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 (86) | 慧公恢復邢臺玉泉禪寺的前前後後(上)'

"

執筆:劉順超


臺玉泉禪寺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剎,歷史上高僧輩出,為北方名剎之一。據寺內保留下來的石刻和地方文獻記載始建於金代大定年間,多年來,研究人員在對玉泉禪寺進行歷史調查時,還發現了有唐、宋時期的建築柱礎,結合寺內保留下來的三棵唐代柏樹,說明玉泉禪寺歷史的悠久和古老。玉泉禪寺是曹洞宗的道場,現寺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為開山祖師所立的《重修玉泉禪寺禪寺碑》,這塊碑記載了玉泉禪寺開山祖唯識智洪禪師在1161-1189年間開創道場並住持本寺的歷史。玉泉禪寺的地位在曹洞宗歷史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一席,特別是開山祖智洪禪師是曹洞宗“洞下第十六世”、遼金時期燕京法主萬鬆行秀禪師下第四世,對後世的曹洞宗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臺玉泉禪寺在經歷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洗禮後,到1987年時已經面目全非,寺內有兩座大殿且已經破損嚴重,當時的皇寺鎮政府和信用社在寺內辦公。二十世紀末,文物部門曾對大雄寶殿進行過撥款維修,因杯水車薪難以為繼,邢臺縣政府為此做了許多工作,我與翁振軍先生多次對玉泉古寺進行調查,社會各界人士到處呼籲以求重振道場。邢臺縣時任縣委書記趙慶剛多次與淨慧長老商談,禮請老和尚到邢臺來恢復玉泉禪寺曹洞宗道場。


"

執筆:劉順超


臺玉泉禪寺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剎,歷史上高僧輩出,為北方名剎之一。據寺內保留下來的石刻和地方文獻記載始建於金代大定年間,多年來,研究人員在對玉泉禪寺進行歷史調查時,還發現了有唐、宋時期的建築柱礎,結合寺內保留下來的三棵唐代柏樹,說明玉泉禪寺歷史的悠久和古老。玉泉禪寺是曹洞宗的道場,現寺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為開山祖師所立的《重修玉泉禪寺禪寺碑》,這塊碑記載了玉泉禪寺開山祖唯識智洪禪師在1161-1189年間開創道場並住持本寺的歷史。玉泉禪寺的地位在曹洞宗歷史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一席,特別是開山祖智洪禪師是曹洞宗“洞下第十六世”、遼金時期燕京法主萬鬆行秀禪師下第四世,對後世的曹洞宗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臺玉泉禪寺在經歷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洗禮後,到1987年時已經面目全非,寺內有兩座大殿且已經破損嚴重,當時的皇寺鎮政府和信用社在寺內辦公。二十世紀末,文物部門曾對大雄寶殿進行過撥款維修,因杯水車薪難以為繼,邢臺縣政府為此做了許多工作,我與翁振軍先生多次對玉泉古寺進行調查,社會各界人士到處呼籲以求重振道場。邢臺縣時任縣委書記趙慶剛多次與淨慧長老商談,禮請老和尚到邢臺來恢復玉泉禪寺曹洞宗道場。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復邢臺玉泉禪寺的前前後後(上)

多方協調,經邢臺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復玉泉禪寺為佛教活動場所,交由河北省佛教協會直屬管理。2002年9月21日,玉泉禪寺正式移交柏林禪寺管理。 9月29日上午,邢臺縣人民政府與河北省佛教協會舉行玉泉禪寺移交儀式。淨慧長老及省民宗廳朱燕增處長、李弘副處長、邢臺市民宗局孫慧敏局長、邢臺縣委書記趙慶剛、縣長張廣宇、邢臺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肖佔軍居士出席了交接儀式。

泉禪寺建設初期,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和條件所限,當時的情況十分困難。淨慧長老在一篇《邢臺玉泉禪寺近況及歷史回顧》文章中寫道:“2002年9月21日,玉泉禪寺正式移交柏林禪寺管理。常住派明啟當家師過來領導。由於接管之初,存在諸多困難,加之房屋陰暗潮溼,明啟師因病離開,明定師堅持多日亦離去。至12月份,寺內僅有兩名行者看家,生活亦成問題。在此緊要關頭,我於同年12月6日隻身來到玉泉禪寺,並決心在此養老,以了殘年。過了四天,有八位行者從柏林寺來此剃度。是日適逢阿彌陀佛誕辰之期,邢臺居士亦有來此禮佛。從那時開始,便組成了以比丘為領導、數十人以沙彌為主體的玉泉僧團。至今年農曆八月廿七日,先後有八批行者計31人在此剃度。雖是廣種薄收,亦有多人成為柏林、四祖、真際禪林及本寺之骨幹力量。

寺院恢復建設期間,我與翁振軍先生及朋友趙福壽、居士王淑霞等人多次到寺院拜訪淨慧長老。也目睹了僧眾在修復玉泉禪寺過程中的艱辛,而每一次相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邢臺市區通往玉泉禪寺的路面很窄且顛簸不平,三步一疙瘩,五步一大坑,20公里的路程就是耗費一個多小時,記得最初一次我與翁振軍先生一同前往玉泉禪寺,淨慧長老關切地問:“走了很長時間吧?”並笑談,這條路可以體驗“生活禪”,路上的揚塵如同生活中的迷茫,顛簸是生活的磨練,沿途是生活的體驗,到達就是結果。聽後感觸很深。

"

執筆:劉順超


臺玉泉禪寺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剎,歷史上高僧輩出,為北方名剎之一。據寺內保留下來的石刻和地方文獻記載始建於金代大定年間,多年來,研究人員在對玉泉禪寺進行歷史調查時,還發現了有唐、宋時期的建築柱礎,結合寺內保留下來的三棵唐代柏樹,說明玉泉禪寺歷史的悠久和古老。玉泉禪寺是曹洞宗的道場,現寺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為開山祖師所立的《重修玉泉禪寺禪寺碑》,這塊碑記載了玉泉禪寺開山祖唯識智洪禪師在1161-1189年間開創道場並住持本寺的歷史。玉泉禪寺的地位在曹洞宗歷史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一席,特別是開山祖智洪禪師是曹洞宗“洞下第十六世”、遼金時期燕京法主萬鬆行秀禪師下第四世,對後世的曹洞宗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臺玉泉禪寺在經歷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洗禮後,到1987年時已經面目全非,寺內有兩座大殿且已經破損嚴重,當時的皇寺鎮政府和信用社在寺內辦公。二十世紀末,文物部門曾對大雄寶殿進行過撥款維修,因杯水車薪難以為繼,邢臺縣政府為此做了許多工作,我與翁振軍先生多次對玉泉古寺進行調查,社會各界人士到處呼籲以求重振道場。邢臺縣時任縣委書記趙慶剛多次與淨慧長老商談,禮請老和尚到邢臺來恢復玉泉禪寺曹洞宗道場。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復邢臺玉泉禪寺的前前後後(上)

多方協調,經邢臺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復玉泉禪寺為佛教活動場所,交由河北省佛教協會直屬管理。2002年9月21日,玉泉禪寺正式移交柏林禪寺管理。 9月29日上午,邢臺縣人民政府與河北省佛教協會舉行玉泉禪寺移交儀式。淨慧長老及省民宗廳朱燕增處長、李弘副處長、邢臺市民宗局孫慧敏局長、邢臺縣委書記趙慶剛、縣長張廣宇、邢臺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肖佔軍居士出席了交接儀式。

泉禪寺建設初期,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和條件所限,當時的情況十分困難。淨慧長老在一篇《邢臺玉泉禪寺近況及歷史回顧》文章中寫道:“2002年9月21日,玉泉禪寺正式移交柏林禪寺管理。常住派明啟當家師過來領導。由於接管之初,存在諸多困難,加之房屋陰暗潮溼,明啟師因病離開,明定師堅持多日亦離去。至12月份,寺內僅有兩名行者看家,生活亦成問題。在此緊要關頭,我於同年12月6日隻身來到玉泉禪寺,並決心在此養老,以了殘年。過了四天,有八位行者從柏林寺來此剃度。是日適逢阿彌陀佛誕辰之期,邢臺居士亦有來此禮佛。從那時開始,便組成了以比丘為領導、數十人以沙彌為主體的玉泉僧團。至今年農曆八月廿七日,先後有八批行者計31人在此剃度。雖是廣種薄收,亦有多人成為柏林、四祖、真際禪林及本寺之骨幹力量。

寺院恢復建設期間,我與翁振軍先生及朋友趙福壽、居士王淑霞等人多次到寺院拜訪淨慧長老。也目睹了僧眾在修復玉泉禪寺過程中的艱辛,而每一次相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邢臺市區通往玉泉禪寺的路面很窄且顛簸不平,三步一疙瘩,五步一大坑,20公里的路程就是耗費一個多小時,記得最初一次我與翁振軍先生一同前往玉泉禪寺,淨慧長老關切地問:“走了很長時間吧?”並笑談,這條路可以體驗“生活禪”,路上的揚塵如同生活中的迷茫,顛簸是生活的磨練,沿途是生活的體驗,到達就是結果。聽後感觸很深。

口述史 (86) | 慧公恢復邢臺玉泉禪寺的前前後後(上)

院剛剛移交不久,我陪同時邢臺市委副書記.後任第十一屆政協主席石玉春及邢臺市常務副主席胡朝元前去會見長老,那一天晴空萬里,祥雲飄飄,到達玉泉禪寺後長老早已等候在玉泉池旁,進入寺院小坐後長老說,我們今天正要舉行五葉堂的奠基,請二位領導為我們大殿奠基吧,奠基後長老談到了退居並出示了《初宿邢臺玉泉禪寺》。

有幾日我與翁振軍先生等人又前去,長老又出示了《小住邢臺玉泉禪寺成雜感六首,並出示寺中諸徒眾》

是那一次,翁振軍先生從原皇寺鎮政府的辦公樓走出來,在樓門口腳下一滑,險些跌倒,回頭一看在平平的石面上好像有字,細細的察看後認為這是一塊石碑,便於淨慧長老說這裡有一塊碑刻,上面還有字。再去玉泉禪寺時,這塊《重修玉泉禪寺禪寺碑》碑刻已經矗立在鳥柏一側,淨慧長老還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後來觀音殿修復完成後又移到了殿前。(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