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

我們不但要消除慾望、貪婪、仇恨對心靈的束縛,也要打碎規矩、概念對心靈的控制。有時,我們甚至要打碎“優勢”對自己的桎梏。因為,我們最擅長的東西,往往是最能束縛我們心靈的東西。比如,畫家受制於繪畫;作曲家受制於旋律;作家受制於文字;學者受制於知識,等等。只有一切束縛全都被消除之後,自由才可能產生。所以,我從不願在任何一種規矩下寫作。

我總是在寫作中,讓靈魂自由流淌,用文字來呈現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主宰,也不是那個世界的上帝,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一個開門人。這個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它有時,比所謂的現實世界更加真實。我的小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這樣。

"

我們不但要消除慾望、貪婪、仇恨對心靈的束縛,也要打碎規矩、概念對心靈的控制。有時,我們甚至要打碎“優勢”對自己的桎梏。因為,我們最擅長的東西,往往是最能束縛我們心靈的東西。比如,畫家受制於繪畫;作曲家受制於旋律;作家受制於文字;學者受制於知識,等等。只有一切束縛全都被消除之後,自由才可能產生。所以,我從不願在任何一種規矩下寫作。

我總是在寫作中,讓靈魂自由流淌,用文字來呈現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主宰,也不是那個世界的上帝,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一個開門人。這個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它有時,比所謂的現實世界更加真實。我的小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這樣。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一位出版社社長看過我的原稿之後,認為小說不能這麼寫。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從我剛開始寫小說,到現在,不斷有人對我重複這句話。但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非要按照一種規矩來寫的話,我就不寫了,因為那樣的寫作,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世界上有那麼多可做、也該做的事情,為什麼我非要去寫一種規矩化的小說呢?我只願寫我自己想寫的小說。

我的寫作必須滿足三個標準:第一,我享受寫作的快樂;第二,我能表達自己的東西;第三,我能在小說中構建自己的體系。所以,我小說的主人公,有時可能會是我的“想法”。一些人不喜歡《西夏的蒼狼》,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怎麼能不是人物,而是作者的想法呢?但是我告訴他們,你最反感的東西,可能就是其他讀者最喜歡的東西。而且,世界級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他的小說,僅僅是他影響世界、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法,他的思想、境界和想法,才是他最重要的東西,而不是小說的情節,或者小說中的某個人物。這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非常獨特的寫作方式,他只能在這種方式下寫作。因為,只有這樣的“容器”,才裝得下他的思想,其他的“容器”只會閹割甚至扼殺他的思想。

"

我們不但要消除慾望、貪婪、仇恨對心靈的束縛,也要打碎規矩、概念對心靈的控制。有時,我們甚至要打碎“優勢”對自己的桎梏。因為,我們最擅長的東西,往往是最能束縛我們心靈的東西。比如,畫家受制於繪畫;作曲家受制於旋律;作家受制於文字;學者受制於知識,等等。只有一切束縛全都被消除之後,自由才可能產生。所以,我從不願在任何一種規矩下寫作。

我總是在寫作中,讓靈魂自由流淌,用文字來呈現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主宰,也不是那個世界的上帝,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一個開門人。這個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它有時,比所謂的現實世界更加真實。我的小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這樣。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一位出版社社長看過我的原稿之後,認為小說不能這麼寫。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從我剛開始寫小說,到現在,不斷有人對我重複這句話。但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非要按照一種規矩來寫的話,我就不寫了,因為那樣的寫作,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世界上有那麼多可做、也該做的事情,為什麼我非要去寫一種規矩化的小說呢?我只願寫我自己想寫的小說。

我的寫作必須滿足三個標準:第一,我享受寫作的快樂;第二,我能表達自己的東西;第三,我能在小說中構建自己的體系。所以,我小說的主人公,有時可能會是我的“想法”。一些人不喜歡《西夏的蒼狼》,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怎麼能不是人物,而是作者的想法呢?但是我告訴他們,你最反感的東西,可能就是其他讀者最喜歡的東西。而且,世界級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他的小說,僅僅是他影響世界、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法,他的思想、境界和想法,才是他最重要的東西,而不是小說的情節,或者小說中的某個人物。這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非常獨特的寫作方式,他只能在這種方式下寫作。因為,只有這樣的“容器”,才裝得下他的思想,其他的“容器”只會閹割甚至扼殺他的思想。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很多真正的大師都是這樣。當初,托爾斯泰的《復活》也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他們認為小說的情節“不合理”。但是,怎樣才算合理?要符合誰的道理?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和規矩,好多人才缺乏自由寫作的勇氣。因為他們受制於環境,受制於文學。受制的原因又在於,他們缺乏一種智慧修煉。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信仰者,托爾斯泰是信仰者,莎士比亞是信仰者,很多大師都是信仰者,孔子也肯定有他的信仰。當你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份堅持與守候,有了一種能令你仰望和嚮往的東西。信仰就像星辰一樣,它給你的世界帶來希望,讓你忘記對黑暗的恐懼,滿心歡愉地走向光明。所以,這些大師們有著自己創造規則的勇氣、魄力,和一種巨大的愛。他們關心的,不是如何戰勝別人,不是如何戰勝世界,而是如何流露出這份愛,如何讓這份愛影響世界。

"

我們不但要消除慾望、貪婪、仇恨對心靈的束縛,也要打碎規矩、概念對心靈的控制。有時,我們甚至要打碎“優勢”對自己的桎梏。因為,我們最擅長的東西,往往是最能束縛我們心靈的東西。比如,畫家受制於繪畫;作曲家受制於旋律;作家受制於文字;學者受制於知識,等等。只有一切束縛全都被消除之後,自由才可能產生。所以,我從不願在任何一種規矩下寫作。

我總是在寫作中,讓靈魂自由流淌,用文字來呈現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主宰,也不是那個世界的上帝,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一個開門人。這個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它有時,比所謂的現實世界更加真實。我的小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這樣。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一位出版社社長看過我的原稿之後,認為小說不能這麼寫。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從我剛開始寫小說,到現在,不斷有人對我重複這句話。但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非要按照一種規矩來寫的話,我就不寫了,因為那樣的寫作,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世界上有那麼多可做、也該做的事情,為什麼我非要去寫一種規矩化的小說呢?我只願寫我自己想寫的小說。

我的寫作必須滿足三個標準:第一,我享受寫作的快樂;第二,我能表達自己的東西;第三,我能在小說中構建自己的體系。所以,我小說的主人公,有時可能會是我的“想法”。一些人不喜歡《西夏的蒼狼》,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怎麼能不是人物,而是作者的想法呢?但是我告訴他們,你最反感的東西,可能就是其他讀者最喜歡的東西。而且,世界級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他的小說,僅僅是他影響世界、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法,他的思想、境界和想法,才是他最重要的東西,而不是小說的情節,或者小說中的某個人物。這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非常獨特的寫作方式,他只能在這種方式下寫作。因為,只有這樣的“容器”,才裝得下他的思想,其他的“容器”只會閹割甚至扼殺他的思想。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很多真正的大師都是這樣。當初,托爾斯泰的《復活》也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他們認為小說的情節“不合理”。但是,怎樣才算合理?要符合誰的道理?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和規矩,好多人才缺乏自由寫作的勇氣。因為他們受制於環境,受制於文學。受制的原因又在於,他們缺乏一種智慧修煉。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信仰者,托爾斯泰是信仰者,莎士比亞是信仰者,很多大師都是信仰者,孔子也肯定有他的信仰。當你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份堅持與守候,有了一種能令你仰望和嚮往的東西。信仰就像星辰一樣,它給你的世界帶來希望,讓你忘記對黑暗的恐懼,滿心歡愉地走向光明。所以,這些大師們有著自己創造規則的勇氣、魄力,和一種巨大的愛。他們關心的,不是如何戰勝別人,不是如何戰勝世界,而是如何流露出這份愛,如何讓這份愛影響世界。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人類需要這樣的一份希望,也需要超越規則的勇氣。因為,人類的本性中就有一種對善美、對自由、對永恆的嚮往和追求,只是,這樣的期待總是被現實撞得粉碎。我們經不起這種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善意將會迎來同等的善意,還是欺騙、嘲諷與背叛。我們恐懼,恐懼未知中的可怕。所以,我們只有像蝸牛那樣,躲在一個叫做“麻木與冷漠”的硬殼裡,時不時地,小心翼翼地伸出我們的觸角,看看外部世界有沒有需要提防的東西,看看我們會不會受到突如其來的傷害。我們當然覺得疲憊,那沉重的硬殼阻擋了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我們步履維艱,讓我們不能飛翔,讓我們不得自由,但我們卻不敢毅然地將其拋棄,因為我們缺乏力量,缺乏勇氣,我們不知道,那“拋棄”的成本,我們可負擔得起。

你屬於你自己,你有選擇的權利。這不是盲目,也不是衝動,更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智慧的洞察。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也不是戰場,我們真正的敵人,只活在自己的心裡。所以,沒有什麼需要恐懼,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不存在任何問題,也不需要解決問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

我們不但要消除慾望、貪婪、仇恨對心靈的束縛,也要打碎規矩、概念對心靈的控制。有時,我們甚至要打碎“優勢”對自己的桎梏。因為,我們最擅長的東西,往往是最能束縛我們心靈的東西。比如,畫家受制於繪畫;作曲家受制於旋律;作家受制於文字;學者受制於知識,等等。只有一切束縛全都被消除之後,自由才可能產生。所以,我從不願在任何一種規矩下寫作。

我總是在寫作中,讓靈魂自由流淌,用文字來呈現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主宰,也不是那個世界的上帝,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一個開門人。這個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它有時,比所謂的現實世界更加真實。我的小說《無死的金剛心》就是這樣。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一位出版社社長看過我的原稿之後,認為小說不能這麼寫。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從我剛開始寫小說,到現在,不斷有人對我重複這句話。但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非要按照一種規矩來寫的話,我就不寫了,因為那樣的寫作,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世界上有那麼多可做、也該做的事情,為什麼我非要去寫一種規矩化的小說呢?我只願寫我自己想寫的小說。

我的寫作必須滿足三個標準:第一,我享受寫作的快樂;第二,我能表達自己的東西;第三,我能在小說中構建自己的體系。所以,我小說的主人公,有時可能會是我的“想法”。一些人不喜歡《西夏的蒼狼》,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怎麼能不是人物,而是作者的想法呢?但是我告訴他們,你最反感的東西,可能就是其他讀者最喜歡的東西。而且,世界級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他的小說,僅僅是他影響世界、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法,他的思想、境界和想法,才是他最重要的東西,而不是小說的情節,或者小說中的某個人物。這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非常獨特的寫作方式,他只能在這種方式下寫作。因為,只有這樣的“容器”,才裝得下他的思想,其他的“容器”只會閹割甚至扼殺他的思想。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很多真正的大師都是這樣。當初,托爾斯泰的《復活》也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他們認為小說的情節“不合理”。但是,怎樣才算合理?要符合誰的道理?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和規矩,好多人才缺乏自由寫作的勇氣。因為他們受制於環境,受制於文學。受制的原因又在於,他們缺乏一種智慧修煉。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信仰者,托爾斯泰是信仰者,莎士比亞是信仰者,很多大師都是信仰者,孔子也肯定有他的信仰。當你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份堅持與守候,有了一種能令你仰望和嚮往的東西。信仰就像星辰一樣,它給你的世界帶來希望,讓你忘記對黑暗的恐懼,滿心歡愉地走向光明。所以,這些大師們有著自己創造規則的勇氣、魄力,和一種巨大的愛。他們關心的,不是如何戰勝別人,不是如何戰勝世界,而是如何流露出這份愛,如何讓這份愛影響世界。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人類需要這樣的一份希望,也需要超越規則的勇氣。因為,人類的本性中就有一種對善美、對自由、對永恆的嚮往和追求,只是,這樣的期待總是被現實撞得粉碎。我們經不起這種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善意將會迎來同等的善意,還是欺騙、嘲諷與背叛。我們恐懼,恐懼未知中的可怕。所以,我們只有像蝸牛那樣,躲在一個叫做“麻木與冷漠”的硬殼裡,時不時地,小心翼翼地伸出我們的觸角,看看外部世界有沒有需要提防的東西,看看我們會不會受到突如其來的傷害。我們當然覺得疲憊,那沉重的硬殼阻擋了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我們步履維艱,讓我們不能飛翔,讓我們不得自由,但我們卻不敢毅然地將其拋棄,因為我們缺乏力量,缺乏勇氣,我們不知道,那“拋棄”的成本,我們可負擔得起。

你屬於你自己,你有選擇的權利。這不是盲目,也不是衝動,更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智慧的洞察。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也不是戰場,我們真正的敵人,只活在自己的心裡。所以,沒有什麼需要恐懼,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不存在任何問題,也不需要解決問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當我們的心靈足夠強大時,外部世界就是調心的道場,而不是角鬥場

所以,學生們問我該如何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對他們說,別管這麼多,做你該做的事情就行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遊戲,規則也罷,什麼也罷,束縛的,僅僅是遊戲的玩家。你可以參與任何一場遊戲,卻不需要在乎任何一種結果。永遠都要記住,尊重規則,遵守規則,僅僅是為了在每一個舞臺上跳出最美的舞蹈,但最重要的,是你的舞蹈,而不是那個舞臺。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的追求,不要把工具當成目標。

讓自己心靈的光明煥發出來,遠離表象的迷惑,不被世俗、世間、流行的各種概念與理論所束縛,這就是超越。如果能實現這一點,並且被世界認可,你就是大師。大師是建立規則的人,循規蹈矩的人不可能成為大師。只有實現超越後的“任我行”,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