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夏日無處不音樂 樂器 藝術 古典音樂 音樂共享頻道 2019-09-12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②反覆跳躍記號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②反覆跳躍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③段落反覆術語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②反覆跳躍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③段落反覆術語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②反覆跳躍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③段落反覆術語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均來自橄欖線上課《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

八度記號:

為了避免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加太多線,標記更高音域或更低音域的音符,就需要使用八度記號。

八度記號▼


"

五線譜最開始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

以前的音符就長得像蝌蚪嗎?

一、五線譜到底是怎麼來的?

樂譜是保存音樂的一種方式。


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一發生就在空氣中消失了,所以樂譜使音樂得以保存,並廣為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去演奏樂譜上所記錄的音樂。因此五線譜的出現和發展,在音樂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登月行動”。

五線譜出現之前:

在五線譜出現之前,人們 在歌詞的上方畫上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和高低。但是當幾個人一起唱歌時,這種記譜方式就會讓大家產生分歧。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在歌詞上方標記的記譜方式

一根線記譜:

後來出現了四角形音符的紐姆譜,它開始只用一根線條來表示音調的高低,但無法表示音固定的長短和高低位置。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紐姆譜

五線譜的前身:

到了11世紀,意大利的僧侶圭多提出了一套 在幾根平行的水平線上譜寫音符 的方法,從而確定音高,這就是今天五線譜的前身。一直到13世紀左右,紐姆譜記錄的幾乎都是教堂裡的聖歌。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早期四線譜

五線譜開始為樂器演奏服務:

14世紀之後樂器逐漸發展成熟,樂譜也逐漸改良和增加,以求更適用於演唱和演奏。同時印刷術逐漸普及,開始有樂譜出版,鍵盤樂器開始登場,樂譜慢慢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幾乎一樣。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17世紀五線譜

五線譜失去本身的意義:

到了20世紀之後,樂譜越來越複雜。並且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的加入,使得五線譜逐漸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爵士、搖滾也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需要記下所有必要演奏的音符,只需寫下基本的旋律線和和絃名稱,自由隨性地演奏………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二、唱名與音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我們常說的“Do Re Mi Fa Sol La Si”,是音的唱名。這來自於 格里高利聖詠中的《聖約翰讚美歌》,它的歌詞是拉丁文,每行的第一個音排列起來剛好形成一個音階。

音的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的音名(英文):

C D E F G A B

對應的音名(德文):

C D E F G A H

三、譜號

最開始出現在五線譜上的是中音譜號

也稱 C譜號(C clef)

中音譜表裡中央C在正中間也就是第三線上


中音譜號及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後來為了避免在五線譜的上方和下方添加太多的加線,次中音譜號、次高音譜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等,也相應的出現了。高音譜號由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又稱G譜號(G clef),中央C在下加一線;低音譜號由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又稱F譜號(F clef),中央C在上加一線。這兩個譜號最為常用。


各種常見譜表裡的中央C▼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四、音的長短

音符:

音符能記錄樂音及其時值的長短。五線譜裡的音符通常由符頭、符幹、符尾組成。符頭有空心的,也有實心的,符尾的作用是每增加一條符尾,音符的時值就相比原本減少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下,全音符有四拍,二分音符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1/4拍……以此類推。


音符的時值列表如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三連音:

可以看出時值的劃分基本上是二等分一直細分下去,除此之外還有不是二等分的特殊劃分,用連音符來表示,常用的有三連音、五連音、七連音、九連音等。

三連音: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兩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三部分稱為三連音(triplets)。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以此類推,把原來按基本劃分均分為四部分的音符時值平均分為五(或六、七)部分成為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三連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休止符:


休止符是記錄音樂中音響暫時間斷的符號,但這裡只是聲音的停止,音樂仍然是在繼續的。每個音符都有對應時值的休止符。例如,全音符對應全休止符,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二分休止符的時值。

休止符對應的音符時值▼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附點:


附點是在音符或休止符右方附加的小圓點,它的作用是增加原來時值的一半。加了附點之後的音符或休止符被稱為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例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一個二分音符加上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附點休止符同理。

附點音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拍號:


拍是組成小節的基本單位,把拍按照一定的強弱規律組織起來叫做“拍子”。拍號是表明拍子的記號,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分子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分母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例如3/4這個拍號,意思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6/8意思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音的距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是有距離的,用鋼琴來做說明的話,鋼琴上任意兩個相鄰琴鍵發出的音,之間的距離都是半音(half-step),兩個半音加起來就是全音(whole-step)。例如C到D之間相隔了一個黑鍵,那麼C、D之間就是全音;E、F是相鄰的,它們之間就是半音。C、D、E、F、G、A、B、C這七個音,每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變音記號:

除了C、D、E、F、G、A、B這些基本音,如果想要將它們升高或者降低,在五線譜上的表示方法就是在音符的前面標上變音記號:升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半音;還原記號♮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原來的音高。

例如把F升高半音,就得到了升F,中文唸作升Fa,英文唸作F sharp,德文fis;把G降低半音就得到了降G,中文唸作降Sol,英文唸作G flat,德文ges。升F和降G在音高位置上是相同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兩個音先後出現叫旋律音程,兩個音同時出現則是和聲音程。兩個音之間包含了幾個音級,就叫幾度音程。例如,C到D包含了兩個音級,所以它們之間的音程為二度(2nd);D到B包含了D、E、F、G、A、B六個音級,所以是六度音程(6th)。在五線譜中每一線每一間都代表了一個音級,所以可以根據符頭之間的距離來數這個音程的度數。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不同音程聽起來的音響效果是不一樣的,有和諧的,也有刺耳的,但這些音程在不同的樂曲裡、不同的音樂語言裡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各有各的功能。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音程按照音級和音數來劃分,有大、小、純、增、減、倍增、倍減七種。音數是指兩個音之間包含的全音數量。

純音程(一、四、五、八度),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度)以及增四、減五度叫做自然音程,共有14個。除了增四減五之外的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叫做變化音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和絃:

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的組合叫做和絃。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叫三和絃,這三個音從下往上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加起來的和絃是七和絃,四個音分別是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根音為低音的和絃是原位和絃,用根音以外的音(比如三音或五音)作低音的和絃稱為轉位和絃

六、調式與調號

一首樂曲或者旋律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調式作為基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特質和色彩。也就是說,不同調式帶給聽眾的聽覺效果是不一樣的。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來自《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點擊圖片可查看)

幾個音按照一定關係排列在一起,並以其中一個音為中心(主音),就形成了調式。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相鄰八度的另一個主音)的排列,叫做音階(scale)。

C大調音階,以C為主音開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自然大調音階裡的音級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也就是第三級和第四級之間、第七級和第八級音之間是半音關係。自然大調一共有12個,每個大調都有對應的關係小調。大調和小調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24個大小調的對應關係及其調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24個大小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西方作曲家創作音樂的一個基準,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還有一些其他的調式。

中古調式:

17世紀前流行於歐洲的七聲調式,後來被教堂音樂採用,所以又叫教會調式。常見的有6種。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五聲調式:

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音樂裡。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還可擴展為七聲調式。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音音階:

只包含全音音程的特殊音階,只有六個音,每相鄰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關係。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二音音階:

使用了所有半音的音階,包含了12個半音。

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七、速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tempo)根據樂曲的內容和風格而定,通常歡快、激動的樂曲速度是快速的,哀傷、回憶的樂曲會是慢速的。在五線譜上音樂的速度是用專門的速度術語來標記的,目前國際通用的速度術語都是意大利文。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速度術語:

第一個使用節拍器的是貝多芬,自此以後作曲家們就紛紛在樂譜上用節拍器標識來表現樂曲的準確速度:M.M.=60,或 ♩=60,意思是每分鐘演奏60個四分音符。常見的速度術語有:Presto(急板),Allegro(快板),Moderato(中板),Andante(行板),Adagio(柔板),Lento(慢板),Largo(廣板)等。每個單詞代表了一種情緒、情感。

速度變化術語:

由於音樂表現的需要,速度常常需要變化,常見的有漸快(Accel.)、漸慢(Rit./Rall.)、突慢(Riten.)、回原速(A tempo)等等。

八、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叫力度,力度在音樂的表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強而有力的音樂通常用來表現雄偉、興奮等情緒或場景,輕而弱的音樂則通常表現安靜、沉思等情緒。

常見強弱記號:

常見的強弱記號有ff(很強Fort),f(強Forte), mf (中強ezzo forte),mp(中弱Mezzo piano), p(弱,Piano),pp(很弱pianissimo)等,這些術語是意大利文,不要用英文字母的念法念出來哦!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還有表示在某一個音上特別加強的記號:sf/sfz(特強Sforzando),它的作用和重音記號一樣,都是標記在要加強的音上面。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強弱變化記號:

表示強弱變化的記號有:cresc.(漸強crescendo),dim.(漸弱diminuendo),還有突然地弱下來,Subito piano,標記為Sub.p;先強後弱,Forte-piano,標記為fp,等等。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九、演奏記號

樂譜中會在一些音符上標記演奏法記號,使音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斷音、保持音、重音、連音這四種,還有滑音、琶音等。

斷音:

短而急促的聲音,又稱跳音或頓音,表示音要斷續地演奏。樂曲中如果有很長的段落需要用到斷奏的演奏法,就用Staccato來標記。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連音:

連音用連線標記。如果連線內的音是不同音高,那麼就要將這幾個音連貫地演奏出來;如果連線內是兩個相同音高的音,那就表示要延長第一個音的時值(總時值為第一個音加上第二個音的時值)。連線在絃樂中表示不換弓,在管樂中表示不換氣。如果有較長的段落要用連音奏法,則用legato表示。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保持音:

將聲音稍微延長,稱為Tenuto保持音。它的表現方式是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畫一條短橫線。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重音:

在音符上畫上重音記號(Accent)表示只強調這個音。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裝飾音

用來潤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者特殊記號,稱為裝飾音。裝飾音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倚音,波音,迴音,顫音這四種。

倚音:

倚音有長倚音短倚音兩種。長倚音一般帶有強聲,它的演奏時值要算在主要音的時值內,如果主要音是單純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一半的長度;如果主要音是附點音符,那麼長倚音佔主要音的三分之二。長倚音的標記法現在已經不用,但是演奏古典樂曲的時候還是要用這個奏法。

長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短倚音時值短暫,不帶強聲,它的時值被包含在被裝飾的主要音的時值內,或主要音前面音符的時值內。

短倚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波音:

波音是主要音兩次出現之間,加入短的輔助音而成。波音演奏時佔主要音的時值,波音記號標記在主要音的上方。常見的有順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單波音,復波音。

波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迴音:

迴音是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的旋律型,常見的有順迴音和逆迴音兩種。迴音記號可以記在音符上,也可以記在兩個音符之間。迴音記號的上方和下方還可以加變音記號。

迴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顫音:

顫音是由主要音和其相鄰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一種裝飾音。顫音的演奏主要有三種情況:由主要音開始,由上方助音開始,由下方助音開始。

顫音譜例▼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十一、省略記號

在用鵝毛筆書寫的年代,作曲家們往往蘸一下墨水,只能寫一個或幾個音符,因此為了記譜的方便簡化,逐漸出現了省略記號。包括反覆記號和八度記號。

反覆記號:

音型反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段落反覆

①反覆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②反覆跳躍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③段落反覆術語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以上截圖均來自橄欖線上課《一套有文化的五線譜課》)

八度記號:

為了避免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加太多線,標記更高音域或更低音域的音符,就需要使用八度記號。

八度記號▼


乾貨,五線譜基礎知識都在這裡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