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

西北解放戰爭,特別是在建國後剿匪平叛、維護西部統一與穩定的歷史上,騎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平,1947年參加了綏遠騎兵部隊,在騎兵一師機關工作多年,對這一段歷史親歷親聞。解放軍騎兵的歷史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保存的太少,老人的回憶真是彌足珍貴。

"

西北解放戰爭,特別是在建國後剿匪平叛、維護西部統一與穩定的歷史上,騎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平,1947年參加了綏遠騎兵部隊,在騎兵一師機關工作多年,對這一段歷史親歷親聞。解放軍騎兵的歷史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保存的太少,老人的回憶真是彌足珍貴。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張老60年代在新疆。

張老細緻地講到,當時的綏蒙騎兵旅,有兩個騎兵團,早在解放戰爭中期就進入了西北,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一系列戰鬥。

從作戰區域來說,從解放戰爭直到1952年,老騎兵一師一直在內蒙古高原。這兩個騎兵團脫離綏遠騎兵建制,率先進入西北,在1953年剿馬良時,又與騎兵一師會合,在甘青川邊地區共同剿匪平叛長達十年。兩個團與騎兵第一師同根同源,隸屬關係和番號多次變動,分分合合,都是長期戰鬥在西北的騎兵老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騎兵1師(老騎1師)的1團是康健民(騎兵旅)從陝北帶過去的,是紅軍老團。3團是抗日初期綏東的遊擊大隊,涼城和豐鎮的縣大隊,陶集大隊。2團、4團,這兩個團是賀龍的358旅715團的2營、3營(部分連隊)編的,紅軍底子的很大一部分在這兩個團,358旅在解放軍部隊是很有名的。”

張老這裡特別提到的騎兵2、4團,都是大青山騎兵支隊的老騎兵團隊。1938年,李井泉、姚喆帶領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開闢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後來715團主力去了冀中,留下來的部分連隊發展為大青山騎兵支隊,抗戰結束後與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騎兵旅會合,至解放戰爭時期,發展延續為綏蒙騎兵師、8縱騎兵旅、(老)騎兵第一師。

358旅就是後來的第一野戰軍1軍1師,“硬骨頭六連”所在部隊,98抗洪聞名全國。120師的另一個旅即359旅,後來的2軍5師,進軍南疆後大部改編為生產建設兵團。

1師、騎1師,這兩個一字頭的番號血緣相當近,解放戰爭初期在晉綏戰場並肩作戰,解放戰爭後期,1軍解放青海後,一直在當地平息馬家軍殘餘部隊的叛亂,直到52年離開西北入朝作戰,同時騎一師從內蒙進入西北繼續剿匪,張老清晰地回憶:“52年底騎一師西進,當時我在幹部部當幹事,我們坐火車,在寶雞火車站還和1軍相遇了,當時1軍東調,我們西進。”

“騎兵2團、騎兵4團,組成2旅,47年進西北,很多材料基本沒反映,實際上那部份是相當主要的部隊,47年進西北組建騎兵2旅,王智是旅長,王智是原來一師的參謀長麼,47年10月份進的西北,我聽老同志們講,其實47年8、9月份他們就過了黃河。“

”這一部份是騎兵西進的重要部分,很多材料都沒寫。這兩個團後來改編成騎兵2師,62年我們從臨夏進新疆,他們接防。2、4團這兩個主力團,從騎兵師的歷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寫騎兵西進,應該把這部分寫進去。”

按照張老的指引,查詢資料,一段塵封已久的騎兵歷史重現了,一支騎兵,幾經分分合合,最終分兵戍邊,一支奔向天山,一支奔向賀蘭山。

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科版),在西北野戰軍1948年的戰鬥序列中,騎兵第二旅“1948年6月由晉綏軍區騎兵2、4團組成,9月撥歸西北野戰軍建制。”1949年2月全軍整編番號,騎二旅改為騎兵第二師。

"

西北解放戰爭,特別是在建國後剿匪平叛、維護西部統一與穩定的歷史上,騎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平,1947年參加了綏遠騎兵部隊,在騎兵一師機關工作多年,對這一段歷史親歷親聞。解放軍騎兵的歷史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保存的太少,老人的回憶真是彌足珍貴。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張老60年代在新疆。

張老細緻地講到,當時的綏蒙騎兵旅,有兩個騎兵團,早在解放戰爭中期就進入了西北,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一系列戰鬥。

從作戰區域來說,從解放戰爭直到1952年,老騎兵一師一直在內蒙古高原。這兩個騎兵團脫離綏遠騎兵建制,率先進入西北,在1953年剿馬良時,又與騎兵一師會合,在甘青川邊地區共同剿匪平叛長達十年。兩個團與騎兵第一師同根同源,隸屬關係和番號多次變動,分分合合,都是長期戰鬥在西北的騎兵老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騎兵1師(老騎1師)的1團是康健民(騎兵旅)從陝北帶過去的,是紅軍老團。3團是抗日初期綏東的遊擊大隊,涼城和豐鎮的縣大隊,陶集大隊。2團、4團,這兩個團是賀龍的358旅715團的2營、3營(部分連隊)編的,紅軍底子的很大一部分在這兩個團,358旅在解放軍部隊是很有名的。”

張老這裡特別提到的騎兵2、4團,都是大青山騎兵支隊的老騎兵團隊。1938年,李井泉、姚喆帶領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開闢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後來715團主力去了冀中,留下來的部分連隊發展為大青山騎兵支隊,抗戰結束後與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騎兵旅會合,至解放戰爭時期,發展延續為綏蒙騎兵師、8縱騎兵旅、(老)騎兵第一師。

358旅就是後來的第一野戰軍1軍1師,“硬骨頭六連”所在部隊,98抗洪聞名全國。120師的另一個旅即359旅,後來的2軍5師,進軍南疆後大部改編為生產建設兵團。

1師、騎1師,這兩個一字頭的番號血緣相當近,解放戰爭初期在晉綏戰場並肩作戰,解放戰爭後期,1軍解放青海後,一直在當地平息馬家軍殘餘部隊的叛亂,直到52年離開西北入朝作戰,同時騎一師從內蒙進入西北繼續剿匪,張老清晰地回憶:“52年底騎一師西進,當時我在幹部部當幹事,我們坐火車,在寶雞火車站還和1軍相遇了,當時1軍東調,我們西進。”

“騎兵2團、騎兵4團,組成2旅,47年進西北,很多材料基本沒反映,實際上那部份是相當主要的部隊,47年進西北組建騎兵2旅,王智是旅長,王智是原來一師的參謀長麼,47年10月份進的西北,我聽老同志們講,其實47年8、9月份他們就過了黃河。“

”這一部份是騎兵西進的重要部分,很多材料都沒寫。這兩個團後來改編成騎兵2師,62年我們從臨夏進新疆,他們接防。2、4團這兩個主力團,從騎兵師的歷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寫騎兵西進,應該把這部分寫進去。”

按照張老的指引,查詢資料,一段塵封已久的騎兵歷史重現了,一支騎兵,幾經分分合合,最終分兵戍邊,一支奔向天山,一支奔向賀蘭山。

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科版),在西北野戰軍1948年的戰鬥序列中,騎兵第二旅“1948年6月由晉綏軍區騎兵2、4團組成,9月撥歸西北野戰軍建制。”1949年2月全軍整編番號,騎二旅改為騎兵第二師。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騎兵第二旅(師)隨西北野戰軍一路西進,解放鎮原、寧縣(陳老的家鄉)。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2團,即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第2團,47年西進後改為騎2旅(師)4團,1950年騎2師撤消建制。該團改編為寧夏軍區獨立騎兵團,在甘、寧地區進行剿滅叛匪的戰鬥。1952年改為西北軍區騎兵第4團。1956年劃歸騎兵第1師建制,這就是騎一師58、59年甘青南平叛時部隊序列裡的4團。

58年開始的甘青南平叛,3團在黃南執行任務,騎一師主要帶1、2、4團,連續兩年往返甘青南平叛,4團也是58年最大的一場仗、可生託落哈戰鬥的主攻團。1960年騎一師回到甘南墾荒,4團仍然進果洛州清剿叛匪,擔負作戰任務直到1961年。

1962年騎兵第2師重建,劃歸騎2師,仍為4團。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4團,是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的1團。47年西進後改編為騎二旅5團,1952年改編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參加圍殲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戰鬥。1955年該團改稱蘭州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1956年又參加過平叛,1958年至1961年參加甘南、青南、川西北平叛。1961年改稱蘭州軍區騎兵第5團。同年11月劃歸騎1師,仍為5團。1962年騎1師駐防新疆,轉隸騎2師,仍為5團。

這兩個團自47年與綏蒙騎兵旅分開,53年又與騎兵第一師會合,擔負甘青川邊剿匪,一直到58年甘青南平叛,在這兩次軍事行動的參戰部隊裡,經常見西北軍區獨立騎兵xx團、蘭州軍區騎兵xx團的番號,除了這兩個綏遠下來的老騎兵團(西北軍區、蘭州軍區騎兵1、4團),其他獨立騎兵團由原一野1軍和3軍的騎兵團改編而成,分別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2、3團,蘭州軍區騎兵2、3團,為一野在解放西北後期組建。

1軍、3軍的騎兵團,都是從軍直偵察連和所屬各師偵察連抽調骨幹建立起來的,為的是滿足大西北高原地區剿匪戰鬥的需要。1軍曾組建青海騎兵支隊,配合二野18軍進軍西藏,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3軍騎兵團在甘肅境內抓住了新疆匪首烏斯滿。

1953年至1961年的甘青川邊剿匪、平叛,騎兵是重要的參戰兵種,不只騎一師1、2、3團,炮團,還有這些獨立騎兵團。除了東北和內蒙的蒙騎,解放軍騎兵的精華彙集西北,這是一段重要的騎兵史。

步兵部隊主要是11師和公安11團(後為內衛二團),這兩支部隊也都有騎兵連。步兵守點,騎兵追剿,步騎協同包圍合擊,在高原上斷斷續續打了十年,才換來了西北的穩定與和平。

1962年,新疆中蘇邊境爆發伊塔事件,為鞏固邊防,騎兵第一師緊急進疆,開始距離最長也是最後一次的西進。4團留下,與蘭州軍區騎兵5團(47年一起從內蒙西進的綏蒙騎兵旅4團)、騎兵6團(原1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2團)、騎兵7團(原3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3團)組建新的騎兵第二師,在甘青南一代駐防並清剿叛武殘餘。

1969年,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間,蘇軍在邊境地區陳兵百萬,為加強中蒙邊界戰備,騎二師整編為陸軍20師,開赴賀蘭山擔負戰略佈防和戰備施工,在賀蘭山戍守了16年。83年改編為軍區守備1師,85年大裁軍,師機關和部份直屬分隊併入47集團軍坦克旅等部。

"

西北解放戰爭,特別是在建國後剿匪平叛、維護西部統一與穩定的歷史上,騎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平,1947年參加了綏遠騎兵部隊,在騎兵一師機關工作多年,對這一段歷史親歷親聞。解放軍騎兵的歷史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保存的太少,老人的回憶真是彌足珍貴。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張老60年代在新疆。

張老細緻地講到,當時的綏蒙騎兵旅,有兩個騎兵團,早在解放戰爭中期就進入了西北,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一系列戰鬥。

從作戰區域來說,從解放戰爭直到1952年,老騎兵一師一直在內蒙古高原。這兩個騎兵團脫離綏遠騎兵建制,率先進入西北,在1953年剿馬良時,又與騎兵一師會合,在甘青川邊地區共同剿匪平叛長達十年。兩個團與騎兵第一師同根同源,隸屬關係和番號多次變動,分分合合,都是長期戰鬥在西北的騎兵老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騎兵1師(老騎1師)的1團是康健民(騎兵旅)從陝北帶過去的,是紅軍老團。3團是抗日初期綏東的遊擊大隊,涼城和豐鎮的縣大隊,陶集大隊。2團、4團,這兩個團是賀龍的358旅715團的2營、3營(部分連隊)編的,紅軍底子的很大一部分在這兩個團,358旅在解放軍部隊是很有名的。”

張老這裡特別提到的騎兵2、4團,都是大青山騎兵支隊的老騎兵團隊。1938年,李井泉、姚喆帶領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開闢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後來715團主力去了冀中,留下來的部分連隊發展為大青山騎兵支隊,抗戰結束後與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騎兵旅會合,至解放戰爭時期,發展延續為綏蒙騎兵師、8縱騎兵旅、(老)騎兵第一師。

358旅就是後來的第一野戰軍1軍1師,“硬骨頭六連”所在部隊,98抗洪聞名全國。120師的另一個旅即359旅,後來的2軍5師,進軍南疆後大部改編為生產建設兵團。

1師、騎1師,這兩個一字頭的番號血緣相當近,解放戰爭初期在晉綏戰場並肩作戰,解放戰爭後期,1軍解放青海後,一直在當地平息馬家軍殘餘部隊的叛亂,直到52年離開西北入朝作戰,同時騎一師從內蒙進入西北繼續剿匪,張老清晰地回憶:“52年底騎一師西進,當時我在幹部部當幹事,我們坐火車,在寶雞火車站還和1軍相遇了,當時1軍東調,我們西進。”

“騎兵2團、騎兵4團,組成2旅,47年進西北,很多材料基本沒反映,實際上那部份是相當主要的部隊,47年進西北組建騎兵2旅,王智是旅長,王智是原來一師的參謀長麼,47年10月份進的西北,我聽老同志們講,其實47年8、9月份他們就過了黃河。“

”這一部份是騎兵西進的重要部分,很多材料都沒寫。這兩個團後來改編成騎兵2師,62年我們從臨夏進新疆,他們接防。2、4團這兩個主力團,從騎兵師的歷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寫騎兵西進,應該把這部分寫進去。”

按照張老的指引,查詢資料,一段塵封已久的騎兵歷史重現了,一支騎兵,幾經分分合合,最終分兵戍邊,一支奔向天山,一支奔向賀蘭山。

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科版),在西北野戰軍1948年的戰鬥序列中,騎兵第二旅“1948年6月由晉綏軍區騎兵2、4團組成,9月撥歸西北野戰軍建制。”1949年2月全軍整編番號,騎二旅改為騎兵第二師。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騎兵第二旅(師)隨西北野戰軍一路西進,解放鎮原、寧縣(陳老的家鄉)。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2團,即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第2團,47年西進後改為騎2旅(師)4團,1950年騎2師撤消建制。該團改編為寧夏軍區獨立騎兵團,在甘、寧地區進行剿滅叛匪的戰鬥。1952年改為西北軍區騎兵第4團。1956年劃歸騎兵第1師建制,這就是騎一師58、59年甘青南平叛時部隊序列裡的4團。

58年開始的甘青南平叛,3團在黃南執行任務,騎一師主要帶1、2、4團,連續兩年往返甘青南平叛,4團也是58年最大的一場仗、可生託落哈戰鬥的主攻團。1960年騎一師回到甘南墾荒,4團仍然進果洛州清剿叛匪,擔負作戰任務直到1961年。

1962年騎兵第2師重建,劃歸騎2師,仍為4團。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4團,是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的1團。47年西進後改編為騎二旅5團,1952年改編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參加圍殲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戰鬥。1955年該團改稱蘭州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1956年又參加過平叛,1958年至1961年參加甘南、青南、川西北平叛。1961年改稱蘭州軍區騎兵第5團。同年11月劃歸騎1師,仍為5團。1962年騎1師駐防新疆,轉隸騎2師,仍為5團。

這兩個團自47年與綏蒙騎兵旅分開,53年又與騎兵第一師會合,擔負甘青川邊剿匪,一直到58年甘青南平叛,在這兩次軍事行動的參戰部隊裡,經常見西北軍區獨立騎兵xx團、蘭州軍區騎兵xx團的番號,除了這兩個綏遠下來的老騎兵團(西北軍區、蘭州軍區騎兵1、4團),其他獨立騎兵團由原一野1軍和3軍的騎兵團改編而成,分別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2、3團,蘭州軍區騎兵2、3團,為一野在解放西北後期組建。

1軍、3軍的騎兵團,都是從軍直偵察連和所屬各師偵察連抽調骨幹建立起來的,為的是滿足大西北高原地區剿匪戰鬥的需要。1軍曾組建青海騎兵支隊,配合二野18軍進軍西藏,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3軍騎兵團在甘肅境內抓住了新疆匪首烏斯滿。

1953年至1961年的甘青川邊剿匪、平叛,騎兵是重要的參戰兵種,不只騎一師1、2、3團,炮團,還有這些獨立騎兵團。除了東北和內蒙的蒙騎,解放軍騎兵的精華彙集西北,這是一段重要的騎兵史。

步兵部隊主要是11師和公安11團(後為內衛二團),這兩支部隊也都有騎兵連。步兵守點,騎兵追剿,步騎協同包圍合擊,在高原上斷斷續續打了十年,才換來了西北的穩定與和平。

1962年,新疆中蘇邊境爆發伊塔事件,為鞏固邊防,騎兵第一師緊急進疆,開始距離最長也是最後一次的西進。4團留下,與蘭州軍區騎兵5團(47年一起從內蒙西進的綏蒙騎兵旅4團)、騎兵6團(原1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2團)、騎兵7團(原3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3團)組建新的騎兵第二師,在甘青南一代駐防並清剿叛武殘餘。

1969年,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間,蘇軍在邊境地區陳兵百萬,為加強中蒙邊界戰備,騎二師整編為陸軍20師,開赴賀蘭山擔負戰略佈防和戰備施工,在賀蘭山戍守了16年。83年改編為軍區守備1師,85年大裁軍,師機關和部份直屬分隊併入47集團軍坦克旅等部。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與騎一師並肩剿匪、平叛的蘭州軍區內衛2團(原公安11團),也併入了陸軍20師,為該師58團,公安11團是騎一師劉交旺老首長53年剿匪時所在部隊,見本系列十三、十四章。

騎二師七團69年劃歸甘肅省軍區,移防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現在軍事新聞上還能看到的甘南騎兵連,就是這支騎兵部隊的餘脈。

1969年,騎一師、騎二師同時下馬改編為摩托化步兵師,從此,這兩支兄弟部隊一個戍守天山,一個戍守賀蘭。他們共同的任務是依託山地,防禦蘇軍機械化集群的進攻,當年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相當懸殊,一旦開戰,戰鬥將極其慘烈,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時過境遷,這一段三北地區的軍事對峙不可忘記。

"

西北解放戰爭,特別是在建國後剿匪平叛、維護西部統一與穩定的歷史上,騎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平,1947年參加了綏遠騎兵部隊,在騎兵一師機關工作多年,對這一段歷史親歷親聞。解放軍騎兵的歷史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保存的太少,老人的回憶真是彌足珍貴。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張老60年代在新疆。

張老細緻地講到,當時的綏蒙騎兵旅,有兩個騎兵團,早在解放戰爭中期就進入了西北,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一系列戰鬥。

從作戰區域來說,從解放戰爭直到1952年,老騎兵一師一直在內蒙古高原。這兩個騎兵團脫離綏遠騎兵建制,率先進入西北,在1953年剿馬良時,又與騎兵一師會合,在甘青川邊地區共同剿匪平叛長達十年。兩個團與騎兵第一師同根同源,隸屬關係和番號多次變動,分分合合,都是長期戰鬥在西北的騎兵老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騎兵1師(老騎1師)的1團是康健民(騎兵旅)從陝北帶過去的,是紅軍老團。3團是抗日初期綏東的遊擊大隊,涼城和豐鎮的縣大隊,陶集大隊。2團、4團,這兩個團是賀龍的358旅715團的2營、3營(部分連隊)編的,紅軍底子的很大一部分在這兩個團,358旅在解放軍部隊是很有名的。”

張老這裡特別提到的騎兵2、4團,都是大青山騎兵支隊的老騎兵團隊。1938年,李井泉、姚喆帶領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開闢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後來715團主力去了冀中,留下來的部分連隊發展為大青山騎兵支隊,抗戰結束後與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騎兵旅會合,至解放戰爭時期,發展延續為綏蒙騎兵師、8縱騎兵旅、(老)騎兵第一師。

358旅就是後來的第一野戰軍1軍1師,“硬骨頭六連”所在部隊,98抗洪聞名全國。120師的另一個旅即359旅,後來的2軍5師,進軍南疆後大部改編為生產建設兵團。

1師、騎1師,這兩個一字頭的番號血緣相當近,解放戰爭初期在晉綏戰場並肩作戰,解放戰爭後期,1軍解放青海後,一直在當地平息馬家軍殘餘部隊的叛亂,直到52年離開西北入朝作戰,同時騎一師從內蒙進入西北繼續剿匪,張老清晰地回憶:“52年底騎一師西進,當時我在幹部部當幹事,我們坐火車,在寶雞火車站還和1軍相遇了,當時1軍東調,我們西進。”

“騎兵2團、騎兵4團,組成2旅,47年進西北,很多材料基本沒反映,實際上那部份是相當主要的部隊,47年進西北組建騎兵2旅,王智是旅長,王智是原來一師的參謀長麼,47年10月份進的西北,我聽老同志們講,其實47年8、9月份他們就過了黃河。“

”這一部份是騎兵西進的重要部分,很多材料都沒寫。這兩個團後來改編成騎兵2師,62年我們從臨夏進新疆,他們接防。2、4團這兩個主力團,從騎兵師的歷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寫騎兵西進,應該把這部分寫進去。”

按照張老的指引,查詢資料,一段塵封已久的騎兵歷史重現了,一支騎兵,幾經分分合合,最終分兵戍邊,一支奔向天山,一支奔向賀蘭山。

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科版),在西北野戰軍1948年的戰鬥序列中,騎兵第二旅“1948年6月由晉綏軍區騎兵2、4團組成,9月撥歸西北野戰軍建制。”1949年2月全軍整編番號,騎二旅改為騎兵第二師。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騎兵第二旅(師)隨西北野戰軍一路西進,解放鎮原、寧縣(陳老的家鄉)。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2團,即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第2團,47年西進後改為騎2旅(師)4團,1950年騎2師撤消建制。該團改編為寧夏軍區獨立騎兵團,在甘、寧地區進行剿滅叛匪的戰鬥。1952年改為西北軍區騎兵第4團。1956年劃歸騎兵第1師建制,這就是騎一師58、59年甘青南平叛時部隊序列裡的4團。

58年開始的甘青南平叛,3團在黃南執行任務,騎一師主要帶1、2、4團,連續兩年往返甘青南平叛,4團也是58年最大的一場仗、可生託落哈戰鬥的主攻團。1960年騎一師回到甘南墾荒,4團仍然進果洛州清剿叛匪,擔負作戰任務直到1961年。

1962年騎兵第2師重建,劃歸騎2師,仍為4團。

西進的綏蒙軍區騎兵4團,是原大青山騎兵支隊的1團。47年西進後改編為騎二旅5團,1952年改編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參加圍殲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戰鬥。1955年該團改稱蘭州軍區獨立騎兵第1團,1956年又參加過平叛,1958年至1961年參加甘南、青南、川西北平叛。1961年改稱蘭州軍區騎兵第5團。同年11月劃歸騎1師,仍為5團。1962年騎1師駐防新疆,轉隸騎2師,仍為5團。

這兩個團自47年與綏蒙騎兵旅分開,53年又與騎兵第一師會合,擔負甘青川邊剿匪,一直到58年甘青南平叛,在這兩次軍事行動的參戰部隊裡,經常見西北軍區獨立騎兵xx團、蘭州軍區騎兵xx團的番號,除了這兩個綏遠下來的老騎兵團(西北軍區、蘭州軍區騎兵1、4團),其他獨立騎兵團由原一野1軍和3軍的騎兵團改編而成,分別為西北軍區獨立騎兵2、3團,蘭州軍區騎兵2、3團,為一野在解放西北後期組建。

1軍、3軍的騎兵團,都是從軍直偵察連和所屬各師偵察連抽調骨幹建立起來的,為的是滿足大西北高原地區剿匪戰鬥的需要。1軍曾組建青海騎兵支隊,配合二野18軍進軍西藏,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3軍騎兵團在甘肅境內抓住了新疆匪首烏斯滿。

1953年至1961年的甘青川邊剿匪、平叛,騎兵是重要的參戰兵種,不只騎一師1、2、3團,炮團,還有這些獨立騎兵團。除了東北和內蒙的蒙騎,解放軍騎兵的精華彙集西北,這是一段重要的騎兵史。

步兵部隊主要是11師和公安11團(後為內衛二團),這兩支部隊也都有騎兵連。步兵守點,騎兵追剿,步騎協同包圍合擊,在高原上斷斷續續打了十年,才換來了西北的穩定與和平。

1962年,新疆中蘇邊境爆發伊塔事件,為鞏固邊防,騎兵第一師緊急進疆,開始距離最長也是最後一次的西進。4團留下,與蘭州軍區騎兵5團(47年一起從內蒙西進的綏蒙騎兵旅4團)、騎兵6團(原1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2團)、騎兵7團(原3軍騎兵團、蘭州軍區騎兵3團)組建新的騎兵第二師,在甘青南一代駐防並清剿叛武殘餘。

1969年,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間,蘇軍在邊境地區陳兵百萬,為加強中蒙邊界戰備,騎二師整編為陸軍20師,開赴賀蘭山擔負戰略佈防和戰備施工,在賀蘭山戍守了16年。83年改編為軍區守備1師,85年大裁軍,師機關和部份直屬分隊併入47集團軍坦克旅等部。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與騎一師並肩剿匪、平叛的蘭州軍區內衛2團(原公安11團),也併入了陸軍20師,為該師58團,公安11團是騎一師劉交旺老首長53年剿匪時所在部隊,見本系列十三、十四章。

騎二師七團69年劃歸甘肅省軍區,移防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現在軍事新聞上還能看到的甘南騎兵連,就是這支騎兵部隊的餘脈。

1969年,騎一師、騎二師同時下馬改編為摩托化步兵師,從此,這兩支兄弟部隊一個戍守天山,一個戍守賀蘭。他們共同的任務是依託山地,防禦蘇軍機械化集群的進攻,當年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相當懸殊,一旦開戰,戰鬥將極其慘烈,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時過境遷,這一段三北地區的軍事對峙不可忘記。

解放軍騎兵部隊,幾十年來,一代代老兵把青春鎖在了邊疆

戰馬、軍刀、軍旗,孤獨的騎兵連,編制再小,也是永恆的傳奇和象徵。

張老以自己的親歷,客觀地講述並引導後人關注兄弟部隊的光榮歷史,這樣的歷史觀和胸懷,非常令人欽佩。

本文作者:徐渡瀘,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