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總統到當總統?烏克蘭第六位總統是喜劇演員!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局面?

葉天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

從演總統到當總統?烏克蘭第六位總統是喜劇演員!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局面?

烏克蘭大選已經塵埃落定,曾經在電視劇《人民公僕》中與寡頭和權貴正面對決的“瓦夏”澤連斯基走下熒幕,成為了烏克蘭獨立以來的第六位總統。這不僅是從戲劇到政治的跨越,也是烏克蘭民主、開放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接下來,“瓦夏”總統要面對現實中的挑戰,這或許要比劇中困難得多。

縱觀整個選舉過程,澤連斯基可謂“一黑到底”。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支持率一路飆升,再到最終獲勝,澤連斯基靠的不僅僅是《人民公僕》電視劇的宣傳效應,其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2014年危機爆發以來,烏克蘭國內逐漸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思潮,即普通民眾對傳統精英厭惡情緒上升。2014年初的大規模抗議“邁丹”激起了民眾對徹底改變國家政治生態的熱情,希望親西方勢力上臺後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烏克蘭多年的“向東還是向西”的問題。人民天真地以為,自己通過抗議和流血換來的政權更迭,能夠讓他們過上歐洲人的生活,至少也能使自己的腰包不至於繼續幹癟下去。民眾還寄希望於總統波羅申科真的像其競選承諾中所說的一樣,將自己的企業出售,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國家。

從演總統到當總統?烏克蘭第六位總統是喜劇演員!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局面?

然而,就像2004年的“橙色革命”一樣,烏克蘭民眾的改革熱情再一次被澆滅了。經過總統和議會選舉,“舊精英”依然控制著國家政權,控制經濟命脈的寡頭依然在攫取著國家利益,並暗地裡干預著國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一些寡頭乾脆直接成為了地方領導人。此後兩三年,烏克蘭的改革走走停停,西方的援助與經濟的恢復對於整個國家的振興似乎是杯水車薪。而至於普通民眾,生活質量幾乎與危機前一樣,甚至還更差了。不僅如此,療養聖地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東部頓巴斯地區也陷入戰火,死傷數萬人。親西方派積極推行歐洲一體化,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與免籤協定,希望烏克蘭早日成為歐盟成員國。但實際上,歐盟面對體量如此大的烏克蘭難以接納,俄烏之間的對抗更使得本身就自顧不暇的歐洲擔憂會陷入“戰爭泥潭”。

在這種背景下,民眾對於當權者的不滿與不信任情緒逐漸累積,政府推行的任何改革都會遭到批評,這種批評又使得政府不敢對經濟、民生等領域“用猛藥”。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在總統選舉之前,民調顯示只有23%的受訪者對總統保持信任,而對政府的信任度也僅為19%,議會的信任程度甚至只有12%。

對於總統、政府和精英的極度不信任使得民眾寄希望於出現政壇新面孔,他最好與寡頭“劃清界限”,自己也不從事商業,未被腐敗所汙染。如果此人擁有良好的形象與個人魅力,民眾將更加信任他。

從演總統到當總統?烏克蘭第六位總統是喜劇演員!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局面?

澤連斯基雖然直到總統選舉之前才為國際社會所知,但實際上他在烏克蘭甚至獨聯體地區已有不小名氣。作為一名媒體人,澤連斯基擁有足夠的曝光率,他此前的所有作品與電視節目都可以作為其競選材料,這為他的競選宣傳省了不少力氣。過去十多年裡,澤連斯基在電影、電視劇和諷刺喜劇中的表演讓公眾對他十分熟悉。更為重要的是,他所擅長的正是抨擊現有體制的諷刺喜劇,觀眾在歡笑之餘,對當權者的厭惡又加深了。

《人民公僕》這部電視劇中,澤連斯基扮演的總統面對寡頭和腐敗政客毫不留情,全力維護普通百姓的利益,這不僅提高了他的知名度,還讓人們自然地將他與劇中的人物聯繫在一起。在許多民眾看來,他這種辛辣的批評,就是在揭露政府的虛偽和雙重標準。幾年來政府宣稱“歐洲價值觀”,卻繼續縱容腐敗,暗箱操作。政府宣揚反俄,當權者卻依靠在俄羅斯的企業為自己牟利。澤連斯基的這種嘲弄加劇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在他宣佈參選後,民眾自然希望他能像《人民公僕》裡的“瓦夏”一樣鐵面無私,向寡頭宣戰,即使這有一些混淆了戲劇情節與現實。

當權者的貪婪腐敗,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停滯不前成為了“天時”,澤連斯基自身的良好形象和熒幕經歷成為了其參選的“地利”,再加上民眾不斷髮酵的情緒即“人和”的推波助瀾,澤連斯基以高支持率當選,就顯得不那麼戲劇化了。(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