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西湖 白居易 垂柳 鄭州中學 2017-05-16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間就到了江南遊學的最後一日。這日的陽光,好似在安慰我們離別的傷感,故顯得格外的燦爛,令我們被些許傷感籠罩的心重新明朗起來。而今日的目的地,則是古今文人墨客筆下千姿百態的西子湖,這亦是我此行最嚮往的地方。

剛入景中,便為那開闊的湖面感到由衷的驚歎,如一塊璀璨的水晶,在炫目的陽光下閃爍著,灩灩波光中,那句詩便自然而然地浮現在腦海中——“水光瀲灩晴方好”。遠望群山,蔥蘢的綠色覆蓋其上,接連著藍天白雲;也許是因為升騰的水汽吧,竟有種朦朧的美感,氤氳在視線的盡頭;幾座古塔在鬱郁蒼蒼之中矗立,隔湖相眺。此情此景,讓人依稀夢迴古時,才子佳人在此相會,文人雅士潑墨揮毫。待回神卻身歸此處,不免有些悵然若失。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美麗的西子湖畔

岳廟出發東行幾步,就到了蘇堤。此堤因蘇東坡在此做官,修葺而得名,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便是此處的勝景,有民謠唱曰:“西湖景緻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初春之時,桃紅柳綠,綠柳如煙,靜垂入水;桃花灼灼,燦爛如錦。可惜此時已是春夏之交,桃樹早已凋了嬌豔,只餘株株綠絲絛般的煙柳。湖波似鏡,橋影映水,嫋娜的垂柳搖曳,也是一幅如畫勝景。除桃花外,蘇堤上還栽植玉蘭、芙蓉、木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時序變換,晨昏晴雨,風光各異。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又前行幾裡,白堤映入眼簾,橫亙水面。白堤歷史比蘇堤更為悠久,可追溯至唐朝,始稱“白沙堤”。白居易詩所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便是這裡。堤上風景雖不如蘇堤迷人,可環顧四周,群山環繞,碧水含情,前起斷橋殘雪,後至平湖秋月。它雖不是最美的風景,卻將一切美景串聯,我妄下斷言:這裡實為西子湖最美的觀景點。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斷橋,可說是西湖最具浪漫色彩的地方。白蛇與許仙的故事,從此開始,娓娓道來,而這裡的美景,也不負這一番情意。冬日雪霽時,橋陽面冰雪消融,橋陰面仍然玉砌銀鋪,遠眺橋與堤斷之感,又得名“斷橋殘雪”。現在的時節,斷橋自是無雪的,可橋磚上的青苔,古樸的橋欄,都講述著千年的時光。

當清秋氣爽之時,西湖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由此,便有了“平湖秋月”。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只嘆此時烈日當空,又將臨炎夏,距清秋實為遠矣,這等良辰美景,這次定是無法相見了。

餘秋雨先生曾說:“西湖勝蹟中最能讓中國文人揚眉吐氣的,是白堤和蘇堤。兩位大詩人、大文豪,不是為了風雅,甚至不是為了文化上的目的,純粹為了解除當地人民的疾苦,興修水利,浚湖築堤,終於在西湖中留下了兩條長長的生命堤壩。”正是如此,這兩道長堤,凝聚的不僅是表面浮華的美景,更是兩位偉人偉大人格與胸懷的象徵。

魂縈西湖 夢別江南——鄭州中學實驗部江南遊學第六天

遊西湖,如遊一處故地,因古往今來她的故事數不勝數,與她有關的文章不勝枚舉,且均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湖牽著中華文人的魂,使我作此文時,總帶著惶恐,怕我無法表其神魂的千分之一,而落筆之後,便也釋然,雖然我是一介凡夫俗子,可這湖是中華文化的聚合體,與我雋刻入靈魂深處的文化激起陣陣漣漪。

如這湖上的清波一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