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陶寺符號

關於夏朝的滅亡,通說都圍繞著傳統的德政觀念來解釋,但近些年的古文字發現已經推翻了“孔甲失德”的傳說。因此,有必要對夏朝滅亡做一個新的猜想。

一、“孔甲亂夏”辨正

夏朝的史料極少,主要集中在夏禹時期。此後,夏朝400多年裡記載的大事屈指可數,一是后羿寒浞事件,一是孔甲豢龍失德,最後是夏桀妹喜之禍。這些大事之間沒有連貫性,因此後世難於得到一個準確主線。《史記》、《國語》皆認為孔甲是夏朝的轉折性人物,指出夏朝因他的宗教信仰狀況而引發衰敗;而豢龍的傳說,則是這個轉折的隱喻,謂其已失天命。

《國語·周語》:《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昔孔甲亂夏,四世而隕;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后羿雕像

具體看《左傳》記載的比較詳細的“豢龍”傳說,完全看不出來孔甲有什麼過錯。翻遍各種史料也看不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的具體情節。反而是近年考釋出版的《清華簡·厚父》明確稱孔甲為“哲王、典型”,印證了杜預等一些古代學者的判斷:孔甲是一位有德之君。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天降龍二”的隱喻,指向了隱蔽的真實世界。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朝彩陶

二、夏朝統治重心的東移:殷人崛起

《竹書紀年(古本)》的一些零星線索,給出了“孔甲轉折”的更完整的說法:其一,孔甲之前的帝廑“作西音”,僅僅九年之後,孔甲便“作東音”,這應該是宗教文化政策的轉變;其二,孔甲廢除了一位非常重要的東部外邦諸侯豕韋氏。這就提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線索,自少康中興後不久,夏朝的權力體系出現了大洗牌,昆吾氏、豕韋氏這兩大諸侯忽然變得很重要,頻繁地出現在史料中。而孔甲之後的帝昊,又在即位的第一年就恢復了豕韋氏的封國。這種搖擺不定,就透露出很嚴重的地緣政治問題了。

《竹書紀年(古本)》:帝廑,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四年,作西音。……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三年,王畋於掞山。五年,作東音。七年,劉累遷於魯陽。《呂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後來,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勝也,之子是必有殃。”後乃取其子以歸,曰:“以為餘子,誰敢殃之?”子長成人,幕動坼橑,斧斫斬其足,遂為守門者。孔甲曰:“嗚呼!有疾,命矣夫!”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殷整甲徙宅西河,猶思故處,實始作為西音。(此處的“殷整甲”當為“(帝)廑胤甲”之誤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朝銅爵

根據《史記·夏本紀》可知,夏人的宗親之邦共有12個,其中並不包括昆吾氏、豕韋氏,可見這兩家諸侯是夏朝中後期才崛起的外族,與之同時崛起的,還有殷侯(或商侯)。與昆吾氏、豕韋氏不同,殷商族群在這個期間裡非常活躍,按照《竹書紀年(古本)》,首先是少康時期的“商侯冥治河”,緊接著是帝芒時期的“商侯遷殷”,然後是帝洩時期的王亥和上甲微復仇有易氏事件,再後來是帝不降時期的“殷滅皮氏”,接著是帝孔甲時期“殷侯復歸商丘”,最後就是商侯遷亳、攻伐昆吾氏和韋、顧二邦,最後突襲夏邑。

《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襃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自虞、夏時,貢賦備矣。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代騎射巖畫(內蒙)

由此可見,夏朝最晚在帝不降時期,就已經面臨相當危險的地緣政治態勢。這個時候,殷人已經崛起,甚至滅了一個邦國,即“殷滅皮氏”,對夏人構成了很大威脅。這個皮氏在文獻中僅見,未知其族屬。要知道,就在四五十年之前,殷人還是很弱小的,其王子亥因宴會非禮而被有易氏殺害,但沒有足夠兵力復仇,向河伯借兵(上甲微借兵復仇的事,也見於《清華簡·保訓》,故為可信之事)。但就在這四五十年裡,殷人忽然變得強大了。從帝不降時期開始,一直開掛狂奔,直到滅了夏朝。

很明顯,昆吾氏、豕韋氏就是夏人抵抗殷商族群崛起的主要力量,他們因地緣戰略位置重要,在夏朝中後期突然顯赫,其中昆吾氏似乎更重要,它不僅是軒轅後裔、夏人同宗,也是夏都的捍衛者。《商頌》說“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可見殷人最顧忌的是韋、顧、昆吾幾個邦氏,必須剪除這些盟友,才能攻打夏邑。這幾個盟邦大致上都位於黃淮地區,其中韋氏,在西周的《逸周書》裡被稱為“百韋”,應該是泛指一個很大的族群集團;按《元和姓纂》,韋氏“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於豕韋,苗裔以國為姓,家彭城”。彭城,其地緣戰略的重要性當然是不言而喻的。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代方形銅鉞(嵌綠松石圖案)

回過頭來再看帝廑、孔甲、帝昊三位夏後,就會更清楚他們在地緣戰略上的搖擺性了。這三帝一會兒傾向於西部盟友,一會兒傾向於東部盟友,即西音、東音之別,最後選擇了東部。這就是“孔甲亂夏”的真相——他選擇了東部的同宗昆吾氏、顧氏及外邦的豕韋氏、九夷等作為盟友,以圍困殷人,同時也對宗教文化進行了改革、變得更“東方化”了,這次改革被後世認為就是夏亡的主要原因,按照後世寫史的慣例,這就叫做“事淫亂”。那麼,夏朝為什麼會發生如此之大的轉變呢?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代銅鈴

三、公元前17世紀的世界:窮途末路的夏人

關於上述夏代孔甲時期,即公元前17世紀,史料幾乎是空白的。從考古上看,整個歐亞大陸也陷入了一個相對沉寂的時期。可知的只有中亞的安德羅諾沃文化(青銅)有過向東方的播遷,有證據表明了到了西域和阿爾泰山西部。但沒有證據顯示這個文化曾影響到了中國西北部。真正的鉅變要晚一二百年才發生,即雅利安人的大遷徙,在此之前是一個相當沉悶的時期。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代玉器

唯一可以推知的是,當時的氣候發生了極大變化,按照《國語·周語》的“昔伊、洛竭而夏亡”的記錄,可以推知可能發生了長期的乾旱。這場乾旱可能引發了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它可能導致了中國西部或者黃河上游地區的貧瘠化,使得夏人失去了西部的支持。東部的黃河下游地區獲得了比較優勢,最大受益者就是殷人。而夏人的根據地長期以來就位於上游,常年對東方九夷用兵,在下游地區沒有特別深的根基。因此,夏人無奈之下向東發展,選擇了顧、昆吾等傳統親族之邦和豕韋等外邦作為鐵桿盟友,但這批盟友畢竟不是殷人的對手,導致“孔甲轉折”實際上成了自投羅網。

《國語·周語》: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最後,夏朝不僅在考古上很燒腦,文獻上也同樣貧瘠,但可以在僅有的文獻資料上儘可能的挖掘線索,為探源中華文明找到新的啟發。(完)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竹書紀年》揭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緣戰略鬥爭

夏代彩陶 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