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 德陽 跳槽那些事兒 交通 諸暨 四川新聞聯播 2019-08-18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愛心鎖”

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為主題的“愛心鎖”工作,一度是萬安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見面第一句話總是“你今天的車被鎖了嗎”引得大家津津樂道。針對轄區機動車、非機動車盜竊案件高發,傳統的防控措施早已捉襟見肘。

都說時代造就英雄,恰逢此情,在轄區內別開生面的“小鎖大愛”街面防盜專項行動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強制保護”,到後來的習慣養成;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後來的口口相傳;從最初的“全鎖上崗”,到後來的“全所待業”。是群眾自主防盜意識的提升,是群防群治的累累碩果,是幸福羅江美好萬安的最好證明,是盜竊案件發案率“跳崖式”下降的最有利證據。據統計,“小鎖大愛”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抓獲盜竊現行13次,擋獲被盜嫌疑車輛10臺。2018年轄區盜竊機動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36%,2019年1—7月較2018年同比下降14%。一把“愛心鎖”、一個聯繫電話、一個編號、一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的溫馨提示語,拉近的是警民之間的距離,提升的是人民對警察的信任度,折射的卻是人民警察為民服務的情懷。

新警察故事——打造“老張調解站”

在楓橋經驗有這樣一塊金子照片“老楊調解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在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這本捧在手心的“祕籍”被羅江區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修煉”。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愛心鎖”

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為主題的“愛心鎖”工作,一度是萬安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見面第一句話總是“你今天的車被鎖了嗎”引得大家津津樂道。針對轄區機動車、非機動車盜竊案件高發,傳統的防控措施早已捉襟見肘。

都說時代造就英雄,恰逢此情,在轄區內別開生面的“小鎖大愛”街面防盜專項行動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強制保護”,到後來的習慣養成;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後來的口口相傳;從最初的“全鎖上崗”,到後來的“全所待業”。是群眾自主防盜意識的提升,是群防群治的累累碩果,是幸福羅江美好萬安的最好證明,是盜竊案件發案率“跳崖式”下降的最有利證據。據統計,“小鎖大愛”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抓獲盜竊現行13次,擋獲被盜嫌疑車輛10臺。2018年轄區盜竊機動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36%,2019年1—7月較2018年同比下降14%。一把“愛心鎖”、一個聯繫電話、一個編號、一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的溫馨提示語,拉近的是警民之間的距離,提升的是人民對警察的信任度,折射的卻是人民警察為民服務的情懷。

新警察故事——打造“老張調解站”

在楓橋經驗有這樣一塊金子照片“老楊調解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在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這本捧在手心的“祕籍”被羅江區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修煉”。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老張叫張紹發,1994年參軍入伍,20年的軍旅生涯他不畏艱難,凡是走在第一線,從士兵到副營長,練就了一身優良作風,脫下戎裝,換上警服,如今早已是群眾的“貼心人”。不論是士兵還是民警,不論是曾經副營長還是新晉副所長,變的是一聲稱謂,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職責。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已過去6年光景,憑著在基層的真抓實幹,熱心為民,不僅收穫了各種優秀榮譽、個人三等功勳,還收穫了轄區百姓對“老張”的那一聲親切呼喚。

深扎基層,用腳步丈量轄區大街小巷;不厭其煩,用真情溫暖民心。除了開展日常工作以外,“老張”總喜歡和群眾打成一片,他給新同志說:“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想要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預防涉穩輿情,都要依靠群眾,不和群眾打成一片,不就是真眼瞎了嗎?”也許就是這樣的工作方式,讓“老張”也練就了獨門絕技,每當派出所調解不下來的“硬骨頭”,“老張”出馬全都拿下,社區鄰里糾紛爭的面紅耳赤,“老張”出馬握手言和。

在全省推進“公調對接”機制建設下,去年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室,由羅江區司法所、婦聯、工會、社管中心等職能部門組成。“公調對接”與“老張調解站”緊密結合,讓“老張”先鋒軍深扎基層,讓區各職能部門成為堅強的後盾,合力分工,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真正做到“服務不缺位、糾紛不激化、問題不出所、矛盾不上交”。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愛心鎖”

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為主題的“愛心鎖”工作,一度是萬安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見面第一句話總是“你今天的車被鎖了嗎”引得大家津津樂道。針對轄區機動車、非機動車盜竊案件高發,傳統的防控措施早已捉襟見肘。

都說時代造就英雄,恰逢此情,在轄區內別開生面的“小鎖大愛”街面防盜專項行動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強制保護”,到後來的習慣養成;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後來的口口相傳;從最初的“全鎖上崗”,到後來的“全所待業”。是群眾自主防盜意識的提升,是群防群治的累累碩果,是幸福羅江美好萬安的最好證明,是盜竊案件發案率“跳崖式”下降的最有利證據。據統計,“小鎖大愛”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抓獲盜竊現行13次,擋獲被盜嫌疑車輛10臺。2018年轄區盜竊機動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36%,2019年1—7月較2018年同比下降14%。一把“愛心鎖”、一個聯繫電話、一個編號、一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的溫馨提示語,拉近的是警民之間的距離,提升的是人民對警察的信任度,折射的卻是人民警察為民服務的情懷。

新警察故事——打造“老張調解站”

在楓橋經驗有這樣一塊金子照片“老楊調解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在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這本捧在手心的“祕籍”被羅江區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修煉”。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老張叫張紹發,1994年參軍入伍,20年的軍旅生涯他不畏艱難,凡是走在第一線,從士兵到副營長,練就了一身優良作風,脫下戎裝,換上警服,如今早已是群眾的“貼心人”。不論是士兵還是民警,不論是曾經副營長還是新晉副所長,變的是一聲稱謂,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職責。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已過去6年光景,憑著在基層的真抓實幹,熱心為民,不僅收穫了各種優秀榮譽、個人三等功勳,還收穫了轄區百姓對“老張”的那一聲親切呼喚。

深扎基層,用腳步丈量轄區大街小巷;不厭其煩,用真情溫暖民心。除了開展日常工作以外,“老張”總喜歡和群眾打成一片,他給新同志說:“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想要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預防涉穩輿情,都要依靠群眾,不和群眾打成一片,不就是真眼瞎了嗎?”也許就是這樣的工作方式,讓“老張”也練就了獨門絕技,每當派出所調解不下來的“硬骨頭”,“老張”出馬全都拿下,社區鄰里糾紛爭的面紅耳赤,“老張”出馬握手言和。

在全省推進“公調對接”機制建設下,去年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室,由羅江區司法所、婦聯、工會、社管中心等職能部門組成。“公調對接”與“老張調解站”緊密結合,讓“老張”先鋒軍深扎基層,讓區各職能部門成為堅強的後盾,合力分工,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真正做到“服務不缺位、糾紛不激化、問題不出所、矛盾不上交”。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三位一體,聯動聯防”

——警校共建,創和諧平安校園。切實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維護校園及周邊良好的治安秩序,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聯動格局。以安全管理、“三防設施”建設、校園周邊隱患整治三項抓手,派出所、鎮政府、學校、社區圍攏靠緊、深入交流,共同繃緊安全神經,按時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升師生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校園安全。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愛心鎖”

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為主題的“愛心鎖”工作,一度是萬安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見面第一句話總是“你今天的車被鎖了嗎”引得大家津津樂道。針對轄區機動車、非機動車盜竊案件高發,傳統的防控措施早已捉襟見肘。

都說時代造就英雄,恰逢此情,在轄區內別開生面的“小鎖大愛”街面防盜專項行動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強制保護”,到後來的習慣養成;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後來的口口相傳;從最初的“全鎖上崗”,到後來的“全所待業”。是群眾自主防盜意識的提升,是群防群治的累累碩果,是幸福羅江美好萬安的最好證明,是盜竊案件發案率“跳崖式”下降的最有利證據。據統計,“小鎖大愛”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抓獲盜竊現行13次,擋獲被盜嫌疑車輛10臺。2018年轄區盜竊機動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36%,2019年1—7月較2018年同比下降14%。一把“愛心鎖”、一個聯繫電話、一個編號、一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的溫馨提示語,拉近的是警民之間的距離,提升的是人民對警察的信任度,折射的卻是人民警察為民服務的情懷。

新警察故事——打造“老張調解站”

在楓橋經驗有這樣一塊金子照片“老楊調解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在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這本捧在手心的“祕籍”被羅江區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修煉”。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老張叫張紹發,1994年參軍入伍,20年的軍旅生涯他不畏艱難,凡是走在第一線,從士兵到副營長,練就了一身優良作風,脫下戎裝,換上警服,如今早已是群眾的“貼心人”。不論是士兵還是民警,不論是曾經副營長還是新晉副所長,變的是一聲稱謂,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職責。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已過去6年光景,憑著在基層的真抓實幹,熱心為民,不僅收穫了各種優秀榮譽、個人三等功勳,還收穫了轄區百姓對“老張”的那一聲親切呼喚。

深扎基層,用腳步丈量轄區大街小巷;不厭其煩,用真情溫暖民心。除了開展日常工作以外,“老張”總喜歡和群眾打成一片,他給新同志說:“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想要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預防涉穩輿情,都要依靠群眾,不和群眾打成一片,不就是真眼瞎了嗎?”也許就是這樣的工作方式,讓“老張”也練就了獨門絕技,每當派出所調解不下來的“硬骨頭”,“老張”出馬全都拿下,社區鄰里糾紛爭的面紅耳赤,“老張”出馬握手言和。

在全省推進“公調對接”機制建設下,去年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室,由羅江區司法所、婦聯、工會、社管中心等職能部門組成。“公調對接”與“老張調解站”緊密結合,讓“老張”先鋒軍深扎基層,讓區各職能部門成為堅強的後盾,合力分工,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真正做到“服務不缺位、糾紛不激化、問題不出所、矛盾不上交”。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三位一體,聯動聯防”

——警校共建,創和諧平安校園。切實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維護校園及周邊良好的治安秩序,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聯動格局。以安全管理、“三防設施”建設、校園周邊隱患整治三項抓手,派出所、鎮政府、學校、社區圍攏靠緊、深入交流,共同繃緊安全神經,按時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升師生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校園安全。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警企共建,創最強民力單位。四川省玻纖集團有限公司是第一個授予最強民力單位的企業,玻纖集團是國有企業,也是萬安鎮的龍頭企業,廠區佔地面積廣、從業人員多、影響力大,在主動強化警企共建機制下,也是最早期接洽的單位,在玻纖集團設警務室,將企業保衛處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巡邏隊,聯合巡邏守護。定期開展法制宣講課,組織教官進行技能培訓,在警企聯防中協助擋獲嫌疑人4人,其中刑事打擊1人,行政拘留3人。據數據統計廠區周邊的盜竊、詐騙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與2018年相比下降30%。

——警社共建,創最美萬安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才有開展打擊犯罪的群眾基礎”,本著這一理念,依託“最強民力”先進社區為引導,在萬安轄區群眾鼎力支持下,在萬安轄區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最強民力”社區治理新格局。

"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4日訊羅江,兩水相蹙成羅紋,縣因以為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羅江地處交通要塞,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和兵家必爭之地,萬安鎮更處羅江的核心區域。羅江現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企業林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的務工人員、境外人員倍數增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等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萬安派出所作為羅江唯一城區派出所,始建於1950年,2007年被評定為一級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轄區內現有14個社區、4個行政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91個。面對新的壓力,急需轉變工作方式,妥善應對。

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距離古鎮羅江千里之外的諸暨楓橋,樹立起的“楓橋經驗”旗幟迎風招展,根據新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三句話十五字,既是黨和政府跟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樑,也是人民群眾通往平安幸福的橋樑,還是新時代下基層派出所通向民心的橋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踐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全力探索創建德陽羅江萬安小鎮的“楓橋派出所”,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羅江玉京山上永放光芒,在羅江紋江河間涓涓流淌。

新警察故事——打造“李警官課堂”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學習不關乎年齡,只關乎心態,“李警官課堂”設立之初本著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傳遞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大家自我保護能力的初衷,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員”都成為正義的使者,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著,都成為打擊犯罪的衛士。目前,“李警官課堂”開課數期,“學員”早已數百,他們可能是菜市場攤位的大媽,可能是高校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是辛勤勞作的農民,也可能是茶鋪的老闆。從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到普法宣傳專場,從別開生面自護自救,到防拐防騙的實踐教育,不拘泥於形式,不侷限於場地,也不侷限於人員。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其實很多人都叫“李警官”,李春、張紹發、劉揚......還有一大串名字,他們是萬安派出所基層一線民警,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踐行新時代公安使命,搭建警民之間融洽的橋樑。上半年以來,“李警官課堂”累計課時達106餘小時,“學員”累計人次達800餘人次。這種形式既是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也是從群眾生活提煉先進經驗,從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從而指導萬安派出所基層工作往更好的方向遠航。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愛心鎖”

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為主題的“愛心鎖”工作,一度是萬安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見面第一句話總是“你今天的車被鎖了嗎”引得大家津津樂道。針對轄區機動車、非機動車盜竊案件高發,傳統的防控措施早已捉襟見肘。

都說時代造就英雄,恰逢此情,在轄區內別開生面的“小鎖大愛”街面防盜專項行動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強制保護”,到後來的習慣養成;從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後來的口口相傳;從最初的“全鎖上崗”,到後來的“全所待業”。是群眾自主防盜意識的提升,是群防群治的累累碩果,是幸福羅江美好萬安的最好證明,是盜竊案件發案率“跳崖式”下降的最有利證據。據統計,“小鎖大愛”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抓獲盜竊現行13次,擋獲被盜嫌疑車輛10臺。2018年轄區盜竊機動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36%,2019年1—7月較2018年同比下降14%。一把“愛心鎖”、一個聯繫電話、一個編號、一句“小鎖大愛助民防盜”的溫馨提示語,拉近的是警民之間的距離,提升的是人民對警察的信任度,折射的卻是人民警察為民服務的情懷。

新警察故事——打造“老張調解站”

在楓橋經驗有這樣一塊金子照片“老楊調解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在繼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這本捧在手心的“祕籍”被羅江區萬安派出所全體人員“修煉”。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老張叫張紹發,1994年參軍入伍,20年的軍旅生涯他不畏艱難,凡是走在第一線,從士兵到副營長,練就了一身優良作風,脫下戎裝,換上警服,如今早已是群眾的“貼心人”。不論是士兵還是民警,不論是曾經副營長還是新晉副所長,變的是一聲稱謂,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職責。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已過去6年光景,憑著在基層的真抓實幹,熱心為民,不僅收穫了各種優秀榮譽、個人三等功勳,還收穫了轄區百姓對“老張”的那一聲親切呼喚。

深扎基層,用腳步丈量轄區大街小巷;不厭其煩,用真情溫暖民心。除了開展日常工作以外,“老張”總喜歡和群眾打成一片,他給新同志說:“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想要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預防涉穩輿情,都要依靠群眾,不和群眾打成一片,不就是真眼瞎了嗎?”也許就是這樣的工作方式,讓“老張”也練就了獨門絕技,每當派出所調解不下來的“硬骨頭”,“老張”出馬全都拿下,社區鄰里糾紛爭的面紅耳赤,“老張”出馬握手言和。

在全省推進“公調對接”機制建設下,去年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室,由羅江區司法所、婦聯、工會、社管中心等職能部門組成。“公調對接”與“老張調解站”緊密結合,讓“老張”先鋒軍深扎基層,讓區各職能部門成為堅強的後盾,合力分工,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真正做到“服務不缺位、糾紛不激化、問題不出所、矛盾不上交”。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新警察故事——打造“三位一體,聯動聯防”

——警校共建,創和諧平安校園。切實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維護校園及周邊良好的治安秩序,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聯動格局。以安全管理、“三防設施”建設、校園周邊隱患整治三項抓手,派出所、鎮政府、學校、社區圍攏靠緊、深入交流,共同繃緊安全神經,按時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升師生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校園安全。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警企共建,創最強民力單位。四川省玻纖集團有限公司是第一個授予最強民力單位的企業,玻纖集團是國有企業,也是萬安鎮的龍頭企業,廠區佔地面積廣、從業人員多、影響力大,在主動強化警企共建機制下,也是最早期接洽的單位,在玻纖集團設警務室,將企業保衛處力量整合到派出所巡邏隊,聯合巡邏守護。定期開展法制宣講課,組織教官進行技能培訓,在警企聯防中協助擋獲嫌疑人4人,其中刑事打擊1人,行政拘留3人。據數據統計廠區周邊的盜竊、詐騙等可防性案件的發案數與2018年相比下降30%。

——警社共建,創最美萬安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才有開展打擊犯罪的群眾基礎”,本著這一理念,依託“最強民力”先進社區為引導,在萬安轄區群眾鼎力支持下,在萬安轄區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最強民力”社區治理新格局。

德陽羅江區萬安派出所新警察故事——全力探索創建“楓橋式派出所”

基層服務多面手,平安建設網格員。據數據統計2018年,轄區的專職網格員與安全志願者共計556名,他們先後參與流動人口宣傳走訪937次、吸毒人員走訪190次、精神病患者走訪259次、整理治安隱患180條,採集“一標三實”數據萬餘條計。

他們中,翰林轄區的賈興榮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業務工作,但幹出了不一樣的成績,被評選為市優秀網格員;黎明轄區的謝啟碧,不因身體不適而推脫,自己腿腳受傷的情況下,協助派出所民警同志送老人回家,感動了每一位萬安人;麓峰轄區的吳小華因為責任心強,網格化採集鉅細無遺,主動聯繫小區物業幫忙落實門牌號上牆工作,為派出所民警同志分憂解難,在得知自己轄區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時,第一時間與社區民警溝通聯繫,共同將該名精神病人送往治療,被評為羅江優秀網格員。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同志,普通的人、普通的事,凝聚起來就是最強的民力。

(羅江區公安分局提供文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