之手,而且數量眾多的匈牙利馬紮兒人成為了他國統治下的少數民族。這與奧匈帝國時期,擁有自主權的匈牙利控制著28.28萬平方公里土地和1800萬人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一系列的喪權失地和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使戰後的匈牙利產生了大匈牙利主義,即恢復舊疆域的思想。所以試圖打破凡爾賽體系束縛的匈牙利開始與納粹德國越走越近。並且在1938年藉助納粹德國的力量成功地從支離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手中“收回”了一戰後失去的部分土地。

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第二次維也納仲裁發生在1940年8月,是德、意兩國外長就匈羅領土爭端作出的裁決。其規定羅馬尼亞需將北特蘭西瓦尼亞(共4.36萬平方公里,251萬人口,其中匈牙利人130萬)割給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歷史脈絡大體分為以下階段:起初為匈牙利王國領地;1526年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陣亡後轉屬奧斯曼帝國;1699年的《卡洛維茨和約》簽訂後,又成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盤。而奧地利帝國在得到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後,為鞏固統治,竭力瓦解當地民族格局,這直接體現在匈牙利馬紮兒人被驅逐,羅馬尼亞族裔比重不斷上升。一戰前,羅馬尼亞族裔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主體民族,佔比53.8%(匈牙利人則為31.6%)。所以羅馬尼亞以此為名,在1918年末武裝佔領特蘭西瓦尼亞。此舉引起匈牙利的強烈憤慨,併成為影響一戰後匈羅關係的最主要因素。

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而德國之所以在1940年的時候就特蘭西瓦尼亞問題作出仲裁主要源於兩個方面考慮:

1)阻止匈牙利和蘇聯在外交層面的不斷接近

在羅馬尼亞問題上,蘇聯支持匈牙利武力進軍特蘭西瓦尼亞,而匈牙利則明確表示:“其比任何國家更樂意看到蘇聯成功收回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因為這意味著羅馬尼亞領土完整的原則被廢除了。”而蘇匈兩國有可能建立睦鄰友好關係的跡象使德國感到了巨大壓力,所以為了避免蘇聯勢力滲透到巴爾幹,希特勒決定儘可能快速地介入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領土爭端。

2)保證石油供應地的安全

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匈牙利軍隊進入特蘭西瓦尼亞的科瓦斯納縣

羅馬尼亞在二戰期間是納粹德國極為重要的石油供應國(1940年德國進口的207.5萬噸石油中有97.4萬噸來自於羅馬尼亞),所以匈牙利的戰爭威脅使德國非常擔心東南歐地區局部戰爭的爆發,不僅會威脅其石油供應地的安全,而且會阻礙其突襲蘇聯計劃的順利實施。

所以德國在1940年將北特蘭西瓦尼亞仲裁給了匈牙利,避免了匈羅矛盾的進一步激化。而通過第二次維也納仲裁,德國得到了許多好處。比如將普羅耶什蒂油田排除在仲裁區之外,確保了德國石油供應的安全。也就是說“石油產地位置是劃分特蘭西瓦尼亞的決定性標準”。除此之外,德國數次滿足匈牙利領土要求的態度也使得匈牙利倒向納粹德國的傾向越來越明顯。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加入軸心國集團,同意將北特蘭西瓦尼亞的糧食供給德國,並准許德軍進駐。

二戰中的維也納仲裁,幫助匈牙利將國土從9萬擴充至14萬平方公里

通過蘇德戰爭爆發之前的兩次維也納仲裁,納粹德國已經確立了在東南歐地區的主導地位。其不僅獲得了擴大戰爭所需的糧食、石油等戰略物資,以及從南翼包圍蘇聯的前進基地,而且為以後控制東地中海、影響中東地區奠定了基礎。而匈牙利則與德國戰車捆綁在了一起,為二戰後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埋下了隱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