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吳亞軍 張鬆橋 畜牧業 鵪鶉 創業 子木聊房 2018-12-06


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文|內幕君


地產多風波,江湖帶刀劍。今日且看,川渝黔滇桂,五派話西南。

春節剛過完,一條消息不脛而走,成都南部的小縣城新津炸開了鍋。這是1983年,改革開放第五個年頭。

農業局剛來的大學生陳育新提出辭職,要求到農村做專業戶。這在新津尚無先例。縣委書記鍾廣林決定找陳育新談話。

不料陳育新去意已決,鍾廣林只好諄諄告誡,要求他:“小陳啊,農村天地廣闊,你去了要好好發揮知識,起碼帶富10個農戶。”

陳育新原名叫劉永美,兩歲時被過繼到新津縣順江鄉古家村陳家,改名陳育新。

他有兩個哥哥劉永言、劉永行,還有一個弟弟劉永好,父親劉大鏞給四兄弟取名頗費周章,希望他們“言行美好”。劉家四兄弟也格外出息,大學畢業後都捧上了鐵飯碗。

改革的春風翻山越嶺,從沿海吹到了山裡,吹得人心癢癢。


1

夢想是金

四個熱血青年厭倦了暮氣沉沉的工作,決定辭職搞實業。由精通無線電的陳育新先辭職探路,目標是辦一個電子廠。那時候,城裡不允許私人辦企業,唯一的辦法是到農村辦社隊企業。


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劉家四兄弟

帶著全家的希望,陳育新回到古家村。幾周後,他興沖沖拿著村裡同意開辦電子廠的報告到縣裡審批,但吃了閉門羹。縣裡說,他們沒有資金,沒有工程師,瞎胡鬧!

劉家兄弟的第一個創業計劃就這樣流產了。辭了工作,孤注一擲的陳育新為此嚎啕大哭了一場。他們連第一個產品——雙聲道音響都研發出來了。

同樣搞電子產品,“倒賣”比“製造”容易得多。300公里外的重慶,張鬆橋結束在香港兩年半工半讀的生活,把一個成本只有幾元的電子錶芯運到內地,賣到了100元的“天價”。

抓住倒賣商機,張鬆橋藉此積累第一桶金。這位日後富甲一方,被稱為“西南地產王”、“重慶李嘉誠”的瓜娃子,此時方滿18歲。

在這期間,張鬆橋結識了同在新華路打拼,後來成為生意夥伴的加州花園臺前老闆曾維才。

眼看辦電子廠的路堵死,城裡也沒好意思再回去,劉家四兄弟再次謀劃,決定紮根農村,轉向養殖業。

到了1983年秋天,劉家兄弟的養殖場終於開辦,叫做育新良種場。為此,劉永言賣了家裡唯一一塊手錶,劉永行賣了自行車,四兄弟湊來1000元,在陳育新用住房改造的孵化室中,開啟了影響中國的家族創業史,孵化了兩位中國首富。

1984年,20歲的吳亞軍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進了國營的重慶前衛儀表廠,做一名技術員。

同樣20歲的黃紅雲,從家鄉義和鎮來到涪陵城區,在建築公司當學徒。4年後,黃紅雲成為了這家建築公司的工程處處長,並考上了工程師。

此時,吳亞軍棄工從文,進入《中國市容報》當一名記者,這是一份創辦於1982年,隸屬建設部(現住建部)城市建設司的報紙。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她廣交人脈,對重慶種種動向瞭如指掌。

吳亞軍從小在大院裡生活,10多戶家庭共用一個廁所和廚房,做飯洗澡都要排隊。她的父親是供銷社職員,母親是個裁縫,家庭並不富裕。吳亞軍知道,想出人頭地唯有努力讀書,學霸生涯一發不可收拾,從重點初中到重點高中,最後考上全國重點的西北工業大學,學的還是導航專業,研究魚雷控制系統。

很大程度上,創始人的性格就是一家企業的性格。龍湖的創新精神和吳亞軍的愛鑽研密不可分。重慶的故事則和一位偉人有關。

1985年1月19日,鄧小平在聽取李鵬關於三峽工程的彙報後,對他說,“四川太大,不便管理,可考慮劃為兩個部分,一個以成都為中心,一個以重慶為中心。”

一部山城蛻變史悄然埋下伏筆。

創業之路多舛,劉家兄弟良種場摸著石頭過河,經營一年後,被一個叫尹志國的人騙走了2000只小雞,差點破產。多虧一則新聞,良種場起死回生。

老大劉永言看到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送給中國一批鵪鶉,報上說它是“會下金蛋的鳥”。恰巧,幾十裡外的灌縣有鵪鶉賣,劉永言急忙買回50只大鵪鶉和200個種蛋。隨後,他們把良種場的重點轉到養殖上,還琢磨出了電孵技術。

在劉家兄弟的帶動下,農戶紛紛養鵪鶉,數年後,新津成了全國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養殖戶超過10萬人,比起當初縣委書記殷殷囑託的“帶富10個農戶”,陳育新超額萬倍完成任務。先富帶後富,共奔小康路。劉家兄弟也掘到了“第一桶金”。

依靠敏銳的商業嗅覺,劉家兄弟知道鵪鶉養殖戶增多,意味著飼料走俏,他們試驗出了配方,開辦飼料工廠,起名為“希望”,後來轉為生產需求量更大的豬飼料,併成為中國最大的飼料集團。

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希望飼料廠

到了1987年,別人還在努力成為“萬元戶”,劉家兄弟已經積累了上千萬元的財富,並在古家村買了10畝地,投資400萬元建希望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飼料廠,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靠發展產業擁有千萬資產的家族。

在重慶的蔣業華沒有劉家兄弟幸運。1983年,22歲的他開始涉足建築行業,不懂行情賠了40多萬元,朋友們勸他離開重慶,出去躲一躲。蔣業華好強,回憶起17歲奔走貴州、廣州,販運農產品、批發日用百貨回重慶出售的艱苦時光,他相信功不唐捐,總會東山再起。

留在重慶的他,用三年還清債務,最後還剩下20萬,成為蔣業華創辦華宇的原始資本。

對比之下,黃紅雲的創業之路更穩當。在建築公司摸爬4年後,黃紅雲攢下8000元。黃紅雲身在建築業,還考取了工程師證,對這一行了如指掌。憑藉這8000元,他在1988年與朋友合作,接手一些小工程。又用了5年,黃紅雲把8000元滾成20萬。

在成都的楊鏗是個官二代,擁有令人豔羨的人脈資源,彼時在國營企業幹得順風順水,和劉家兄弟一樣,楊鏗不安於現狀。辭職後,楊鏗在1989年創辦了成都市西城區蘭光汽車零配件廠,也就是藍光集團前身。

如果說涉足地產是順應時代,那麼涉足醫藥,發佈全球首創3D生物血管打印機,讓器官再造成為可能,對一家配件廠來說堪稱傳奇。就是這樣一家汽配廠,日後竟發展成為集金融、地產、醫藥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企業。

這代人,每做一次選擇,變化都可能翻天覆地。

就像劉永好所言:“如果我們一直待在機關裡,到今天最多是科級幹部,如果我們一直做鶴鶉,到今天可能是衣食無憂的小老闆,如果我們後來不做豬飼料,也可能只是幾個中等工廠的老闆。”

八十年代,夢想比金貴。


2

拉開序幕

1978年,劉永行還在成都師範專科學校讀書,一次“夜談會”中,舍友憧憬道:“2000年的時候,我們的工資會漲到200元吧?”

劉永行說:“我覺得應該會到2000元。”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要知道,當時工廠學徒月工資才18塊錢,即使像他們這樣的大學生,畢業後工資也不過40塊錢。2000元的月薪,聽起來像天方夜譚。

九十年代有著這樣的魔力:把不可能的事變可能。

1992年4月的一天,劉永好拿著一張報紙,興沖沖地走進了二哥劉永行的辦公室。劉永行一看,那篇文章的題目是:《東方風來滿眼春》。劉永好對政治風向的嗅覺特別靈敏。他興奮地說:“看來政策要變,我們大發展的時候真的要來了!”

這一年,由劉家兄弟四人創立,中國第一個經國家工商局批准的私營企業集團——希望集團誕生。

西南地產史,也是從1992年拉開序幕。

西南地產王張鬆橋正式登場。他拉來倒賣電子產品時認識的曾維才,創立中渝發展,在當時一片荒涼的重慶渝北區拿下2200畝地,並在4年後,將其中800畝開發成住宅,建成如今依然聲名在外的加州花園。

那時候,內地業界對“高檔住宅”尚無概念,加州花園已經配建保齡球館、學校、銀行等設施。可以說,重慶人最早的社區概念是張鬆橋帶來的。

加州花園建成後成為重慶標誌性建築,中渝發展更是藉此一炮而紅。隨後,張鬆橋陸續開發“加州城市花園”、“山頂道壹號”等項目,成為重慶第一個把住房賣到100萬平方米的人。

春風又吹,楊鏗也捕捉到了經濟風向。1992年9月12日,他創辦“成都蘭光房屋開發公司”,那時還不叫藍光。藉著成都大型電子電器市場項目的開發,楊鏗在商業地產領域風生水起,開啟房地產征程。

在廣西,彰泰在桂林成立,著手開發首個項目桂林花園。次年,榮和在南寧創辦。由此開啟了“南榮和,北彰泰”的廣西地產故事,一哥之爭紛紛擾擾。

在重慶,吳亞軍創辦了自己的企業—重慶佳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當過記者的她對經濟動向十分靈敏,感知到地產將有一番作為,準備入場。黃紅雲抓住一次招聘機會,應聘成為原涪陵地區鄉鎮企業局直屬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楊鏗的“藍光大廈”在1993年正式開工,第二年春天,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錢其琛到成都視察,併為“藍光大廈”題字書名。也是在這一年,“蘭光”正式改名為“藍光”,下屬公司全部改名。

到了1995年6月,吳亞軍創建重慶中建科置業有限公司,正式進入地產。不久後更名龍湖地產,開始它稱霸重慶,進取全國的地產征程。

欠了40萬,東山再起後的蔣業華也在此時進入地產,創辦華宇。

希望集團成立三年後,劉家兄弟和平分家。四人從集團分離出來,分別組建了各自的公司。其中,劉永好建立南方希望公司,在此基礎上創辦新希望。分家後的四兄弟陸續涉足地產圈,但只有劉永好的新希望慢慢做大。

吳亞軍後來在回憶錄中說,那一年,我們開始啟程,除了信念,什麼都缺。我們進入房地產,除了決心,什麼都不懂。


3

回答1997

1997年6月18日,重慶大街小巷打出標語“我們直轄啦!”

從這一天起,重慶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成為繼北京、天津、上海之後的第四個直轄市。鄧小平於1985年的提議,時隔十二年落定。

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重慶直轄掛牌大會

那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重慶直轄的方案以88%的得票率通過,相對於中國政治表決中習慣性95%以上的通過率,這個數字表明人們對重慶直轄抱有擔憂。不管怎樣,重慶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當黎明的曙光照在玻璃上時,摩天大樓如同美麗的烈焰。巨大的經濟、政治資源和無形的影響力牽引著這座地無三里平的城市。由中梁山和銅鑼山構成的東、西屏障和由長江、嘉陵江構成的兩江屏障被大規模突破,大開發如火如荼。

渝北區新牌坊,龍湖首個地產項目開工,名為龍湖花園南苑。當時的新牌坊,道路不完善,沒有生活配套,甚至連個住宅項目都沒有。初入地產圈,還沒半點知名度的龍湖,偏偏選擇拓荒新牌坊,計劃開發一個高端項目。

龍湖花園南苑被打造成封閉式的花園小區,綠地覆蓋率45%,人均綠地面積15㎡,種種指標十分亮眼,一舉成為當時重慶人居高度的代表,多次接待國家領導人視察。

對重慶人來說,那時候住龍湖花園就是成功的標誌、身份的象徵。而龍湖也通過產品、景觀、服務的創新,培養了重慶人最早的居住審美標準。是龍湖讓重慶人變得挑剔。

所以,地產圈有句話叫做:東住杭州,西居重慶。意思明瞭,這兩座城市地產開發的品質水平較高,重慶有龍湖、金科、東原、華宇…,杭州有綠城、濱江、綠都、金都等,這些房企都曾在品質上有較高追求。

黃紅雲這樣定位金科: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看的。金科就是要做地產界的Intel,它可能不像Apple那麼時尚好看,卻永遠堅固耐用。

想打造地產界因特爾的他,終於在1998年邁進圈子。他開著一輛桑塔納,帶了三個合夥人走出涪陵,進到重慶主城區,金科股份在江北區一間租用房辦公室裡誕生。

隨著房改時代來臨,地產大發展契機噴薄欲出,靠實業享譽中國的劉永好也沒能免俗,帶著新希望在1998年踏入地產圈。

距重慶400公里的貴陽,湖南人肖春紅創辦了宏立城,擇址貴陽市南明區四方河路,打造一個佔地2000畝,總建築130萬方的大盤"山水黔城"。

不過,讓宏立城一舉成名,一躍成為貴州最大開發商的是一個被稱為“中國第一神盤”的項目。這是後話,精彩還在十年之後。

貴陽往西500公里的昆明,雲南一哥俊發破繭而出,以城市更新起家,開發的第一個項目叫翠湖俊園。該項目被盛讚為昆明“湖景樓王”。眾多雅士巨賈趨之如騖,甚至有來自泰國、緬甸的富豪。

然而俊園的締造者,比俊園更傳奇。他叫李俊,昆明最具傳奇色彩的地產人物。一度作為"行賄者"的身份,出現在雲南各大報紙頭條。

1997年4月,李俊為承攬昆明市五華區螺螄灣市場改造工程,通過李勃請其父李嘉廷幫忙協調,李嘉廷時任雲南省副省長。1998年10月,李俊為使俊發獲得昆明市園林住宅小區的開發權,再次請已升任雲南省長的李嘉廷幫忙。兩次交易,李俊前送出950萬,包含被勒索的部分。

2001年10月,李俊被逮捕入獄。昆明人說,李俊爬不起來了。


4

風生水起

2002年8月6日,位於成都百花西路一號的國土局,可容納200人的交易大廳被擠得水洩不通,46家開發商擁聚一堂。

在這裡,將進行成都第一次土地公開拍賣。中國的首次土拍是1987年,在深圳。成都,一慢就是15年。

西南房企江湖:滄海一聲笑

藍光舉牌,參與“陽光第一拍”

此次一共出讓7個地塊,首個地塊位於青羊區長順下街和八寶街交叉口,總用地面積約7.75畝。經過 30多個回合的激烈較量,手舉77號牌的藍光以465萬元每畝的價格拿下。

緊接著,經過20多次周旋,藍光再度斬獲第二塊地。當天,有6家房企拿地,但只有藍光梅開二度,成都一哥氣質初見端倪。這次土拍被成都業界稱為“陽光第一拍”。

楊鏗也藉此帶領藍光轉型,由“商業開發”轉向“住宅開發”。此時的藍光頭頂成都第一商業品牌光環,在當地家喻戶曉。

和藍光相反,以開發住宅起家的龍湖,開始將觸角伸向商業地產,打造首個商業項目—重慶龍湖北城天街購物中心。同一時期,龍湖實現住宅產品升級,首個別墅項目重慶香樟林問世。

龍湖別墅橫空出世之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締造出"香醍"、"原著"、"灩瀾"等經典品牌,無不成為中國地產界別墅風向標級別產品,龍湖也被稱為“中國別墅專家”。

所以,重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別墅看龍湖,社群看東原,洋房看金科。

說到金科和東原,這兩家房企步伐稍緩,2002年,龍湖謀劃進入北京之時,它們風頭剛起,金科憑藉洋房產品打出名聲。

2003年,花園洋房還算新鮮事物,人們對它的理解,也僅限於6層以下帶入室花園的房子。市場仍舊空白,金科大膽做出嘗試:在天籟城中華坊旁邊,推出了花園洋房——天籟城美社,“退、錯、露、院”全新形態和每單元6到8戶的低密設置,顛覆了傳統花園洋房的概念。金科洋房開始受到重慶人推崇。

提起地產女掌門,第一反應是吳亞軍。其實,西南渝派還有另一位鐵娘子,東原的羅韶穎。

2004年,羅韶穎被"安排"回重慶,擔任東銀集團下屬東原地產的總經理助理,專管房地產營銷。此後步步升遷,直到擔任東原董事長兼總裁,東原也從默默無聞到躋身百強。“安排”羅韶穎人生的正是她的哥哥,羅紹宇。

羅紹宇年長羅韶穎4歲,靠防彈運鈔車和警用車起家。1997年,我國在金融業強制推行防彈運鈔車,羅韶宇抓住契機組建中奇公司(迪馬股份前身)。僅用4年,迪馬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

羅紹宇特別感念這個年份,發家後購買的第一套別墅被他鐫刻上“1997”的標誌。後來,羅紹宇事業越做越大,組建了東銀集團,關聯企業有東原地產、迪馬股份等。

被哥哥拉進東原後,羅韶穎以女性獨有的視角,讓東原的社群營造大放異彩。如今風靡業界的四點半學堂便源自東原。

粵系磅礴,閩系進取,以渝派為代表的西南房企,麻辣帶著柔情。而云南俊發身上,則是悲情過後的豪氣沖天。

趴下的李俊,爬起來了,身邊站著王石。

2004年3月6日,昆明翠湖賓館,俊發召開新聞發佈會。李俊出現了,李俊的偶像王石也出現了。他將出任俊發地產顧問。

昆明業界多少有些錯愕,三年前因行賄入獄的李俊,不僅站起來了,還邀請到大佬同行。此後,俊發稱霸雲南樓市十幾年,一哥位置從未旁落。

川派“成都一哥”更是威武,2005年前後,乘著成都大規模舊改“東風”,藍光迅速做大,很快成為川派房企領頭羊。後來萬科、保利等大型房企搶灘成都,但沒有一家幹得過藍光。

穩住大本營後,藍光謀求外張,去了重慶。也是從2005年起,西南各派房企紛紛走出大本營。華宇、東原先後走出重慶,落腳成都;金科選擇長三角,落子無錫;更早一步走出重慶的龍湖,此時正打造北京灩瀾山,邵明曉便是在這期間加入龍湖,充當吳亞軍開拓北京市場的先鋒。

2006年,蔣業華意外成為重慶首富。因為胡潤沒能拿到吳亞軍和黃紅雲的準確財務數據。在老闆的財富場,華宇打敗了龍湖和金科。

同年,張鬆橋借殼上市,將中渝發展以33億元出售給港股上市公司確利達,更名為中渝置地。從2007年開始,中渝置地獲得匯豐、恆生等多家銀團資金支持,張鬆橋揮舞著鈔票四處囤地。

不到一年,中渝置地的土地儲備便從400萬㎡激增到超1000萬㎡,成為“一線地主”。張鬆橋的財富同樣急速增值。2007年,他以125億元身家拿下“重慶首富”稱號。

除了中渝置地,他還擁有渝太地產、港通控股及渝港國際3家港股上市公司。龍湖在這一年銷售超百億,成為西南第一家百億房企。

身為香港頂級富豪圈大D會的會員,張鬆橋和鄭裕彤、劉鑾雄、楊受成頗為熟絡,時不時聚一起“鋤大地”。這一時期的張鬆橋在資本場如魚得水,龍湖和藍光還在為上市急急奔走。

突然,閘門被拉起,洪流傾瀉,不可阻擋。


5

自由可貴

2008年11月21日,成都某社區論壇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四川最大開發商藍光地產申請破產!”

一時間風聲鶴唳,坊間業界眾說紛紜。深感事態嚴重,藍光急忙買下各大報紙頭版,刊登廣告澄清,告訴四川人:“我們沒有破產!”同時在公司網站發出紅色加粗的“嚴正聲明”。

金融危機席捲下,房企的日子無一好過。恆大上市受阻、萬科率先降價,許家印奔走深圳和香港借錢,最後大D會出手相救,恆大才緩過氣。一向穩健的吳亞軍都說:“金融危機嚇了我們一跳。”

事實上,吳亞軍比許家印幸運得多。金融危機期間,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總行的領導寬慰她,表態會“撐著龍湖”。

從洪流中涉險而過後,龍湖脫韁狂奔。2009年,龍湖銷售達183億元,增幅超過160%,並在土地市場攻城拔寨,成功進入杭州、青島、無錫、常州、大連等10地。同年,龍湖成功在香港上市。

有人擴張,就得有人退讓,進擊的龍湖勢必動到別人的奶酪。2009年年底,龍湖和保利便在廣東掐起了架。

起因是保利副總餘英在博客中寫下《龍湖地產不受業界尊重的理由》一文,痛斥龍湖在廣東陽江與保利搶地“不道德”,說自己高估了吳亞軍的人品。

宋廣菊也打電話向吳亞軍表示,保利在陽江已投幾個億,蓋好了南海一號博物館的配套工程,並且出錢協助村民拆遷。希望龍湖地產不要半路橫刀奪愛。

餘英更是氣憤地說,不行我們將保利蓋好的南海一號副館炸了或改為養雞場!一場口水戰,暴露了地方政府與房企的“曖昧”。

一聲苦笑,誰勝誰負,天知曉。最終,吳亞軍退出。龍湖選擇離開陽江,息事寧人。

在江湖就得懂“規矩”,龍湖人領悟了。保利不是P,保利是爺。

同樣面對吳亞軍的挑戰,宋衛平顯得惺惺相惜。2009年,龍湖進入杭州打造灩瀾山項目,一個月賣了11個億,老宋直呼想派人去龍湖潛伏。

對吳亞軍和龍湖,宋衛平的讚美不加掩飾,他說:“做品質全國比我們做得好的地產公司最多隻有一家半家,這一家就是龍湖。吳亞軍有男人氣魄,又有女人的細膩,我不吝嗇把所有溢美之詞送給她。”

2010年,萬科率先實現千億年銷售額,把房企領進“千億時代”。龍湖完成銷售額336億,位列第8。其它西南房企無一破百億。直到2011年,金科以140億躍至25強,與龍湖一道代言西南房企。

同年,金科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吳亞軍將公司CEO一職交給邵明曉,自己退居二線。

到了2012年,西南百億房企再添新兵,一個是藍光,一個是神奇的宏立城。憑藉中國第一神盤“花果園”,宏立城斬獲245億,一舉躍進20強。擠掉金科,成為西南老二。

那一年貴陽全市新房銷售1100多萬方,花果園佔據一半,達550萬方,宏立城一個盤的銷售面積抵過龍湖所有項目之和,龍湖當年銷售面積也才369萬方。花果園,真神盤。

它是貴陽最大的棚改項目,總拆遷戶超兩萬戶。宏立城在2009年和2011年分兩次拿下項目地塊,樓面價僅為160元/㎡,遠低於當時貴陽600元/㎡的平均樓面價。僅用29個億,宏立城撬動了一筆千億大單。

近年,隨著花果園進入銷售尾聲,宏立城風頭漸失,中天城投取而代之,成為貴州霸主。

銷售過百億後,藍光胃口大增,提出“9年1000億”的目標。俊發地產開啟“專注雲南,輻射西南,邁向全國市場”的市場佈局,先後進入成都、貴陽、海南。東原拓土武漢,成功進駐華中市場,隨後登陸上海。

自此,西南典型房企紛紛走出西南,走向全國。只有張鬆橋和他的中渝逆風而行。

2013年,中渝銷售金額創新高,達到98億元。巔峰時刻,張鬆橋卻萌生退意。中渝開始拋售內地土地資產,上演大撤退。2013年11月,中渝以14.25億元轉讓了重慶照母山一塊地。這宗土地是一年前中渝以21.9億元的總價獲取的,一倒手張鬆橋不賺反虧,可見撤退之堅決。

此後,中渝起停止在內地收購任何土地。

撤退後的張鬆橋在海外血拼,2017年年初,他先花25億人民幣購置倫敦帕丁頓火車站附近的寫字樓,隨後,再斥資101億買下倫敦金融城內最高樓利德賀大樓的所有權。甚至聯合富力,接掌萬達經手過的九榆樹廣場。

在海外不斷買買買,張鬆橋因而得名“重慶李嘉誠”。

冰火兩重天,一邊大撤退,一邊大躍進。喊出“9年破千億”的藍光,只用了6年。2018年1到11月,藍光完成銷售額892億,最後一個月全力衝刺,或能鎖定千億席位。金科完成1075億,成為繼龍湖之後第二家破千億的西南房企。

東原以463億躋身50強,俊發以459億排名53,創下新高。此外,華宇、新希望、中天城投、彰泰紛紛躋身百強。

內幕君記得,2009年龍湖上市前夕,媒體問吳亞軍,龍湖上市的同時失去了什麼?吳亞軍回答:失去了不發展的自由。

資本裹挾之下,沒有誰是自由的。回首來時路,滄海一聲笑,已過三十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