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低調開播的《陳情令》數日之後就因爭議而被網友罵上熱搜,一方面飾演溫情的孟子義被怒斥“加戲”,彈幕浩浩蕩蕩反感情緒強烈“這是陳情令還是溫情令”;另一方面則是“十集總共上線十八分鐘”的數據統計,認為平均每集出現一點八分鐘就被扣上“瘋狂加戲”的大帽子實在冤枉。

所以“加戲門”究竟真相如何?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早在2018年劇作拍攝階段,一紙網傳的拍攝通告就讓“女主加戲”傳得沸沸揚揚,表格中有孟子義參演的場數頗多導致小說粉反彈激烈,官博發佈聲明澄清“沒有強行加女主”。

“逆鱗”究竟在哪裡?

第一點,這一類題材中的“女主原罪”。

溫情上線時間節點提前、存在感過強,且感情屬性不明;這對於男生故事來說是很有威脅性的改編。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出於眾所眾知的原因《陳情令》劇版對原小說做了諸多重大調整,比如藍忘機“問靈十六載,只為等一人”與魏無羨的故事不可能照搬呈現。

比之隔壁鎮魂“萬年兄弟情”的做法,《陳情令》能令粉絲滿意的做法是暗戳戳發糖、儘可能滿足CP黨幻想,但劇集的做法是一早安排孟子義飾演的溫情上線,踩中了粉絲們“不需要女主,尤其不需要女演員曖昧感情線拆CP”的雷區。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第二點,新增戲份的“加戲原罪”。

演員表現並無特別出彩之處,所加戲份也並無驚喜,在被觀眾提前預設了抵制心態的語境中,唯有比常規更好更驚豔的表現,才能創造出“真香”現場贏得喜愛,而孟子義飾演的溫情顯然做不到。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無論是戲中女性角色們清一色被詬病的韓式大平眉,還是這屆女演員越來越缺少辨識度的“網紅臉”式長相,抑或是開二倍速依舊讓網友嫌慢的劇情節奏,都會讓觀眾加重對“加戲”角色喧賓奪主的厭惡情緒。

第三點,角色越界的“第三重罪”。

最新的劇情發展中,溫情使用魏無羨專屬技能“吹笛馭屍”更是引發了網友大規模吐槽。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吹笛馭屍”原本是魏無羨的專屬技能,但劇中溫情卻也同樣駕輕就熟。

這一類作品中角色和“專屬技能”的對應屬性非常強,不宜輕易更改;比如“打狗棒法”是丐幫的,比如雙劍合璧是小龍女和楊過,比如發動蜘蛛絲“黏性”技能是蜘蛛俠專利,劇中的對應情況則是魏無羨的笛子、藍忘機的琴,魏嬰佩劍“隨便”藍湛佩劍“避塵”等等。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什麼時候可以更改專屬技能呢?復聯繫列中雷神的錘子旁人都無法拿動,直到《復聯4》大戰重要關頭美隊才終於能夠拿起這重達千鈞的錘子。這種“技能”移位,本身要求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附著,且原技能擁有者和新一任技能使用者關係非比尋常。

更何況溫情的身份是醫師,於情於理於角色於分工都顯得牽強。如此背景下,孟子義飾演的溫情“吹笛馭屍”自然容易引起書粉不滿。


十集共上線十八分鐘,她為何導致《陳情令》被吐槽為“溫情令”?


有書粉真情實感吐槽:溫情,一個原小說裡戲份還不如小蘋果(魏無羨的驢子)多的角色,怎麼就能把劇版畫風變成了“魔道母主”?

而對於“10集僅18分鐘”的數據統計,也有網友表示“這就是加戲鐵證,如果是0集0分才更理想”。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不難理解為什麼有意難平的網友建議:《陳情令》不如改名叫《溫情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