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作戰能力被美軍評為低下,他搞出來的“于敏”構型力挽狂瀾

武器 于敏 美國 鄧稼先 戰至最後一刻 戰至最後一刻 2017-10-01

20年前的中國,並沒有能夠與擁有超強核作戰能力的美國相匹配的作戰能力,那時的美軍事專家認為,倘若兩國展開核武器交戰,中國連一個小時都堅持不了。而在中國擁有了獨創的“于敏”構型以後,中國的核作戰能力發展了巨大的突破。

中國核作戰能力被美軍評為低下,他搞出來的“于敏”構型力挽狂瀾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人首先研製出T-U構型,後來被蘇聯間諜竊取之後成功仿製,而英國的氫彈技術也來自於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于敏構型為我國獨創的一種氫彈構型。大約3年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由原子彈到氫彈的研製過程。目前在五大核國家中,世界上只有中國擁有氫彈。

中國核作戰能力被美軍評為低下,他搞出來的“于敏”構型力挽狂瀾

中國的氫彈研製過程十分艱難,既要符合當時的中國經濟實力,又必須是維護低成本的氫彈。而中國的氫彈之父于敏院士則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技術路徑,實現了與美國T-U氫彈相同的威力,並且具備低維護成本的特點。中國人在氫彈技術上的獨創立即打破了美軍事專家所述的中國不具備核作戰能力的說法。

中國核作戰能力被美軍評為低下,他搞出來的“于敏”構型力挽狂瀾

早在1986年,像鄧稼先和于敏這樣的科學家們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必須加快研製核武器的進程,否則今天中國也不會擁有核威懾力。而美國則在完成第六次核試驗之後,立即開啟了禁核行動。當時中國也完成了最後一次核試驗,這已經是中國的第45次核試驗了。當年正是得益於鄧稼先和于敏這兩位科學家的遠見卓識,才獲得了十分寶貴的近10年的核試驗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