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香山 土地神 建築 乾隆 文明珠海 文明珠海 2017-09-25

從珠海香洲一路向北,就到了下柵村,它南連官塘村,西北接上柵村,村址駐山頭坊,轄下柵村、山頭坊兩個自然村。據說明朝為防倭患,在海邊樹欄柵拒敵,故有上、下柵之名。但也有學者認為,下柵一帶曾為鹽場(鹽柵),上、下柵的地名又與鹽場戶籍登記制度有關。雖然不像上柵村那樣名人輩出,但下柵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珠海地區最早的郵局在這裡建立,也曾是香山地區著名的“商圈”,更有金山書院,見證了數百年前珠海地區“文教昌明,群興學校”的景象。

百家姓村

無宗族祠堂 無大戶人家

走進下柵村,村口三棵高大茂盛的細葉榕引人注目,樹下有石碑與香爐,村民說這是村裡的土地神“白鬚公”的位置。進村尋訪一遍,記者發現村中並無宗族祠堂等建築,這與隔壁上柵村以及其他古村落很不一樣。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下柵村街景。

村中老者樑伯說,下柵村位於珠海出入口,過去也是交通要地,近一兩百年間不斷有人從外地來這裡務農或經商,漸漸地便有了如今的下柵村,所以這也是一條“百家姓村”。據介紹,上柵村有古、陳、樑、潘、陳、張等上百個姓氏,大部分人定居在這裡還不到一百年,既沒有傳統大姓宗族,也沒有歷史悠久的大戶人家,故村中也沒有一座祠堂。村口的三棵古樹有近 200年曆史,一直以來村民以古樹及土地神“白鬚公”為守護神,每逢初一、十五及傳統節日,不少村民會來這裡燒香祈福,如今圍繞著古榕樹建起了公園,也增設了石凳和其他一些休閒健身設施。

繁華商圈

曾有商鋪200多間

下柵村有一條正一街,街道兩旁有不少攤販,逢農曆一、四、七,這裡會比平常熱鬧,海鮮乾貨蔬果日用品都是主營。村民古先生向記者介紹,下柵的“圩日”,與逢二、五、八的南朗圩以及逢三、六、九的三鄉圩併為香山的三大“圩日”。據珠海市志記載,民國初年,下柵地區最多時有200多間商鋪,下柵逢“圩日”每日都有數千人來“趕圩”。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曾經的書院已變成糧倉。

“下柵圩”曾經有多繁華?唐家灣鎮志記載了七夕這天“下柵圩”“擺花街”的盛景:當天一早,下柵圩拱星街商鋪的商女(未婚者)皆打扮一新,穿金戴銀,塗脂抹粉,身披綢服,腳穿繡花鞋,頭插鮮花,兩條撥浪鼓似的辮子用茶子油梳篦得油光水滑。這天,她們將親手刺繡的花鞋、團扇、枕巾、枕袋、揹帶心等及一籃鮮花和培植的一盆秧蒔擺放在自己的商鋪門口展示。手拿方帕佇立(也有的是幾姊妹出來亮相),唱著小調,與對方商女比貌美,比針線手藝,比富貴,風情萬種,儀態可人,吸引眾客前來觀看,整條鋪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商女們由上午8時一直比美至下午4時散圩方止。

如今,“下柵圩”早已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而沒落,只有逢農曆一、四、七日,來到正一街或許才能感受到幾分當年“下柵圩”的熱鬧繁華。

學風興盛

“師師濟濟 歌詠一堂”

金山書院是下柵村最著名的古蹟。在清朝中期,各地學風興盛,“文教昌明,群興學校”,曾經香山縣有九大書院,其中珠海前山設“鳳山書院”,翠微設“鳳池書院”。記者近日走訪,金山書院遺址已經變成糧倉,而糧倉大門上鎖,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是為了保護古蹟而關閉。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村口的三棵大樹下常有村民聚集。

據唐家灣鎮志記載,下柵“金山書院”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香山知縣彭科的提倡和縣丞魏綰的主持下共同設立。金山書院的典故不少珠海人都知道,但當時書院如何運作,學生如何學習生活,這些細節卻甚少人知。

記者通過查閱唐家灣鎮志等典籍瞭解到,金山書院設立院長(或稱山長),主理院務和教學工作,並聘請教師進行教學,還成立由十二鄉知名人士若干人組成的理事會,由贊助銀兩較多的代表擔任值理,籌措、管理院內財經事務,並對院務提出建議,諮請院長執行。書院還設學監一人,主管員生學業,還有會計、庶務若干人,主理雜務。這樣的模式與現代院校的校董制有相似之處。金山書院教育環境良好,一時呈現“文風日盛,師師濟濟的景象。

獎學金制

最高賞銀四毫 最低賞銀一毫

創建金山書院的經費來源,除了縣裡撥給部分款項外,主要來自官塘、淇澳等十二鄉各族按祖田畝數抽捐集建。學校還有數百畝田產作為校產,用作教學經費,可謂實力雄厚。書院開辦以後,附近十二鄉的子弟紛紛到金山書院就讀。由於書院經費充足,每屆科考、歲考、鄉試,書院赴試的員生,還可報銷交通車馬費用。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金山書院現為不可移動文物。

書院還實行獎學金制度,對學生中學習優秀者給予獎勵。據唐家灣鎮志記載,書院設“課文格賞”,獎學金最高賞銀四毫、最低賞銀一毫,“詩格”獎學金最高賞銀一毫半、最低賞銀五分六釐。

前世今生

下柵原屬中山縣第六區管轄。1953年珠海縣成立後設置下柵鄉。1959年10月成立中山縣五桂山農場,下柵劃分為分場。1961年成立珠海縣下柵公社。1979年屬珠海市管轄。1983年12月改為下柵區公所。1984年屬香洲區管轄。1985年7月,下柵區公所改名為金鼎區公所。1987年撤區公所改鎮,轄下柵圩、下柵村、山頭坊。

歷史勾沉

下柵電話所

記者從珠海市志瞭解到,珠海最早的郵電通信可以追溯到拱北關正式建立的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根據當時海關兼辦郵政的原則,隨著拱北關的建立,海關郵政同時設立,珠海地區的郵政史由此開始。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牆角的石柱還記得曾經的盛景。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初八,下柵建立郵政代辦所。1913年,由郵政代辦所升為三等甲級郵局,與唐家郵局、前山郵局同為三等甲級郵局,局址設在下柵拱星街。郵局的設立,顯示當時下柵的地理交通位置已經十分重要。民國期間,廣州——石岐——關閘長途電話線路接駁開通並開始營業,設有石岐至關閘線、石岐至前山線和石岐至下柵線,這也是珠海地區最早的長途電話通信。

珠海下柵村:金山書院文教昌明猶可追

村裡的一口古井。

盯柵古碼頭

據珠海市志記載,盯柵古碼頭在下柵村海邊,南距市區約13公里。位於官塘灣畔,殘存堤壩長約20米、寬12米。岸邊有古榕樹數棵,瓦礫遍地。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此地曾有長行渡通往順德陳村和中山石岐,下柵、唐家、淇澳等地客貨在此上落。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官塘鄉人曾在此建有一亭,供往來行客憩息。民國以後,此碼頭逐漸停用、荒廢。(文/記者 張偉寧 圖/記者 趙 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