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忘掉一個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變成文字,被創傷記憶炙烤的作家們就像人質,必須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來,才能得到解脫。但懺悔不一定全是真誠的,當一個寫作者構思時,他已經站在了為自身辯解的立場,當潘秋故地重遊時,他無意間給所有的記憶都歸納了主題,所以,最後劇情指向——因為米格爾的洩密導致潘秋和羅西塔私奔不成時,導演借米格爾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覺得我必須捍衛你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企圖叩問,過濾掉其他細節,將前因安在後果之上,思來想去,無非是推卸責任。

影片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比如潘秋給一位兒時溺水過的玩伴寫的墓誌銘是:“願飢餓在鹽與水的終點哺育你。”給盧西安諾的墓誌銘:“若我們歌唱,塞壬便會來。”都是一語雙關。更不用說那些可以直接寫進小說裡的旁白。將創作者腦海裡的人物比作鏡中人算是點睛之筆,作家慣於篡改記憶,鏡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著往右走,激烈交鋒中,鏡子碎了,記憶又成了碎片。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忘掉一個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變成文字,被創傷記憶炙烤的作家們就像人質,必須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來,才能得到解脫。但懺悔不一定全是真誠的,當一個寫作者構思時,他已經站在了為自身辯解的立場,當潘秋故地重遊時,他無意間給所有的記憶都歸納了主題,所以,最後劇情指向——因為米格爾的洩密導致潘秋和羅西塔私奔不成時,導演借米格爾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覺得我必須捍衛你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企圖叩問,過濾掉其他細節,將前因安在後果之上,思來想去,無非是推卸責任。

影片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比如潘秋給一位兒時溺水過的玩伴寫的墓誌銘是:“願飢餓在鹽與水的終點哺育你。”給盧西安諾的墓誌銘:“若我們歌唱,塞壬便會來。”都是一語雙關。更不用說那些可以直接寫進小說裡的旁白。將創作者腦海裡的人物比作鏡中人算是點睛之筆,作家慣於篡改記憶,鏡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著往右走,激烈交鋒中,鏡子碎了,記憶又成了碎片。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觀看《黎明忽至》又像是閱讀一本憂傷綿長的小說,舒緩的調子,詩意的鏡頭,深情沉靜的獨白勾勒出海洋最南端的村莊。影片裡過去和現在雙線交叉的蒙太奇畫面較多,營造出時間流逝,亦真亦幻之感,清麗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北歐電影。然而,茅草屋裡的瘋女人,森林裡的老精靈,想要攥住太陽的可憐父親,熱情活潑能歌善舞的村民,那些符號一下子讓人重溫到南美文化的瘋癲和濃烈,柔情和悲傷,波瀾壯闊的史詩感,那些我們曾在馬爾克斯、波拉尼奧的小說裡都見識過。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忘掉一個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變成文字,被創傷記憶炙烤的作家們就像人質,必須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來,才能得到解脫。但懺悔不一定全是真誠的,當一個寫作者構思時,他已經站在了為自身辯解的立場,當潘秋故地重遊時,他無意間給所有的記憶都歸納了主題,所以,最後劇情指向——因為米格爾的洩密導致潘秋和羅西塔私奔不成時,導演借米格爾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覺得我必須捍衛你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企圖叩問,過濾掉其他細節,將前因安在後果之上,思來想去,無非是推卸責任。

影片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比如潘秋給一位兒時溺水過的玩伴寫的墓誌銘是:“願飢餓在鹽與水的終點哺育你。”給盧西安諾的墓誌銘:“若我們歌唱,塞壬便會來。”都是一語雙關。更不用說那些可以直接寫進小說裡的旁白。將創作者腦海裡的人物比作鏡中人算是點睛之筆,作家慣於篡改記憶,鏡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著往右走,激烈交鋒中,鏡子碎了,記憶又成了碎片。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觀看《黎明忽至》又像是閱讀一本憂傷綿長的小說,舒緩的調子,詩意的鏡頭,深情沉靜的獨白勾勒出海洋最南端的村莊。影片裡過去和現在雙線交叉的蒙太奇畫面較多,營造出時間流逝,亦真亦幻之感,清麗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北歐電影。然而,茅草屋裡的瘋女人,森林裡的老精靈,想要攥住太陽的可憐父親,熱情活潑能歌善舞的村民,那些符號一下子讓人重溫到南美文化的瘋癲和濃烈,柔情和悲傷,波瀾壯闊的史詩感,那些我們曾在馬爾克斯、波拉尼奧的小說裡都見識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忘掉一個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變成文字,被創傷記憶炙烤的作家們就像人質,必須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來,才能得到解脫。但懺悔不一定全是真誠的,當一個寫作者構思時,他已經站在了為自身辯解的立場,當潘秋故地重遊時,他無意間給所有的記憶都歸納了主題,所以,最後劇情指向——因為米格爾的洩密導致潘秋和羅西塔私奔不成時,導演借米格爾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覺得我必須捍衛你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企圖叩問,過濾掉其他細節,將前因安在後果之上,思來想去,無非是推卸責任。

影片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比如潘秋給一位兒時溺水過的玩伴寫的墓誌銘是:“願飢餓在鹽與水的終點哺育你。”給盧西安諾的墓誌銘:“若我們歌唱,塞壬便會來。”都是一語雙關。更不用說那些可以直接寫進小說裡的旁白。將創作者腦海裡的人物比作鏡中人算是點睛之筆,作家慣於篡改記憶,鏡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著往右走,激烈交鋒中,鏡子碎了,記憶又成了碎片。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觀看《黎明忽至》又像是閱讀一本憂傷綿長的小說,舒緩的調子,詩意的鏡頭,深情沉靜的獨白勾勒出海洋最南端的村莊。影片裡過去和現在雙線交叉的蒙太奇畫面較多,營造出時間流逝,亦真亦幻之感,清麗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北歐電影。然而,茅草屋裡的瘋女人,森林裡的老精靈,想要攥住太陽的可憐父親,熱情活潑能歌善舞的村民,那些符號一下子讓人重溫到南美文化的瘋癲和濃烈,柔情和悲傷,波瀾壯闊的史詩感,那些我們曾在馬爾克斯、波拉尼奧的小說裡都見識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儘管獲得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黎明忽至》還是有些明顯瑕疵,為人詬病的195分鐘剪輯可以精簡些,不必每一處畫面都工筆細描。前兩小時比後一小時的完成度好,將觀眾帶入到那個遙遠但又親近的村莊,之後將主題壓在追問真相上,路子就窄了。友誼與愛情、背叛與原諒,《美國往事》也探討過這些,麵條與麥克斯歷經半個世紀的恩怨,相見時只有寥寥數語,結尾導演通過垃圾車和麵條抽大煙的畫面將各自命運一筆帶過,留給觀眾無限悵惘。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才不得不寫作。”寫作是觀照內心的過程,一個人物,一眼印象,一段回憶,突然在頭腦中羽翼豐滿起來,不知是它找上了作家,還是本就潛藏在記憶深處。大多數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意之人,從創傷記憶裡汲取營養,形成創作的母題。郁達夫筆下肥白柔順的女子代表了他青春期不得釋放的性苦悶,魯迅記憶裡的櫃檯使他飽嘗人情冷暖,張愛玲小說中華麗陰森的房間正是童年留給她的最初印象。

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是整合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這也是創作的源頭,作家們用筆當作武器,理清生活,自我療傷。有些人很快在創作中找到寧靜,達成和解,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比如海明威,比如太宰治。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智利電影《黎明忽至》即是此類主題。年邁的作家潘秋回到故鄉尋找靈感,他和以前的朋友米格爾,老師盧西安諾見面,走訪生活過的地方,往事一點一滴湧上心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在五彩斑斕的童年,潘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村子瘋女人的茅草屋探險,沒被發現前就大叫著一鬨而散;結伴在森林裡奔跑,遇到了假裝精靈的流浪漢;互相掩護為流浪漢從酒席上偷食物,被暴躁的父親拽回家;坐在天高海闊的礁石上,聽盧西安諾講美人魚的故事。那時候,生活簡單寧靜,如同黃昏時開滿鮮花的原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轉眼潘秋長成一個英俊的青年,與米格爾在酒吧觀看小丑演出,跟青梅竹馬的羅西塔在宴會上眉目傳情,為逝者書寫墓誌銘。這時候的天空,偶爾晴空萬里,時常烏雲密佈。軍隊駐紮進村莊,潘秋半瘋的父親手握太陽的餘光死去了,羅西塔被迫嫁給了殘暴的軍官,小丑的歡聲笑語變成了低吟的乞求,專制的陰影弄得整個村莊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的世外桃源如今是人間煉獄。悼詞詩人潘秋埋葬了一個又一個親友,寫下了一句又一句墓誌銘,決定在米格爾的幫助下帶著心愛的羅西塔遠走高飛,沒想到他等來的是荷槍實彈的軍隊,死裡逃生之後,潘秋再也沒回頭。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多年之後,鬚髮皆白的潘秋站在破損殘舊的房屋前,面對時間的廢墟,感慨萬千。許多人都安眠在地下,尚未凋零的故友都滿面風塵,昔日情誼如同一個口徑太小的酒瓶,總不能讓人暢飲……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逃離與迴歸是小鎮青年的宿命。《天堂電影院》里老放映員對多多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是整個世界。”如果說多多的迴歸充滿了無悔和依戀,那潘秋的迴歸則是滿負悔恨和內疚,這種感覺類似於《追風箏的人》,主人公去更大的世界洗禮了一圈,發現自己面對的還是年少時的困境,仍阻止不了舊日世界的崩塌,在守護內心真善美的時候仍感到無力和掙扎。

《黎明忽至》通過三個朋友的友誼和一段未果的愛情反映了被戰爭摧毀的一代人。潘秋沒能營救出心愛的姑娘,丟下她在故鄉發胖,生孩子,庸庸碌碌。米格爾關鍵時刻沒能守住朋友的祕密,餘生都以背叛者的心態苟活。盧西安諾任由軍隊蹂躪了同屋的女孩們,嚇得一言不發。他們是幫凶,他們是懦夫,這些屈辱和傷痛,在死期將至的時候更為清晰。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忘掉一個人和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變成文字,被創傷記憶炙烤的作家們就像人質,必須把心中所思所想吐露出來,才能得到解脫。但懺悔不一定全是真誠的,當一個寫作者構思時,他已經站在了為自身辯解的立場,當潘秋故地重遊時,他無意間給所有的記憶都歸納了主題,所以,最後劇情指向——因為米格爾的洩密導致潘秋和羅西塔私奔不成時,導演借米格爾之口消解了一把:“你覺得我必須捍衛你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我們總是企圖叩問,過濾掉其他細節,將前因安在後果之上,思來想去,無非是推卸責任。

影片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比如潘秋給一位兒時溺水過的玩伴寫的墓誌銘是:“願飢餓在鹽與水的終點哺育你。”給盧西安諾的墓誌銘:“若我們歌唱,塞壬便會來。”都是一語雙關。更不用說那些可以直接寫進小說裡的旁白。將創作者腦海裡的人物比作鏡中人算是點睛之筆,作家慣於篡改記憶,鏡中人想往左走,他偏要拉著往右走,激烈交鋒中,鏡子碎了,記憶又成了碎片。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觀看《黎明忽至》又像是閱讀一本憂傷綿長的小說,舒緩的調子,詩意的鏡頭,深情沉靜的獨白勾勒出海洋最南端的村莊。影片裡過去和現在雙線交叉的蒙太奇畫面較多,營造出時間流逝,亦真亦幻之感,清麗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北歐電影。然而,茅草屋裡的瘋女人,森林裡的老精靈,想要攥住太陽的可憐父親,熱情活潑能歌善舞的村民,那些符號一下子讓人重溫到南美文化的瘋癲和濃烈,柔情和悲傷,波瀾壯闊的史詩感,那些我們曾在馬爾克斯、波拉尼奧的小說裡都見識過。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儘管獲得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黎明忽至》還是有些明顯瑕疵,為人詬病的195分鐘剪輯可以精簡些,不必每一處畫面都工筆細描。前兩小時比後一小時的完成度好,將觀眾帶入到那個遙遠但又親近的村莊,之後將主題壓在追問真相上,路子就窄了。友誼與愛情、背叛與原諒,《美國往事》也探討過這些,麵條與麥克斯歷經半個世紀的恩怨,相見時只有寥寥數語,結尾導演通過垃圾車和麵條抽大煙的畫面將各自命運一筆帶過,留給觀眾無限悵惘。

《黎明忽至》:每個創作者都是人質

相比之下,《黎明忽至》的處理太過清楚明白,不但浪費了之前鋪陳的夢幻曖昧的電影氛圍,而且也沒有取得謎底揭開的驚喜效果,因為米格爾的背叛已經不重要,倒是兩人急哼哼互相指責,追究責任的場面讓開篇奠定的懺悔不再真誠,罪孽不再複雜,整個電影的分量隨之變輕了。這一刻,創作者只顧人物的情感宣洩,而忽視了故事。

也許一個創作者對作品太痴迷的話,很容易自我感動,這是應該避免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