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掃查戶口 天眼自動捉嫌犯

116個“智慧平安小區”為何零發案

手機一掃查戶口 天眼自動捉嫌犯

手機一掃查戶口 天眼自動捉嫌犯

裝上帶二維碼的智慧門牌,查戶口只需手機輕輕一掃警方供圖

5月28日晚,涉嫌盜竊電動車的陳某搬進百步亭某小區一週即落網。當晚,百步亭派出所組織50名“進社區”民警,上門入戶拉網採集“一標三實”基礎信息。

近期,武漢警方部署“萬名警察進社區‘一標三實’築平安”行動後,基層一線頻頻傳來捷報。

武漢市公安局治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公安結合“萬名警察進社區”活動,開展“一標三實(標準地址和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信息“平推式”採集,現已採集數據2780萬條。大力推廣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在已建成的武漢116個智慧平安小區,2018年刑事警情為零。通過基礎數據與科技管理深度融合, 打造智能化治安防控體系。

社區全覆蓋

嫌疑人搬家避禍

還是被抓

5月21日,盜竊電動車的嫌疑人陳某作案得手後,心中惴惴不安。近期社區裡頻頻有民警上門,他擔心害怕,趕緊到百步亭找了個新住處,心想陌生環境沒人會注意他。令他沒想到的是,5月28日,他還是被抓了。

他所不知的是,“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量大面廣,今年武漢市公安局果斷決定將此項工作與“萬名警察進社區”活動緊密結合。1287個社區、1883個村灣多了1.25萬民警支持,“一警單採”變成了“1+N”工作組合力完成,加之協管員、網格員、安保隊員、小區保安等專兼職力量配合,“人、地、單位、組織”等基礎要素信息“平推式”採集快速推進。

像百步亭所這樣織網織得密的不在少數。“每週一查、市區同查”,對流動人口中的無穩定住所、無正當職業、無合法身份證明等可疑人員,危險化學品、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等重點物品,寄遞物流、娛樂服務等重點行業場所清查整治更徹底了,全市基礎數據庫不斷完善,數據質量也得到提升。

小區織“天網”

監控+門禁

卡住在逃人員

今年1月31日,洪山區的智慧平安小區——沈家灣花園小區南門視頻監控系統突然報警,分局迅速組織警務站民警趕至該小區,通過調閱小區內部道路、單元門、電梯視頻監控,成功在該小區2棟二單元1502室抓獲一名在逃人員吳某某。

具有“高清視頻全覆蓋、智能門禁全安裝、人員信息全採集、平臺數據全共享”等特徵的新型智慧平安小區在“一標三實”工作中優勢明顯。

2019年,武漢市政府將“建設500個智慧平安小區”列為年度14件實事之一。

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瞭解到,目前,15個區102個社區的116個智慧平安小區已建成完工。據治安局負責人介紹,全市初步搭建起智慧平安小區市級數據匯聚平臺,並推動二維碼門牌上牆、標準地址上圖,實現“一標三實”精準落地,每月數據增量達65萬條,採集匯聚數據2780萬條。2018年,已建成的116個智慧平安小區全部實現刑事案件“零發案”,帶動全市入戶盜竊警情同比下降30%。

規範員工管理

企業定期批量

報送員工信息

“從業人員多,流動性大,信息採集難”曾是社區民警秦杏全最頭疼的一件事。

秦杏全是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左嶺派出所大羅村責任區民警,轄區實有人口1.06萬人,實有單位33家,其中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3家,從業人員達4萬人。

“一標三實”工作中,秦杏全打破傳統上門採集費時費力的舊方法,創新打造快捷高效的從業人員信息社會化採集新模式。

秦杏全組織轄區企業領導及保衛、人事部門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了姓名、身份證號碼、居住地址等各項採集內容,督促企業安排專職人員通過市公安局社會化採集平臺定期批量報送員工信息。同時,責任區民警嚴把流程關,監督企業嚴格落實保密制度。新模式實行後,轄區的從業人員登記率近100%,未發生一起員工身份信息洩露事件。

近期,分局又將社會化採集平臺與市局治安防控平臺成功對接,形成數據採集傳輸、篩查比對分析、結果分類推送、警種協同處置的警務工作機制。

據瞭解,轄區有一家高新科技企業員工人數多,層次複雜,過去總存隱憂。新機制啟動以來,公安機關幫助比對出124名涉毒及傳銷等人員。這不僅確保了基礎信息的“完整、準確、鮮活”,也規範了企業員工管理,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

關聯“大數據”

精準查戶口

破案100餘起

“張某,男,33歲,住址江漢區新華路。人戶不一致,請上門核實。” 5月19日上午,在武漢市公安局治安防控中心,民警把這條信息,通過系統平臺推送到江漢區分局新華街派出所社區民警的警務通上。

隨著居民上學、工作、結婚、購房等發生變化,類似這樣不在戶籍地居住的現象很普遍。對此,武漢警方應用“指尖+腳板”開展專項治理,實行“基層基礎信息上推市局——市局後臺系統關聯碰撞——生成核查指令下推基層”的三級閉環式管理。

對基層採集上傳的基礎數據,市局治安管理部門依託自主研發的治安防控平臺和公安雲進行後臺檢索比對。同時,打破信息壁壘,利用房管、工商、衛健等部門的房屋、單位等數據,以及互聯網企業的社會數據,進行關聯碰撞。一旦發現“問題數據”立即推送到基層,基層民警則按照“一址一檔、標籤管理、統籌修正”要求,逐一入戶開展信息核對,確保數據準確鮮活。

據統計,截至目前,武漢市公安局治安防控平臺共梳理有人無房信息11.1萬條、人口落地不準確信息11.9萬條,門牌漏採信息4734條、建築物漏採信息2775條,全部推送到基層。與此同時,通過碰撞比對,還發布預警信息17594條,核查可疑人員2000餘人,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案件100餘起,行政拘留39人。

長江日報記者謝冰林 通訊員王威 楊槐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