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與繁峙

五臺山 佛教 唐朝 滹沱河 人文繁峙 人文繁峙 2017-09-19

作者·李宏如(繁峙)

五臺山(清涼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與繁峙縣之間,它的東西兩端延及河北省阜平縣和代縣,中心在五臺縣臺懷鎮。“茲山聳峙於雁門、雲中之表,接恆嶽而俯滹沱,橫臨朔塞,藩屏京畿”(《清涼山志》),雄偉壯觀,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山中雖然寒風勁冽,夏仍飛雪,但其間山泉奔流,林茂花香,是有名的避暑勝地。

五臺山與繁峙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歷史悠久,聞名世界,境內寺廟林立,鐘聲悠揚,景色變化萬千,佛教界認為,這些景色是一種非常之境界,而這些境界是“曼殊大願之所持,如幻三昧之所現”(同上),若能身臨其境,會使“昏昏業識望影塵消,汩汩煩心觀光慧朗”(同上)。所以明朝《清涼山志》的作者釋鎮澄說,居住在中國的人,如果一生不到五臺山,就像釋迦佛在舍衛城說法多年,而城內未見佛面未聞佛法的人一樣。

五臺山以文殊道場、佛教聖地著稱於世,它的山水林木、文化藝術、民情風俗,無不與佛教有關。佛教界認為,佛教在這裡流傳已有2000年的歷史。 《清涼寺志》載,漢明帝於永平七年(64年)正月,“夜夢金人,身高丈餘,赫奕如日,來詣殿庭”,天明,漢明帝下令讓朝臣占卜此夢有何兆應,學識淵博的傅毅說:“臣覽《周書.異記》雲:‘西方有大聖人出,其沒千載,教當及此’,今陛下所夢,無乃是乎!”於是,明帝派遣王遵等人,去西方尋求佛法。永平十年(67年),他們迎來了西僧葉摩騰和竺法蘭及佛像、經書,在洛陽建白馬寺,翻譯《四十二章經》,傳播佛教。第二年(68年)禮清涼寺,建大孚靈鷲寺,佛教開始傳入五臺山。史學界對這一說法多有質疑,尚無定論。

五臺山與繁峙

從現有資料看,唐朝以前五臺山多半數以上的寺廟在今繁峙境內,至今保留著許多寺廟遺址和佛教文物。

繁峙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東臨靈丘縣和河北省阜平縣,西界代縣,南連五臺,北接渾源、應縣,屬忻州地區。春秋時屬趙地,稱霍人。漢代東部設城縣,屬代郡,西部設葰人縣,屬太原郡。新莽改滷城為滷盾,屬厭狄郡。東漢複稱滷城,葰人併入,屬雁門郡。西晉廢滷城,復置葰人縣,屬雁門郡。十六國時先後屬後趙、前燕、後燕、巍。北魏屬肆州雁門郡,境內無縣治。隋至金稱繁畤。元稱堅州。明至今稱繁峙縣,清末民初,將北部120餘村劃入應縣,西部20餘村劃入代縣,現在全縣面積為2368平方公里,約佔民初2/3。滹沱河發源於現境東部的泰戲山,由東向西,流經縣境70公里。滹沱河北岸是恆山支脈句注山,中有平型關、團城口、太安嶺口、葫蘆口、凌雲口、北樓口、大石口、小石口、茹越口、馬蘭口10個軍事要隘,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滹沱河南岸是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五臺山,這裡五峰聳立,疊翠回嵐,寺塔相連,清淨幽雅,一派佛國風光。

五臺山與繁峙

五臺山因五座臺頂得名,這五座臺頂所指的山峰古今不同,現在的東臺、北臺、中臺是繁峙與五臺縣的分水嶺,南臺在五臺縣境內,西臺在繁峙縣境內。從整體上看,五臺縣居五臺山之陽,繁峙縣居五臺山之陰。若以臺懷為中心,繁峙縣居其東、北、西三面,五臺縣居其南面和東南面。唐朝以前五座臺頂大部分在繁峙境內,唐朝有一位儼禪師,居五臺山,登南臺(今中臺),見有五色祥雲覆蓋五個山峰,遂將這五峰定為五個臺頂,這樣就去掉了原來的北臺,即今繁峙境內的古北臺,增加了五臺縣境內的南臺,把原來的南臺改為中颱,中臺改為北臺,東臺和西臺未變,至此形成現在五臺山的規模。我們登上北臺(古中臺),環視古代的東南西北四臺,一脈相連,兀立眼前,而現在的南臺既低又遠,若無知情者指點,是不容易辨認出來的。關於臺頂的變化,在唐高宗時僧人慧祥所撰的《古清涼》中也有披露,他在敘述各個臺頂高低遠近時說:“按《括地》等記,言諸臺高下遠近裡數,多相乖越,蓋是取道不同,或指臺有異。今聊據一家,存其大致也。”這次臺頂易位,臺懷鎮不僅是五臺山的中心,而且成了五座臺頂的中心。

“五臺山在長安東北一千六百餘里,代州之所管,山頂至州城東南一百餘里。其山左鄰恆嶽(今河北省曲陽縣西北),右接天池(寧武縣),南屬五臺縣,北至繁峙縣,環基所至五百餘里”(《 古清涼傳》)。這裡所指的五臺山範圍,東至河北省阜平縣五王口,西至繁峙與五臺縣交界處的峨嶺,南至南麓的清水河,北至滹沱河。在繁峙境內繞五臺山麓達240華里。至於把五臺縣南禪寺包括在五臺山範圍內是近年所為,若以此說,五臺山環基所至就不僅是五百里了。還有另一種說法:五臺山在四關(龍泉關、雁門關、平型關、伏馬關)之內,這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就全部包括在內。今存繁峙縣滹沱河北岸高升寨鄉東莊村“殷珍墓碑”,刻於元朝元統元年(1333年),碑文是元代文學家、翰林院承旨歐陽玄所撰,文中有“……卒於四十八,葬五臺山之東莊村”之語,這說明在元代把滹沱河北岸也劃在五臺山之內。不管怎樣劃分,繁峙縣是五臺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由於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將驢夷縣改名為五臺縣,人們以為五臺山就在五臺縣境內,後來五臺山寺廟的建設也逐步向南移位,五臺山的範圍愈來愈小,現在只有五臺縣東北部一小塊了,人們幾乎不知道半座五臺山分佈在繁峙境內,這是千餘年來歷史逐步演變而形成的。但是,要想了解五臺山的歷史,今後要把五臺山建設的更美,那就不能不去研究這塊曾經為五臺山佛教史上做過貢獻的土地和放過奇光異彩的佛教文物。

五臺山與繁峙

人們朝拜五臺山有東、南、西、北四條路線,其中北路和西路經繁峙縣入臺懷。北路的香客多來自內蒙古、寧夏等地,他們經大同、渾源、應縣入繁峙縣砂河鎮(古稱沙間驛),然後越華嚴嶺達臺懷;西路客人則經雁門關、代州、峨口,或經忻州、豆村、峨嶺入繁峙巖頭溝(東峨峪),再經獅子窩或成果庵入臺懷。現在遊人多走南路和北路,繁峙縣砂河鎮已成為五臺山的北大門。砂河鎮地處五臺山北麓、滹沱河兩岸,京原鐵路、京原公路與大同至五臺山公路的交匯處,東去北京370公里,西距太原223公里,北至大同131公里,南往五臺山48公里,有五臺山火車站,砂河賓館等服務設施,是晉北旅遊的交通樞紐。

因繁峙縣居五臺山之陰,適宜森林、牧草、臺蘑生長,五臺山的名產落葉松、蘑菇大部分在繁峙縣境內。繁峙縣不僅在佛教上與五臺山關係密切,在經濟上同樣是利害攸關,五臺山的興衰直接影響著繁峙縣的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而繁峙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文化藝術等發展狀況,同樣影響著五臺山的建設和前景。

(本文節選自《五臺山佛教(繁峙篇)》一書,題目略有改動)

編輯:人文繁峙(rwfs6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