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資金“大通道” 人行銀川中支“三道防線”保障支付系統運維安全

中央銀行現代化支付清算系統是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已發展成為資金流動的“主動脈”和社會資金匯劃的“高速公路”。據統計,僅2017年1至5月,寧夏轄區人民銀行支付系統處理往來賬業務2004.2萬筆、金額5.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4%、10.7%。其中,通過支付系統流入寧夏資金超過1.813萬億元,流出資金1.787萬億元,淨流入258億元;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資金清算量一季度居西北五省區首位。

為進一步確保支付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人行銀川中支積極探索新思路,通過構築安全生產管理、風險控制管理、運維保障體系“三道防線”,強化系統風險管控,有效確保了轄區支付系統安全運維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促進寧夏經濟金融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

人行銀川中支明確系統運行部門的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清算中心處級領導帶班及7×24小時雙人值守制度,加強支付系統運行監控,落實業務風險預警提示機制,重要時段督促參與者及時處理查詢查復和資金排隊業務,確保轄內支付系統業務處理及時準確。加強日常檢查和維護,規範開展系統備份、參數設置、軟件升級等操作,不斷提升系統安全保障水平。認真落實系統日檢工作要求,密切監測計算機系統、網絡通信系統和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由清算中心主任擔任信息安全管理員,直接抓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及時修訂完善安全管理相關制度,明確安全管理職責,通過開展支付系統信息安全管理培訓班,進一步提升支付清算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操作技能。特別是在春節、“兩會”、國慶等重要節日期間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對供電系統、機房環境、計算機和網絡等軟硬件進行徹底排查,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建立快速應急響應機制,要求相關人員切實做到及早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報告、準確處理故障。認真開展季度巡檢工作,以巡檢為契機全面檢查設備、網絡運行及安全管理等情況;以互檢為平臺積極學習兄弟行清算中心在運維管理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和拓展運維管理工作方法及思路。

人行銀川中支在夯實安全運維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積極轉變思想意識,切實做到風控前移。認真總結總中心例會通報的支付系統運行典型案例,對照查擺自身在運維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建立預警糾正機制。組織相關人員全面開展風險點排查,按照由重到輕的順序依次列出各崗位存在的風險點,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實現有效的風險把控。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綜合評估各類風險,明確了支付系統事件分級及報告和處置流程。同時,根據清算總中心下發的各類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不斷修訂、完善、補充內部管理制度,形成系統、完整的管理制度彙編,涵蓋運行維護管理、日常業務技術維護操作、信息安全管理、安全事件報告和處置、應急管理等20多項管理制度,為運維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為進一步優化支付系統運維管理工作,人行銀川中支清算中心、科技、內審等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聯繫,健全運維保障體系。充分整合科技部門技術力量,進一步加強對金融城域網以及支付系統網絡運維管理工作;加強履職審計,通過開展支付系統運維管理工作專項檢查和離任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深入挖掘問題根源,積極進行整改落實,著力降低運維風險;積極建立外部協作機制,通過與參與者技術人員建立技術運維工作微信群,及時進行工作交流和技術支持,確保溝通渠道暢通和信息交流及時。同時,加強清算中心與會計和後勤部門的溝通協作,為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機制。(圖片劉志良製圖張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