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06 上山下鄉1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最早始於1955年。1954年,河南郟縣的大李莊鄉搞合作社缺少會計和記工員,鄉里便動員在校讀書的農村青年回來:全鄉在貧農和下中農裡面,把一部分沒升學的中學生和高小畢業生,分配到合作社去,以便解決會計和記工員不夠的困難。為此,報上發表了《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報道此事。後來毛主席看到了該報道後很高興,親筆寫下按語:

”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的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從此拉開了知青上山下鄉的運動。邢燕子、侯雋、董加耕等,是當時這一批知青的優秀代表,其中邢燕子、侯雋都是來到河北省寶坻縣(現天津市寶坻區)下鄉的知識青年,她們用自己的理想、熱情、知識和勞動,獲得了全社會的承認。

1964年,在人民大會堂,邢燕子、董加耕受邀參加毛主席的家宴,1971年,邢燕子、侯雋在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著名知青:邢燕子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著名知青:侯雋


07 上山下鄉2

在興辦五七幹校的同時,一場更加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中國大地上驟然興起。

當時,毛主席決定給紅衛兵運動剎車,這時又有一篇報道吸引了他的注意。1968年12月10日,《甘肅日報》頭版刊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講的是“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紛紛奔赴農業生產第一線,到農村安家落戶,毛主席看到後,又做了著名的指示: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由此,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全部前往農村。據統計,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

上山下鄉運動,有其積極的一面。從當時的現實情況考慮,上山下鄉在客觀上這些學生分散到農村的"廣闊天地"之中,消除了紅衛兵的破壞力,同時也有利於農墾事業,並解決了千萬學生的就業壓力,並且鍛鍊了一大批知識青年。包括當今我們領袖,也是經歷了上山下鄉運動,並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的當年知青。

但是上山下鄉運動更有其消極的一面,小平同志在1978年曾說:"國家花了三百個億,買了三個不滿意。知青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民也不滿意。”

不管如何評價,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已經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了。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08 如今的箭桿河“五七幹校”

箭桿河五七幹校位於雙莊村西北,緊靠箭桿河、西臨小靳莊,建設成為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主題文化旅遊景區。在與門衛大爺交談中,並不確定此地是否就是當年的舊址,但是整體環境安靜整潔,非常具有當時的時代特色。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其是其中數個獨立院落,青瓦白牆,拱門上有院名,都以毛主席曾經使用過的詞牌命名,如《沁園春》《西江月》等,讓人倍感親切和安逸。

筆者參觀時,正好有一群同學在此聚會,看他們著裝的文化衫,應該是寶坻本地的高中生畢業20週年,正是朝氣蓬勃、年富力強的一代人,在這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環境中聚會,讓人感覺到時光交錯,更能感受到國家與時俱進的新鮮活力,正如毛主席詩詞中所描述: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最後放個彩蛋,請朋友們看看是否認識這個老物件,知道的同學請舉手: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史海鉤沉:訪箭桿河“五·七幹校”舊址(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