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西域不論在何時都是一個神奇而又充滿了誘惑的名字,大漠、雪山蒼茫而雄奇,古道、駝鈴,神祕而悠遠;西域就像一位披著面紗的姑娘,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一睹她的芳容。車行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車輪被一座土黃色的建築擋住了前進的道路,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得尉頭國就出現在了眼前。高大的仿古建築城門緊閉,兩個身材高大魁梧,身披鎧甲,手握寶刀的青銅守衛牢牢把守著城門,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著威武莊嚴。城牆上尉頭國的旌旗獵獵作響。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據史料記載,尉頭州是古代西域的地名,在東漢時期,曾經被著名的班超擊敗,後來依附於龜茲,逐漸被龜茲吞併。

尉頭州當年其實只有2000多人,士兵最多時也只有800人,可謂是超級小國。不過其地理位置卻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在古絲綢之路上,是龜茲與疏勒之間的重鎮。它自古以來就是連接西方阿拉伯世界的必經之處,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到,也是歷朝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古絲綢之路上,昔日,商旅駝隊鈴聲陣陣,絡繹不絕,來自長安、龜茲、喀什噶爾、于闐的商賈在此雲集,盛況空前,鼎盛一時。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在這裡彙集、交融、留下了獨特的民族風情。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如今,這裡是新疆巴楚縣的重要景區之一,絕美的胡楊林,和好吃的胡楊雞、河裡的魚,以及維吾爾族風情,讓這裡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

我們手持通關文牒,加蓋了通關的大印後才得以順利進入城內。這次前來紅海灣景區,我們錯過了“使團通關換牒入城式”,沒有看到唐僧師徒和各路使團吹吹打打,列隊入城的實景表演,也錯過了“謁者館國王迎賓”模擬西域諸國使者拜謁尉頭州王的盛況,也因此錯過了更多近距離真實感受濃郁西域風情和尉頭州歷史與文化魅力的機會。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眼前這座不大的仿古建築, 城池內是黃土和柳木棍夯築而成的建築形式,透過這些黃土,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幾千年前“西域三十六城郭”維吾爾族先民們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在這裡繁衍生息的足跡。遺憾的是,我不是學者,不大能體味出這些土黃色建築物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和意義,但我卻被這古樸的顏色和與眾不同的建築形態所吸引。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城池內,各類店鋪和作坊內的器物,每一件都真實的展現出了作為古絲綢之路上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融合。智慧在土陶器具上閃爍,西域風裡描繪著絲路文化,細節裡講述著生活的故事,那些形制豐富的土陶器刻花十分精美,具有鮮明的阿拉伯風格。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融合給這些生硬的單調的黃土注入了靈性和生命。流暢的線條,精巧的器型,土陶在歷史的沉澱和傳承中激發出的活力,把我們帶到了傳統的藝術世界。我們穿行在時光的隧道中,能切膚的感受到那些保存在土陶技藝原生態傳承中深藏的靈魂。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行走在一間間維吾爾族先民曾經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店鋪、作坊內,仿若穿行在彼時民風淳樸、安居樂業的尉頭州。靜靜徜徉在佈滿帽子、鐵器、刺繡、馬鞍等店鋪和作坊的仿古建築群落裡,你就會聽到從眾多店鋪裡傳出的“咔嚓咔嚓”、“叮叮噹噹”.......的聲音,正是這些聲音和這些傳統的手工製作技藝成為了這個古老驛站最具活力的細胞,也正是這些技藝在一代代運轉著生命的脈搏,給這座城池增添了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樂器坊裡那一件件精美的樂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腳步也不由改變了方向。坊間的手工藝人看到我們的到來衝我們友好的微笑,我拿起一件樂器,裝模作樣的擺出一個彈奏者的姿態要求同行的朋友給我留影。坊間的藝人連忙熱情的幫我擺好姿勢,手把手教我用撥片在樂器上彈奏出清脆簡單的音符。旋即,他又拿起手鼓輕輕地敲打著歡快的節奏配合著我。恍惚間,我竟然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行走在尉頭州古地,還是遊覽在現代的巴楚紅海景區。從那件古樸而典雅的樂器上,我聽到了這裡眾多樂器奏出的旋律在“十二木卡姆”或豪邁雄壯,或悠揚婉轉的音韻中流淌;看到了以遊牧為主的維吾爾族先民,用風乾的羊腸在挖空的木頭上製作樂器的智慧。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凝視這片廣闊的土地,溫和的歲月仍在繼續,仰望蒼穹,是誰在書寫歷史?漁人酒家酒旗仍在飛揚,壟壟黃沙沒能湮沒張騫持節西行的報國丹丹心;暗淡的刀光劍影裡仍有班超捐軀赴國難的壯志;興水利,護田畝,林則徐裹挾著虎門銷煙的風塵栽下的白楊,在“林公渠”的清流裡笑傲風沙……歷史的長河滾滾流逝,既湮沒了西域的荒城古道,也荒蕪了西域大地上的烽火邊城,但他卻無法帶走眼前那一張張飛鮮活的面孔,和一個個熟悉的姓名,尉頭國就這樣在西域這片廣袤的大地上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在歷經歲月的更迭中生生不息。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此情此景,不由得讓我回憶起30年前在巴楚縣城內看到的的蒼涼:不大的縣城內,幾條雜亂無章,坑窪不平的狹窄街道,連接著座落在縣城每個角落裡的那些低矮的黃色土坯房,同樣黃色的天空裡四處飄蕩遊走的沙塵,讓這個小縣城天與地成為了渾黃一體。週五的日子大街小巷空無一人,我們在嗆人的空氣中,飢腸轆轆走在滿是灰塵的街道上,四處尋找著解決飢餓問題的小飯館,可是卻一無所獲。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人類的文明和進步,既有華彩的樂章,也有低沉灰暗的曲調,那穿越時空留下的人類文明猶如長河中的航標燈,照亮了人類前進的道路。魯迅先生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當年張騫、班超、林則徐開疆拓土、為國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們勇敢堅韌的民族氣節正化作一種文化因素和力量,融入到新疆各族人民的脈搏和血液裡。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3 0年過去了,帶著那蒼白的記憶,我沒有再踏上過巴楚這片土地,但是今天,“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紅海海景區,看到了飛速發展前進中的巴楚,看到了那個古驛站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所煥發出來的生機與活力。

改革開放40年,華夏大地上風起雲湧,如今,“一帶一路”新經濟帶的構建,已經使這個古老的驛站重新煥發了生機,那些民族精神和氣節正成為前進的動力,激勵著新疆兒女在這片熱土上創造著輝煌的成就,使這條古絲綢之路再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旅行新疆:旅途中的葉爾羌河畔,追尋尉頭州的歷史足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