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旅遊局:支持、助力蘇州河沿線工業遺產打包“申遺”

吳淞江 上海 蘇州 文化 黃浦江 藝術 建築 上觀新聞 2019-06-05

繼黃浦江兩岸貫通後,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的貫通工作也已啟動。外環線至外白渡橋蘇州河兩岸42公里,預計2020年底實現貫通。“蘇州河文化”品牌也早早受到政協委員關注。

今天上午,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挖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擦亮‘上海文化’金字招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提案專題座談會。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加快打造“蘇州河文化”品牌,不斷提升親水公共空間品質,發揮蘇州河沿岸工業遺產優勢,支持、助力蘇州河沿線工業遺產打包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視打造“蘇州河文化”的品牌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是中國近現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和傳統工業文明的搖籃。今年上海兩會期間,劉毛伢、陳春蘭、黃春華等委員認為,流經閔行、嘉定、長寧、普陀、靜安、虹口、黃浦七區,總長約53公里的蘇州河,最早並直接孕育滋養了上海最核心、最集中的中心城區,兩岸不斷擴大的現代城市形態、工商業佈局和人口聚集度,成為了大上海主要的都市標誌和特徵。在上海打響“文化品牌”過程中,應重視打造“蘇州河文化”的品牌。他們建議,應爭取將蘇州河沿線工業文化遺產打包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河兩岸有著豐富的工業文化遺產,是上海工業遺產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劉毛伢說,至今蘇州河兩岸還保留有不少工業廠房、工人及資本家住宅、工人革命運動遺址等各種類型的工業遺產上百處。其中,現存的工業廠房就有信和紗廠、阜豐機器麵粉廠、福新麵粉公司、申新九廠、上海啤酒廠、上海減速機械廠、中央造幣廠、中華印刷廠、江蘇藥水廠、上海火柴廠、上海被服廠、上海麻袋廠、上海葡萄糖廠、上海化學試劑總廠、天利氮氣製品廠、上海印染機械廠等老廠房舊址。此外,蘇州河上有著豐富而優美的橋樑文化資源,從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外白渡橋一直到北新涇,蘇州河兩岸橫跨著近30座橋樑。

在劉毛伢看來,蘇州河沿線有著天然的江南文化、紅色文化基因。“蘇州河曾經水脈悠悠、水網密佈,將江南文化的建築樣式、生活方式、民風民俗、特色文化和人文風情融匯在上海這片熱土上。”

不斷提升親水公共空間品質

市文化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在座談時說,目前,上海已編制《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建設技術導則(堤防篇)》,制定出臺了《打響“蘇河十八灣”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承載區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成功舉辦了12屆蘇州河論壇,蘇州河沿岸文博場館建設、藝術類主題活動彙集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一步,將加強對蘇州河兩岸貫通工程的指導和服務,將安全、文化、生態等理念貫穿於工程建設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努力使蘇州河堤防建設與濱水文化元素相協調,不斷提升親水公共空間品質,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公共環境。

針對精心打造市一級蘇州河主題的文化藝術節的建議,市文化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將做大做強“蘇州河文化藝術節”和“蘇州河論壇”,不斷完善舉辦模式,推動將蘇州河流經的靜安、虹口、黃浦等區一同納入,擴大活動的覆蓋面。

還原蘇州河沿岸一些生產、活動場景

座談會上,劉毛伢著重為“申遺”呼籲。他認為,現在蘇州河兩岸工業遺存分散在各區,需要形成一種“拳頭產品”。“比如說,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博物館,上海完全可以建立”。

劉毛伢還關注蘇州河沿線大量的工業遺存的資源利用問題。他說,很多傳統老廠房改造成了文化藝術園區等,但還是有大量的傳統資源消失了。“我們應該馬上要做的是,通過動漫技術、遊戲軟件,或者一些高科技手段,對它進行動漫遊戲的復原,或是通過藝術家的創造,通過書法、中國畫等形式創作出當年的一些生產、活動場景。

市文化旅遊局對此表示認同,相關負責人說,將發揮蘇州河沿岸工業遺產優勢,推動蘇州河沿線舊廠房、舊倉庫等空間的藝術化、產業化、社會化改造,支持、助力蘇州河沿線工業遺產打包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組織藝術家到蘇州河沿線區域採風,與各單位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相結合,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蘇州河主題藝術作品。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張駿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