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千(寶泉)

咸豐元年(1851年)時,朝廷規定每枚制錢重一錢二分,到第二年,減為一錢,但實際鑄造時大多輕於規定的重量

咸豐錢背面有滿文紀局,滿、漢文紀局,漢文紀值、紀重等多種,版別繁多。在錢文稱呼上,一般小平錢稱"通寶",自折四、折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錢文皆為對讀。在紀值方面,咸豐錢可以分為十五級,從一文到當千。在"寶"字寫法上,可分為爾寶、缶寶、珍寶數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爾寶。

咸豐通寶小平錢多為民間私鑄,劣質薄小,直徑2.2~2.7釐米,重2.3~41克,鵝眼錢重不足1克,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多樣,由於受到各等重寶、元寶大錢的衝擊,通寶錢貶值嚴重。咸豐年間,還另鑄造了一些鐵、鉛錢。咸豐大錢中另有一種寶泉局背鑄有星月紋圖案大錢者,此種錢幣當為克勤郡王慶惠鑄造。

2,咸豐大錢的鑄造的歷史原因

咸豐時期,社會經濟狀況很差。首先是鴉片戰爭後列強進行大肆地經濟掠奪;其次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阻斷了滇銅的北上運輸,造成銅原料匱乏;最後是太平天國運動造成南方廣大地區的賦稅無法徵收上來。上述情況使得國庫極度空虛,軍費開支增加,可是此時鑄錢量銳減,各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制錢輕小劣質的十分普遍,或以鉛、鐵錢頂替,清朝沿用兩百多年的制錢制度已到了瀕臨毀滅的邊緣。

為解決經濟困境,先後有刑部尚書周祖培、大理寺卿恆春、御史蔡紹洛等人條陳錢法,請改鑄大錢。咸豐帝著戶部議定,時祁藻任尚書,贊同提議。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清政府一改先帝不鑄大錢之制,議令戶、工兩部鑄當五、當十大錢以解燃眉之急,規定當十錢重四錢四分。

咸豐五年,又改鑄當五十大錢,繼而添鑄重一兩四錢的當百大錢、重兩六錢的當五百大錢、重二兩的當千大錢。朝廷規定背滿文紀局,當五百、當千大錢用淨銅鑄造,色紫;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銅用鉛配鑄,色黃。濫發大錢是清政府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錢鑄造後,為保證正常流通,戶部下令"大錢上下通行如票鈔,抵銀如制錢之數,輸官以三成,鐵錢通用如大錢。阻撓罪以違制,偽造鈔票斬監候,私鑄加嚴。通飭京、外設置官錢局"。不久"以直省延不奉行,嗣後議於各府置鈔局,發大錢於行店,俾錢鈔通融互易以便民,丁糧搭收票鈔,零星小戶銀鈔尾零,搭交銅鐵大錢,皆先從直隸山東實行。官吏折勒骯法,商民交易不平價,從嚴處治"。但是這些虛值大錢的行用破壞了經濟規律,由此造成了此後幣制的混亂不堪,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更加加速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惡化。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千(寶泉)

咸豐元年(1851年)時,朝廷規定每枚制錢重一錢二分,到第二年,減為一錢,但實際鑄造時大多輕於規定的重量

咸豐錢背面有滿文紀局,滿、漢文紀局,漢文紀值、紀重等多種,版別繁多。在錢文稱呼上,一般小平錢稱"通寶",自折四、折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錢文皆為對讀。在紀值方面,咸豐錢可以分為十五級,從一文到當千。在"寶"字寫法上,可分為爾寶、缶寶、珍寶數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爾寶。

咸豐通寶小平錢多為民間私鑄,劣質薄小,直徑2.2~2.7釐米,重2.3~41克,鵝眼錢重不足1克,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多樣,由於受到各等重寶、元寶大錢的衝擊,通寶錢貶值嚴重。咸豐年間,還另鑄造了一些鐵、鉛錢。咸豐大錢中另有一種寶泉局背鑄有星月紋圖案大錢者,此種錢幣當為克勤郡王慶惠鑄造。

2,咸豐大錢的鑄造的歷史原因

咸豐時期,社會經濟狀況很差。首先是鴉片戰爭後列強進行大肆地經濟掠奪;其次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阻斷了滇銅的北上運輸,造成銅原料匱乏;最後是太平天國運動造成南方廣大地區的賦稅無法徵收上來。上述情況使得國庫極度空虛,軍費開支增加,可是此時鑄錢量銳減,各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制錢輕小劣質的十分普遍,或以鉛、鐵錢頂替,清朝沿用兩百多年的制錢制度已到了瀕臨毀滅的邊緣。

為解決經濟困境,先後有刑部尚書周祖培、大理寺卿恆春、御史蔡紹洛等人條陳錢法,請改鑄大錢。咸豐帝著戶部議定,時祁藻任尚書,贊同提議。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清政府一改先帝不鑄大錢之制,議令戶、工兩部鑄當五、當十大錢以解燃眉之急,規定當十錢重四錢四分。

咸豐五年,又改鑄當五十大錢,繼而添鑄重一兩四錢的當百大錢、重兩六錢的當五百大錢、重二兩的當千大錢。朝廷規定背滿文紀局,當五百、當千大錢用淨銅鑄造,色紫;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銅用鉛配鑄,色黃。濫發大錢是清政府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錢鑄造後,為保證正常流通,戶部下令"大錢上下通行如票鈔,抵銀如制錢之數,輸官以三成,鐵錢通用如大錢。阻撓罪以違制,偽造鈔票斬監候,私鑄加嚴。通飭京、外設置官錢局"。不久"以直省延不奉行,嗣後議於各府置鈔局,發大錢於行店,俾錢鈔通融互易以便民,丁糧搭收票鈔,零星小戶銀鈔尾零,搭交銅鐵大錢,皆先從直隸山東實行。官吏折勒骯法,商民交易不平價,從嚴處治"。但是這些虛值大錢的行用破壞了經濟規律,由此造成了此後幣制的混亂不堪,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更加加速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惡化。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德)

3,咸豐時期鑄錢局

咸豐一朝共設有三十個鑄錢局,包括寶泉、寶源、寶直、寶薊、寶德、寶河寶陝、寶鞏、寶晉、寶濟、寶蘇、寶浙、寶福、寶昌、寶武、寶川、寶雲、寶東寶黔、寶南、寶州、寶廣、寶桂、寶臺,以及新疆地區的寶迪、伊犁、阿克蘇庫車、葉爾羌、喀什噶爾。

咸豐朝全國各個錢局鑄幣情況及分述大致如下:

寶泉局:在咸豐朝流通錢中,寶泉局的鑄量最多,是我們今日所見咸豐錢中佔比例最大的錢局。由於分廠多,導致版別紛繁,錢文秀美,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

寶源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寶源局自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始鑄當十大錢,十月開鑄當五十大錢,十ー月又添鑄當五、當百、當五百、當千等大錢。咸豐七年八月又鑄鐵質大錢。寶源局大錢材質多樣,有紅銅、黃銅、鐵質、鉛質,版別、書體變化複雜,同一當值的大錢,大小軽重差異較大,有當百小於當五十者。

寶直局:直隸省鑄錢局,設於保定,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計五種面值,其中當五錢幣鑄造較為稀少。

寶直局自咸豐四年七月開始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寶直局咸豐錢鑄造精良,版式單一,大錢為"缶"寶,小平錢和鐵錢多為"爾"寶,銅錢多為"爾"寶。當十、當五均為鐵母。由於在天津、正定、大名等多處設分局廣鑄小平鐵錢,今見小平鐵錢版式多樣。寶直局鑄錢主要是銅和鐵兩種。

寶薊局:直隸省薊州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其中,小平與當五錢鑄造量很少。小平至當十錢"寶"字為"爾"寶;當五十、當百錢"寶"字為"缶"寶。

寶德局:直隸熱河地區承德鑄錢局創於咸豐四年(1854年),《清會典》中記載:"(咸豐)四年奏準熱河設立寶德局…照部頒式樣,配鑄當百、當五十當十大錢。"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小平當五錢"寶"字為"爾"寶,大多為鐵錢;當十、當五十、當百"寶"字為伍"寶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千(寶泉)

咸豐元年(1851年)時,朝廷規定每枚制錢重一錢二分,到第二年,減為一錢,但實際鑄造時大多輕於規定的重量

咸豐錢背面有滿文紀局,滿、漢文紀局,漢文紀值、紀重等多種,版別繁多。在錢文稱呼上,一般小平錢稱"通寶",自折四、折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錢文皆為對讀。在紀值方面,咸豐錢可以分為十五級,從一文到當千。在"寶"字寫法上,可分為爾寶、缶寶、珍寶數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爾寶。

咸豐通寶小平錢多為民間私鑄,劣質薄小,直徑2.2~2.7釐米,重2.3~41克,鵝眼錢重不足1克,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多樣,由於受到各等重寶、元寶大錢的衝擊,通寶錢貶值嚴重。咸豐年間,還另鑄造了一些鐵、鉛錢。咸豐大錢中另有一種寶泉局背鑄有星月紋圖案大錢者,此種錢幣當為克勤郡王慶惠鑄造。

2,咸豐大錢的鑄造的歷史原因

咸豐時期,社會經濟狀況很差。首先是鴉片戰爭後列強進行大肆地經濟掠奪;其次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阻斷了滇銅的北上運輸,造成銅原料匱乏;最後是太平天國運動造成南方廣大地區的賦稅無法徵收上來。上述情況使得國庫極度空虛,軍費開支增加,可是此時鑄錢量銳減,各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制錢輕小劣質的十分普遍,或以鉛、鐵錢頂替,清朝沿用兩百多年的制錢制度已到了瀕臨毀滅的邊緣。

為解決經濟困境,先後有刑部尚書周祖培、大理寺卿恆春、御史蔡紹洛等人條陳錢法,請改鑄大錢。咸豐帝著戶部議定,時祁藻任尚書,贊同提議。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清政府一改先帝不鑄大錢之制,議令戶、工兩部鑄當五、當十大錢以解燃眉之急,規定當十錢重四錢四分。

咸豐五年,又改鑄當五十大錢,繼而添鑄重一兩四錢的當百大錢、重兩六錢的當五百大錢、重二兩的當千大錢。朝廷規定背滿文紀局,當五百、當千大錢用淨銅鑄造,色紫;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銅用鉛配鑄,色黃。濫發大錢是清政府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錢鑄造後,為保證正常流通,戶部下令"大錢上下通行如票鈔,抵銀如制錢之數,輸官以三成,鐵錢通用如大錢。阻撓罪以違制,偽造鈔票斬監候,私鑄加嚴。通飭京、外設置官錢局"。不久"以直省延不奉行,嗣後議於各府置鈔局,發大錢於行店,俾錢鈔通融互易以便民,丁糧搭收票鈔,零星小戶銀鈔尾零,搭交銅鐵大錢,皆先從直隸山東實行。官吏折勒骯法,商民交易不平價,從嚴處治"。但是這些虛值大錢的行用破壞了經濟規律,由此造成了此後幣制的混亂不堪,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更加加速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惡化。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德)

3,咸豐時期鑄錢局

咸豐一朝共設有三十個鑄錢局,包括寶泉、寶源、寶直、寶薊、寶德、寶河寶陝、寶鞏、寶晉、寶濟、寶蘇、寶浙、寶福、寶昌、寶武、寶川、寶雲、寶東寶黔、寶南、寶州、寶廣、寶桂、寶臺,以及新疆地區的寶迪、伊犁、阿克蘇庫車、葉爾羌、喀什噶爾。

咸豐朝全國各個錢局鑄幣情況及分述大致如下:

寶泉局:在咸豐朝流通錢中,寶泉局的鑄量最多,是我們今日所見咸豐錢中佔比例最大的錢局。由於分廠多,導致版別紛繁,錢文秀美,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

寶源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寶源局自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始鑄當十大錢,十月開鑄當五十大錢,十ー月又添鑄當五、當百、當五百、當千等大錢。咸豐七年八月又鑄鐵質大錢。寶源局大錢材質多樣,有紅銅、黃銅、鐵質、鉛質,版別、書體變化複雜,同一當值的大錢,大小軽重差異較大,有當百小於當五十者。

寶直局:直隸省鑄錢局,設於保定,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計五種面值,其中當五錢幣鑄造較為稀少。

寶直局自咸豐四年七月開始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寶直局咸豐錢鑄造精良,版式單一,大錢為"缶"寶,小平錢和鐵錢多為"爾"寶,銅錢多為"爾"寶。當十、當五均為鐵母。由於在天津、正定、大名等多處設分局廣鑄小平鐵錢,今見小平鐵錢版式多樣。寶直局鑄錢主要是銅和鐵兩種。

寶薊局:直隸省薊州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其中,小平與當五錢鑄造量很少。小平至當十錢"寶"字為"爾"寶;當五十、當百錢"寶"字為"缶"寶。

寶德局:直隸熱河地區承德鑄錢局創於咸豐四年(1854年),《清會典》中記載:"(咸豐)四年奏準熱河設立寶德局…照部頒式樣,配鑄當百、當五十當十大錢。"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小平當五錢"寶"字為"爾"寶,大多為鐵錢;當十、當五十、當百"寶"字為伍"寶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河)

寶河局:河南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寶河局當五百、當千大錢是各局同紀值錢中版別最少的。小平錢"寶"字為"爾"寶,其他大錢"寶"字為"缶"寶。寶河局咸豐錢,以當百錢數量最多。

寶陝局:陝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分大小樣兩種

寶鞏局:甘肅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七等。版別複雜多樣。

寶晉局:山西省鑄錢局。紀值有小平、當十共兩等,有銅、鐵錢。

寶濟局:山東省鑄錢局,設立於濟南。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共四等。其中當十、當五十錢"寶"字多為"缶"寶,而"爾"寶見於其他四個紀值等級中。

寶蘇局:江蘇省鑄錢局。寶蘇局咸豐錢版式極多,江蘇處於清軍和太平天國對時前沿,鑄錢原料來源受阻,加上浩繁的軍需開支,使寶蘇局成為首先響應開鑄大錢的省份之一。

咸豐三年(1853年)末,寶蘇局始鑄成豐當十錢。四年初,開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局在清江浦設分局,趕鑄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咸豐五年,寶蘇分局又試鑄鐵大錢和添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寶蘇局咸豐錢紀值總計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當百七種。除遵循當百稱"元寶"、當五十以下稱"重寶"、小平稱"通寶"的規律外,當百為"缶"寶,當五十及以下為"爾"寶。其中小平至當百錢文用檔書書寫,書體工整,銅質精好

寶浙局:浙江省鑄錢局,流通錢只有小平、當十兩種紀值,另有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百等紀值的大小樣試鑄錢。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千(寶泉)

咸豐元年(1851年)時,朝廷規定每枚制錢重一錢二分,到第二年,減為一錢,但實際鑄造時大多輕於規定的重量

咸豐錢背面有滿文紀局,滿、漢文紀局,漢文紀值、紀重等多種,版別繁多。在錢文稱呼上,一般小平錢稱"通寶",自折四、折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錢文皆為對讀。在紀值方面,咸豐錢可以分為十五級,從一文到當千。在"寶"字寫法上,可分為爾寶、缶寶、珍寶數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爾寶。

咸豐通寶小平錢多為民間私鑄,劣質薄小,直徑2.2~2.7釐米,重2.3~41克,鵝眼錢重不足1克,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多樣,由於受到各等重寶、元寶大錢的衝擊,通寶錢貶值嚴重。咸豐年間,還另鑄造了一些鐵、鉛錢。咸豐大錢中另有一種寶泉局背鑄有星月紋圖案大錢者,此種錢幣當為克勤郡王慶惠鑄造。

2,咸豐大錢的鑄造的歷史原因

咸豐時期,社會經濟狀況很差。首先是鴉片戰爭後列強進行大肆地經濟掠奪;其次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阻斷了滇銅的北上運輸,造成銅原料匱乏;最後是太平天國運動造成南方廣大地區的賦稅無法徵收上來。上述情況使得國庫極度空虛,軍費開支增加,可是此時鑄錢量銳減,各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制錢輕小劣質的十分普遍,或以鉛、鐵錢頂替,清朝沿用兩百多年的制錢制度已到了瀕臨毀滅的邊緣。

為解決經濟困境,先後有刑部尚書周祖培、大理寺卿恆春、御史蔡紹洛等人條陳錢法,請改鑄大錢。咸豐帝著戶部議定,時祁藻任尚書,贊同提議。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清政府一改先帝不鑄大錢之制,議令戶、工兩部鑄當五、當十大錢以解燃眉之急,規定當十錢重四錢四分。

咸豐五年,又改鑄當五十大錢,繼而添鑄重一兩四錢的當百大錢、重兩六錢的當五百大錢、重二兩的當千大錢。朝廷規定背滿文紀局,當五百、當千大錢用淨銅鑄造,色紫;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銅用鉛配鑄,色黃。濫發大錢是清政府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錢鑄造後,為保證正常流通,戶部下令"大錢上下通行如票鈔,抵銀如制錢之數,輸官以三成,鐵錢通用如大錢。阻撓罪以違制,偽造鈔票斬監候,私鑄加嚴。通飭京、外設置官錢局"。不久"以直省延不奉行,嗣後議於各府置鈔局,發大錢於行店,俾錢鈔通融互易以便民,丁糧搭收票鈔,零星小戶銀鈔尾零,搭交銅鐵大錢,皆先從直隸山東實行。官吏折勒骯法,商民交易不平價,從嚴處治"。但是這些虛值大錢的行用破壞了經濟規律,由此造成了此後幣制的混亂不堪,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更加加速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惡化。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德)

3,咸豐時期鑄錢局

咸豐一朝共設有三十個鑄錢局,包括寶泉、寶源、寶直、寶薊、寶德、寶河寶陝、寶鞏、寶晉、寶濟、寶蘇、寶浙、寶福、寶昌、寶武、寶川、寶雲、寶東寶黔、寶南、寶州、寶廣、寶桂、寶臺,以及新疆地區的寶迪、伊犁、阿克蘇庫車、葉爾羌、喀什噶爾。

咸豐朝全國各個錢局鑄幣情況及分述大致如下:

寶泉局:在咸豐朝流通錢中,寶泉局的鑄量最多,是我們今日所見咸豐錢中佔比例最大的錢局。由於分廠多,導致版別紛繁,錢文秀美,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

寶源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寶源局自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始鑄當十大錢,十月開鑄當五十大錢,十ー月又添鑄當五、當百、當五百、當千等大錢。咸豐七年八月又鑄鐵質大錢。寶源局大錢材質多樣,有紅銅、黃銅、鐵質、鉛質,版別、書體變化複雜,同一當值的大錢,大小軽重差異較大,有當百小於當五十者。

寶直局:直隸省鑄錢局,設於保定,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計五種面值,其中當五錢幣鑄造較為稀少。

寶直局自咸豐四年七月開始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寶直局咸豐錢鑄造精良,版式單一,大錢為"缶"寶,小平錢和鐵錢多為"爾"寶,銅錢多為"爾"寶。當十、當五均為鐵母。由於在天津、正定、大名等多處設分局廣鑄小平鐵錢,今見小平鐵錢版式多樣。寶直局鑄錢主要是銅和鐵兩種。

寶薊局:直隸省薊州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其中,小平與當五錢鑄造量很少。小平至當十錢"寶"字為"爾"寶;當五十、當百錢"寶"字為"缶"寶。

寶德局:直隸熱河地區承德鑄錢局創於咸豐四年(1854年),《清會典》中記載:"(咸豐)四年奏準熱河設立寶德局…照部頒式樣,配鑄當百、當五十當十大錢。"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小平當五錢"寶"字為"爾"寶,大多為鐵錢;當十、當五十、當百"寶"字為伍"寶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河)

寶河局:河南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寶河局當五百、當千大錢是各局同紀值錢中版別最少的。小平錢"寶"字為"爾"寶,其他大錢"寶"字為"缶"寶。寶河局咸豐錢,以當百錢數量最多。

寶陝局:陝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分大小樣兩種

寶鞏局:甘肅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七等。版別複雜多樣。

寶晉局:山西省鑄錢局。紀值有小平、當十共兩等,有銅、鐵錢。

寶濟局:山東省鑄錢局,設立於濟南。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共四等。其中當十、當五十錢"寶"字多為"缶"寶,而"爾"寶見於其他四個紀值等級中。

寶蘇局:江蘇省鑄錢局。寶蘇局咸豐錢版式極多,江蘇處於清軍和太平天國對時前沿,鑄錢原料來源受阻,加上浩繁的軍需開支,使寶蘇局成為首先響應開鑄大錢的省份之一。

咸豐三年(1853年)末,寶蘇局始鑄成豐當十錢。四年初,開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局在清江浦設分局,趕鑄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咸豐五年,寶蘇分局又試鑄鐵大錢和添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寶蘇局咸豐錢紀值總計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當百七種。除遵循當百稱"元寶"、當五十以下稱"重寶"、小平稱"通寶"的規律外,當百為"缶"寶,當五十及以下為"爾"寶。其中小平至當百錢文用檔書書寫,書體工整,銅質精好

寶浙局:浙江省鑄錢局,流通錢只有小平、當十兩種紀值,另有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百等紀值的大小樣試鑄錢。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重寶當五十(寶浙)

寶福局:福建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共六等,其中小平錢有銅、鐵材質。寶福局咸豐錢極具特色,有通寶小字、重寶、重寶邊廓計重等三個品種。通寶小字和重寶分別有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四等。重寶邊廓有當五,二錢五分;當十,計重五錢;當二十,計重一兩;當五十,計重二兩五錢;當百,計重五兩,共五等,其中當百及當五稀少。

寶昌局:江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共三等。

寶武局:湖北省鑄錢局,設局於武昌。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等,版別複雜。

寶川局:四川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共四等。

寶雲局:雲南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共三等,鑄造不精。

寶東局:雲南省東川府鑄錢局,只見小平與當十兩種紀值。

寶黔局:貴州省鑄錢局,流通錢中有小平與當十兩個紀值等級。另有部頒樣錢當五十,但很少見。小平錢大多鑄造不精。

寶南局:湖南省鑄錢局,僅見小平錢一種。

寶州局:目前發現很少,只見有小平錢,鑄造大多粗劣。因未見史料和圖譜記載,只能依據其滿文釋讀來判斷。從鑄錢風格及銅色看,寶州局與寶雲局十分相近,或為雲南地區某一鑄錢局。

寶廣局:廣東省鑄錢局,僅見小平錢一種。

寶桂局:廣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共三等。

寶臺局:臺灣鑄錢局,鑄造有咸豐通寶錢,連橫先生、張庸吾先生認為臺灣鑄造過咸豐當千和當五十大錢。咸豐三年(1853年),臺灣相繼爆發了李石、林恭領導的衣民起義,為籌措軍餉,臺灣地方當局銷毀大炮在嘉義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當千大錢數種。

"

咸豐朝鑄幣

咸豐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清王朝到這時已然是幹瘡百孔。而咸豐帝本人治國無方,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間,在廣西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不久,太平軍進佔湖南、湖北。

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並在此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而此時,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清廷抵抗最後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告終。為了彌補財政不足,咸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如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但均於事無補。

咸豐時期政府內外受困,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開始大量鑄造錢幣,這是我國曆史上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此時錢幣鑄量多且複雜,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可謂絕無僅有。在中國貨幣史上,咸豐錢幣堪稱版別最為繁雜的類別之一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千(寶泉)

咸豐元年(1851年)時,朝廷規定每枚制錢重一錢二分,到第二年,減為一錢,但實際鑄造時大多輕於規定的重量

咸豐錢背面有滿文紀局,滿、漢文紀局,漢文紀值、紀重等多種,版別繁多。在錢文稱呼上,一般小平錢稱"通寶",自折四、折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錢文皆為對讀。在紀值方面,咸豐錢可以分為十五級,從一文到當千。在"寶"字寫法上,可分為爾寶、缶寶、珍寶數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爾寶。

咸豐通寶小平錢多為民間私鑄,劣質薄小,直徑2.2~2.7釐米,重2.3~41克,鵝眼錢重不足1克,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多樣,由於受到各等重寶、元寶大錢的衝擊,通寶錢貶值嚴重。咸豐年間,還另鑄造了一些鐵、鉛錢。咸豐大錢中另有一種寶泉局背鑄有星月紋圖案大錢者,此種錢幣當為克勤郡王慶惠鑄造。

2,咸豐大錢的鑄造的歷史原因

咸豐時期,社會經濟狀況很差。首先是鴉片戰爭後列強進行大肆地經濟掠奪;其次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阻斷了滇銅的北上運輸,造成銅原料匱乏;最後是太平天國運動造成南方廣大地區的賦稅無法徵收上來。上述情況使得國庫極度空虛,軍費開支增加,可是此時鑄錢量銳減,各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制錢輕小劣質的十分普遍,或以鉛、鐵錢頂替,清朝沿用兩百多年的制錢制度已到了瀕臨毀滅的邊緣。

為解決經濟困境,先後有刑部尚書周祖培、大理寺卿恆春、御史蔡紹洛等人條陳錢法,請改鑄大錢。咸豐帝著戶部議定,時祁藻任尚書,贊同提議。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清政府一改先帝不鑄大錢之制,議令戶、工兩部鑄當五、當十大錢以解燃眉之急,規定當十錢重四錢四分。

咸豐五年,又改鑄當五十大錢,繼而添鑄重一兩四錢的當百大錢、重兩六錢的當五百大錢、重二兩的當千大錢。朝廷規定背滿文紀局,當五百、當千大錢用淨銅鑄造,色紫;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銅用鉛配鑄,色黃。濫發大錢是清政府擺脫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錢鑄造後,為保證正常流通,戶部下令"大錢上下通行如票鈔,抵銀如制錢之數,輸官以三成,鐵錢通用如大錢。阻撓罪以違制,偽造鈔票斬監候,私鑄加嚴。通飭京、外設置官錢局"。不久"以直省延不奉行,嗣後議於各府置鈔局,發大錢於行店,俾錢鈔通融互易以便民,丁糧搭收票鈔,零星小戶銀鈔尾零,搭交銅鐵大錢,皆先從直隸山東實行。官吏折勒骯法,商民交易不平價,從嚴處治"。但是這些虛值大錢的行用破壞了經濟規律,由此造成了此後幣制的混亂不堪,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更加加速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惡化。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德)

3,咸豐時期鑄錢局

咸豐一朝共設有三十個鑄錢局,包括寶泉、寶源、寶直、寶薊、寶德、寶河寶陝、寶鞏、寶晉、寶濟、寶蘇、寶浙、寶福、寶昌、寶武、寶川、寶雲、寶東寶黔、寶南、寶州、寶廣、寶桂、寶臺,以及新疆地區的寶迪、伊犁、阿克蘇庫車、葉爾羌、喀什噶爾。

咸豐朝全國各個錢局鑄幣情況及分述大致如下:

寶泉局:在咸豐朝流通錢中,寶泉局的鑄量最多,是我們今日所見咸豐錢中佔比例最大的錢局。由於分廠多,導致版別紛繁,錢文秀美,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

寶源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共計九種不同的面值。寶源局自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始鑄當十大錢,十月開鑄當五十大錢,十ー月又添鑄當五、當百、當五百、當千等大錢。咸豐七年八月又鑄鐵質大錢。寶源局大錢材質多樣,有紅銅、黃銅、鐵質、鉛質,版別、書體變化複雜,同一當值的大錢,大小軽重差異較大,有當百小於當五十者。

寶直局:直隸省鑄錢局,設於保定,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計五種面值,其中當五錢幣鑄造較為稀少。

寶直局自咸豐四年七月開始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寶直局咸豐錢鑄造精良,版式單一,大錢為"缶"寶,小平錢和鐵錢多為"爾"寶,銅錢多為"爾"寶。當十、當五均為鐵母。由於在天津、正定、大名等多處設分局廣鑄小平鐵錢,今見小平鐵錢版式多樣。寶直局鑄錢主要是銅和鐵兩種。

寶薊局:直隸省薊州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其中,小平與當五錢鑄造量很少。小平至當十錢"寶"字為"爾"寶;當五十、當百錢"寶"字為"缶"寶。

寶德局:直隸熱河地區承德鑄錢局創於咸豐四年(1854年),《清會典》中記載:"(咸豐)四年奏準熱河設立寶德局…照部頒式樣,配鑄當百、當五十當十大錢。"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個等級。小平當五錢"寶"字為"爾"寶,大多為鐵錢;當十、當五十、當百"寶"字為伍"寶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元寶當百(寶河)

寶河局:河南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寶河局當五百、當千大錢是各局同紀值錢中版別最少的。小平錢"寶"字為"爾"寶,其他大錢"寶"字為"缶"寶。寶河局咸豐錢,以當百錢數量最多。

寶陝局:陝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六等,分大小樣兩種

寶鞏局:甘肅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共七等。版別複雜多樣。

寶晉局:山西省鑄錢局。紀值有小平、當十共兩等,有銅、鐵錢。

寶濟局:山東省鑄錢局,設立於濟南。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共四等。其中當十、當五十錢"寶"字多為"缶"寶,而"爾"寶見於其他四個紀值等級中。

寶蘇局:江蘇省鑄錢局。寶蘇局咸豐錢版式極多,江蘇處於清軍和太平天國對時前沿,鑄錢原料來源受阻,加上浩繁的軍需開支,使寶蘇局成為首先響應開鑄大錢的省份之一。

咸豐三年(1853年)末,寶蘇局始鑄成豐當十錢。四年初,開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鑄當十以上大錢。咸豐四年二月,寶蘇局在清江浦設分局,趕鑄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咸豐五年,寶蘇分局又試鑄鐵大錢和添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寶蘇局咸豐錢紀值總計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當百七種。除遵循當百稱"元寶"、當五十以下稱"重寶"、小平稱"通寶"的規律外,當百為"缶"寶,當五十及以下為"爾"寶。其中小平至當百錢文用檔書書寫,書體工整,銅質精好

寶浙局:浙江省鑄錢局,流通錢只有小平、當十兩種紀值,另有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百等紀值的大小樣試鑄錢。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重寶當五十(寶浙)

寶福局:福建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共六等,其中小平錢有銅、鐵材質。寶福局咸豐錢極具特色,有通寶小字、重寶、重寶邊廓計重等三個品種。通寶小字和重寶分別有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四等。重寶邊廓有當五,二錢五分;當十,計重五錢;當二十,計重一兩;當五十,計重二兩五錢;當百,計重五兩,共五等,其中當百及當五稀少。

寶昌局:江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共三等。

寶武局:湖北省鑄錢局,設局於武昌。紀值包括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共五等,版別複雜。

寶川局:四川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當百共四等。

寶雲局:雲南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共三等,鑄造不精。

寶東局:雲南省東川府鑄錢局,只見小平與當十兩種紀值。

寶黔局:貴州省鑄錢局,流通錢中有小平與當十兩個紀值等級。另有部頒樣錢當五十,但很少見。小平錢大多鑄造不精。

寶南局:湖南省鑄錢局,僅見小平錢一種。

寶州局:目前發現很少,只見有小平錢,鑄造大多粗劣。因未見史料和圖譜記載,只能依據其滿文釋讀來判斷。從鑄錢風格及銅色看,寶州局與寶雲局十分相近,或為雲南地區某一鑄錢局。

寶廣局:廣東省鑄錢局,僅見小平錢一種。

寶桂局:廣西省鑄錢局,紀值包括小平、當十、當五十共三等。

寶臺局:臺灣鑄錢局,鑄造有咸豐通寶錢,連橫先生、張庸吾先生認為臺灣鑄造過咸豐當千和當五十大錢。咸豐三年(1853年),臺灣相繼爆發了李石、林恭領導的衣民起義,為籌措軍餉,臺灣地方當局銷毀大炮在嘉義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當千大錢數種。

“繼西漢王莽之後又ー個幣制混亂時期”——史話清代咸豐朝鑄幣

咸豐通寶當五十(寶福)

4,克勤郡王鑄幣

今所見寶泉局所鑄造的咸豐當五十、當一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大錢背面"當"字兩旁鑄有左月右星者,不同於寶泉局所鑄其他大錢。據考證這六種大錢是克勤郡王慶惠捐銅所鑄。

清鮑康在其所著《大錢圖錄》中,在咸豐背星月大錢旁加註"幕有星月克勤郡王鑄進"。所以克勤郡王所鑄的大錢大都帶有星月紋標記。直至咸豐四年八月,咸豐上諭"所有慶惠等現設錢局著即停止,並將以前捐輸銅斤及鑄錢數目一併移交戶部",慶惠捐銅鑄錢之事才徹底宣告結束。我們從上述材料中不難看出,雖然慶惠所奏設鑄錢局未獲正式批准,但寶泉局確實在咸豐四年的三月到八月間鑄造了一定數量的成豐背星月大錢。

克勤郡王捐銅所鑄的咸豐大錢材料主要有黃銅和紅銅兩種,另有部分鐵錢和鉛錢。因只試鑄發行了幾個月,所以數量較少,但鑄造極其精美,屬於咸豐大錢中的珍貴幣種。文獻記載慶惠還曾奏請鑄當四百大錢,但未見實物留存。

咸豐一朝為應付當時的政治經濟危機,通過廣鑄大錢等手段獲取財政收入,然而,品種繁多、五花八門的咸豐大錢、小錢,輕錢、重錢,銅錢和鐵錢等也未能挽救清朝走向衰落的噩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