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武器 自行火炮 陸軍 北約 麥田軍事觀察 2017-03-26

現代身管式火炮主要口徑為155毫米,又因強調機動作戰,快打快撤,故而採用為履帶式自行火炮。由於對射程的追求,本世紀初興起了52倍口徑身管技術。在這一技術領域,我們看不到美國的身影,原因很簡單:美國自廢武動,以經費及技術等為理由,幹掉了自已一款最先進火炮:十字軍項目,結果當其它國家紛紛提出新型號時,美國只能翻新舊型號的M109系統。

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既然美國實際退出了新式自行火炮市場,那麼中國自然要馬上趁機搶佔中東市場,使用的工具就是:PLZ-45自行火炮。先是科威特,然後為沙特、科威特、阿聯酋、阿爾及利亞等國。別看已推出超20年,且新型火炮不斷推出,但是該炮依然越賣越火,2017年初時,又向阿爾及利亞交付了一個營的新火炮,這樣已出口的總數量達到200門。

這是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研發的大口徑火炮,原為替代舊式152毫米火炮為目的研製,由奧地利引進原型設計,最初試製產品為W1988型牽引式加榴炮,後發展為自行火炮型,即:PLZ-45。當年,我軍僅採購了一批試用,實為外貿產品,最初許多人對它的銷售前景不樂觀,原因太貴了!

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PLZ-45的戰鬥全重才33噸,可是它的銷售單價超700萬美元,還是數年以前的價格,還要以營為單位,或者說,18門起售,單合同價格在1億美元以上。如果對比一下的話,同期的西方國家自行火炮最貴也只有500萬美元,故為國際市場上最貴的自行火炮。

之所以如此昂貴,原因為PLZ-45不是單純的火炮,而是由包括:營連指揮車,前進觀測車,彈藥補給車等構成的自行火炮作戰系統。其中的任何一件單獨論,也許都談不上什麼技術先進,可是當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時,所能發揮的效率就非常高了,上世紀90年代時,這樣的系統屬於非賣品,中國是最早將投入國際市場的。

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PLZ-45自行火炮本身也不差,其車體長6.1米,寬3.2米,高2.6米,採用前置發動機設計,安裝一臺525馬力的氣冷式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最高時速56公里,最大行程450公里,採用全鋼質焊接,可以有效防禦槍彈及榴彈破片。

配用一門45倍徑身管的155毫米榴彈炮,採用了北約制式口徑標準,故既可發射國產彈藥,也可以發射北約制式彈藥,也可以發射現代的各種制導彈藥。該炮的主要技術設計出於加拿大布爾博士之手,也算名門出身,其實也應用了不少中國自已的技術,故而性能非常好。

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如果按早年的宣傳資料,其射擊增程彈時射程為30公里,射擊底排增程彈時射程可達39公里,既便與目前的52倍口徑155毫米炮比也不遜色什麼,如果使用新一代彈藥,那麼射程更遠。這個射程給人的印象很深,據說,在科威特進行演習時,一名美國專家想湊近觀察中國火炮的威力,結果把拍攝器材放在30公里的地方,因為他認為中國火炮不可能打這麼遠,結果等實射時,他只能通過望遠鏡觀察炮彈落在約39公里的目標區。

全重才33噸卻價值超700萬 還要18門起售 已出口200門

整個作戰系統功能強大,提升了火炮的總體技戰術性能,具備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即便價格昂貴,且要以營為採購,依然引得中東國家喜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