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可問題就在於:這筆錢花出去了,魏忠賢卻沒收到。那麼,這筆錢去哪了?換言之,這筆錢肯定是花出去了,為什麼給別人不給魏忠賢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汪文言對魏忠賢的態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對魏忠賢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說第一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魏忠賢態度曖昧。魏忠賢之所以會態度曖昧,就在於魏忠賢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擁有權力,完全是因為天啟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啟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賢就什麼也不是。

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這一點魏忠賢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賢非常眼饞這筆錢,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魏忠賢需要顧慮一點:自己為熊廷弼求情,會不會惹怒天啟皇帝呢?

再說第二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還是天啟二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雖然已經幹掉了大太監王安,但依然沒能總督東廠,更不是後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千歲”。

此時的魏忠賢,只是天啟皇帝的心腹,或許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賢有沒有直接影響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懷疑。

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選擇了另找門路。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等熊廷弼死緩的通知下來,魏忠賢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汪文言只從熊廷弼那裡拿到一份錢,卻走了多個門路,怎麼辦呢?這筆錢之所以沒有給魏忠賢,想必是汪文言獲得了某種保證,熊廷弼不會受到魏忠賢的威脅。否則汪文言絕不敢無視魏忠賢,多少得分他一點。

這種舉動的確得罪了魏忠賢,但當時的魏忠賢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所以得到保證的汪文言也不會特別怕他。

對於熊廷弼這種級別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隨時有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說,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這個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將功贖罪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的是,熊廷弼將功贖罪的那一天沒等來,卻等來了魏忠賢的好日子:天啟三年十二月,魏忠賢總督東廠,一下子抖了起來。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可問題就在於:這筆錢花出去了,魏忠賢卻沒收到。那麼,這筆錢去哪了?換言之,這筆錢肯定是花出去了,為什麼給別人不給魏忠賢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汪文言對魏忠賢的態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對魏忠賢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說第一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魏忠賢態度曖昧。魏忠賢之所以會態度曖昧,就在於魏忠賢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擁有權力,完全是因為天啟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啟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賢就什麼也不是。

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這一點魏忠賢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賢非常眼饞這筆錢,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魏忠賢需要顧慮一點:自己為熊廷弼求情,會不會惹怒天啟皇帝呢?

再說第二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還是天啟二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雖然已經幹掉了大太監王安,但依然沒能總督東廠,更不是後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千歲”。

此時的魏忠賢,只是天啟皇帝的心腹,或許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賢有沒有直接影響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懷疑。

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選擇了另找門路。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等熊廷弼死緩的通知下來,魏忠賢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汪文言只從熊廷弼那裡拿到一份錢,卻走了多個門路,怎麼辦呢?這筆錢之所以沒有給魏忠賢,想必是汪文言獲得了某種保證,熊廷弼不會受到魏忠賢的威脅。否則汪文言絕不敢無視魏忠賢,多少得分他一點。

這種舉動的確得罪了魏忠賢,但當時的魏忠賢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所以得到保證的汪文言也不會特別怕他。

對於熊廷弼這種級別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隨時有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說,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這個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將功贖罪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的是,熊廷弼將功贖罪的那一天沒等來,卻等來了魏忠賢的好日子:天啟三年十二月,魏忠賢總督東廠,一下子抖了起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在收拾完楊漣等人之後,魏忠賢想起汪文言了。

當初就是這個傢伙來我這裡走門路,好話說了一籮筐。我費心費力幫他運作,熊廷弼得以免死都是我的功勞,這傢伙卻出爾反爾不給錢。今天要不把他收拾個好歹出來,我絕不罷手!

審問汪文言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打官腔就行:“三年前,你拿著四萬兩白銀來賄賂魏公公,魏公公一身正氣,沒有接受你的腐蝕。可事後,熊廷弼居然逃脫了死刑的命運?說!你是和誰勾結在一起,破壞大明帝國司法公正的?”

其實潛臺詞就是:當初,是誰把我嘴邊的肥肉給叼走了?潛臺詞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現在我要收拾東林黨,你給我使勁咬,往上面咬!

你說,汪文言該怎麼回答呢?矢口否認是不行的,因為是他親自求到魏忠賢面前的。在兩人面對面的時候,再抵賴也沒什麼用,這個大尾巴狼裝得多沒意思。

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可能有兩種說辭:第一種說辭是自己也被熊廷弼耍了,根本就沒見過那四萬兩白銀;第二種說辭是熊廷弼從來沒提過四萬兩白銀的事,是汪文言自作主張誆騙魏忠賢的。

這兩種說辭能騙過魏忠賢嗎?肯定騙不過。但此時的東林黨和魏忠賢早已撕破臉皮,所以汪文言寧願被魏忠賢整死,也堅決不牽連東林黨的同仁。

因為熊廷弼死刑變死緩,東林黨肯定也出力不小,畢竟有四萬兩白銀和汪文言的從中斡旋。

但時過境遷,汪文言被下獄已是天啟五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權勢滔天,區區一個汪文言,還不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最後,我們看到了汪文言的供詞,大致是這樣寫的:汪文言收了熊廷弼四萬兩白銀,本想送給魏忠賢。但魏忠賢為人清廉,拒絕收受賄賂。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得召集東林黨同僚,把這四萬兩白銀私分了,然後大家一起努力,改判了熊廷弼一案。

這份供詞可信嗎?我是絕對不信的。如果魏忠賢都是清廉的,那誰是貪婪的呢?再者,這份供詞雖然有汪文言的畫押,但誰敢說不是屈打成招呢?畢竟汪文言被審死在了大牢裡。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可問題就在於:這筆錢花出去了,魏忠賢卻沒收到。那麼,這筆錢去哪了?換言之,這筆錢肯定是花出去了,為什麼給別人不給魏忠賢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汪文言對魏忠賢的態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對魏忠賢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說第一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魏忠賢態度曖昧。魏忠賢之所以會態度曖昧,就在於魏忠賢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擁有權力,完全是因為天啟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啟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賢就什麼也不是。

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這一點魏忠賢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賢非常眼饞這筆錢,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魏忠賢需要顧慮一點:自己為熊廷弼求情,會不會惹怒天啟皇帝呢?

再說第二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還是天啟二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雖然已經幹掉了大太監王安,但依然沒能總督東廠,更不是後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千歲”。

此時的魏忠賢,只是天啟皇帝的心腹,或許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賢有沒有直接影響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懷疑。

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選擇了另找門路。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等熊廷弼死緩的通知下來,魏忠賢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汪文言只從熊廷弼那裡拿到一份錢,卻走了多個門路,怎麼辦呢?這筆錢之所以沒有給魏忠賢,想必是汪文言獲得了某種保證,熊廷弼不會受到魏忠賢的威脅。否則汪文言絕不敢無視魏忠賢,多少得分他一點。

這種舉動的確得罪了魏忠賢,但當時的魏忠賢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所以得到保證的汪文言也不會特別怕他。

對於熊廷弼這種級別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隨時有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說,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這個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將功贖罪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的是,熊廷弼將功贖罪的那一天沒等來,卻等來了魏忠賢的好日子:天啟三年十二月,魏忠賢總督東廠,一下子抖了起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在收拾完楊漣等人之後,魏忠賢想起汪文言了。

當初就是這個傢伙來我這裡走門路,好話說了一籮筐。我費心費力幫他運作,熊廷弼得以免死都是我的功勞,這傢伙卻出爾反爾不給錢。今天要不把他收拾個好歹出來,我絕不罷手!

審問汪文言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打官腔就行:“三年前,你拿著四萬兩白銀來賄賂魏公公,魏公公一身正氣,沒有接受你的腐蝕。可事後,熊廷弼居然逃脫了死刑的命運?說!你是和誰勾結在一起,破壞大明帝國司法公正的?”

其實潛臺詞就是:當初,是誰把我嘴邊的肥肉給叼走了?潛臺詞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現在我要收拾東林黨,你給我使勁咬,往上面咬!

你說,汪文言該怎麼回答呢?矢口否認是不行的,因為是他親自求到魏忠賢面前的。在兩人面對面的時候,再抵賴也沒什麼用,這個大尾巴狼裝得多沒意思。

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可能有兩種說辭:第一種說辭是自己也被熊廷弼耍了,根本就沒見過那四萬兩白銀;第二種說辭是熊廷弼從來沒提過四萬兩白銀的事,是汪文言自作主張誆騙魏忠賢的。

這兩種說辭能騙過魏忠賢嗎?肯定騙不過。但此時的東林黨和魏忠賢早已撕破臉皮,所以汪文言寧願被魏忠賢整死,也堅決不牽連東林黨的同仁。

因為熊廷弼死刑變死緩,東林黨肯定也出力不小,畢竟有四萬兩白銀和汪文言的從中斡旋。

但時過境遷,汪文言被下獄已是天啟五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權勢滔天,區區一個汪文言,還不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最後,我們看到了汪文言的供詞,大致是這樣寫的:汪文言收了熊廷弼四萬兩白銀,本想送給魏忠賢。但魏忠賢為人清廉,拒絕收受賄賂。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得召集東林黨同僚,把這四萬兩白銀私分了,然後大家一起努力,改判了熊廷弼一案。

這份供詞可信嗎?我是絕對不信的。如果魏忠賢都是清廉的,那誰是貪婪的呢?再者,這份供詞雖然有汪文言的畫押,但誰敢說不是屈打成招呢?畢竟汪文言被審死在了大牢裡。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就算如此,這份供詞也折射出本案的三個關鍵點:

一、汪文言曾經拿著四萬兩白銀賄賂魏忠賢,這一點沒人否認;

二、魏忠賢沒收到這筆錢,這也是史書記載的,應該沒人會說《明史》為魏忠賢洗地;

三、魏忠賢其實並不關心這筆錢,他甚至不關心熊廷弼,他只是要借這個機會把東林黨往死裡整。

有些話,魏忠賢是敢拿到檯面上來說的:“你們說我把汪文言屈打成招,可事實是:熊廷弼被改判的時候,你們出力最大。這筆錢誰收了?誰出力多就是誰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汪文言的供詞重要嗎?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熊廷弼改判的時候,東林黨出頭了。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天啟皇帝,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看,東林黨就是在劫難逃。

在我看來:魏忠賢其實並不想收拾熊廷弼,因為此時的熊廷弼就是一個死緩犯,又沒擋著魏忠賢的道,而且熊廷弼並不是東林黨人,魏忠賢完全沒必要盯著他。

只不過,當初為熊廷弼活動的人是汪文言,為熊廷弼說話的人是東林黨,所以魏忠賢要利用熊廷弼一案,達成自己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熊廷弼從死緩被重新判為死刑,並於天啟五年執行,是標準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魏忠賢和東林黨打得不可開交,熊廷弼因此被殺,這叫什麼事呢?

但也要說明一點,熊廷弼因此被殺,反而成就了美名。

如果熊廷弼在天啟二年被殺,那熊廷弼的歷史形象必然極其糟糕,因為在熊廷弼剛下獄的時候,汪文言還沒開始為他活動呢。

看看當時的判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熊廷弼該死。如果熊廷弼真在這個時候死了,有什麼冤情可喊呢?

可由於汪文言和東林黨的介入,由於魏忠賢的插手,使得熊廷弼之死變得錯綜複雜。大家憎恨魏忠賢的時候,順帶著也要同情一番熊廷弼。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可問題就在於:這筆錢花出去了,魏忠賢卻沒收到。那麼,這筆錢去哪了?換言之,這筆錢肯定是花出去了,為什麼給別人不給魏忠賢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汪文言對魏忠賢的態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對魏忠賢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說第一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魏忠賢態度曖昧。魏忠賢之所以會態度曖昧,就在於魏忠賢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擁有權力,完全是因為天啟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啟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賢就什麼也不是。

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這一點魏忠賢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賢非常眼饞這筆錢,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魏忠賢需要顧慮一點:自己為熊廷弼求情,會不會惹怒天啟皇帝呢?

再說第二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還是天啟二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雖然已經幹掉了大太監王安,但依然沒能總督東廠,更不是後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千歲”。

此時的魏忠賢,只是天啟皇帝的心腹,或許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賢有沒有直接影響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懷疑。

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選擇了另找門路。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等熊廷弼死緩的通知下來,魏忠賢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汪文言只從熊廷弼那裡拿到一份錢,卻走了多個門路,怎麼辦呢?這筆錢之所以沒有給魏忠賢,想必是汪文言獲得了某種保證,熊廷弼不會受到魏忠賢的威脅。否則汪文言絕不敢無視魏忠賢,多少得分他一點。

這種舉動的確得罪了魏忠賢,但當時的魏忠賢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所以得到保證的汪文言也不會特別怕他。

對於熊廷弼這種級別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隨時有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說,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這個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將功贖罪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的是,熊廷弼將功贖罪的那一天沒等來,卻等來了魏忠賢的好日子:天啟三年十二月,魏忠賢總督東廠,一下子抖了起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在收拾完楊漣等人之後,魏忠賢想起汪文言了。

當初就是這個傢伙來我這裡走門路,好話說了一籮筐。我費心費力幫他運作,熊廷弼得以免死都是我的功勞,這傢伙卻出爾反爾不給錢。今天要不把他收拾個好歹出來,我絕不罷手!

審問汪文言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打官腔就行:“三年前,你拿著四萬兩白銀來賄賂魏公公,魏公公一身正氣,沒有接受你的腐蝕。可事後,熊廷弼居然逃脫了死刑的命運?說!你是和誰勾結在一起,破壞大明帝國司法公正的?”

其實潛臺詞就是:當初,是誰把我嘴邊的肥肉給叼走了?潛臺詞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現在我要收拾東林黨,你給我使勁咬,往上面咬!

你說,汪文言該怎麼回答呢?矢口否認是不行的,因為是他親自求到魏忠賢面前的。在兩人面對面的時候,再抵賴也沒什麼用,這個大尾巴狼裝得多沒意思。

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可能有兩種說辭:第一種說辭是自己也被熊廷弼耍了,根本就沒見過那四萬兩白銀;第二種說辭是熊廷弼從來沒提過四萬兩白銀的事,是汪文言自作主張誆騙魏忠賢的。

這兩種說辭能騙過魏忠賢嗎?肯定騙不過。但此時的東林黨和魏忠賢早已撕破臉皮,所以汪文言寧願被魏忠賢整死,也堅決不牽連東林黨的同仁。

因為熊廷弼死刑變死緩,東林黨肯定也出力不小,畢竟有四萬兩白銀和汪文言的從中斡旋。

但時過境遷,汪文言被下獄已是天啟五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權勢滔天,區區一個汪文言,還不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最後,我們看到了汪文言的供詞,大致是這樣寫的:汪文言收了熊廷弼四萬兩白銀,本想送給魏忠賢。但魏忠賢為人清廉,拒絕收受賄賂。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得召集東林黨同僚,把這四萬兩白銀私分了,然後大家一起努力,改判了熊廷弼一案。

這份供詞可信嗎?我是絕對不信的。如果魏忠賢都是清廉的,那誰是貪婪的呢?再者,這份供詞雖然有汪文言的畫押,但誰敢說不是屈打成招呢?畢竟汪文言被審死在了大牢裡。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就算如此,這份供詞也折射出本案的三個關鍵點:

一、汪文言曾經拿著四萬兩白銀賄賂魏忠賢,這一點沒人否認;

二、魏忠賢沒收到這筆錢,這也是史書記載的,應該沒人會說《明史》為魏忠賢洗地;

三、魏忠賢其實並不關心這筆錢,他甚至不關心熊廷弼,他只是要借這個機會把東林黨往死裡整。

有些話,魏忠賢是敢拿到檯面上來說的:“你們說我把汪文言屈打成招,可事實是:熊廷弼被改判的時候,你們出力最大。這筆錢誰收了?誰出力多就是誰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汪文言的供詞重要嗎?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熊廷弼改判的時候,東林黨出頭了。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天啟皇帝,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看,東林黨就是在劫難逃。

在我看來:魏忠賢其實並不想收拾熊廷弼,因為此時的熊廷弼就是一個死緩犯,又沒擋著魏忠賢的道,而且熊廷弼並不是東林黨人,魏忠賢完全沒必要盯著他。

只不過,當初為熊廷弼活動的人是汪文言,為熊廷弼說話的人是東林黨,所以魏忠賢要利用熊廷弼一案,達成自己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熊廷弼從死緩被重新判為死刑,並於天啟五年執行,是標準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魏忠賢和東林黨打得不可開交,熊廷弼因此被殺,這叫什麼事呢?

但也要說明一點,熊廷弼因此被殺,反而成就了美名。

如果熊廷弼在天啟二年被殺,那熊廷弼的歷史形象必然極其糟糕,因為在熊廷弼剛下獄的時候,汪文言還沒開始為他活動呢。

看看當時的判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熊廷弼該死。如果熊廷弼真在這個時候死了,有什麼冤情可喊呢?

可由於汪文言和東林黨的介入,由於魏忠賢的插手,使得熊廷弼之死變得錯綜複雜。大家憎恨魏忠賢的時候,順帶著也要同情一番熊廷弼。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崇禎初年,有人上書為熊廷弼喊冤,崇禎皇帝置之不理;後來,韓爌等人提出功過分開評論,崇禎皇帝接受了。

崇禎元年,詔免追贓。其秋,工部主事徐爾一訟廷弼冤。——《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請大家注意一點,韓爌等人雖然認為應該功過分開評論,也沒有認為熊廷弼不該殺,他們只是認為,殺熊廷弼的罪名不對。

明年五月,大學士韓爌等言:“……乃倉皇風鶴,偕化貞並馬入關,其意以我固嘗言之,言而不聽,罪當末減。此則私心短見,殺身以此,殺身而無辭公論,亦以此。傳首邊庭,頭足異處,亦足為臨難鮮忠者之戒矣。然使誅廷弼者,按封疆失陷之條,偕同事諸臣,一體伏法,廷弼九原目瞑……。”——《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看到這種論調,崇禎皇帝才算給熊廷弼平了反。

"

前幾天我寫過熊廷弼的事,也說了熊廷弼的死因。可圍繞著熊廷弼之死,其實背後的水很深,這涉及到魏忠賢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

黨爭有一個固定套路,那就是從對方的弱點發起攻擊。魏忠賢之所以選擇以熊廷弼為突破口,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

在天啟皇帝看來,廣寧之戰之所以會打得這麼爛,主要就是熊廷弼意氣用事,在關鍵時刻不敢擔責,這使得天啟皇帝對熊廷弼失望到了極點。

既然天啟皇帝討厭熊廷弼,那麼魏忠賢就要想方設法地把東林黨和熊廷弼聯繫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辦成,魏忠賢在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天啟皇帝的支持。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熊廷弼於天啟二年二月被抓,天啟五年八月被殺,而對於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守備之計,等閒置之,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蓋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不知封疆大臣破壞封疆,國有定律,百口何辭!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宜用重典,以警將來。——《明史紀事本末》·第1434-1435頁

寫判詞的人有左都御史鄒元標(東林黨)、刑部尚書王紀(親東林黨)和大理寺卿周應秋(後來的閹黨),眾口一詞,應該不是在冤枉熊廷弼。

換言之,熊廷弼被抓之後,幾乎沒人認為他冤枉。說起王化貞失職,是因為王化貞無能;說起熊廷弼失職,是因為他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大家普遍認為:熊廷弼比王化貞更不可原諒。

可問題就在於:熊廷弼明明是死刑,為什麼變成死緩了呢?史書的說法是,熊廷弼通過行賄的方式,試圖使自己免於死刑。

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四月,刑部尚書王紀、左都御史鄒元標、大理寺卿周應秋等奏上獄詞,廷弼、化貞並論死。後當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賄內廷四萬金祈緩,既而背之。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根據史料來看,熊廷弼通過汪文言,走了內廷魏忠賢的路子,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白銀,換取自己不死。魏忠賢做到了這一點,卻沒收到錢,所以魏忠賢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被耍了。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魏忠賢會在三年後重提熊廷弼一案,因為當初被耍了。可我請大家想一想,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常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是說陶朱公范蠡的小兒子犯了死罪,范蠡讓大兒子拿錢運作,把弟弟救回來。

大兒子很心疼弟弟,於是帶著重金去救弟弟,運作得相當成功。官員收了錢之後,就捏造祥瑞,騙皇帝大赦天下,范蠡的小兒子也在被赦免之列。

大兒子從小跟著范蠡一起經商,深知賺錢不易。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之後,他又心疼那一大筆錢了,所以想方設法地把錢摳了回來。

辦事的官員怒不可遏,從大赦天下的名單裡,把小兒子的名字勾掉了。就這樣,所有人都受到赦免,小兒子卻被殺了。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很有教育意義。如果熊廷弼真的通過汪文言活動,許給魏忠賢這樣一筆錢,他肯定是不敢拿回來的。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被魏忠賢嫉恨上,熊廷弼還指望活命嗎?要知道,魏忠賢活動的結果,只是讓熊廷弼暫時不死,並不是讓皇帝赦免熊廷弼。只要熊廷弼還沒有人身自由,那魏忠賢想收拾他,辦法就多得是。

還有人說,這是汪文言好心辦壞事。熊廷弼沒有這麼多錢,是汪文言非要裝大瓣蒜,最終無法兌現,才惹來魏忠賢的嫉恨,這個說法也有問題。

首先,熊廷弼雖然不受官僚集團待見,可如果汪文言用這種方法坑害熊廷弼,必然也會被視為官場公敵,因為這種做法太沒下限了。從汪文言在當時的人緣以及之後的待遇來看,他當然不是什麼官場公敵。

其次,中間人不是隨便就能當的。汪文言之所以敢為熊廷弼做中間人,必然也做過掂量,認為熊廷弼拿得出這筆錢。否則,萬一熊廷弼拿不出錢,魏忠賢拿不到錢,把氣撒在汪文言身上怎麼辦?

在我看來,熊廷弼肯定走了魏忠賢的內廷路線,但是他擔心魏忠賢一人保不住自己,必然是多管齊下,走了很多門路。這筆錢一定花出去了,否則熊廷弼斷難保命。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可問題就在於:這筆錢花出去了,魏忠賢卻沒收到。那麼,這筆錢去哪了?換言之,這筆錢肯定是花出去了,為什麼給別人不給魏忠賢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汪文言對魏忠賢的態度缺乏信心;

二、汪文言對魏忠賢的身份缺乏信心。

先說第一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魏忠賢態度曖昧。魏忠賢之所以會態度曖昧,就在於魏忠賢拎得清自己的身份。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擁有權力,完全是因為天啟皇帝信任他,如果失去了天啟皇帝的信任,那魏忠賢就什麼也不是。

天啟皇帝非常討厭熊廷弼,這一點魏忠賢心知肚明,所以即使魏忠賢非常眼饞這筆錢,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魏忠賢需要顧慮一點:自己為熊廷弼求情,會不會惹怒天啟皇帝呢?

再說第二點,汪文言求上門的時候,還是天啟二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雖然已經幹掉了大太監王安,但依然沒能總督東廠,更不是後來那個大名鼎鼎的“九千歲”。

此時的魏忠賢,只是天啟皇帝的心腹,或許只是心腹之一。熊廷弼犯的是大案加要案,魏忠賢有沒有直接影響皇帝的能力?汪文言有所懷疑。

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汪文言選擇了另找門路。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等熊廷弼死緩的通知下來,魏忠賢和汪文言新找的渠道自然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汪文言只從熊廷弼那裡拿到一份錢,卻走了多個門路,怎麼辦呢?這筆錢之所以沒有給魏忠賢,想必是汪文言獲得了某種保證,熊廷弼不會受到魏忠賢的威脅。否則汪文言絕不敢無視魏忠賢,多少得分他一點。

這種舉動的確得罪了魏忠賢,但當時的魏忠賢還遠遠談不上位高權重,所以得到保證的汪文言也不會特別怕他。

對於熊廷弼這種級別的人物而言,只要不死,就隨時有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說,皇帝突然在某天提到了熊廷弼這個名字,那熊廷弼就有將功贖罪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的是,熊廷弼將功贖罪的那一天沒等來,卻等來了魏忠賢的好日子:天啟三年十二月,魏忠賢總督東廠,一下子抖了起來。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在收拾完楊漣等人之後,魏忠賢想起汪文言了。

當初就是這個傢伙來我這裡走門路,好話說了一籮筐。我費心費力幫他運作,熊廷弼得以免死都是我的功勞,這傢伙卻出爾反爾不給錢。今天要不把他收拾個好歹出來,我絕不罷手!

審問汪文言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打官腔就行:“三年前,你拿著四萬兩白銀來賄賂魏公公,魏公公一身正氣,沒有接受你的腐蝕。可事後,熊廷弼居然逃脫了死刑的命運?說!你是和誰勾結在一起,破壞大明帝國司法公正的?”

其實潛臺詞就是:當初,是誰把我嘴邊的肥肉給叼走了?潛臺詞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現在我要收拾東林黨,你給我使勁咬,往上面咬!

你說,汪文言該怎麼回答呢?矢口否認是不行的,因為是他親自求到魏忠賢面前的。在兩人面對面的時候,再抵賴也沒什麼用,這個大尾巴狼裝得多沒意思。

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可能有兩種說辭:第一種說辭是自己也被熊廷弼耍了,根本就沒見過那四萬兩白銀;第二種說辭是熊廷弼從來沒提過四萬兩白銀的事,是汪文言自作主張誆騙魏忠賢的。

這兩種說辭能騙過魏忠賢嗎?肯定騙不過。但此時的東林黨和魏忠賢早已撕破臉皮,所以汪文言寧願被魏忠賢整死,也堅決不牽連東林黨的同仁。

因為熊廷弼死刑變死緩,東林黨肯定也出力不小,畢竟有四萬兩白銀和汪文言的從中斡旋。

但時過境遷,汪文言被下獄已是天啟五年的事,此時的魏忠賢權勢滔天,區區一個汪文言,還不是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最後,我們看到了汪文言的供詞,大致是這樣寫的:汪文言收了熊廷弼四萬兩白銀,本想送給魏忠賢。但魏忠賢為人清廉,拒絕收受賄賂。萬般無奈之下,汪文言只得召集東林黨同僚,把這四萬兩白銀私分了,然後大家一起努力,改判了熊廷弼一案。

這份供詞可信嗎?我是絕對不信的。如果魏忠賢都是清廉的,那誰是貪婪的呢?再者,這份供詞雖然有汪文言的畫押,但誰敢說不是屈打成招呢?畢竟汪文言被審死在了大牢裡。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就算如此,這份供詞也折射出本案的三個關鍵點:

一、汪文言曾經拿著四萬兩白銀賄賂魏忠賢,這一點沒人否認;

二、魏忠賢沒收到這筆錢,這也是史書記載的,應該沒人會說《明史》為魏忠賢洗地;

三、魏忠賢其實並不關心這筆錢,他甚至不關心熊廷弼,他只是要借這個機會把東林黨往死裡整。

有些話,魏忠賢是敢拿到檯面上來說的:“你們說我把汪文言屈打成招,可事實是:熊廷弼被改判的時候,你們出力最大。這筆錢誰收了?誰出力多就是誰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汪文言的供詞重要嗎?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熊廷弼改判的時候,東林黨出頭了。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天啟皇帝,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看,東林黨就是在劫難逃。

在我看來:魏忠賢其實並不想收拾熊廷弼,因為此時的熊廷弼就是一個死緩犯,又沒擋著魏忠賢的道,而且熊廷弼並不是東林黨人,魏忠賢完全沒必要盯著他。

只不過,當初為熊廷弼活動的人是汪文言,為熊廷弼說話的人是東林黨,所以魏忠賢要利用熊廷弼一案,達成自己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熊廷弼從死緩被重新判為死刑,並於天啟五年執行,是標準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魏忠賢和東林黨打得不可開交,熊廷弼因此被殺,這叫什麼事呢?

但也要說明一點,熊廷弼因此被殺,反而成就了美名。

如果熊廷弼在天啟二年被殺,那熊廷弼的歷史形象必然極其糟糕,因為在熊廷弼剛下獄的時候,汪文言還沒開始為他活動呢。

看看當時的判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熊廷弼該死。如果熊廷弼真在這個時候死了,有什麼冤情可喊呢?

可由於汪文言和東林黨的介入,由於魏忠賢的插手,使得熊廷弼之死變得錯綜複雜。大家憎恨魏忠賢的時候,順帶著也要同情一番熊廷弼。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崇禎初年,有人上書為熊廷弼喊冤,崇禎皇帝置之不理;後來,韓爌等人提出功過分開評論,崇禎皇帝接受了。

崇禎元年,詔免追贓。其秋,工部主事徐爾一訟廷弼冤。——《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請大家注意一點,韓爌等人雖然認為應該功過分開評論,也沒有認為熊廷弼不該殺,他們只是認為,殺熊廷弼的罪名不對。

明年五月,大學士韓爌等言:“……乃倉皇風鶴,偕化貞並馬入關,其意以我固嘗言之,言而不聽,罪當末減。此則私心短見,殺身以此,殺身而無辭公論,亦以此。傳首邊庭,頭足異處,亦足為臨難鮮忠者之戒矣。然使誅廷弼者,按封疆失陷之條,偕同事諸臣,一體伏法,廷弼九原目瞑……。”——《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看到這種論調,崇禎皇帝才算給熊廷弼平了反。

熊廷弼死刑內幕:魏忠賢激鬥東林黨,天啟皇帝一錘定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