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小雪 夏雨 家有兒女 教育 尹建莉父母學堂 2018-12-02

最近,朋友踏入了“愛與自由”的育兒道路。

突然轉換的教育風格遇上她家小祖宗上天入地的性格,使得每天“扮演”一位情緒穩定的母親變成一項沉重的工作。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忍住諸多怒火,堅持了一個月的時間。

最終被孩子老師的一條微信打破了節奏。

“您家孩子把班級窗戶砸了。”

朋友咬牙切齒地把脾氣忍了下去,給我打電話抱怨:“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當一個好媽媽,孩子就是不給我機會?”

給她推薦過幾本育兒書,她讀完,也不知道如何落實。

為了幫助她從“扮演”一個好媽媽過渡到真正的好媽媽,我向她推薦了影視界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別名《家有兒女》。

這部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情景喜劇,正好能解她的燃眉之急。

十年前帶給我們歡樂,十年後依舊能喚起我們對於家庭教育的反思。

劇裡的三個孩子包含了日常的基本款。

夏雪,從小成績優秀,被爺爺帶大,心思敏感的大女兒。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劉星,處於中二期階段,奇思妙想不斷的二兒子。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夏雨,年紀最小,日常挖坑,常常坑自己,偶爾坑別人的小兒子。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至於他們的父母是如何結婚離婚又結婚就暫且不提了。

面對孩子一系列作妖行為,家長採取的不同相處模式和教育中的小心機,都是一出出好戲。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劇中父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讓夏雪融入整個家庭。

如果用最近比較火的“原生家庭”一詞來分析小雪的成長,那她全然是傷痕累累。

小時候,父母就出國了,把她放在了爺爺家。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回國,卻跟媽媽離了婚,她幻想著的最後一點溫暖也破滅了。

所以當她需要融入新的環境時,比起好奇,她更多的是試探。

試探父母愛她的底線在哪裡。

她會故意說自己不喜歡家裡準備的枕巾,要拿它當擦腳布,特地跑到父母面前宣告。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想自己做條裙子送老師,相中了家裡的窗簾的花色,拆下來就要動剪子。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甚至找班裡的同學來冒充自己的男朋友,在父母面前上演一出早戀的戲碼。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要說不著急、不生氣是不可能的,父母嘗試過批評指正,也嘗試過苦口婆心的教育,不但沒有一點效果,反而激化了矛盾。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溝通無果之後,這對父母才漸漸醒悟過來。

面對他們的批評和反對,孩子的很多行為變成了一味反抗的故意之舉。

不管對錯和得失,只要是你要求的我一定不做,你叮囑過的我一定要犯錯給你看。

解決問題,先了解問題。對於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私下裡跟小雪的同學見了面,才發覺這是孩子的試探之舉。

試探是因為不安,而不安是因為她還沒有感受充足的愛。

所以問題的正解不是指正,而是信任。

想通之後,他們和小雪長談了一次,把選擇和嘗試的自由權交還給了小雪。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面對小雪用枕巾當擦腳布,他們會開玩笑道:“你用擦腳布當枕巾都行啊。”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想用窗簾做衣服?

沒問題,再買個窗簾就是了,反正也不用買做衣服的布了,沒差。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小雪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不想對父母說。

那父母就尊重她,誰的成長還沒有個小祕密了?

我們尊重孩子隱私,理解她不願被別人知道的小心思,相信她也會成為尊重別人的人。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父母的包容和愛,小雪都是有感覺的。

她喜歡猩猩,後媽就偷偷把她的房間裝飾成了森林風格。

“老媽,謝謝你。”這是小雪第一次放下了所有成見。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她會給成績差的弟弟整理化學科目的知識點。

劉星會感慨:“我有這麼一姐姐佔了大便宜了!”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小雪漸漸放下了試探和懷疑,真心融入這個家庭。

社會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南風效應”,又稱“溫暖效應”。

這個概念的來源是一個寓言故事。

南風和北風比威力,看誰能讓行人脫掉身上的大衣。

北風鼓起勁來吹,寒風凜冽,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緊了。

南風徐徐吹動,氣溫不斷升高,行人感到暖意盎然,便脫掉了大衣。

相比嚴厲和寒冷,真正的溫暖才能讓對方放下戒備,彼此之間才能擁抱。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不同於夏雪的心思敏感,兩個弟弟神經大條、生性活潑,一刻都不得消停。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劉星對新家庭、換爸爸接受能力極強。

他的著名言論之一:“反正我生下來就給人當兒子了,給誰當都一樣。”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不過偶爾“皮一下”的時候,也是十分挑戰家長耐性的。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小雨吐槽起新家庭來也是不遺餘力。

“餓了給水喝,那叫後媽。”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如果這倆人在一起還靜悄悄的,那麼肯定在作妖。

永無止境的打鬧才是他們的日常。

劉星會把喝不了的牛奶倒進小雨的杯子,小雨再偷偷把牛奶倒在劉星鞋子裡。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總會突然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感慨,比如“想有一個女朋友”。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倆人會琢磨個計劃,一起給姐姐夏雪挖坑。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面對這倆每天都要上跳下竄的猴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反而更加隨性了。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倆人直接離開家,讓孩子們自己看著解決。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在爸爸看來,沒有了父母的評判和刺激,孩子之間的問題反而更容易解決。

如果父母介入過多,會讓孩子從問題本身的爭吵,轉移到父母注意力的搶奪上。

而且,孩子矛盾自己解決,也是鍛鍊了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事實證明爸爸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

小雨很快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心虛的向哥哥承認錯誤。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其實對方也不計較,雙方互給臺階。

擁抱過後還是一起作妖的好兄弟。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父母保持穩定的心態,才能給孩子解決問題提供良好的環境。

多少問題只是孩子的玩笑,卻因為家長的介入變成一場紛爭。

有矛盾讓孩子學會協調,有難題讓孩子嘗試解決。

可能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他們一定能通過這一次次的事件成長起來。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這部劇中三個孩子都不完美。

小雪的任性,劉星的調皮,小雨的腦洞,每個單獨拎出來都能把父母折騰得夠嗆。

劇中父母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們讓孩子自己選擇成長的方式。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你可以有小任性,有隱私,有祕密。

你可以有些不乖,調皮,常常語出驚人。

你也可以有超大的腦洞,偶爾給父母出點難題。

他們敢於放手,因為他們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作為父母他們為孩子樹立了極其正面的形象,他們知道比起語言的督促,自身的榜樣形象,才能給予孩子更大的正能量。

媽媽作為一名護士,做好自己的工作也關照著孩子的成長。

她說:“我是一名職業女性。”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她知道自己教育方式並不完美,所以努力改變著。

每天都好好扮演著一個“情緒穩定”的老母親。

這些年,無論劉星再鬧騰,都守著不打孩子的底線。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難能可貴的是,她一直在成長。

她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會在孩子面前作出讓步,不再憑一句“我是為你好”,切斷所有的交流。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爸爸更是暖心滿滿。

為了融入孩子,會坦誠的問孩子:你希望有一個什麼樣的爸爸?

他顧及孩子的心意,為了成為一個讓彼此都滿意的好爸爸努力。

相比之下,有多少親生父親在意過孩子心目中好爸爸的形象?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他反對在教育中實行物質獎勵,還有變相的懲罰。

會陪孩子一起放風箏、逛水族館,他知道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渴望的。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他們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鼓勵監督探討。

爸爸為小雪早戀著急時,媽媽拉住告誡一定要有耐心。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媽媽因為劉星抄作文拿獎的行為生氣時,爸爸會好好開導她。

“孩子嘛,你就是告訴他,什麼對什麼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就完了嗎?”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爸爸急躁時,媽媽給他倒水喝時會特意準備塑料的,預防他摔杯子宣洩。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媽媽忍不住脾氣時,爸爸會直接把她抱走。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他們在彼此的鼓勵下,解決了孩子們成長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正因為這對父母對孩子不同性格的包容,沒有把所有孩子都培養成“聽話”的標準模版,才讓《家有兒女》成為了一部色彩繽紛的喜劇,而非雞毛蒜皮的家長裡短。

讓孩子選擇自己成長的模式,不給孩子定製好的人生,讓他們好好享受成長的過程和通關的樂趣。

朋友看完劇後,平復了心情,去找自家兒子討論“砸玻璃”事件。

兒子告訴她,玻璃其實是同桌做值日時打碎的,因為同桌家長脾氣比較暴躁,不敢告訴爸媽。

兒子覺得按照媽媽最近的畫風,風險應該不大,就把事情擔下來了。

你看,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家長還是有效果的。

雖說誤會一場,不也恰好說明,孩子開始相信也願意坦誠了嗎?

後記

寫完此文後,看到輔導員群裡恰好討論劉星這猴孩子的另一句名言。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難道你就不懂事嗎?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了?”

其實不少文章拿劉星的這句話當引子,向父母講述“逼”孩子一把,就能成功的教育理念。

這句咋聽很有道理的話,引起了大家怎樣的討論呢?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泡酥酥

“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其實這句話就說明了這孩子沒有真正的自由,學不學是自己的事情,一個自由的人不想學習,還會去徵求父母的同意嗎?

黃蛉(王璘)

孩子的這段反問,其實很正常,也是頭腦被灌輸的結果。

作為家長,如果遇到這樣的反問,根本不需要難受,只需要笑著反問他: “那你現在懂了也不晚,不是嗎?”

瑞媽

我是覺得,劉星這句話說得不對啊~

這就好像一個成人說,我過得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不夠漂亮,而我不夠漂亮是因為父母基因不夠好。所以,我不夠好是因為父母不夠好。

一個人的個人成長,應該由父母來背鍋嗎?

黃蛉(王璘)

想法本身都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

我們可以怪父母,父母可以怪祖上,最後可以怪到單細胞,但是這顯然不解決問題。

兒童有這個想法其實只是周圍人灌輸的結果而已,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教導孩子:你現在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

我上面的那段回答其實就是最好的樣式。

小馬

我覺得,這段話的情境,極有可能就是回懟家長對自己的挑剔和不滿。前面家長的指責那個被切掉了,單拿出這句回懟的話。

瑞媽

這句話很多文章裡都出現過,它可以說帶表某一個觀點強有力的支撐論點,那就是:孩子小不懂事兒,父母得管,得掌舵。

這樣的觀點在有的人眼裡,就可以成為令箭。

家長可以給建議,但選擇權還是要交到孩子手裡。沒有選擇,何來試錯,不試錯,如何成長~這都是一連串的

替孩子選,長遠來看,肯定不靠譜。

雨汐

教會孩子堅持、刻苦、努力。都是非常好的品質,只是怎麼去教是個問題。用尹老師的愛與自由去潛移默化地教,還是強迫的教呢?

為了還原劉星同學這句話的前因後果,我特意回看了他說這句話的兩集劇情。

其實,劉星說此話的起因,是聽到鄰居批評自己父母時說,沒有讓孩子考各類證書,就是耽誤了孩子。

劉星發表完這番言論後,見到了鄰居家的孩子,也漸漸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因而,他得出的最終結論是:“爸爸媽媽實在太好了,因為咱們家的孩子可以說‘不’這個字。”


養娃時的歲月靜好,全憑中年老母演技爆表


相比太多文章的斷章取義,這句肺腑之言,才是這集內容真正想表達的教育理念吧。

在這集內容裡,孩子們究竟經歷了什麼,究竟如何頓悟的,我就不展開說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家有兒女》第一部的79集,一定會有不少收穫。

最後,如果大家喜歡這部劇,我們可以相約下次再寫寫其中值得剖析的教育理念,再來講一講這三個“不省心”的猴孩子~

作者介紹

蜜思李,閱讀量驚人的學霸級網癮“少女”,扛得了機器拿得了話筒寫得了稿子,作文大賽拿過獎,報社電臺採過訪。講最走心的故事,做治癒繫好友,願我們的相遇,讓你更懂孩子,遇見更真實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