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新生兒 懷孕 時間管理 貧血 產科 J媽學堂 2018-11-29

看到孩子出生後,高興的除了爸爸媽媽之外,還有就是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了。對待隔輩人的喜愛,有時候遠遠超過了對待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自己孩子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上班沒時間照看,有些愧對了孩子,等到孩子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家裡條件好了,有時間了,可以更好的照看孫輩了。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奶奶,看到自己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打了一巴掌,讓我們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李女士今年28歲,這懷孕一路走來就是曲曲折折,先是3個月的時候,流血,住院保胎一個月。6個月的時候,又被發現嚴重貧血,8月開始,每次測量胎心又不能順利通過。

李女士的孕況,讓全家人也跟著提心吊膽。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李女士和孩子的安全,全家人打算讓她在京城最好的私立醫院分娩,因為婆婆過去是產科醫生,在私立醫院,可以享受到陪產的待遇,婆婆擔心萬一生產的時候,遇到特殊情況,她在場好緊急幫助處理。

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終於等到了發動,李女士被推進了產房,婆婆也跟著進去了。

經過8個小時的痛苦後,李女士終於把寶寶生出來了。在旁邊陪伴的婆婆,看到孩子,二話沒說,上去就打了孩子一下,孩子哇哇的哭出了聲音,這才見婆婆輕嘆了一口氣,沒事了。

醫生也誇婆婆,反應真快,比我們還快。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已經明白了,婆婆打孫子一個巴掌,就是為了讓孩子哭。

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在你的一生中,只有在你出生的時候,你的哭,才會讓你的父母開心。

微笑、寬慰、掌聲和祝賀不是在孩子出生時開始的,而是在孩子哭的時候開始的。

事實上,嬰兒的哭聲是兒科醫生計算阿普加評分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對於預測孩子的健康狀況非常重要。

導致嬰兒第一次啼哭的因素有很多

從胎兒循環過渡到正常的“成人”循環:

1.胎兒氧氣循環:

在子宮內的時候,胎兒漂浮在相對缺氧的羊水中,它不能從周圍的羊水中提取氧氣,它必須依賴於母體胎盤循環得到的氧氣。

母親和胎兒的循環系統根本沒有連接,唯一的連接是胎盤。胎盤就像一個交換場所,在這裡氧氣和營養物質與胎兒代謝廢物發生交換。

2.胎兒的血液循環

胎兒的左右心房之間有一個開口,通過這個口,血液直接從右心房流向左心房,直接繞過肺部,胎兒階段的肺是不工作的。

3.胎兒的肺:

正如前面提到的,胎兒的肺雖然發育,但是還沒有工作。塌陷的肺泡充滿羊水。

氧血是紅色的,脫氧血是藍色的,當嬰兒出生時,有藍色和紅色的混合血液,因此一個新生兒是紫色的。

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因此,當一個嬰兒出生時,他會經歷一種劇烈的身體痛苦

胎兒的動脈導管打開,肺血管和肺開始運作,當嬰兒的開始使用肺呼吸的時候,孩子的嘴脣就會紫色變成粉紅色。

所有這些複雜的過程都是由孩子的反射協調的,並且在3到4分鐘內就被安排好了。

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可以幫助開始開始使用肺來呼吸,讓身體的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都進入成人的模式。

所以,到這裡,大家就明白這位奶奶的做法了吧。當然,孩子哭出第一聲的時間有早有晚,有的孩子剛剛露頭就哭了出來,有的是等了幾分鐘才開始。只是這位奶奶愛孫心切,造成了心急,所以在孫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她沒聽到哭聲,就打了一巴掌。

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在出生多久後,發出第一聲啼哭的?請留言討論。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婆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子,上去就是一嘴巴,所有人卻說打得好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