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武器 射擊 憶土金君 憶土金君 2017-08-04

金-沙林

今年7月底8月初,北京最熱鬧的地方是哪?不是故宮,不是長城,也不是頤和園,而是軍事博物館。這有點讓人想不到。長長的隊伍排在軍博前,蜿蜒前行,緩慢進館(光進館我就花了20分鐘)。人們從山西、河北、山東、甚至東北,自駕車、包大巴、坐動車而來。機關學校、全家個人,口音五花八門,衣飾五顏六色。有一個特點:孩子多,青年人多,老人也多。

大家都是為了慶祝建軍90週年這個日子而來,為軍博精心製作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主題展覽”而來。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軍事博物館的入場券

我一向對武器,特別是輕武器感興趣,而在這次展覽中,你除了可以看到我軍90年發展史,也可以讀到新中國槍械發展史,親眼看到甚至摸到那些久已聞名的中國槍支。這對軍事迷和槍械控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福利”。

中國輕武器(輕武器指坦克、飛機、大炮、導彈以外的手持武器,主要指槍械)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名氣,款式和製作比起過去有很大改善,而且由過去“單槍匹馬”不成系列,演變成配套成列,有和佔據國際市場頂端多年的西方槍械一比高低的架勢。

這次主題展,你可以看到很多槍種,比如紅軍用過的鳥槍、漢陽造(老套筒)、繳獲日軍的三八式步槍,以及朝鮮戰場上的美式卡賓槍,但我更留意新中國成立後自己研發的輕武器。這一點上,你來軍博算是開了眼。

54式手槍是中國威力最大的手槍

建國後我們造的第一枝手槍是51式,仿蘇聯TT33(託卡列夫)研製而成。TT33手槍號稱世界十大名槍之一,上世紀30年代裝備蘇軍,衛國戰爭時期著名的宣傳照,蘇軍220連指導員葉廖緬科振臂一呼持的就是這把槍( 拍照後幾個小時他就犧牲了)。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新中國第一支自造手槍51式手槍

51式手槍是1951年利用從蘇聯引進的設備,在蘇聯專家幫助下生產的,嚴格說可能算不上真正國產。

第二種國產手槍就是非常著名的54式。那是1953年,針對51式在朝鮮戰場上表現的各種不足,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開始新試製,改進了握把形狀,使之更加符合中國軍人的手形。到1954年,設計終於定型,隨後開始大量裝備部隊。從此開啟了中國手槍的“54時代”。

54手槍有很多優點,比如穿透力強,據說子彈飛行1000米後還有殺傷力,這在世界著名手槍中也比較罕見,號稱"打穿鋼板的紅色經典”。它還有結構簡單,易於維修等長處。這把手槍被陸續使用了半個多世紀,是槍屆的一個傳奇,就算到了今天,解放軍仍然保有大量的54式手槍,很多非重點的部隊仍然裝備很多。相對於64式手槍,54式威力大的特點一直受到軍人們喜愛。但穿透力太強也在公安執法中帶來負面作用,會穿透犯罪分子傷及無辜,所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漸漸退出警用列裝。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開創一個手槍時代的名槍: 54式

1951年以後蘇軍逐漸用馬卡洛夫手槍取代了54手槍的原型TT33,但後者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仍得到了廣泛應用。匈牙利仿製品稱為M48,南斯拉夫稱為57式,而朝鮮的則稱為68式手槍,緬甸仿製的叫M20手槍……中國的當然就叫做54式。所有這些手槍有一個共同標誌, 槍把上有一顆五角星。

上世紀50年代末,我們又仿製了蘇聯馬卡洛夫手槍,叫59式。在軍博的展覽中我們也看到了這款手槍。這款槍造型精巧,當時主要裝備高級指揮員、飛行員,警衛人員和公安幹警。但裝備部隊時間不長就撤換了,據《槍炮世界》雜誌文章說,是因為蘇聯專家撤離後,我們的一些材料不過關,特別是子彈有問題,容易出事故。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列裝時間不長的59式手槍

我來到了軍事博物館64手槍展臺。64式手槍是我國槍史上劃時代的標誌,這是我們自行研製的第一支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產定型。該槍以其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優點而廣受青睞,是較理想的手槍。該槍使用7.62毫米子彈,裝藥量較少,射擊時聲響不大,所以被廣大公安民警稱為“小砸炮”,因該槍常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故也有人稱其為“將軍手槍”。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小砸炮"64式手槍

但64式手槍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設計加工太過精巧,以至缺少體積感、金屬感,對犯罪分子震懾力不足,同時“停止作用”不明顯,在多個案例中,都曾出現過罪犯被連續擊中數槍仍然能反抗的現象。隨著92式手槍、警用左輪和其他新型警用武器的逐步列裝,64式手槍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作為一種性能不錯的軍用武器,其在中國槍史上的作用不會被人們遺忘。

在軍博人頭攢動中,我看到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二種手槍,77式。這種手槍是當年濟南軍區研製的,最大特點是可實現單手裝填槍彈或單手排除瞎火彈,提高了手槍射擊的及時性和可靠性,加上該槍設計獨特、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因此深受部隊、公安幹警的青睞,目前還在大量列裝使用,同時也引起國外同行的注目。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能夠單手裝彈的77式手槍

77式之後,我們自己研製的手槍就層出不窮,計有80式手槍、84式微型手槍、92式9毫米手槍、92式5.8毫米手槍、05式警用轉輪手槍等。中國輕武器中的手槍開始走向世界,被各國槍械愛好者收藏。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當代中國自動步槍都經過比西方更嚴格的淘汰實驗

再說說在軍博所見的我國自己製造的衝鋒槍和自動步槍。

在槍林中我看到了一支衝鋒槍,似乎在哪見過。看說明知道,這是我們自己製造的第一支衝鋒槍,50式衝鋒槍。

50式衝鋒槍的原型是波波沙-41衝鋒槍,此槍由蘇聯設計師喬治·斯帕金設計,1941年以後在蘇軍服役。波波沙-41裝彈足,射速快,適應性強,結構相對簡單,便於大量生產。二戰中,在與德軍造價昂貴的MP40衝鋒槍的對抗中,波波沙盡佔上風。據估計,二戰期間和後期,世界各國仿製波波沙的槍支總計超過1000萬支。

這支槍是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支槍,所以國家非常重視,毛主席親自將其命名為"50式衝鋒槍"。當年隨處可見的宣傳畫上都有該槍的身影,最典型的宣傳照,莫過於雷鋒同志挎槍標準照,因而這支槍又被有些人稱為“雷鋒槍”。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雷鋒手持的是我國自造的第一支衝鋒槍

緩慢的移步中,我看到了很像AK47的一支槍,這是我國1956年仿製蘇式自動步槍的56式衝鋒槍(這種款式在國外叫自動步槍,我們叫衝鋒槍)

56式衝鋒槍與AK47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加裝了摺疊式三稜刺刀,據說是為了充分發揚我軍“刺刀見紅”的精神。

56式衝鋒槍在中國服役時間之長快超過54式手槍了,1956年啟用,至今在一些軍事單位還作為制式槍支使用,時間跨度超過了60年。在軍博的人流之上,我看到一幅巨大的油畫,於是久久端詳,那是1969年珍寶島上冒死衝鋒的戰士於慶陽的畫像, 你可以看到他持的那把槍,就是56式。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於慶陽烈士圖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中國的AK,56式衝鋒槍

在抗美援越期間,中國曾提供了大量的56式衝鋒槍給北越正規軍和游擊隊,據說越軍手中的56式比中國還多,當年老山和者陰山對峙的雙方,持的全是56式。該系列衝鋒槍也廣泛地出口至其他第三世界國家,被稱為中國AK。中國AK在美國的民間市場上也以其性能可靠、價格便宜而很受歡迎。

以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輕武器也呈百花齊放的態勢,在自動步槍(衝鋒槍)領域,就先後出現AK系列的改進版81式自動步槍、以及告別蘇式AK系列的87式自動步槍、95式自動步槍、03式步槍……

去軍博,看槍展,中國54式手槍成為世界名槍,創世界手槍的一個紀錄,因穿透力太強,而退出公安系列

95式自動步槍

中國的衝鋒槍和自動步槍在質量上也在趕超世界最好槍支。比如當代產的中國自動步槍都經過了泥水混攪試驗,意思是經過河流泥沙蹂躪後,仍能拿起就打響開火。而西方的名槍,比如比利時、美國和以色列的衝鋒槍,拿到中國進行這種試驗,往往不能合格過關。

以上這些槍械,在軍事博物館的主題展上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它是我軍90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強有力的證明——兵者,既指兵家,也指兵家手中之兵器,中國的輕武器系列,當然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平凡歲月的一個縮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