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莫干山民宿的代表——裸心谷


當下,正是莫干山旅遊的旺季,一間民宿過一晚,隨隨便便就要一千多了,三五千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還有近萬元的。如果你一年裡有一個月的時間想在莫干山度假,都住酒店的話,花費個十幾萬很正常,這個習慣要是保持個十年,也要100多萬了。

這麼一看,擁有一套有天有地、只屬於你的合院,絕對是件划得來的事。

PART 3


距離適中,價格划算,一般來說,合院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基本就已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了。但背靠綠城這塊金字招牌,觀雲小鎮合院絕不可能只滿足於此。

事實上,這個產品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對綠城過自我的超越。

比方說住宅和景觀之間的關係。

國內許多中式合院,看似景觀資源豐富,但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將之消化掉,以致於住宅和景觀是脫離的,人在家中,可能壓根感覺不到自然的氣息。

在這點上,合院就做得恰到好處。

作為整個項目地勢最高的一批合院,站在合院的位置放眼望去,遠處,莫干山餘脈雨霧繚繞,近一些,是小鎮內的高爾夫球場,一汪湖水嵌於其中,不時有水鳥飛過……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莫干山民宿的代表——裸心谷


當下,正是莫干山旅遊的旺季,一間民宿過一晚,隨隨便便就要一千多了,三五千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還有近萬元的。如果你一年裡有一個月的時間想在莫干山度假,都住酒店的話,花費個十幾萬很正常,這個習慣要是保持個十年,也要100多萬了。

這麼一看,擁有一套有天有地、只屬於你的合院,絕對是件划得來的事。

PART 3


距離適中,價格划算,一般來說,合院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基本就已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了。但背靠綠城這塊金字招牌,觀雲小鎮合院絕不可能只滿足於此。

事實上,這個產品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對綠城過自我的超越。

比方說住宅和景觀之間的關係。

國內許多中式合院,看似景觀資源豐富,但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將之消化掉,以致於住宅和景觀是脫離的,人在家中,可能壓根感覺不到自然的氣息。

在這點上,合院就做得恰到好處。

作為整個項目地勢最高的一批合院,站在合院的位置放眼望去,遠處,莫干山餘脈雨霧繚繞,近一些,是小鎮內的高爾夫球場,一汪湖水嵌於其中,不時有水鳥飛過……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視野優越


基於此,綠城根據不同高度的視野做了精巧的處理。首層庭院、一層大露臺、二層主臥露臺,三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立體式景觀,可享受近、中、遠三種不同景觀面。

再比如宅院之間的互動。

中式宅院的精髓就是以庭院為中心,引景入室,一個好的合院,最好是每一個房間的窗外,都有一處院子。綠城早幾年的設計,一般都是進門看到一個庭院,一層客廳的背後有一個小的採光井,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做到讓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

觀雲小鎮合院就不同了,以117方的戶型為例,儘管就中式合院來說,這個面積算是比較小的,卻做了三個庭院!一層客餐廳南向正對有個庭院,一層西向是個庭院,茶室和次臥的北面還有一個採光邊院。向下俯瞰,整個房子就好像被庭院給包圍了,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視野。

再比如163方,不僅一層每個房間都有景觀視野,二層也可以看到街巷和遠山的景觀,可以說是一窗一景。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莫干山民宿的代表——裸心谷


當下,正是莫干山旅遊的旺季,一間民宿過一晚,隨隨便便就要一千多了,三五千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還有近萬元的。如果你一年裡有一個月的時間想在莫干山度假,都住酒店的話,花費個十幾萬很正常,這個習慣要是保持個十年,也要100多萬了。

這麼一看,擁有一套有天有地、只屬於你的合院,絕對是件划得來的事。

PART 3


距離適中,價格划算,一般來說,合院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基本就已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了。但背靠綠城這塊金字招牌,觀雲小鎮合院絕不可能只滿足於此。

事實上,這個產品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對綠城過自我的超越。

比方說住宅和景觀之間的關係。

國內許多中式合院,看似景觀資源豐富,但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將之消化掉,以致於住宅和景觀是脫離的,人在家中,可能壓根感覺不到自然的氣息。

在這點上,合院就做得恰到好處。

作為整個項目地勢最高的一批合院,站在合院的位置放眼望去,遠處,莫干山餘脈雨霧繚繞,近一些,是小鎮內的高爾夫球場,一汪湖水嵌於其中,不時有水鳥飛過……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視野優越


基於此,綠城根據不同高度的視野做了精巧的處理。首層庭院、一層大露臺、二層主臥露臺,三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立體式景觀,可享受近、中、遠三種不同景觀面。

再比如宅院之間的互動。

中式宅院的精髓就是以庭院為中心,引景入室,一個好的合院,最好是每一個房間的窗外,都有一處院子。綠城早幾年的設計,一般都是進門看到一個庭院,一層客廳的背後有一個小的採光井,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做到讓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

觀雲小鎮合院就不同了,以117方的戶型為例,儘管就中式合院來說,這個面積算是比較小的,卻做了三個庭院!一層客餐廳南向正對有個庭院,一層西向是個庭院,茶室和次臥的北面還有一個採光邊院。向下俯瞰,整個房子就好像被庭院給包圍了,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視野。

再比如163方,不僅一層每個房間都有景觀視野,二層也可以看到街巷和遠山的景觀,可以說是一窗一景。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合院163方戶型圖


PART 4


和普通的中式合院相比,觀雲小鎮雲還有一項巨大的優勢,就是生活氛圍。

小鎮的生活氛圍是這樣的,看看已經交付的桃李春風就知道了。表面上都是獨門獨院,但實則鄰居就像家人一般,走動頻繁。而這種氛圍的形成,主要還是托賴於小鎮的配套。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莫干山民宿的代表——裸心谷


當下,正是莫干山旅遊的旺季,一間民宿過一晚,隨隨便便就要一千多了,三五千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還有近萬元的。如果你一年裡有一個月的時間想在莫干山度假,都住酒店的話,花費個十幾萬很正常,這個習慣要是保持個十年,也要100多萬了。

這麼一看,擁有一套有天有地、只屬於你的合院,絕對是件划得來的事。

PART 3


距離適中,價格划算,一般來說,合院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基本就已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了。但背靠綠城這塊金字招牌,觀雲小鎮合院絕不可能只滿足於此。

事實上,這個產品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對綠城過自我的超越。

比方說住宅和景觀之間的關係。

國內許多中式合院,看似景觀資源豐富,但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將之消化掉,以致於住宅和景觀是脫離的,人在家中,可能壓根感覺不到自然的氣息。

在這點上,合院就做得恰到好處。

作為整個項目地勢最高的一批合院,站在合院的位置放眼望去,遠處,莫干山餘脈雨霧繚繞,近一些,是小鎮內的高爾夫球場,一汪湖水嵌於其中,不時有水鳥飛過……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視野優越


基於此,綠城根據不同高度的視野做了精巧的處理。首層庭院、一層大露臺、二層主臥露臺,三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立體式景觀,可享受近、中、遠三種不同景觀面。

再比如宅院之間的互動。

中式宅院的精髓就是以庭院為中心,引景入室,一個好的合院,最好是每一個房間的窗外,都有一處院子。綠城早幾年的設計,一般都是進門看到一個庭院,一層客廳的背後有一個小的採光井,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做到讓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

觀雲小鎮合院就不同了,以117方的戶型為例,儘管就中式合院來說,這個面積算是比較小的,卻做了三個庭院!一層客餐廳南向正對有個庭院,一層西向是個庭院,茶室和次臥的北面還有一個採光邊院。向下俯瞰,整個房子就好像被庭院給包圍了,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視野。

再比如163方,不僅一層每個房間都有景觀視野,二層也可以看到街巷和遠山的景觀,可以說是一窗一景。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合院163方戶型圖


PART 4


和普通的中式合院相比,觀雲小鎮雲還有一項巨大的優勢,就是生活氛圍。

小鎮的生活氛圍是這樣的,看看已經交付的桃李春風就知道了。表面上都是獨門獨院,但實則鄰居就像家人一般,走動頻繁。而這種氛圍的形成,主要還是托賴於小鎮的配套。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室內

在觀雲小鎮,生活不僅是山明水秀,也有柴米油鹽。

小鎮打造有小鎮中心,配有一條商業街。未來,這裡還要引入超市、健身中心、便利店,要建設頤樂學院,同時也會提供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服務。

當然,小鎮內部的配套只能解決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像大型醫院、超市等,還是離不開城市本身的配套。所幸,觀雲小鎮恰好位於德清武康,是德清的老城區,域內比較重要的城市配套——沃爾瑪超市、人民醫院,都在它直線5公里範圍內,驅車不超過15分鐘。


"

近年來,中式合院在全國各地大肆風靡,頗有“談別墅,必合院”的勢頭。

這種風氣的形成,源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古傳承下來的審美習慣。

對於高牆深院、雕樑畫棟,國人潛意識中便會將其與名望地位聯繫在一起。所以,從本質上看,中式合院售賣的是存在於國人骨血中的理想——桃源避世或廟堂高遠。

然而,對於喜歡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還是有兩個痛點始終沒有解決:

第一、 總價太貴。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絕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 交通不便。確實也有價格相對親民的合院,但大多比較偏遠,且缺乏公共交通。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住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住不上。

當然,在“買得起”和“住得上”之間,也不是沒有平衡點。

在莫干山腳下,綠城觀雲小鎮開發的新合院組團,就是其中之一。

PART 1


聽到“莫干山”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有點遠,不方便啊。

不得不說,這是個大大的誤解。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觀雲小鎮的業主構成。

項目當前的業主中,德清本地客戶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杭州客戶的比例卻超過了40%。試想下,如果真的不方便,那如此之多的杭州人買在這裡豈不是咄咄怪事?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區位圖

事實上,觀雲小鎮和青山湖、大江東到市中心的距離是差不多的,都是40公里左右,在城市強勢擴容的背景下,遠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更何況,德清跟杭州之間的親密性,才剛剛開始發酵,接下來高鐵+輕軌+“二繞”的組合,會讓兩地真正實現“同城化”。

目前,從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德清,最快只要13分鐘。

還有杭德輕軌,計劃連接地鐵10號線,從仁和方向進入德清市中心。

除此之外,杭州“二繞”西線工程也在加緊施工,莫干山出口距觀雲小鎮只有約1公里。

待到它通車,不只是杭州城北,從城西、城南到觀雲小鎮也將一路通暢。

PART 2


“住得上”的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就輪到“買得起”了。

中式合院為什麼貴?說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太大了。

以綠城·江南里為例,戶型直接從260方起跳,甭說它的單價是10萬+,就算是打個對摺,5萬+,總價也得要1300多萬了,而這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正是看到了這點,觀雲小鎮合院在戶型面積段的選擇上,最大限度的放低了准入門檻,主力面積為90-290方,且150方左右產品還佔據著多數。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實景圖


據悉,最小的戶型總價不超過400萬。

而這樣一個價格,放在當下的杭州,老實講,都買不到特別核心地段的公寓。

就說杭德輕軌連接的地鐵10號線途經的這些板塊。南面的文教區和申花,目前房價都已在5萬+以上,隨便一套100方的房子,總價就要突破500萬;往北,萬達廣場附近,唯一在售的中城匯,在小戶型售罄後,目前整體售價也已在500萬以上。

只需置換一套房子,即可實現入住中式合院的心願,而且還是綠城造。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莫干山民宿的代表——裸心谷


當下,正是莫干山旅遊的旺季,一間民宿過一晚,隨隨便便就要一千多了,三五千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還有近萬元的。如果你一年裡有一個月的時間想在莫干山度假,都住酒店的話,花費個十幾萬很正常,這個習慣要是保持個十年,也要100多萬了。

這麼一看,擁有一套有天有地、只屬於你的合院,絕對是件划得來的事。

PART 3


距離適中,價格划算,一般來說,合院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基本就已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了。但背靠綠城這塊金字招牌,觀雲小鎮合院絕不可能只滿足於此。

事實上,這個產品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對綠城過自我的超越。

比方說住宅和景觀之間的關係。

國內許多中式合院,看似景觀資源豐富,但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將之消化掉,以致於住宅和景觀是脫離的,人在家中,可能壓根感覺不到自然的氣息。

在這點上,合院就做得恰到好處。

作為整個項目地勢最高的一批合院,站在合院的位置放眼望去,遠處,莫干山餘脈雨霧繚繞,近一些,是小鎮內的高爾夫球場,一汪湖水嵌於其中,不時有水鳥飛過……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視野優越


基於此,綠城根據不同高度的視野做了精巧的處理。首層庭院、一層大露臺、二層主臥露臺,三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立體式景觀,可享受近、中、遠三種不同景觀面。

再比如宅院之間的互動。

中式宅院的精髓就是以庭院為中心,引景入室,一個好的合院,最好是每一個房間的窗外,都有一處院子。綠城早幾年的設計,一般都是進門看到一個庭院,一層客廳的背後有一個小的採光井,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做到讓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

觀雲小鎮合院就不同了,以117方的戶型為例,儘管就中式合院來說,這個面積算是比較小的,卻做了三個庭院!一層客餐廳南向正對有個庭院,一層西向是個庭院,茶室和次臥的北面還有一個採光邊院。向下俯瞰,整個房子就好像被庭院給包圍了,每個房間都有好的景觀視野。

再比如163方,不僅一層每個房間都有景觀視野,二層也可以看到街巷和遠山的景觀,可以說是一窗一景。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合院163方戶型圖


PART 4


和普通的中式合院相比,觀雲小鎮雲還有一項巨大的優勢,就是生活氛圍。

小鎮的生活氛圍是這樣的,看看已經交付的桃李春風就知道了。表面上都是獨門獨院,但實則鄰居就像家人一般,走動頻繁。而這種氛圍的形成,主要還是托賴於小鎮的配套。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觀雲小鎮東區合院室內

在觀雲小鎮,生活不僅是山明水秀,也有柴米油鹽。

小鎮打造有小鎮中心,配有一條商業街。未來,這裡還要引入超市、健身中心、便利店,要建設頤樂學院,同時也會提供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服務。

當然,小鎮內部的配套只能解決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像大型醫院、超市等,還是離不開城市本身的配套。所幸,觀雲小鎮恰好位於德清武康,是德清的老城區,域內比較重要的城市配套——沃爾瑪超市、人民醫院,都在它直線5公里範圍內,驅車不超過15分鐘。


花一套市區小戶型的錢,就能置換合院?這個“綠城造”,擊中痛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