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額吉都貴瑪

烏蘭夫 周恩來 康克清 正能量 正北方網 2017-04-26
草原額吉都貴瑪

都貴瑪講述自己的故事

草原額吉都貴瑪

都貴瑪和曾外孫女在一起

草原額吉都貴瑪

邊防大隊官兵們來看望都貴瑪

她是杜爾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親,電視劇《靜靜的艾敏河》和電影《草原額吉都貴瑪》的原型人物。她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平凡的奉獻中感動了無數人。她就是都貴瑪。1942年,都貴瑪出生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19歲時,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撫養了28名南方孤兒。如今,古稀之年的都貴瑪安度晚年,享受著一個母親的天倫之樂。

編外教導員

4月20日上午,烏蘭察布市邊防支隊四子王旗邊防大隊的6名官兵,來到都貴瑪家中看望這位可親可敬的老額吉。這些年輕的官兵對都貴瑪並不陌生,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在剛入伍時聽過都貴瑪講述自己和28名南方孤兒的故事。作為四子王旗邊防大隊的編外教導員,都貴瑪總是能通過自己和孩子們的故事,讓年輕的官兵們認識這片草原的博大與深情。

75歲的都貴瑪患有白內障,看不清到家裡來的年輕人,就一一握著他們的手,用蒙語表達自己的感謝與祝福。蒙古族幹部額日定木圖是戰友們的翻譯,他認識都貴瑪的時間更早一些。額日定木圖家就在四子王旗,在他少年時代,就聽長輩們講起3000餘名南方孤兒和內蒙古的故事,都貴瑪則是這個故事中最常被提及的人物。

從都貴瑪搬到旗裡住,四子王旗邊防大隊的官兵們就經常來看望她,前幾年還聘請她當了大隊的編外教導員。在四子王旗,都貴瑪有很多“陌生”的子女,人們尊敬她愛戴她,被她無私的母親般的情懷所感動,在杜爾伯特草原上,從不缺少這樣溫情的故事。

內蒙古接收3000孤兒

要講述都貴瑪的故事,就要從內蒙古接收3000餘名南方孤兒的歷史說起。上個世紀60年代初,我國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全國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糧荒。在江浙一帶的農村受災地區,許多家庭選擇將幼年子女遺棄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兒院為此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幾倍的棄嬰。但是由於食品嚴重不足,孤兒們因營養不良患病、夭亡等現象時有發生。時任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在知道情況後,立即向周恩來總理彙報。

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康克清找到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烏蘭夫當即決定從內蒙古向上海緊急調撥一批奶粉、煉乳、乳酪。考慮到這些援助只是暫時性的,烏蘭夫在徵求過內蒙古其他領導同志的意見後,決定將上海的孤兒都接到內蒙古,讓牧民們來撫養。

這一想法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後,烏蘭夫立即派人到上海去具體商談把孤兒接到內蒙古的聯繫接洽和準備工作,對於這次行動,烏蘭夫下達了“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指示,要確保3000餘名孤兒一個不少地安全到達目的地。

經過幾千公里的顛簸,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從遙遠的江南來到了廣闊無際的大草原。截至1963年自然災害有所緩解、孤兒北上的行動停止之時,內蒙古自治區的各個城市已經先後接納了3000餘名孤兒。到了內蒙古,孤兒們經過嚴格的體檢、治療後,先被送進各盟市的育兒院照料。等到這些孩子們逐漸適應了內蒙古的氣候,習慣了當地的飲食、水土後,就被當地牧民領回家。

當時的牧民們,紛紛騎著馬,趕著勒勒車,來到育兒院申請領養孤兒,有的牧民甚至一下子領養了五六個孩子。牧民們對待孤兒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一般,教他們打獵、騎馬、講蒙古語、讀書和寫字,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幾十年中,在草原牧民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們找到了家庭的溫暖,健康成長。如今,他們已經走上了各行各業,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國家的建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與光芒。

草原的孩子

61歲的斯仁巴拉目前在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為外孫女陪讀。她是當年從上海送來的孤兒,也是都貴瑪撫養的28名孩子之一,剛到內蒙古時她才4歲。在都貴瑪照料幾個月後,她被自己的養母領走了。養母是一名偉大的蒙古族母親,雖然單身卻領養了兩個女兒,對這兩個女兒一直視如己出,將她們撫養成人,並看著她們成家立業、為人父母。斯仁巴拉的丈夫和她一樣,也是當年從南方送過來的孤兒,相同的命運使兩人相濡以沫地渡過了大半生。

對於在都貴瑪身邊生活的那幾個月,斯仁巴拉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是,斯仁巴拉將都貴瑪視為另一個母親,直到今天,她還經常去旗裡看望都貴瑪,一如都貴瑪撫養過的其他二十幾個孩子。

2006年,生活在四子王旗的當年的南方孤兒們曾有過一次大型聚會,在那次聚會上,斯仁巴拉認識了好友孟根其其格。孟根其其格已經記不清自己是在多大的時候來到的內蒙古,只是聽養父母說起,她被領養時剛剛會爬,親生父母留給她的唯一信物就是一雙小紅鞋。孟根其其格的養父母是一對慈愛的知識分子,領養了她和哥哥兩個孩子。孟根其其格和哥哥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後她成為了一名教師。如今,當年從南方送來的孤兒們在四子王旗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誰家孩子上學、結婚,大家都要聚一聚,彼此相處得很親密。

2010年,曾有個公益活動組織當年的南方孤兒們回上海尋親,而這些在草原上長大的孩子們來到上海時,卻覺得這座城市陌生而遙遠。他們都說著蒙語,身上早已烙印下草原的影子。直到現在,這些孤兒們都會說,他們永遠是草原的孩子!

安度晚年

28名孤兒陸續被領走後,都貴瑪的日子迴歸平淡。她在蘇木當過婦女幹部,也學習過接生的技術,迎接了很多新生命的到來。值得欣慰的是,曾經撫養過的孩子們都在不遠的蘇木嘎查生活著,都貴瑪總能得到關於孩子們的消息。被領養的孩子們大多過得平凡幸福,草原人民用自己的質樸善良,撫育著這些被家庭和命運拋棄的孩子們。

8年前,都貴瑪從蘇木搬到了旗里居住。旗裡給她以優惠的政策安排了住房,對她的生活也格外照顧。如今,她和女兒旭日一起生活,曾外孫女也已經上了小學。一家人生活的平淡幸福。旭日告訴記者,母親的一生平凡而偉大,從她記事起,就總有哥哥姐姐們來看望母親。她要好好照顧母親,因為讓母親頤養天年也是所有孩子們的心願。

2011年,都貴瑪應邀去上海蔘加活動。這個讓都貴瑪年輕時代就無數次想象的城市,她終於在年近古稀與它相遇。上海一如她想象的那樣繁華美麗。在上海的幾天裡,組織方帶都貴瑪參觀了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幼兒園,如今這些幼兒園的條件今非昔比。站在黃浦江畔,都貴瑪想到,如果幾十年前我們的祖國能如此繁榮昌盛,那3000多個孩子就不會受那份罪了。幾十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祖國和孩子們都越來越好了,這讓她感到欣慰和滿足。

近年來,都貴瑪的事蹟被廣為傳頌,她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自治區道德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還以她為原型,創作了電視劇《靜靜的艾敏河》和電影《草原額吉都貴瑪》。但是都貴瑪總是說,草原上像她一樣的母親有千千萬萬,她們用自己無私的愛和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孤兒,草原人民沒有辜負祖國的囑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