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西紅柿 技術 日本 將夜 蔬菜那些事兒 2019-06-17

貼接法和劈接法是目前主流的番茄嫁接方法,已發展多年,技術成熟,嫁接成活率一般都能達到90%以上。番茄雙頭育苗栽培不同於雙蔓整枝,雙頭苗的2條主幹長勢均勻,且2條蔓均可從第1穗果開始採收,而雙蔓整枝番茄的第1~2穗果只有1條蔓可採收。在番茄雙頭嫁接和番茄斷根嫁接的基礎上,山東省偉麗種苗科學研究院研發出了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技術

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技術特點是在嫁接的同時將砧木下胚軸切斷,然後重新扦插生根。

主要優勢:

①砧木斷根後,嫁接苗長勢整齊,有助於實現機械化操作。

②嫁接口不易積水,從而保證嫁接口氧氣充足,促進癒合。

③每株接穗可嫁接2株雙頭苗,節省接穗種子50%。

④斷根嫁接苗根系發達,田間長勢旺,每畝產量比常規嫁接苗可提高8%~10%。

番茄雙頭苗

按照出頭的位置可分為子葉雙頭苗和主幹雙頭苗2種形式。子葉雙頭苗是從2片子葉的葉腋處同時均勻地萌發出2個新的生長點(圖1)。這種方式國外採用居多,以荷蘭、日本為代表,國內目前應用較少。主幹雙頭苗是分別從第1片葉葉腋和第2片葉葉腋處萌發出2個生長點(圖2),但2個生長點的長勢均勻度控制難度大,易出現頂端優勢。國內生產的雙頭嫁接苗應用此法較多。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圖1 番茄子葉雙頭苗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圖2 番茄主幹雙頭苗

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要點

1 砧木選擇:砧木應具備相應的抗性和親和力,要求長勢旺、易發氣生根、節間長。南方地區主要採用抗青枯病砧木品種,如浙砧、桂砧等;北方地區主要採用抗根腐病砧木品種,如金棚砧木、久綠787等。

2 設施設備消毒:育苗開始前對溫室、苗床及地面進行消毒。溫室消毒常用高錳酸鉀+甲醛消毒法。每1000立方米溫室用高錳酸鉀0.562千克、甲醛0.562升、開水2.811千克混合產生煙霧,封閉溫室24~48小時消毒,待氣味散盡後即可使用。苗床及地面消毒通常採用化學農藥噴施,主要以滅殺蟲卵和頑固病原菌為目的,用藥量為幼苗正常用量的2~3倍。

3 基質選配:以泥炭為基礎原料,要求基質產品性質穩定,小粒徑(0~6毫米)。其他成分可根據需求選擇性添加,一般採用泥炭、蛭石與珍珠岩混配,混合比例因不同地區、不同技術體系略有差別,常見的混配比例(體積比)有7∶2∶1、4∶2∶1、6∶3∶1等。覆蓋用基質區別於播種用基質,需降低泥炭比例甚至不用泥炭。將混配好的基質裝入穴盤後輕輕抹平即可,避免過度震盪影響基質透水透氣性。

4 種子處理:播種前番茄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採用高錳酸鉀或甲醛浸泡等方法,以降低病害發生機率,同時提高發芽勢。包衣種子可不進行處理。砧木和接穗需根據生長速度確定播種時期,以確保嫁接時砧木與接穗苗齡以及莖粗相適應。一般接穗較砧木提前2~4天播種。砧木播種一般採用72穴標準穴盤,接穗播種一般採用72穴或105穴穴盤,每穴播1粒,種子播於孔穴的正中央,播深0.8~1.0釐米,播種後覆蓋基質並適當澆水。

5 砧木與接穗嫁接前的管理:砧木與接穗播種後進入催芽室或直接進入苗床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8~32℃,種子發芽後可將夜溫降至20~23℃。子葉期至1葉期幼苗管理以控制下胚軸徒長為主,加強光照,控制基質溼度,保持基質含水量低於70%。1~2葉期是幼苗根系抱團的重要時期,應著力促進根系發育,保持基質溼潤不幹坨;同時還應注意肥水供應,避免脫肥,保持葉色深綠。3~4葉期應加強煉苗,以強光鍛鍊為主,煉苗不充分將直接影響嫁接癒合質量。提高氮肥供應,將氮素濃度提高到300毫克/千克以上,促進壯苗,為雙頭誘導提供營養基礎。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6 嫁接標準

砧木:要求下胚軸高度達到5~6釐米,較非斷根砧木高出1~2釐米的扦插空間。夏季高溫高溼季節砧木株高控制難度大,下胚軸長度容易偏長,宜進行雙斷根嫁接。

接穗:長至3~4片真葉,下胚軸粗度達到3~4毫米。健壯度越高,越有利於嫁接癒合以及雙頭髮生。嫁接前一天砧木、接穗都淋透水,並噴施1遍殺菌劑,以防嫁接癒合期間發生病害。

方法1—— 劈接法嫁接

削砧木:在距根部6~8釐米的地方橫切,切成平口,再用刀片在斷莖頂端自上而下垂直切一刀,切口深0.7~1.0釐米,然後從基質表面將砧木切斷(圖3)。

削接穗:每株接穗可分為上、下兩部分(圖3),上半部分是從子葉之上0.5釐米處切斷,保留2片真葉(主幹雙頭),然後將第1真葉下1釐米處削成楔形,楔形長度為0.7~1.0釐米;下半部分是從子葉下1.5釐米處切斷,取上部為接穗(子葉雙頭),並將下胚軸尖端削成楔形,楔形長度為0.7~1.0釐米。將接穗楔形插入砧木的垂直切口中,使二者恰好吻合,並用嫁接夾固定,使嫁接夾的上沿與砧木上沿齊平,嫁接完畢後將嫁接苗扦插到新的基質中。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圖3 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的砧木和接穗

方法2—— 貼接法嫁接

削砧木:在砧木子葉之上1.0釐米處斜向上60°切斷,然後從基質表面將砧木切斷。

削接穗:與劈接法相同,每株接穗同樣分為上、下兩部分(圖3)。上半部分在接穗子葉之上0.5釐米處切斷,保留2片真葉,並從第1真葉下1.0釐米處斜向下60°切斷(主幹雙頭);下半部分從子葉下1.0釐米處斜向下60°切斷,取上部為接穗(子葉雙頭)。將砧木上部與接穗下部斜切口完全對齊貼緊並用嫁接夾固定,使嫁接夾將切口上下包住(圖4),嫁接完畢後將嫁接苗扦插到新的基質中。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圖4 採用貼接法嫁接的番茄雙斷根雙頭苗

嫁接癒合

嫁接苗扦插後可在育苗溫室或智能癒合室進行癒合管理,癒合與生根同步進行,正常情況下48小時後可見新根出現,72小時可見新的生長點露出,8~10天即可完成癒合。

方式一:育苗溫室癒合管理

溼度管理:在苗盤底部鋪1層薄膜,同時頂部覆蓋1層薄膜。前3天為保證膜下相對溼度,不進行揭膜晾晒,每天僅翻膜(調換膜的正反面)2次。嫁接後第3~5天逐漸加長通風晾晒時間,第6~7天視苗情不再覆膜保溼。

溫度管理:嫁接後前3天,白天膜下溫度控制在26~28℃,夜間20~22℃。第4~5天,白天膜下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20~22℃。

光照管理:嫁接後前3天保持光照強度不超過3000勒克斯,第4~5天光照強度不超過6000勒克斯,隨後逐漸加強光照。

方式二:智能癒合室癒合管理

智能癒合室可實現溫度、光照強度和空氣溼度的自動精準控制。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癒合期的光周期為光期16小時,暗期8小時。光期溫度28℃,暗期溫度23℃。前3天空氣溼度96%,隨後每24小時降低2%,10天即可完成癒合。

還在用傳統方法嫁接番茄苗嗎?新型嫁接方式——番茄雙斷根雙頭嫁接育苗技術,1株接穗能當2株用

嫁接成活後管理

嫁接成活後的關鍵環節是促進雙頭均勻生長和根系發育,養分不足、光照條件差都會引起雙頭生長差異。根系包坨前根量少,應適當遮陰,避免強光暴晒而發生萎蔫;新生根系發育迅速,吸收能力強,對養分的需求量大於普通苗,注意及時補充養分。嫁接後第7~8天施第1次肥水,濃度100~150毫克/千克,隨著種苗生長逐漸提高肥水濃度,最高不超過350毫克/千克。

雙斷根雙頭嫁接苗生長過程中應保證雙頭均勻受光,當雙頭生長不均勻時需及時調整,可採取剪掉大頭部分葉片的方式。雙頭苗葉片展開、相互之間有接觸時應及時將穴盤間距拉大,增加雙頭生長空間。主幹雙頭苗由於存在垂直分佈,易出現頂端優勢而導致雙頭生長不均勻,管理上尤其要注意。葉片嚴重擁擠時需移栽至大孔穴盤。新生頭長至3片葉即可出圃,出圃前3~5天進行煉苗,冬季煉低溫,夏季煉高溫強光。

(作者:王希波張祺愷張金亮張偉麗;單位:山東省偉麗種苗科學研究院;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