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事件前中蘇特種兵大打出手

武術 綜合格鬥 武器 拳擊 看法新聞 看法新聞 2017-08-25

1969年3月,中國和蘇聯在烏蘇里江珍寶島爆發激烈衝突。鮮為人知的是,兩國官兵早在數月前就曾在珍寶島上爆發肉搏戰。俄羅斯《格鬥技巧》雜誌詳細披露了發生在珍寶島上的“武術對決”。

中方偵察兵加入打贏拳腳戰

中蘇官兵間的“拳腳戰”最早發生於1968年初冬。解放軍退役特種偵察兵周建回憶:“最初登上珍寶島的蘇聯邊防官兵還算客氣,但後來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執,隨後迅速升級為肢體衝突,說白了,就是打群架。開始雙方都沒使用任何武器,大家都怕用武器會引發真正的軍事衝突。”

蘇軍士兵人數眾多且身材高大,所以解放軍邊防戰士有些吃虧。為扭轉不利局面,解放軍高層決定從東北駐軍中抽調特種偵察兵緊急開赴珍寶島——他們是解放軍中的頂尖格鬥高手。

抵達珍寶島後,解放軍偵察兵能很輕鬆地將蘇聯士兵撂倒。據解放軍截獲的蘇軍邊防部隊發往莫斯科的電報顯示,蘇軍不久後就意識到,中國特種偵察兵已抵達珍寶島。蘇軍在其報告中稱:“從他們出招的速度、力量和動作來看,明顯是中國最精銳的士兵。”周建分析:“蘇方很快就能明白對手是誰,因為當時我軍偵察兵的格鬥技巧除了源自中華武術外,還有一小部分源自蘇軍特種部隊。上世紀50年代,曾有不少中國偵察兵接受過蘇式格鬥訓練。”

對戰蘇軍特種部隊中方吃虧

為對付珍寶島上的中國偵察兵,蘇軍也調來特種部隊。隨著蘇軍特種兵的到來,珍寶島上的局勢再次改變——中國偵察兵在搏鬥中討不到便宜,有些人被打斷了鼻樑。一些解放軍退役偵察兵回憶:“蘇聯特種兵出色的拳擊技巧震驚了我們。中國偵察兵格鬥時,左手一般用於防禦,右手用於攻擊,但蘇聯特種兵卻善於左右開弓,他們的左手和右手都能快速出重拳。其實我們的腿能剋制蘇聯人的拳,但隨著珍寶島的天氣日漸寒冷,我們穿的衣褲越來越厚,這影響了用腿攻擊的效率。”

危急之際,解放軍終於想出了新法子剋制蘇聯特種兵。偵察部隊中有位軍官綽號“小山東”,此人精通武術,尤其擅長近距離搏鬥。經上級允許,“小山東”開始帶著大家練刀法,等大家練熟了再把砍刀換成又短又粗的木棒(不算攻擊性武器)。

中國武術在衝突中大放異彩

不久後,解放軍戰士再返回珍寶島,和蘇方開打後,中國偵察兵突然拿出木棒狠敲蘇聯特種兵。中國人出棒的速度和力量讓蘇聯特種兵大吃一驚。蘇聯人的拳頭再硬也硬不過木棒,不少人被打得狼狽不堪。

吃了大虧後,蘇聯特種兵也開始攜帶木棒登島,然而戰局並沒有因此改變——蘇聯人往往捱打,然後狼狽逃跑。有蘇聯老兵回憶說:“中國人的棒法使得出神入化。同樣使木棒,蘇聯特種兵的揮棒速度和技巧遠遜於中國人。中國人異常靈活,總能躲過我們的攻擊。”

珍寶島上的拳腳大戰對解放軍有著深遠的影響。“珍寶島事件”過後,解放軍相關研究機構仔細分析了蘇軍特種兵在衝突中使出的招數,並向軍方高層提交了建議報告。從此以後,駐東北的解放軍偵察部隊進行了一系列革新,包括徵兵要求變得更高,偵察兵傾向於招募身材高大、有摔跤或武術背景的新兵。

在這一背景下,一批身高超過1.8米,體重在80公斤以上,且擅長摔跤的蒙古族士兵加入瞭解放軍偵察部隊。此外,解放軍偵察部隊的格鬥教材也新加入了大量西式拳擊技巧,並設置了許多更科學的健身訓練課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