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面對未成年人,熟人作案易如反掌

幾天後的2月20日,@女王C-cup在微博發佈了《兒童性虐待/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問卷調查》,短短20天內便收到了17522份有效答卷。問卷主要基於網絡傳播,參與人群也帶有社交媒體用戶的特徵——答卷人近八成生活在城市,年齡主要分佈在20-30歲之間。短時間內獲得眾多受害人迴應足以說明兒童性侵犯之普遍。

當年的6月1日的兒童節,這份調查的初步結果公佈:

90%的性虐待發生在14歲之前,有超過一半的受害人在9歲之前經歷了性虐待;

2/3的性虐待施害人是熟人。實施性虐待的熟人中,鄰居、長輩和親屬在排名前十位;

不只有女童會遭受性侵,男童在全部受害人中佔5.7%

實施性虐待的人中,男性佔97%;施害人以19-40歲的成年人為最多,佔43.23%,14.87%的施害人是14-16歲的青少年。”

今年三月份,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簡稱“女童保護”)發佈的《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中對於加害者分類的統計圖,我們可以看到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面對未成年人,熟人作案易如反掌

幾天後的2月20日,@女王C-cup在微博發佈了《兒童性虐待/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問卷調查》,短短20天內便收到了17522份有效答卷。問卷主要基於網絡傳播,參與人群也帶有社交媒體用戶的特徵——答卷人近八成生活在城市,年齡主要分佈在20-30歲之間。短時間內獲得眾多受害人迴應足以說明兒童性侵犯之普遍。

當年的6月1日的兒童節,這份調查的初步結果公佈:

90%的性虐待發生在14歲之前,有超過一半的受害人在9歲之前經歷了性虐待;

2/3的性虐待施害人是熟人。實施性虐待的熟人中,鄰居、長輩和親屬在排名前十位;

不只有女童會遭受性侵,男童在全部受害人中佔5.7%

實施性虐待的人中,男性佔97%;施害人以19-40歲的成年人為最多,佔43.23%,14.87%的施害人是14-16歲的青少年。”

今年三月份,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簡稱“女童保護”)發佈的《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中對於加害者分類的統計圖,我們可以看到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8年317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0起,佔大部分佔比接近7成;陌生人作案87起,只佔不到三成。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佈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是2014年,比例高達87.87%。

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每十起兒童性侵或者猥褻的案件中,是孩子身邊熟人作案的就有7個,甚至可以高達9個,我們還能輕易地忽視孩子身邊那些隱藏的危險麼?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披著狼皮的“熟人”都包括哪些: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面對未成年人,熟人作案易如反掌

幾天後的2月20日,@女王C-cup在微博發佈了《兒童性虐待/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問卷調查》,短短20天內便收到了17522份有效答卷。問卷主要基於網絡傳播,參與人群也帶有社交媒體用戶的特徵——答卷人近八成生活在城市,年齡主要分佈在20-30歲之間。短時間內獲得眾多受害人迴應足以說明兒童性侵犯之普遍。

當年的6月1日的兒童節,這份調查的初步結果公佈:

90%的性虐待發生在14歲之前,有超過一半的受害人在9歲之前經歷了性虐待;

2/3的性虐待施害人是熟人。實施性虐待的熟人中,鄰居、長輩和親屬在排名前十位;

不只有女童會遭受性侵,男童在全部受害人中佔5.7%

實施性虐待的人中,男性佔97%;施害人以19-40歲的成年人為最多,佔43.23%,14.87%的施害人是14-16歲的青少年。”

今年三月份,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簡稱“女童保護”)發佈的《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中對於加害者分類的統計圖,我們可以看到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8年317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0起,佔大部分佔比接近7成;陌生人作案87起,只佔不到三成。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佈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是2014年,比例高達87.87%。

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每十起兒童性侵或者猥褻的案件中,是孩子身邊熟人作案的就有7個,甚至可以高達9個,我們還能輕易地忽視孩子身邊那些隱藏的危險麼?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披著狼皮的“熟人”都包括哪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數據依舊觸目驚心,此次統計的210起熟人性侵案例,師生關係案例排在首位,佔比33.80%有71起;然後依次是網友關係18.57%>鄰里關係14,76%>親屬關係11.90%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師生關係中發生的未成年人性侵情況排在了前位,並不代表其他的幾種社會關係種類的發生概率就明顯會低,它們被隱藏在數量龐大的“隱案”之中……

冰山一角,你看不見的那七分之六

“女童保護”在調查說明中特別強調:

“本報告中性侵兒童案例數據僅基於當年公開報道的案例,並不等同於全年性侵兒童案例總量。”

通常學界的共識是,由於諸多因素,性侵兒童案例難以全部被公開報道和統計,被公開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而正是在這些數量龐大的隱案中,近親的關係佔比要高於師生、鄰里等很大的比重。

四川警察學院學者湯芙蓉在《性侵留守兒童犯罪高發的社會心理原因及預防對策》中引用過一個數字:

“中國人民大學曾對5800名中小學生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兒童案件隱案的比例大概是1:7,即暴露出來1起,背後至少還隱藏著6起,甚至更多。”

@女王C-cup的調查中統計數據表明,有超過的七成的受害者沒有向其他人說出自己遭受性侵犯的事實。

心理學家李春漫在《怎樣預防兒童性侵害》一書提到,根據國際數據統計:

平均每10個孩子就有1個被迫發生過性行為。

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感到震驚,但實際上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

每4個高中女生中就有1個在年幼時經歷過性侵犯/性虐待,每10個高中男生就有1.5個經歷過。

這是相當可怕的比例,但我個人認為,這卻是最趨近真實的數字。

當你在網路上搜索“童年時遭受性侵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的問題,下面會有數萬條觸目驚心的回答,那些受害者,只能通過匿名對素不相識的人傾訴痛苦。

"

最近,“荷蘭17歲少女Noa安樂死離世”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後期新聞爆出其真實的死亡原因,令很多人唏噓。

Noa因童年間三次遭到性侵,長期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厭食症等疾病,最終因為忍痛苦而選擇絕食自殺。

身心的傷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我們知道,性侵害對任何階段的受害人都是嚴重的負性應激事件,會帶來心理創傷,但是對於在幼年期遭受侵害的兒童來說,對其身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受到的那種心靈創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7年4月27日,臺灣年輕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身亡,她幼時在補習班遭到老師性侵,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曾三次自殺,她在自己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她的文字治癒了許多人,卻始終無法治癒自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童年經歷過的嚴重性侵經歷,會毀掉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5年2月,微博作家“女王C-cup”偶然的機會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私信,講述了自己被姨夫猥褻的經歷,在內容公開後,短短的30個小時內,她收到了1000封讀者的來信,向她講述自己的幼年被性侵的可怕經歷,那是受害者真實的描述,透過屏幕你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傷痛和無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照片來源:新浪微博@女王C-cup


面對未成年人,熟人作案易如反掌

幾天後的2月20日,@女王C-cup在微博發佈了《兒童性虐待/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問卷調查》,短短20天內便收到了17522份有效答卷。問卷主要基於網絡傳播,參與人群也帶有社交媒體用戶的特徵——答卷人近八成生活在城市,年齡主要分佈在20-30歲之間。短時間內獲得眾多受害人迴應足以說明兒童性侵犯之普遍。

當年的6月1日的兒童節,這份調查的初步結果公佈:

90%的性虐待發生在14歲之前,有超過一半的受害人在9歲之前經歷了性虐待;

2/3的性虐待施害人是熟人。實施性虐待的熟人中,鄰居、長輩和親屬在排名前十位;

不只有女童會遭受性侵,男童在全部受害人中佔5.7%

實施性虐待的人中,男性佔97%;施害人以19-40歲的成年人為最多,佔43.23%,14.87%的施害人是14-16歲的青少年。”

今年三月份,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簡稱“女童保護”)發佈的《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中對於加害者分類的統計圖,我們可以看到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2018年317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0起,佔大部分佔比接近7成;陌生人作案87起,只佔不到三成。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佈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是2014年,比例高達87.87%。

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每十起兒童性侵或者猥褻的案件中,是孩子身邊熟人作案的就有7個,甚至可以高達9個,我們還能輕易地忽視孩子身邊那些隱藏的危險麼?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披著狼皮的“熟人”都包括哪些: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數據依舊觸目驚心,此次統計的210起熟人性侵案例,師生關係案例排在首位,佔比33.80%有71起;然後依次是網友關係18.57%>鄰里關係14,76%>親屬關係11.90%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師生關係中發生的未成年人性侵情況排在了前位,並不代表其他的幾種社會關係種類的發生概率就明顯會低,它們被隱藏在數量龐大的“隱案”之中……

冰山一角,你看不見的那七分之六

“女童保護”在調查說明中特別強調:

“本報告中性侵兒童案例數據僅基於當年公開報道的案例,並不等同於全年性侵兒童案例總量。”

通常學界的共識是,由於諸多因素,性侵兒童案例難以全部被公開報道和統計,被公開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而正是在這些數量龐大的隱案中,近親的關係佔比要高於師生、鄰里等很大的比重。

四川警察學院學者湯芙蓉在《性侵留守兒童犯罪高發的社會心理原因及預防對策》中引用過一個數字:

“中國人民大學曾對5800名中小學生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兒童案件隱案的比例大概是1:7,即暴露出來1起,背後至少還隱藏著6起,甚至更多。”

@女王C-cup的調查中統計數據表明,有超過的七成的受害者沒有向其他人說出自己遭受性侵犯的事實。

心理學家李春漫在《怎樣預防兒童性侵害》一書提到,根據國際數據統計:

平均每10個孩子就有1個被迫發生過性行為。

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感到震驚,但實際上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

每4個高中女生中就有1個在年幼時經歷過性侵犯/性虐待,每10個高中男生就有1.5個經歷過。

這是相當可怕的比例,但我個人認為,這卻是最趨近真實的數字。

當你在網路上搜索“童年時遭受性侵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的問題,下面會有數萬條觸目驚心的回答,那些受害者,只能通過匿名對素不相識的人傾訴痛苦。

“親切”面孔下的黑洞,警惕兒童性侵案中的“熟人作案”


我們該怎麼應對?

因此對於兒童性侵這件事,事前的預防要比事後的應對來的更有意義。

儘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早就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共識,但這還遠遠不夠。

孩子在侵害關係中是絕對的弱勢群體,有時候傷害的發生也就是幾分鐘的時間,全面提高看護人的警惕性就變得很重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提示或許可以幫助我們:

對於家中親戚或者朋友的成年男性,要避免發生他們與孩子的單獨相處的情形。

對於未成年的男性,也應提高警惕,不要讓他們在你無法監管的地方相處。很多父母面對其他孩子容易掉以輕心。但是恰恰很多案件施害者都是“堂、表哥,鄰居哥哥,哥哥的朋友”等等”。

也許你很放心孩子同齡的夥伴,但是不要對對方的父母、家人也掉以輕心。尤其是年齡幼小的孩子到同伴家玩,父母不要為圖自己省心就離開。

遇到特殊情況,拜託女性親戚和朋友幫忙接送和照顧,並請她也要提高警惕精心照看。

從小養成親子間親密互動的習慣,再忙也抽出時間觀察孩子的狀態和了解他(她)一天的經歷和情緒,並在他們提出需要的時候認真對待。很多案件表明,加害行為很多時候是個長期並逐步加害的過程,也有很多孩子在侵害者試探時期的曾經嘗試尋求幫助,但被許多家人忽視,失去了終止悲劇的機會。

每每涉及兒童的罪案總是讓人如鯁在喉,在所有的案件類型中,成人侵害兒童的罪行是最不能被原諒的,所以我們值得在這件事上“矯枉而過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