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新安江 建德 黃巢 交通 千島湖 從江 宋朝 清朝 徽文化雜談 2019-04-29

白沙鎮(現在叫白沙社區)位於建德市中部,瀕臨新安江,離新安江大壩只有6公里距離。原為是不起眼的小山村,宋朝屬慈順鄉洋溪裡,清朝康熙年間屬於十三都和十五都區間,民國二十二年,出現白沙鄉,1959年8月,縣委、縣人民委員會機關大樓在白沙動工,1960年7月竣工,1960年8月縣府由梅城鎮遷到白沙,1968年富春江水庫建立,大型客輪可以從梅城到達白沙。可以說白沙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新安江大壩建立的時間,現在是隨新安江水庫建成發展為新城鎮。後來建德縣升格成建德市,白沙鎮成了新安江街道的一個下屬社區。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煙霧中的白沙大橋

歷史上,這裡有一個渡口,叫做“白紗渡”,古時候的渡口不是隨便設置的,是需要申報的,足可以看出這個地方是交通要道。宋朝《淳熙嚴州圖經》第二卷介紹:“白沙渡在縣(當時的建德縣治在今梅城鎮)西六十里。”在以前當地有“走遍天下路,難過白沙渡”、“三滴毛毛雨,不過白沙渡”的說法,白沙的險峻可見一斑。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白沙美景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上游近處新安江大壩

其實白沙渡以前叫做白紗渡。傳言黃巢率起義攻打睦州,在壽昌(現今壽昌鎮)遭官兵伏擊,突圍來到白紗渡口。江水滔滔,無法橫渡,黃巢仰天長嘆道:“蒼天何絕我黃巢去路?”此時,江對岸一位姑娘正在浣紗,知道黃巢無法渡江,情急之下,把手中的白紗扔了出去,並喊道:“從這兒過江!”只聽到“嘩啦”一聲巨響,白紗變成了一道石橋,黃巢得以擺脫官兵的追擊。再回頭,大橋已經沒有了,便下馬拜謝了姑娘。後來,黃巢回師白紗,聽說浣紗姑娘已被官兵殺害,悲痛之餘,覓得屍骸,挑土成塋,並親書“白紗娘娘之墓”立碑祭祀。江渡也因名“白紗渡",後來逐漸誤傳成為“白沙渡”。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白沙的美景

隨著新中國新安江大壩的建成,這裡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再大的汽車渡船也解決不了交通壓力,於是於1960年,真的建了白沙渡大橋,一橋渡大江,天險變通途,把傳說變成了現實。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建德美景

建德還是縣的時候,就非常重視環保,早在1979年5月4日,就成立了建德縣環境保護辦公室。建德市因為這裡離新安江大壩很近,由於水汽充沛,森林覆蓋率超過75%,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圈,春長冬短,夏季夜間降溫極快,是氣候宜居城市。白沙鎮的早晨,可以用“美的不像話“來形容。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早上的白沙大橋

每天早上,晨霧從江面升騰而起,片片小舟在江面穿梭,高空俯瞰,新安江大壩下游,如同仙境,城市、大橋、小島、小舟,交相呼應,美不可言。

曾經新安江邊天險,如今建德市邊白沙,離新安江水電站很近

美的不可用文字表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