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篡漢的王莽

4、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王曹丕,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劉協得以善終。據有的史書記載,在禪讓之後,曹丕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篡漢的王莽

4、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王曹丕,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劉協得以善終。據有的史書記載,在禪讓之後,曹丕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曹丕在遊戲中的形象

5、兩晉南北朝時期是發生了16次“禪讓”,是中國歷史發生禪讓次數最多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局面,生產遭受嚴重損害,為避免對國家民生的更大破壞,實行較為和平的禪讓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劉裕,他在接受禪讓之後,將先代君主殺掉,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外禪之後殺戮舊主的先河。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篡漢的王莽

4、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王曹丕,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劉協得以善終。據有的史書記載,在禪讓之後,曹丕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曹丕在遊戲中的形象

5、兩晉南北朝時期是發生了16次“禪讓”,是中國歷史發生禪讓次數最多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局面,生產遭受嚴重損害,為避免對國家民生的更大破壞,實行較為和平的禪讓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劉裕,他在接受禪讓之後,將先代君主殺掉,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外禪之後殺戮舊主的先河。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宋武帝劉裕

6、隋朝: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從北周小皇帝宇文闡手中通過“禪讓”的方式奪取政權,後又害死宇文闡;楊堅的曾孫楊侑、楊侗二人分別禪讓給李淵、王世充二人,禪讓之後也同樣被害而死。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篡漢的王莽

4、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王曹丕,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劉協得以善終。據有的史書記載,在禪讓之後,曹丕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曹丕在遊戲中的形象

5、兩晉南北朝時期是發生了16次“禪讓”,是中國歷史發生禪讓次數最多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局面,生產遭受嚴重損害,為避免對國家民生的更大破壞,實行較為和平的禪讓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劉裕,他在接受禪讓之後,將先代君主殺掉,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外禪之後殺戮舊主的先河。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宋武帝劉裕

6、隋朝: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從北周小皇帝宇文闡手中通過“禪讓”的方式奪取政權,後又害死宇文闡;楊堅的曾孫楊侑、楊侗二人分別禪讓給李淵、王世充二人,禪讓之後也同樣被害而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隋文帝楊堅

7、唐代的禪讓除卻亡國之君李柷禪讓給朱溫之外都是內禪

8、宋代建立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重文抑武,強化忠君觀念,軍閥割據的局面不復存在,所以宋代的禪讓都是內禪,同時期的金、夏也都發生過禪讓。

9、清代:清朝乾隆帝禪讓給嘉慶帝,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禪讓。

"

提到上古時代的聖君,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堯舜禹湯文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是為後世所稱道的,認為禪讓制是道德高尚的聖君秉承天下公義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將治理天下萬民的權利和義務交接到德才兼備的候選人手中。初看起來這種制度確實很完美,但是其實施的歷史背景非常有限,而通過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探究,我們最終會發現“禪讓制”只是一個完美的傳說,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更包含著歷代人民的夢想和追求。

上古禪讓制實施的歷史背景

通過對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傳承對象和傳承方式分析,這種禪讓制只適用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關係較為簡單、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科技文化水平落後、生存生活環境十分惡劣、部族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組成簡單等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而在此種環境中,作為首領的權力極小,責任、義務巨大,所以我認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遠古時代的“禪讓制”才有可能存在。

歷史記載中實行“禪讓制”的堯舜禹時代,已經處於原始社會的末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但是根據現代的考古研究和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進行分析,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情況絕不可能實行民主的禪讓制。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禹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堯舜禪讓

因為當時的社會情形是這樣的:

1、農業、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男性佔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進入到男權時代;

2、生產關係上出現了依附關係,生產工具進一步革新,生產力水平提高;

3、生產力水平的圖稿,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開始逐漸複雜化;

4、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導致剩餘產品的出現,導致私有制的出現、階級分化、貧富分化和剝削的產生,這一點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就可以體現,已經出現了墓葬規格的分級和人殉;

5、出現了原始城市和部落聯盟,並出現了維護私有制的軍隊;

綜上所述,當時私有制已經出現,並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分化,權力已經掌握在個人手中,社會性質已經逐漸向奴隸社會演進。在此種社會背景下,“禪讓制”實行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私有制基礎之下個人掌控的權利、財富不可交出來轉變為公共權力。如此,權力的交接只能在血緣關係內繼承,或者外人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權力和財富。

對於禪讓制的存在,後世不乏質疑之聲

由於古人並無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對當時的社會情形進行辯證分析,所以一直認為或者說在情感上認為“禪讓制”是存在的。最早記載“禪讓制”的史書是《尚書》,後來《墨子》、《論語》、《孟子》、《史記》等書中也繼承了這種說法,認同禪讓制的存在; 尤其是在漢代儒家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之後,“禪讓制”更是成了不刊之論。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儒家的始祖,孔子

但是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質疑“禪讓制”的聲音一直存在:

1、戰國時期,儒家的“異類”荀子最早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天子之位是天下至尊,有誰會授予他人呢?認為堯舜禪讓的說法是虛妄之言,淺陋之說

《荀子·正論》: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通“禪”)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像

2、同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子將堯、舜、商湯、周武王並列為”以臣弒君“的代表,揭示了堯舜禹禪讓的真相是暴力奪權。

《韓非子·說疑》: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韓非子塑像

3、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也稱《汲冢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有著許多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記載,可信度是很高的。因與儒家的價值觀不符而在宋代被禁燬,但許多古書中也都曾引用其記載。我們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到堯舜禹的禪讓是血淋淋的政權更迭,並非民主和平的禪讓

《古本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竹書紀年

4、唐代的李白在他的詩作《遠別離》之中也提出了疑問,提出了"堯幽囚,舜野死"的說法。

《遠別離》: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白雕像

5、著名史學家顧頡剛認為古代歷史是各個朝代不斷累加出來的,而禪讓制是戰國學者受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

1923年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部分:但當時人民對於國王,正和現在人民對於軍閥一樣,雖是疾首痛心到極點,而要自己起來剷除他們的勢力終是無力的。他們在這般有心無力的境界中,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構成一種根本解決的想象,做宣傳的功夫。根本解決的想象是什麼?乃是政治的道德化。他們想象:若有一個道德最好的天子出來,捨棄了一切的權利,他的目的單是要天下安樂,自然可以“天下為公”,沒有爭奪的事。他們想象:倘若天子的位不是固定的,做天子的必是天下最賢的人,他必能識拔許多賢才做各項的職務;使得天下之民歸心,成就最好的政治。這一種想象就是禪讓說

顧頡剛《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禪讓說是偽史實,是直接從(墨家)尚賢主義裡產生出來的,倘使沒有墨家的尚賢思想,就決不會有禪讓的傳說。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顧頡剛先生

6、毛澤東主席熟讀史書,在讀到這段歷史時,給予了六個字的批註:“堯幽囚,舜野死”。這是引用自李白的《遠別離》;意思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堯被囚禁至死,舜被就放於野,死於蒼梧。對歷史記載中上古時代的"禪讓制"的真相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剖析。同時,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詩詞中也質疑了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記載:

毛澤東主席《賀新郎·讀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綜上所述,記載於儒家、墨家和後世史書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是出於各自學派的政治目標,而被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並不否認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禪讓制,只是不可能存在於三皇五帝時期

為何會創造“禪讓制”這一說法?

1、對於儒家而言,禪讓制是為了儒家的“天命說”、“正統說”而服務的,是為後世君王實現和平奪取政權建立理論依據;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發生過許多次真實的改朝換代或血緣關係內更易君主的“禪讓”,儒家的“禪讓”在歷史上成功實踐

2、對墨家而言,禪讓制是從其“尚賢”思想中衍生出來的,他們學說的目標是讓賢者掌握權力,為天下萬民謀福祉,這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現實還是從人性的歷史規律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3、對史家而言,禪讓制的對象都是上古聖君,史家希望以此勸諫後世君王,效法先賢聖君,具有一定的規範和導向作用

4、對古代人民而言,禪讓制的形式相對戰爭而言是比較和平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有著內外之分,禪讓與有血緣、宗法關係的人稱為內禪,禪讓人一般稱太上皇;禪讓給血緣關係之外的權臣稱為外禪,禪讓人多被授予虛爵或被殺死。

1、戰國時期:燕王噲禪位於國相子之,燕王噲養老,結果燕國朝政大亂;燕王噲之子姬平聯合燕國軍官想要武力奪回政權,被之子平定,姬平被殺;後來齊宣王介入,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姬職繼位,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燕昭王

這場禪讓的真相其實是權臣子之夥同黨羽變相的逼迫燕王噲禪位。同一時期的韓非子對這場禪讓有著精準的評價:

(子之)為其臣也,皆朋黨比周以事其君,隱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亂治,援外撓內,親下以謀上。

2、與燕國同一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禪讓:正值壯年的趙武靈王禪位與兒子趙惠文王,屬於內禪。後來趙武靈王不甘寂寞欲奪回權力,欲封另一子公子章為代王,分裂趙國,結果造成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公子章被殺。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3、西漢末年:年僅三歲的劉嬰被王莽掌控,禪位於王莽,王莽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篡位”,將禪讓、五德終始和讖緯說相結合,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大一統王朝內完成的“禪讓”,並且創立了“加九錫”這一禪讓的流程,是中國禪讓史上的一大創造,並被後世沿用。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篡漢的王莽

4、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王曹丕,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劉協得以善終。據有的史書記載,在禪讓之後,曹丕說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曹丕在遊戲中的形象

5、兩晉南北朝時期是發生了16次“禪讓”,是中國歷史發生禪讓次數最多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局面,生產遭受嚴重損害,為避免對國家民生的更大破壞,實行較為和平的禪讓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劉裕,他在接受禪讓之後,將先代君主殺掉,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外禪之後殺戮舊主的先河。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宋武帝劉裕

6、隋朝: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從北周小皇帝宇文闡手中通過“禪讓”的方式奪取政權,後又害死宇文闡;楊堅的曾孫楊侑、楊侗二人分別禪讓給李淵、王世充二人,禪讓之後也同樣被害而死。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隋文帝楊堅

7、唐代的禪讓除卻亡國之君李柷禪讓給朱溫之外都是內禪

8、宋代建立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重文抑武,強化忠君觀念,軍閥割據的局面不復存在,所以宋代的禪讓都是內禪,同時期的金、夏也都發生過禪讓。

9、清代:清朝乾隆帝禪讓給嘉慶帝,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禪讓。

上古時代的禪讓是一場有目的的歷史騙局,並在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乾隆帝畫像

10、需要注意的是,受古代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也發生過禪讓,如大理國。

禪讓制對中國古代歷史而言有什麼進步意義

中國古代歷史中,權力更迭的方式只有兩種:改朝換代的王朝戰爭和禪讓,當然這兩種方式都不會使古代中國社會的根本性質產生變化。

禪讓相對於改朝換代的王朝戰爭而言:

1、不必經過大規模的戰爭,即便是有戰爭也只是在宮城之內;

2、減少了戰爭對於社會生產的災難性破壞;

3、不必像戰爭一樣人口大量死亡。

總體來看,禪讓製作為權力更迭和政權過度的形式,可以減少社會的動亂,減少對於人民和社會成產的破壞,所付出的總體社會成本較小,有著一定的先進性和積極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