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飛”嚴重、監管趨嚴,新三板上的無人機企業都過得怎樣?

無人機 新三板 DJI 雷柏科技 魔股網 2017-05-28

近年來,無人機成為市場“風口”,大批資本和企業湧入該領域,掀起一陣陣無人機風暴。然而,近期這一市場卻因“黑飛”事件頻出,慢慢變冷。就在5月16日,民航局下發一項規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在我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這一措施被解讀為進一步收緊了對無人機的管理,尤為劍指“黑飛”。

“黑飛”嚴重、監管趨嚴,新三板上的無人機企業都過得怎樣?

據幾家無人機上市公司雷柏科技、雪萊特、威海廣泰等2016年報顯示,其經營無人機業務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而作為行業龍頭老大的大疆,也被傳因受相關部門對“黑飛”的監管,對大疆公司的發展造成超乎預期的影響,公司將會放棄中國的市場。

強監管下,無人機上市公司前景黯淡,在新三板上掛牌的無人機企業如今又過得如何呢?魔股研究院(www.muuguu.com)今天就篩選出了19主營業務涉及無人機產銷的新三板企業,通過淨利潤、營收等指標對這些企業進行簡要分析。

“黑飛”嚴重、監管趨嚴,新三板上的無人機企業都過得怎樣?

19家無人機企業實現營收21億 不及大疆創新的1/5

魔股研究院(www.muuguu.com)瞭解到,19家無人機企業中,僅有4家屬於創新層,包括七維航測、無人機、觀典防務和中天引控,其餘15家為基礎層。19家企業中進行協議轉讓的有15家,4家是做市轉讓。

從淨利潤方面看,4家無人機企業去年出現虧損,特飛科技、艾森博、愛科迪、海積信息分別虧損510萬元、744萬元、834萬元、1322萬元。實現盈利的15家企業中,臻迪科技以4571萬元淨利潤排名第一,其次是睿思凱,盈利3896萬元。

在營收方面,19家企業中超過1億元的有6家。其中從事高性能圖像傳感器芯片製造的思比科(833220.OC)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61億元,排名第一;博雅科技以4.1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二。

據統計,19家無人機企業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94億元,實現總淨利潤2.52億元,而這一數字僅為大疆創新的五分之一,據瞭解,消費級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 2016年產值突破了100億元,佔據了全球約七至八成的市場份額。

“黑飛”嚴重、監管趨嚴,新三板上的無人機企業都過得怎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