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


"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戲劇藝術中,一直有著“第四面牆”的概念——假想在舞臺邊緣,有一道牆把演員和池座的群眾隔開,它能夠保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不受群眾影響,從而徹底融入到角色中。

而在縉雲縣思火婺劇團,從來不曾存在這樣一面牆。

年演出660多場,觀眾達150餘萬人,場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祕訣在於“鑿壁借光”,關注群眾的感受。

而這個“借光”的人,便是團長李思火。

"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戲劇藝術中,一直有著“第四面牆”的概念——假想在舞臺邊緣,有一道牆把演員和池座的群眾隔開,它能夠保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不受群眾影響,從而徹底融入到角色中。

而在縉雲縣思火婺劇團,從來不曾存在這樣一面牆。

年演出660多場,觀眾達150餘萬人,場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祕訣在於“鑿壁借光”,關注群眾的感受。

而這個“借光”的人,便是團長李思火。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縉雲縣新建鎮丹址村,人人都知道,與李家而言,婺劇不僅根植於心,且枝繁葉茂、代代相承。

李思火的高祖父是當地頗有名聲的婺劇老藝人,父親李雲升以老生擅長,母親能歌善舞,任職於解放初期成立的丹址婺劇團。論資排輩,李思火已經是家族第五代婺劇傳承者。

生於婺劇世家,當時年僅十歲的李思火便開始在婺劇班“深造”,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沒精神了就唱婺劇,一唱就神氣了。”在他眼中,“唱婺劇是一件能讓自己精神百倍的事”。

在經歷村裡的幾個婺劇團解散的現實後,他開始擔心,傳統會不會就此丟失?

於是,盛夏七月,在丹址,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思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婺劇團,時間是2000年。

“出人,齣戲,走正路!即使是民營劇團,也要像專業團一樣演給群眾看。”成立之初,李思火就給自己上了弦,“不敢懈怠”。

劇團的首演,是在丹址村的文化禮堂,劇目是耳熟能詳的《孟姜女》。從排演到服裝,從劇目到宣傳,從舞臺設計到場地佈景,都為群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高水準“視覺享受”,十里八鄉的群眾紛紛趕來觀看。

從此,思火婺劇團,一炮打響,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聲越來越響。

那些年,能請到思火婺劇團演一場戲,在當地是有面子的象徵。

李思火至今還記得,劇團上下五十多人坐在拖拉機車斗上,浩浩蕩蕩進村的場景。遇上偏遠的山村不通車時,村中的男女老少便集體出動搬道具、抬戲箱,上百人的隊伍,數千件行當,十幾裡山路,熱鬧的場景,似一次全村大遷徙,更像一場鄉村嘉年華。

住在村裡的日子,和劇目一樣紅火的,還有村民的熱情,自家田裡種的大米、黃豆、蔬菜,全都成了劇團離開時行囊中的“念想”。

一臺戲,三天兩夜,給村子帶來歡樂,更帶來勃勃生機。

這些年裡,思火婺劇團的足跡遍及麗水、溫州、金華、衢州、台州、杭州、江西以及縉雲全縣80%的村子,“如同一股春風,把小村吹暖了”。

"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戲劇藝術中,一直有著“第四面牆”的概念——假想在舞臺邊緣,有一道牆把演員和池座的群眾隔開,它能夠保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不受群眾影響,從而徹底融入到角色中。

而在縉雲縣思火婺劇團,從來不曾存在這樣一面牆。

年演出660多場,觀眾達150餘萬人,場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祕訣在於“鑿壁借光”,關注群眾的感受。

而這個“借光”的人,便是團長李思火。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縉雲縣新建鎮丹址村,人人都知道,與李家而言,婺劇不僅根植於心,且枝繁葉茂、代代相承。

李思火的高祖父是當地頗有名聲的婺劇老藝人,父親李雲升以老生擅長,母親能歌善舞,任職於解放初期成立的丹址婺劇團。論資排輩,李思火已經是家族第五代婺劇傳承者。

生於婺劇世家,當時年僅十歲的李思火便開始在婺劇班“深造”,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沒精神了就唱婺劇,一唱就神氣了。”在他眼中,“唱婺劇是一件能讓自己精神百倍的事”。

在經歷村裡的幾個婺劇團解散的現實後,他開始擔心,傳統會不會就此丟失?

於是,盛夏七月,在丹址,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思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婺劇團,時間是2000年。

“出人,齣戲,走正路!即使是民營劇團,也要像專業團一樣演給群眾看。”成立之初,李思火就給自己上了弦,“不敢懈怠”。

劇團的首演,是在丹址村的文化禮堂,劇目是耳熟能詳的《孟姜女》。從排演到服裝,從劇目到宣傳,從舞臺設計到場地佈景,都為群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高水準“視覺享受”,十里八鄉的群眾紛紛趕來觀看。

從此,思火婺劇團,一炮打響,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聲越來越響。

那些年,能請到思火婺劇團演一場戲,在當地是有面子的象徵。

李思火至今還記得,劇團上下五十多人坐在拖拉機車斗上,浩浩蕩蕩進村的場景。遇上偏遠的山村不通車時,村中的男女老少便集體出動搬道具、抬戲箱,上百人的隊伍,數千件行當,十幾裡山路,熱鬧的場景,似一次全村大遷徙,更像一場鄉村嘉年華。

住在村裡的日子,和劇目一樣紅火的,還有村民的熱情,自家田裡種的大米、黃豆、蔬菜,全都成了劇團離開時行囊中的“念想”。

一臺戲,三天兩夜,給村子帶來歡樂,更帶來勃勃生機。

這些年裡,思火婺劇團的足跡遍及麗水、溫州、金華、衢州、台州、杭州、江西以及縉雲全縣80%的村子,“如同一股春風,把小村吹暖了”。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每年660場戲,150餘萬觀眾,年收入500多萬元……透過李思火,人們看見了一個奮戰在婺劇拓展前沿的民營劇團,“執著的堅守與華麗的蛻變”。

從單純做原創演出到團隊運營管理,李思火正在經歷的,是民營劇團發展必經的“陣痛”:戲排不好,得虧;戲路不對,也得虧。儘管今年下半年,劇團的演出時間已經排滿過半,甚至明年正月裡過半的檔期都被約滿,但他依然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賺錢”。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劇團早已聲名在外,“倘若團長不拒絕,一年到頭,天天開演。”

然而,他並沒有接下所有的訂單。

“演員需要保護,他的嗓子,他的身體,都需要時間休整和恢復。”李思火不怕戲沒人看,怕的是演員“垮”了。前不久,他給整個劇團放了20天長假,除了他自己,依然在埋頭研究劇目。

劇團之間“搶”演員是常事,而李思火卻很少為此“操心”。在劇團裡,演員之間就像親人,李思火則扮演“大家長”的角色,誰家有點什麼事兒他都清楚,“能幫的全力以赴”:演員買房買車要貸款,“劇團給予擔保”,為此團裡許多演員住上新房開上小車;無論當月盈虧,工資準時發放,“年薪最高的主角已經超過20萬元”;時間最長的老生在團裡幹了整整19年,“哪怕工資低一點也要跟著他”……最讓他難以抉擇的是,職業生涯裡演員的更換。所以每一次,在辭退一個演員前,“他都先為他安排好新去處”。

作為民營劇團的“大贏家”,思火劇團有著忠實的團員,也不乏忠實的戲迷。義烏新昌橋村,每年都會邀請李思火的劇團過去,每次一演就是12場,今年是第10年。10年裡,全村上下固執地達成“默契”:“只認思火的劇團,只看他們演得戲。”

當臺下黑壓壓的一片、被擠得水洩不通時,李思火的心情,“總是格外晴朗”。

"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戲劇藝術中,一直有著“第四面牆”的概念——假想在舞臺邊緣,有一道牆把演員和池座的群眾隔開,它能夠保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不受群眾影響,從而徹底融入到角色中。

而在縉雲縣思火婺劇團,從來不曾存在這樣一面牆。

年演出660多場,觀眾達150餘萬人,場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祕訣在於“鑿壁借光”,關注群眾的感受。

而這個“借光”的人,便是團長李思火。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縉雲縣新建鎮丹址村,人人都知道,與李家而言,婺劇不僅根植於心,且枝繁葉茂、代代相承。

李思火的高祖父是當地頗有名聲的婺劇老藝人,父親李雲升以老生擅長,母親能歌善舞,任職於解放初期成立的丹址婺劇團。論資排輩,李思火已經是家族第五代婺劇傳承者。

生於婺劇世家,當時年僅十歲的李思火便開始在婺劇班“深造”,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沒精神了就唱婺劇,一唱就神氣了。”在他眼中,“唱婺劇是一件能讓自己精神百倍的事”。

在經歷村裡的幾個婺劇團解散的現實後,他開始擔心,傳統會不會就此丟失?

於是,盛夏七月,在丹址,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思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婺劇團,時間是2000年。

“出人,齣戲,走正路!即使是民營劇團,也要像專業團一樣演給群眾看。”成立之初,李思火就給自己上了弦,“不敢懈怠”。

劇團的首演,是在丹址村的文化禮堂,劇目是耳熟能詳的《孟姜女》。從排演到服裝,從劇目到宣傳,從舞臺設計到場地佈景,都為群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高水準“視覺享受”,十里八鄉的群眾紛紛趕來觀看。

從此,思火婺劇團,一炮打響,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聲越來越響。

那些年,能請到思火婺劇團演一場戲,在當地是有面子的象徵。

李思火至今還記得,劇團上下五十多人坐在拖拉機車斗上,浩浩蕩蕩進村的場景。遇上偏遠的山村不通車時,村中的男女老少便集體出動搬道具、抬戲箱,上百人的隊伍,數千件行當,十幾裡山路,熱鬧的場景,似一次全村大遷徙,更像一場鄉村嘉年華。

住在村裡的日子,和劇目一樣紅火的,還有村民的熱情,自家田裡種的大米、黃豆、蔬菜,全都成了劇團離開時行囊中的“念想”。

一臺戲,三天兩夜,給村子帶來歡樂,更帶來勃勃生機。

這些年裡,思火婺劇團的足跡遍及麗水、溫州、金華、衢州、台州、杭州、江西以及縉雲全縣80%的村子,“如同一股春風,把小村吹暖了”。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每年660場戲,150餘萬觀眾,年收入500多萬元……透過李思火,人們看見了一個奮戰在婺劇拓展前沿的民營劇團,“執著的堅守與華麗的蛻變”。

從單純做原創演出到團隊運營管理,李思火正在經歷的,是民營劇團發展必經的“陣痛”:戲排不好,得虧;戲路不對,也得虧。儘管今年下半年,劇團的演出時間已經排滿過半,甚至明年正月裡過半的檔期都被約滿,但他依然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賺錢”。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劇團早已聲名在外,“倘若團長不拒絕,一年到頭,天天開演。”

然而,他並沒有接下所有的訂單。

“演員需要保護,他的嗓子,他的身體,都需要時間休整和恢復。”李思火不怕戲沒人看,怕的是演員“垮”了。前不久,他給整個劇團放了20天長假,除了他自己,依然在埋頭研究劇目。

劇團之間“搶”演員是常事,而李思火卻很少為此“操心”。在劇團裡,演員之間就像親人,李思火則扮演“大家長”的角色,誰家有點什麼事兒他都清楚,“能幫的全力以赴”:演員買房買車要貸款,“劇團給予擔保”,為此團裡許多演員住上新房開上小車;無論當月盈虧,工資準時發放,“年薪最高的主角已經超過20萬元”;時間最長的老生在團裡幹了整整19年,“哪怕工資低一點也要跟著他”……最讓他難以抉擇的是,職業生涯裡演員的更換。所以每一次,在辭退一個演員前,“他都先為他安排好新去處”。

作為民營劇團的“大贏家”,思火劇團有著忠實的團員,也不乏忠實的戲迷。義烏新昌橋村,每年都會邀請李思火的劇團過去,每次一演就是12場,今年是第10年。10年裡,全村上下固執地達成“默契”:“只認思火的劇團,只看他們演得戲。”

當臺下黑壓壓的一片、被擠得水洩不通時,李思火的心情,“總是格外晴朗”。

縉雲這個婺劇團長不簡單,一年660場,唱出山花爛漫時……

在李思火的帶領下,思火婺劇團一路攀登,實現央視夢、奪獎夢。2011年,《斷橋》獲浙江省地方戲會演金獎;2012年,《大唐梨花情》獲浙江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金獎;2014年,當家花旦李君芬在浙江戲曲大賽中榮獲金獎……劇團先後3次以專題報道的形式,登上中央電視臺《戲曲採風》欄目組。

都說殊榮與責任並行。

載譽的同時,李思火迴歸丹址村,“有一份責任等待他踐行”。

和建團時一樣,也是夏日。2018年,在村文化禮堂二樓,丹址婺劇展覽館如約開放,裡面擺放的,是關於婺劇的故事和“歷史”——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的人,便是李思火。

“從前就愛收集婺劇老物件,自從創辦劇團才發現,原來每年要淘汰那麼多舊戲服、舊道具。”他感慨地說,被淘汰並不代表它們是“沒用的東西”,或許百年以後,能成為婺劇研究史上的佐證呢?於是,他開始收集、整理、打包、堆放,化妝盒、七星刀、工尺譜……堆滿柴間堆車庫,一間堆滿了就再出騰一間……漸漸地,他開始不滿足於蒐集這些被“廢棄”的道具,把視線轉向了不同時期的老傢什。

在他眼中,這些在不同時期、各個劇團裡真實存在過的東西,有著“豐厚完整的歷史痕跡”:解放初期掛在戲臺兩側照明的汽燈、用於烘托氣氛適時落雨的落雨燈、放大舞臺聲音的放大器……儘管殘缺不一、鏽跡斑斑,卻共同組成了縉雲婺劇的過往。

在展覽館裡,他一面將赭褐色的鼓板擦得鋥亮,一邊比畫著讚歎:“都是寶貝!”這隻有著上百年曆史的“鼓板”,是他在義烏的一家古董店裡,花巨資淘回的。

只要閒下來,他總會走進展覽館,摸摸牆上的道具,擦擦桌上的浮灰,或者整一整展櫃的擺放。在他眼裡,每一件與婺劇有關的物件,都是他割捨不掉的“情懷”。

對李思火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旁人稱讚他的藏品。每當他講述那些道具背後的故事時,總會睜大眼睛,用溺愛孩子的口吻,將每一件道具的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

如今,李思火早已是方圓十幾公里內的名人,邀約不斷。

“一定得是你的團來,別的團我們可不要。”這是每個邀請方“最固執的要求”。

記者 陳煒芬 劉斌 通訊員 黃麗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