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契丹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作為華夏民族其中的一員,契丹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契丹族為核心開闢的遼國統治政權是我國古代歷史時期中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統治王朝。契丹崛起於大唐帝國沒落之後,基本上與五代時期、北宋王朝而相始終。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政權使古代歷史再一次呈現了南北朝的形勢。

契丹族源背景

契丹族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一直長期居住在北方地區眾多少數民族其中的一支。在古代歷史時期的北方地區,除了生活在此的漢族之外,還有東胡、涉貊、肅慎等三股部落族系,契丹就出自於東胡宗族一系,源自於鮮卑族,實為東部鮮卑宇文別部的一支。

胡,也就是古代歷史時期,中原地區歷代統治王朝對居住在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廣義稱呼。東胡,在古代歷史時期長期活動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地區,一直延伸到遼寧、吉林、黑龍江等三省的西部地區和內蒙古東部地區、以及活躍在北部地區的一個部落,因為其一直居住在"匈奴以東,所以稱之其為東胡"。時間推移到商周時期,東胡族人就曾活躍在這一片土地上。

"燕北有東胡、山戎,烏桓之先也,後為鮮卑。"《文獻通考》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中原統治王朝稱呼東胡為山戎,而山戎聯盟又大致包括了百餘個大小不一的族落。在春秋戰國時代,東胡族系中的每一個部落都逐漸強大旺盛了起來,最終組建了一個族落聯盟體,並開始逐漸向南遷移,開始頻頻與燕國、趙國交戰角逐。在戰國時燕國國君燕昭王統治年代,東胡部落就曾經讓燕國大軍打的潰敗,不得已不向北方後撤千餘里。

"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其後燕破東胡,卻千餘里,亦築長城,以拒胡。"《春秋列國志傳》

秦末漢初王朝更迭年代,東胡部落崛起,趁頭曼單于帶領匈奴向北遷徙之機,隨即佔據了匈奴以東地區的一部分疆土來培養勢力,但後來讓匈奴頭領冒頓單于所擊潰。

"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史記.匈奴列傳》

東胡部落所組建的聯盟體隨即迅速破裂解體。剩餘的東胡族人一直後退到了西喇木倫河與祧兒河之間,遂一分為二,一股活動於鮮卑山附近,史籍稱之其為鮮卑,一股活躍於烏桓山附近,史籍稱之其為烏桓。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東漢立國之初,鮮卑族的這股力量已經逐漸演變成了諸多的部落。他們不甘心長期做匈奴人的奴僕,伴隨著烏桓部落逐漸南遷入塞,並臣服於漢朝統治政權。在這個時期,與其為鄰的匈奴發生內亂,已然分裂為一南一北兩個部落,南面的匈奴部落向漢朝臣服後,遷徒到了美稷、雲中、定襄等地區,而北面的匈奴由於內部禍亂不斷。

"黨眾離叛",勢力日益"衰耗",又長期受到南匈奴、鮮卑和丁零部落的四面夾擊之中。《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漢和帝永元三年,東漢第四位皇帝劉肇統治時期。漢朝遼東太守、度遼將軍耿夔在鮮卑、丁零等部落的極力配合之下。統帥裝備優良的精銳騎兵一萬餘人,與北部匈奴在稽洛山(蒙古國)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漢朝大軍完勝北部匈奴。北匈奴單于遠遁烏孫國。耿夔統帥的精銳鐵騎斬殺北匈奴一萬多人,俘獲牲畜一百萬頭。剩餘的北匈奴各部落首領率領二十餘萬族人,臣服於東漢統治政權。

由於北部匈奴單于戰敗而逃。鮮卑一族由此佔據了匈奴人的大本營,開始與匈奴人混雜而居。沒落的匈奴人漸漸地與鮮卑族人融合相處,鮮卑族也因此逐漸地強盛了起來。

"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鮮卑族在接收了十餘萬匈奴人之後,聲勢大躁。時間到了東漢末期漢桓帝劉志統治年代,檀石槐出任鮮卑部落聯盟首領,鮮卑族落在檀石槐的帶領下走向了巔峰,由此烜赫一時。

"南鈔漢邊,北拒丁令,東卻夫餘,西擊馬孫,盡據匈奴故地",其控地東西一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三國志.烏恆鮮卑東夷傳》

檀石槐將其所控制的領地劃分為東、中、西三個片區,北平一直到遼東地區隸屬為東部鮮卑,共設二十餘邑,分別由彌加、素利等四個鮮卑部落首領分別統治。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公元181年(漢靈帝光和四年)鮮卑聯盟首領檀石槐去世,其子和連繼任鮮卑部落聯盟的首領,鮮卑部落聯盟在這位貪財好色的領導人帶領之下,逐漸開始走向了分崩離析的下坡路。

”檀石槐於公元180年45歲時早逝。危機緊跟著他的死到來。由於沒有他的堅強領導,內部權力鬥爭隨之而來,鮮卑聯盟崩潰了。“《劍橋中國秦漢史.烏桓與鮮卑》

曹魏政權初始,一支毗鄰幽州、冀州地區附近的鮮卑小部落在軻比能的帶領下日漸興盛強大了起來。軻比能為了增強其統治地位,和曹魏統治者之間頻頻接洽與示好。沒多久就接管了檀石槐後世子嗣步度根等人統治的鮮卑部落同盟,逐漸合併與兼容了原本屬於鮮卑部落同盟控制的東部疆域和中部地區,再一次創建了鮮卑部族的武裝同盟體。但是沒過多久,鮮卑部族武裝同盟因軻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安排刺客韓龍暗殺而亡後宣告破裂。

”雄遣勇士韓龍刺殺比能,更立其弟。"《三國志.裴松之注: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從此,"鮮卑諸族離散",鮮卑各部落又再一次墜入割據分裂局面。時間衍變至兩晉時期,東部鮮卑部落逐漸分為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等三支族落。這三支部落中,尤其以宇文部的構成結構非常龐雜,而且又歷經了一個相對漫長的氏族貫通的過程。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根據《魏書·匈奴宇文莫槐傳》、《北史·宇文福傳》、《宇文忠之傳》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宇文氏"裡面所記錄,宇文部的最高管理者實為匈奴南部單于的後代。其祖先可追根溯源至葛烏菟時期。

"葛烏菟乃南匈奴人。"《冊府元龜》

東漢時期匈奴人兵敗潰逃之後,居住在匈奴根據地陰山以東地區的葛烏菟在鮮卑族人的擁護之下出任部落首領,共轄制大小不一的部落十二個。後來,尊稱其為鮮卑大人。承襲到了宇文普回這一代的統治政權時期,以宇文為氏。

公元147年開始(東漢桓帝執政年代)宇文普回之子宇文莫那開始遷徙到了塞外遼西地區上的西喇木倫河與老哈河附近,漸漸開始和東部的鮮卑部落"混雜而居",在歷經鮮卑首領檀石槐建立的部落聯盟和軻比能統治的武裝同盟歷經兩次重新組建之後,在宇文莫槐繼任部落首領時代,其形成的勢力與慕容部落和段部一族相鼎立,而成為鮮卑三大部落之一。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所以說,宇文鮮卑是鮮卑與匈奴繁育的後代與鮮卑族人相融合的必然結果,宇文部則是鮮卑族人和鮮卑化的匈奴人一同構成的宗族部落之一。

宇文、慕容、段氏這三支部落,尤以毗鄰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活動之地的慕容部落崛起的速度最快。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苦心打理,時間演繹到了公元4世紀初期階段慕容魔繼任首領時代,其勢力可以說是發展的極其龐大。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公元325年(東晉太寧三年),慕容部落和宇文乞得歸決戰於西喇木倫河邊,慕容廆獲勝。乞得歸單騎潰逃,慕容廆長驅直入乘勝追擊。

"入其國城,收資財億計,徙部民數萬戶以歸",宇文部元氣大喪。《魏書.匈奴宇文莫愧傳》

公元337年(鹹康三年)慕容皝建立前燕政權,自稱燕王,承續父親慕容廆未盡的大業,繼往開來統一霸業。實施勸課農桑,分田於境內流民,參照魏晉制度實行屯田之策。

公元338年(鹹康四年),慕容皝興兵攻擊並消滅段部族落。於公元345年(永和元年),討伐十六國時期鮮卑宇文部末代首領,北周太祖宇文泰五世祖宇文逸豆歸。慕容皝令慕容翰為討伐先鋒,宇文逸豆歸因懼而請和,慕容皝不準。宇文歸隨後向後趙天王石虎請求出兵相救,但石虎大軍抵達之前,宇文歸已是城破潰逃,逸豆歸逃亡漠北或高麗後,不知所蹤。

"慕容皝將其部眾五萬餘落,遷至昌黎。"《王希恩.宇文部史蹟勾勒》

宇文歸部落由此煙消雲散,剩餘大部族人被遷徙到了昌黎地區,還有一部分族人藏匿於松漠地區。松漠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西喇木倫河河畔及克什克騰旗以南地區。潰逃的這一部分人,在日後漸漸衍變成了庫莫奚部族和契丹部族。

初期階段這兩個部族之間基本上還處於一個鍋裡吃飯,屬於一個聯盟體之中,他們互幫互助,相互依存,一起騎馬放牧與生活,日常之中也無奚族和契丹之分。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契丹族源考證

公元388年(北魏登國三年),北魏統治者道武帝拓跋珪掛帥北伐,大軍行至西喇木倫河南時。

"國軍大破之,遂逃迸,丹與奚分背"。《魏書.道武帝紀》

庫莫奚族、契丹族相繼而逃,自此奚族、契丹兩族一分為二,契丹也從奚族中脫離出來,契丹族定居在弱洛水以東地區,也就是西喇木倫河南面,庫莫奚族定居在契丹族的西面。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契丹族的稱呼才算是公佈於眾,出現於諸史籍之中。

"北魏時期,契丹族名始見諸史籍。"《契丹國傳》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文字敘述中瞭解到,鮮卑族起源於東胡,而宇文部實為東部眾多鮮卑部族中的一支,庫莫奚與異種同類的契丹族是從宇文鮮卑部落中離散出來的一支部族。因而,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一種定論。那就是說宇文部族的初期領導者是匈奴人,也就是說宇文部是鮮卑人與鮮卑化的匈奴人一起構成的一支族落。所以,自宇文鮮卑部落中脫離而出的庫莫奚族和契丹的族源應該是匈奴人,又或者可以說是庫莫奚族、契丹族是鮮卑族和匈奴人相融合的一種結果。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其實,這也是一種單方面的推論,畢竟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做出具體考據。近些年來,持契丹族起源於匈奴或契丹實為鮮卑和匈奴相兼容的這一種觀點的學者,基本上是參照了《魏書)、《北史》這兩份史籍。

一是依據"匈奴宇文莫槐,出於遼東塞外,其先南單于遠屬也,世為東部大人。"《魏書.匈奴宇文莫槐傳》

二是依據"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炎帝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其後,有葛烏兔(菟)者,雄武多算略,鮮卑奉以為主,遂總十二部落,世為大人。及其裔孫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文曰皇帝璽',普回以為天授,已獨異之。其俗謂天子日宇文,故國號宇文,並以為氏。普回子莫那自陰山南徙,始居遼西,是日獻侯。"《北史.周太祖本紀》

《魏書》與《北史》分別建書於北齊文宣帝天保五年和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可以說是記載了北朝史事相對原始也可以說是較為官方的兩部史籍。有人說,引用歷史古籍資料可以說是最正確不過的。但是,又有人說假如仔細針對史籍資料來加以推測和分析之後,就會暴露出這兩份史籍記載中所敘述的其實是宇文部落創建之前的一段歷史。

史籍中所言的都是宇文部族的族源,而並非是說契丹部族的族源。雖說宇文部落的族源和契丹部落的族源是有著一定聯繫,但是兩者並不是一碼事。對於這一點,《魏書》和《北史》這兩部史籍記錄中是非常清晰明瞭的。我們還可以通過與《魏書》和《北史》同一時時期單獨所著的《庫莫奚傳》、《契丹傳》的史籍中獲得答案。

一則《魏書.庫莫奚傳》言道:"庫莫奚國之先,東部宇文之別種也。初為慕容元真所破,遺落者竄匿松漠之間。"

二則《魏書·契丹傳》言道:”契丹國,在庫莫奚東,異種同類,俱竄於松漠之間。"

《北史·庫莫奚傳》《契丹傳》與《魏書》敘述中所記載的基本上大同小異。略有不同的是《北史庫莫奚傳》中"其先東部胡宇文之別種也",《北史·契丹傳》徒增出一句"併為慕容皝所破"。這句話就非常明顯讓我們看到,"東部宇文之別種"與"東部胡宇文之別種"才可以說是庫莫奚族和契丹族的真實族源。這段考據源自於燕京學報《契丹名號考釋》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那麼,如何解釋"東部宇文之別種"呢?專家認為,"東部宇文之別種","東部胡宇文之別種",即東部鮮卑宇文氏之別種。因為宇文部是南遷之前,宇文氏與東部鮮卑一起構成的一個新的部落同盟體可以說是其在東部鮮卑原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起來的一支部族。

因而《魏書》常常引用以"東部宇文"或"宇文鮮卑"的稱呼,南遷前的陰山宇文氏族和居住在遼西地區同一時間崛起的慕容鮮卑部落和段氏鮮卑部落相區別。

鑑於"別種"一詞,根據專家考證,實為"別部"的意思。古代歷史時期"種"所包含的意思和我們當下會有所不一樣,"種"就是"部"或"部落"。這段考據源自於史學集刊《契丹起源與族屬》

所以這裡所謂的"宇文之別種",即為"宇文之別部"。於是,便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即何謂"宇文之別部"。從前文宇部的形成過程中可知,宇文部的構成是很複雜的。它不僅包括了匈奴餘部十餘萬落"號稱鮮卑"而遊牧於陰山地區的部分匈奴人。

而且還包括了北匈奴被東漢王朝擊退後而向西遷徒過程中乘機留居匈奴根據地的一部分鮮卑人(也就是這兩個部落擁護了葛烏菟出任鮮卑首領之後衍變成了宇文氏部族),更包括宇文莫那自陰山南徙過程中及其徙居遼西時所接收的大批東部鮮卑族人。

同樣,它的最高統治者不僅有鮮卑化的匈奴人,同時也有部分因在戰爭中戰敗而被迫效命於宇文氏族的鮮卑部落首領。這些首領及其所屬的一定數量的鮮卑族人尚未全部與宇文氏族相兼容。

而依據《魏書·匈奴宇文莫槐傳》中言道,宇文氏族"其語與鮮卑頗異。人皆翦發而留其頂上,以為首飾,長過數寸則截短之。婦女披長襦及足,而無裳焉"。

這些宇文氏族在語言和生活習俗方面同鮮卑人的差異,則恰恰是這些鮮卑人並未與宇文氏族相融合的一種反映。這段考據源自於東北民族源流《契丹族的起源》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因為部族之間的融合與吞併,基本都是強者吞併弱者,前者融合後者,因為一股勢力龐大的部族會在很短的時間裡讓另一個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且又主動向自己傾斜的部落所兼容。如果說有兼容,也應該是前者兼容後者,不可能是後者兼容前者。那些沒有和宇文氏族兼容的鮮卑首領及其部族,在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政權體制下,一起生活,一同戰鬥,對外口徑統一稱之為宇文部,關起門來則按照各自部落氏族的稱謂。

而有些聚合在一起的部落構成的鮮卑族落,由於其並不是宇文氏族的核心,史籍記載中或許是以"宇文別部"對其相稱,比如說,宇文別部逸豆歸。在宇文氏族潰敗逃匿時期,自宇文部族中脫離而出的庫莫奚族和契丹族就是這種類別,均屬於"宇文之別部",別部也就是說是"別種"的意思。

我們是否可以將《魏書》、《北史》所記錄的"東部宇文之別種"理解為其真實的含義。由此斷定,宇文部的族源並不代表就是契丹族、庫莫奚族的真正族源。畢竟不能因為契丹、庫莫奚和宇文部有一定的干係,就說契丹、庫莫奚的族源是匈奴或者說是匈奴和鮮卑相兼容的一種結論。宇文部落是一個涵括匈奴人和鮮卑人等諸多大小部落構成的一個部族同盟,契丹、庫莫奚的先輩是這其中被稱為"宇文別種的鮮卑部落中的那一批人。歸根結底地來說,契丹、庫莫奚的族源於鮮卑人。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根據考古發現,1992年在內蒙古發現了耶律羽之墓地。墓誌銘稱:"羽之姓耶律氏,其先宗兮佶首,派出石槐,歷漢魏隋唐已來,世為君長。"這段考古依據源自於北方古代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這裡所說的估首,就是契丹族源神話人物"奇首可汗"。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今永州木葉山有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可敦並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大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遼史.營衛志》

石槐,就是東漢王朝桓帝統治時期鮮卑族著名的領袖檀石槐。

"桓帝時,鮮卑檀石槐者,部落畏服,遂推為大人。"《文獻通考》

墓誌銘文很明顯地說明了,契丹族耶律氏先祖"奇首可汗"就是鮮卑首領檀石槐的後裔,契丹的族源應該就是東胡支系中的鮮卑族。

前面也闡述了檀石槐統治的同盟在其後世子孫接管之後遭遇了大分裂之後,檀石槐的後嗣確確實實地遊刃於後來居上的鮮卑別部軻比能統治的聯盟體之中,乃至到了最後由於一直沒有非常出色的角色湧現,因而在史籍敘述中再無蹤跡可查而已。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總而言之,契丹的族源,簡而言之就是源自於鮮卑一族,或者還可以說是契丹的先祖實為鮮卑族人。概括地來說,契丹先祖為鮮卑族系中附屬於宇文部族中被稱之為宇文部族別部的那一股分支,又或是屬於東部鮮卑宇文別部中的其中一支族系。

雄霸東四省200年,威震歐亞的契丹人,族源是鮮卑還是匈奴遺種?

關注趙劉果兒

知識鏈接:

人物解讀之一、耿夔:永元初從竇憲北擊匈奴,官拜騎都尉。又隨憲出居延塞,大破匈奴,進軍五千餘里。竇憲被殺,以同黨被免官。後歷為五原、遼東、雲中等太守,又曾大破匈奴南單于。官至度遼將軍,因犯法而免官。


人物解讀之二、檀石槐:鮮卑部落首領。桓帝時被推為大人,立庭於彈汗山,逐步臣屬鮮卑各部,佔據匈奴舊地,鮮卑族自此強盛。常入寇內地。靈帝曾派夏育、田晏、臧旻各領萬騎出擊鮮卑,大敗而歸。卒後,子和連代立,自此開始部落首領世襲制。


人物解讀之三、步度根:鮮卑大人。建安時期曾通過烏丸校尉閻柔進貢。魏文帝時遣使獻馬,被拜為王。明帝時受軻比能誘使,攻略幷州。與軻比能部常相攻戰,最後被殺。

人物解讀之四、彌加:鮮卑大人。曹操時曾通過烏丸校尉閻柔進貢、通市,被授以王號。魏文帝時加號歸義王。


人物解讀之五、素利:東部鮮卑大人。曹操時期曾通過烏丸校尉閻柔進貢通市,被授以王號。魏文帝時加號歸義王。與軻比能互相攻戰。死後,由弟成律歸為王,代領部眾。


人物解讀之六、軻比能:小種鮮卑大人。不貪財物為部眾推立。曹操時期曾上使貢獻,助攻叛軍田銀。後助代郡烏丸略邊,被曹彰擊敗。魏文帝時逐漸強盛,有騎十餘萬。青龍三年,被幽州刺史王雄所派勇士韓龍刺殺。


人物解讀之七、慕容廆:十六國時遼東昌黎棘城人,鮮卑族首領,字弈洛瓖。晉武帝時為部眾推為首領。其孫慕容稱帝,追諡武宣皇帝。


人物解讀之八、慕容皝:十六國時前燕國君,鮮卑族,慕容廆第三子。晉成帝鹹康三年即燕王位,都龍城。敗石虎,滅段遼,襲扶余,頗有武功。用曹魏屯田法,躬巡郡縣,勸課農桑,在位十五年。


人物解讀之九、慕容翰:十六國時前燕人,鮮卑族,字元邕。慕容廆庶長子,以戰功著名。為弟慕容皝所忌,遂出奔段遼,又奔宇文氏。後返國,為建威將軍。以素為皝所忌,被賜死。


人物解讀之十、葛烏菟:契丹族源神話人物。《遼史·表·世表》雲:"蓋炎帝之裔曰 '葛烏菟'者,世雄朔陲,後為冒頓可汗所襲,保鮮卑山以居,號鮮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庫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見於此。"


人物解讀之十一、奇首可汗:契丹族族源神話人物。《遼史·營衛志》 雲: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


名詞解讀之一、山戎:也稱之為無終或北戎。戎人的一支。原活動於山西北部,後遷今河北淶源,又東遷至玉田西北無終山。燕莊公二十七年(前664)無終侵燕,齊桓公助燕敗之於孤竹(河北盧龍南),得其冬蔥、戎菽,移植齊國。


名詞解讀之二、東胡:中原華夏族統稱為狄、北狄、戎、北戎、北蠻或胡人。燕國也學習東胡騎兵的戰鬥方法,從而打敗強大的齊軍。戰國末年,東胡常侵入趙、燕境內進行掠奪,後被燕將秦開所破,遷於西喇木倫河流域。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烏桓,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


名詞解讀之三、丁零:也作丁令、釘靈、丁靈。遊牧於匈奴之北,東漢元和二年配合漢軍,協同烏孫、烏桓、鮮卑等部擊敗匈奴,迫其西遷。十六國時,聚居於今山西、河北、河南的丁零曾建立翟魏政權。後為後燕所滅。餘眾散居於今山西、河北等地。


名詞解讀之四、燕破東胡:戰國燕昭王時,燕將秦開為質於胡,胡人甚信之。後秦開歸燕,率軍襲東胡,東胡退千餘里。燕遂拓土至遼東。後置上谷、漁陽、遼東、遼西、右北平五郡,並築長城防守。其事約在燕惠王至燕王喜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