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楚漢雙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這樣解釋的: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項羽的所作所為又這樣說:

“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是二個分類極端的評價:

正著說:項羽會因為別人的痛苦掉眼淚人,會關心別人,愛護自己的下屬,也會分封自己的功臣。

反著說:項羽根本是個殘暴的人,對百姓不好,對對手殘忍,失去天下民心。

在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我才明白,其實項羽並不是虛情假意,他的見人可憐,流淚是真的,對待不幸的人給予幫助也是真的,而他的殘忍暴力也是真的。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楚漢雙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這樣解釋的: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項羽的所作所為又這樣說:

“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是二個分類極端的評價:

正著說:項羽會因為別人的痛苦掉眼淚人,會關心別人,愛護自己的下屬,也會分封自己的功臣。

反著說:項羽根本是個殘暴的人,對百姓不好,對對手殘忍,失去天下民心。

在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我才明白,其實項羽並不是虛情假意,他的見人可憐,流淚是真的,對待不幸的人給予幫助也是真的,而他的殘忍暴力也是真的。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殺戮人生只是一面的表現)

人性都有二面性

一個會為弱者遭遇流淚,會為小寵物死而傷心的人,也許他的另一面是個連壞殺人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都是真的。

那麼為何會如此,這是一個教育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而傳統中國文化都容易以親疏好惡來決定生命的價值,由此就造成了項羽對待不同人的不同態度。

就教育環境來說:項羽大家都知道是大貴族家庭出生,祖上是楚國將軍家族,所以他的。

“恭敬慈愛,言語嘔嘔”

是自幼家庭教育形成的習慣,所以“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和“所過無不殘滅”並不矛盾。

對待自己的部下,當然要身先士卒,以部下為重,對待敵人,則必須殘忍,這本身就是為將之道。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楚漢雙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這樣解釋的: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項羽的所作所為又這樣說:

“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是二個分類極端的評價:

正著說:項羽會因為別人的痛苦掉眼淚人,會關心別人,愛護自己的下屬,也會分封自己的功臣。

反著說:項羽根本是個殘暴的人,對百姓不好,對對手殘忍,失去天下民心。

在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我才明白,其實項羽並不是虛情假意,他的見人可憐,流淚是真的,對待不幸的人給予幫助也是真的,而他的殘忍暴力也是真的。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殺戮人生只是一面的表現)

人性都有二面性

一個會為弱者遭遇流淚,會為小寵物死而傷心的人,也許他的另一面是個連壞殺人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都是真的。

那麼為何會如此,這是一個教育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而傳統中國文化都容易以親疏好惡來決定生命的價值,由此就造成了項羽對待不同人的不同態度。

就教育環境來說:項羽大家都知道是大貴族家庭出生,祖上是楚國將軍家族,所以他的。

“恭敬慈愛,言語嘔嘔”

是自幼家庭教育形成的習慣,所以“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和“所過無不殘滅”並不矛盾。

對待自己的部下,當然要身先士卒,以部下為重,對待敵人,則必須殘忍,這本身就是為將之道。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劉邦的人生哲學和項羽截然不同)

也因此,在面對秦將章邯的求降,看見章邯

“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

項羽就很有風度地饒了對手,還立他為雍王。原因何在,不過是他從章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項羽心中這是一個對下屬好的將軍,這也是一個被暴秦迫害的可憐人。

可是另一面另一件事又讓他內心矛盾顯現出來,一聽說降卒可能謀反,他也毫不猶豫聽從部下建議。

“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

按照邏輯,斬草除根,二十萬人都坑了,把章邯他們三個光桿司令一併殺掉多幹脆,可項羽又不,他還是好好待他們,帶他們入關,在他看來,這章邯司馬欣等都是他的同類,而秦卒是敵人所以他們的命,不值錢。

這給了他自傲的資本,也讓他吃虧不斷。

因為貴族教育讓他不懂劉邦的生存哲學,項羽是貴族,是君子,所以你可以用規則來欺騙他,你跟他擺規則,講風度,他就上當。

由此才有鴻門宴上,項羽放過劉邦,那就是上當了的表現。

原因很簡單,在他的貴族認知中,對他來說酒席上殺人是很丟臉的事情,這時候臉面就是他的婦人之仁。

而劉邦則不一樣,他是潑皮無賴要的是天下,要臉面不是劉邦考慮的問題。

這件事在楚漢爭霸中發生不止一次兩次。

後來,項羽抓了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威脅劉邦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劉邦卻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烹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又是二人態度的二個極端,要臉面的項羽,認為拿人家屬威脅別人本身就是件很掉價的事情,而劉邦則不一樣,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勢。

劉邦摸透項羽的貴族脾氣,可項羽不懂劉邦的流氓思維,他又被繞暈了,最後婦人之仁再次顯現,他沒有殺太公。

非但如此,還天真的和劉邦約定鴻溝為界,之後就將自己手中的籌碼劉邦妻子父親交給劉邦,在他的認知中,項羽認為,我仁至義盡,我做的高風亮節,這之後大家從此相安無事。這不是正常的嗎?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楚漢雙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這樣解釋的: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項羽的所作所為又這樣說:

“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是二個分類極端的評價:

正著說:項羽會因為別人的痛苦掉眼淚人,會關心別人,愛護自己的下屬,也會分封自己的功臣。

反著說:項羽根本是個殘暴的人,對百姓不好,對對手殘忍,失去天下民心。

在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我才明白,其實項羽並不是虛情假意,他的見人可憐,流淚是真的,對待不幸的人給予幫助也是真的,而他的殘忍暴力也是真的。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殺戮人生只是一面的表現)

人性都有二面性

一個會為弱者遭遇流淚,會為小寵物死而傷心的人,也許他的另一面是個連壞殺人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都是真的。

那麼為何會如此,這是一個教育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而傳統中國文化都容易以親疏好惡來決定生命的價值,由此就造成了項羽對待不同人的不同態度。

就教育環境來說:項羽大家都知道是大貴族家庭出生,祖上是楚國將軍家族,所以他的。

“恭敬慈愛,言語嘔嘔”

是自幼家庭教育形成的習慣,所以“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和“所過無不殘滅”並不矛盾。

對待自己的部下,當然要身先士卒,以部下為重,對待敵人,則必須殘忍,這本身就是為將之道。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劉邦的人生哲學和項羽截然不同)

也因此,在面對秦將章邯的求降,看見章邯

“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

項羽就很有風度地饒了對手,還立他為雍王。原因何在,不過是他從章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項羽心中這是一個對下屬好的將軍,這也是一個被暴秦迫害的可憐人。

可是另一面另一件事又讓他內心矛盾顯現出來,一聽說降卒可能謀反,他也毫不猶豫聽從部下建議。

“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

按照邏輯,斬草除根,二十萬人都坑了,把章邯他們三個光桿司令一併殺掉多幹脆,可項羽又不,他還是好好待他們,帶他們入關,在他看來,這章邯司馬欣等都是他的同類,而秦卒是敵人所以他們的命,不值錢。

這給了他自傲的資本,也讓他吃虧不斷。

因為貴族教育讓他不懂劉邦的生存哲學,項羽是貴族,是君子,所以你可以用規則來欺騙他,你跟他擺規則,講風度,他就上當。

由此才有鴻門宴上,項羽放過劉邦,那就是上當了的表現。

原因很簡單,在他的貴族認知中,對他來說酒席上殺人是很丟臉的事情,這時候臉面就是他的婦人之仁。

而劉邦則不一樣,他是潑皮無賴要的是天下,要臉面不是劉邦考慮的問題。

這件事在楚漢爭霸中發生不止一次兩次。

後來,項羽抓了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威脅劉邦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劉邦卻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烹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又是二人態度的二個極端,要臉面的項羽,認為拿人家屬威脅別人本身就是件很掉價的事情,而劉邦則不一樣,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勢。

劉邦摸透項羽的貴族脾氣,可項羽不懂劉邦的流氓思維,他又被繞暈了,最後婦人之仁再次顯現,他沒有殺太公。

非但如此,還天真的和劉邦約定鴻溝為界,之後就將自己手中的籌碼劉邦妻子父親交給劉邦,在他的認知中,項羽認為,我仁至義盡,我做的高風亮節,這之後大家從此相安無事。這不是正常的嗎?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劉邦從不將什麼貴族精神)

可惜劉邦這個流氓不這樣想啊,家人一回來,把柄一沒有,就立即毀約攻打楚軍。

這又是項羽“婦人之仁”典型發作導致的失算。

難怪項伯這吃裡爬外的傢伙說:“為天下者不顧家。”

由此可見,這項伯看人的精準,他明白,項羽拿家人性命威脅劉邦,毫無效果的根源。

劉邦本身就不是一個珍惜家人的人,要不也不會為了車跑快點,幾次親手把子女推下車。

但是劉邦這樣的不為家,不是不為小家而是為了大家,這個大家就是天下,他的目的也是一統天下,在這個目標下,他的行事就高出項羽不少。

劉邦進長安,在蕭何規勸下施行,“約法三章”安撫百姓,得天下後,也懂得以黃老之術“與民休息”。

這絕不是他愛百姓勝過愛子女,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反觀項羽對待百姓的殘暴,無疑是高下立判。

儒家精髓,在“禮”和“仁”。“禮”是制度構架,而“仁”是精神內核,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禮是法家的變種,而仁才是儒家的內核。

對當政者來說,“仁”,不僅僅是“仁愛”,更是“仁政”之術。是用來收買人心滴,不能收買人心的“仁”就一錢不值。

"

在太史公的《史記》中對待項羽是多有褒獎,這種褒獎大多出於對項羽的人格上,而不是項羽的所作所為,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治天下還是劉邦要強點。

這在書上另外一篇有過特別分析: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拜將後曾經對新主子劉邦,評價舊主子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看上去很強其實很弱。

“匹夫之勇”很容易理解,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上最相信自己武力的勇戰派代表人物,而“婦人之仁”,卻不大好理解。

一個毅然坑殺20萬人,一個殺人無數的勇士還有婦人之仁。

看上去很矛盾,可這恰恰是項羽內心的二種極端,一種是內心休養的外在表現,一種是真實行動的內在表現。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楚漢雙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韓信對項羽婦人之仁這樣解釋的: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對項羽的所作所為又這樣說:

“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是二個分類極端的評價:

正著說:項羽會因為別人的痛苦掉眼淚人,會關心別人,愛護自己的下屬,也會分封自己的功臣。

反著說:項羽根本是個殘暴的人,對百姓不好,對對手殘忍,失去天下民心。

在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我才明白,其實項羽並不是虛情假意,他的見人可憐,流淚是真的,對待不幸的人給予幫助也是真的,而他的殘忍暴力也是真的。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殺戮人生只是一面的表現)

人性都有二面性

一個會為弱者遭遇流淚,會為小寵物死而傷心的人,也許他的另一面是個連壞殺人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都是真的。

那麼為何會如此,這是一個教育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而傳統中國文化都容易以親疏好惡來決定生命的價值,由此就造成了項羽對待不同人的不同態度。

就教育環境來說:項羽大家都知道是大貴族家庭出生,祖上是楚國將軍家族,所以他的。

“恭敬慈愛,言語嘔嘔”

是自幼家庭教育形成的習慣,所以“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和“所過無不殘滅”並不矛盾。

對待自己的部下,當然要身先士卒,以部下為重,對待敵人,則必須殘忍,這本身就是為將之道。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劉邦的人生哲學和項羽截然不同)

也因此,在面對秦將章邯的求降,看見章邯

“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

項羽就很有風度地饒了對手,還立他為雍王。原因何在,不過是他從章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項羽心中這是一個對下屬好的將軍,這也是一個被暴秦迫害的可憐人。

可是另一面另一件事又讓他內心矛盾顯現出來,一聽說降卒可能謀反,他也毫不猶豫聽從部下建議。

“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

按照邏輯,斬草除根,二十萬人都坑了,把章邯他們三個光桿司令一併殺掉多幹脆,可項羽又不,他還是好好待他們,帶他們入關,在他看來,這章邯司馬欣等都是他的同類,而秦卒是敵人所以他們的命,不值錢。

這給了他自傲的資本,也讓他吃虧不斷。

因為貴族教育讓他不懂劉邦的生存哲學,項羽是貴族,是君子,所以你可以用規則來欺騙他,你跟他擺規則,講風度,他就上當。

由此才有鴻門宴上,項羽放過劉邦,那就是上當了的表現。

原因很簡單,在他的貴族認知中,對他來說酒席上殺人是很丟臉的事情,這時候臉面就是他的婦人之仁。

而劉邦則不一樣,他是潑皮無賴要的是天下,要臉面不是劉邦考慮的問題。

這件事在楚漢爭霸中發生不止一次兩次。

後來,項羽抓了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威脅劉邦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劉邦卻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烹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又是二人態度的二個極端,要臉面的項羽,認為拿人家屬威脅別人本身就是件很掉價的事情,而劉邦則不一樣,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勢。

劉邦摸透項羽的貴族脾氣,可項羽不懂劉邦的流氓思維,他又被繞暈了,最後婦人之仁再次顯現,他沒有殺太公。

非但如此,還天真的和劉邦約定鴻溝為界,之後就將自己手中的籌碼劉邦妻子父親交給劉邦,在他的認知中,項羽認為,我仁至義盡,我做的高風亮節,這之後大家從此相安無事。這不是正常的嗎?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劉邦從不將什麼貴族精神)

可惜劉邦這個流氓不這樣想啊,家人一回來,把柄一沒有,就立即毀約攻打楚軍。

這又是項羽“婦人之仁”典型發作導致的失算。

難怪項伯這吃裡爬外的傢伙說:“為天下者不顧家。”

由此可見,這項伯看人的精準,他明白,項羽拿家人性命威脅劉邦,毫無效果的根源。

劉邦本身就不是一個珍惜家人的人,要不也不會為了車跑快點,幾次親手把子女推下車。

但是劉邦這樣的不為家,不是不為小家而是為了大家,這個大家就是天下,他的目的也是一統天下,在這個目標下,他的行事就高出項羽不少。

劉邦進長安,在蕭何規勸下施行,“約法三章”安撫百姓,得天下後,也懂得以黃老之術“與民休息”。

這絕不是他愛百姓勝過愛子女,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反觀項羽對待百姓的殘暴,無疑是高下立判。

儒家精髓,在“禮”和“仁”。“禮”是制度構架,而“仁”是精神內核,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禮是法家的變種,而仁才是儒家的內核。

對當政者來說,“仁”,不僅僅是“仁愛”,更是“仁政”之術。是用來收買人心滴,不能收買人心的“仁”就一錢不值。

由劉邦手腕與項羽之仁,論霸王的雙面人生與歷史上的“仁”字解讀

(仁義禮信為儒家四字真言,其實都有講究)

如會錯意,糊里糊塗光講“仁愛”,這事情就會變質,項羽錯誤不在“仁”,他有他的“婦人之仁,他的錯在於,並沒有把“仁”這種思維還有行動轉化為政治上的優勢。

究其根源,不過是沒有明白與政治需要中”仁“這個字的內涵而已。

最後項羽也因為自己對”仁“字的誤讀,還有自己的婦人之仁,落得自刎烏江“天亡我也”的下場。

其實這並不是孤列,而是在歷史中不斷輪迴出現的事情!

證據嗎也很明顯,開國君主往往對第二代接班人都很看不上,而英明君主的接班人大多數也都比較懦弱。

原因除了遺傳和生長環境因素外,還有教育影響,馬上得天下君主,為表示自己不是馬上治天下,往往請很多老師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還小嗎,當然是先生教什麼就學什麼,這一學就學出鬼啦,教著教著,就被教壞了,一個個都成為所謂的仁人君子,婦人之仁。

只有上一輩的皇帝知道,天下究竟是怎麼來的,該怎麼治理。

所謂的“仁”,是用來看的,要是真信啦,就完蛋啦。

眼見兒子居然被教傻了,當然看不慣,於是歷史上不斷髮生老皇帝不喜歡太子的事情。比如:嬴政看不慣扶蘇,劉邦受不了劉盈,原因就在此。

最後總結就是:缺乏約束機制情況下,社會安定賴於統治者治國理念,推行“仁政”就實際利益而言,無疑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這是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讓步,因為這一政策讓百姓得到好處多些。所以項羽的婦人之仁,最根本的錯誤,是項羽不明白所謂“仁”的核心內涵,而已為仁只不過是行動中的外在表現,仁應該作為一種治國手段,但是也僅僅是手段而已。當真了你就輸了,於是當真的項羽輸了,當手段的劉邦贏了。然後歷史也無數次證明,做手段的仁才是贏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