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

清朝是中國歷史的末代王朝,清朝對現代中國影響極深。而清朝文化外表與中國曆朝歷代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服飾和髮型。清朝兩百多年短衣剃髮男子留辮,然而,清朝兩百年髮型也有變遷,從清初金錢鼠尾小辮子變為清末陰陽頭大辮子。

清朝國策剃髮易服


清初剃髮易服是滿州統治者的高壓統治策略,其實早在滿人佔有關外之地時就推行“剃髮易服”。清朝前身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奪得遼東地區,所到之處以血腥屠殺與瘋狂掠奪聞名。努爾哈赤還正式頒行了野蠻剃髮令,要求各地漢人必須“剃髮投降”。雖然當時實行“老年人可不剃髮,年少者皆令範發”,實際則要求所有漢人“盡剃髮”,不剃髮就殺頭。

後金初期剃髮令就是屠殺平民新的藉口,滿人強制漢人剃髮,以證明漢人對後金徹底歸順,並要求漢人承認與女真貴族之間的主奴關係,確立後金對漢人包括文化習俗、精神觀念在內的全面統治。

"

清朝是中國歷史的末代王朝,清朝對現代中國影響極深。而清朝文化外表與中國曆朝歷代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服飾和髮型。清朝兩百多年短衣剃髮男子留辮,然而,清朝兩百年髮型也有變遷,從清初金錢鼠尾小辮子變為清末陰陽頭大辮子。

清朝國策剃髮易服


清初剃髮易服是滿州統治者的高壓統治策略,其實早在滿人佔有關外之地時就推行“剃髮易服”。清朝前身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奪得遼東地區,所到之處以血腥屠殺與瘋狂掠奪聞名。努爾哈赤還正式頒行了野蠻剃髮令,要求各地漢人必須“剃髮投降”。雖然當時實行“老年人可不剃髮,年少者皆令範發”,實際則要求所有漢人“盡剃髮”,不剃髮就殺頭。

後金初期剃髮令就是屠殺平民新的藉口,滿人強制漢人剃髮,以證明漢人對後金徹底歸順,並要求漢人承認與女真貴族之間的主奴關係,確立後金對漢人包括文化習俗、精神觀念在內的全面統治。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剃髮易服制度在清軍1644年入關後全面退行,這種民族的歧視與侮辱,表面對大明的背叛,對漢人的奴役。在清軍佔領初期,曾因引起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一度廢棄。然而清軍進軍江南後,無恥的漢臣孫之受到其它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衰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最終清朝攝政王多爾衰再次頒佈“剃髮令”,並嚴格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一律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後也以此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髮,衣冠服飾也要遵從清制,違抗者殺無赦,所謂“剃髮不如式者亦斬”。而且當時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當時對漢人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一縷頭髮,受之父母,也是漢人傳統儒家的象徵。為保護一縷頭髮,明末漢人奮起反抗,其中的號召就是“寧為束髮鬼,不作落頭人”。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和江陰十日就是這位的例子。

當時有投降清朝文人提及廢剃髮令,被殺。如降清後深受多爾袞信任的漢臣陳名夏私下議論“只須留頭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就被漢臣寧完我彈劾,最終陳名夏被絞殺。

經過二十多年的爭鬥,最終南明一個一個地垮臺,滿清徹底征服了漢人。面對剃髮令最終無力反抗,只能接受滿清統治現實。最終使得清朝剃髮易服成功,中國漢人男子一個個都頂著辮子。

"

清朝是中國歷史的末代王朝,清朝對現代中國影響極深。而清朝文化外表與中國曆朝歷代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服飾和髮型。清朝兩百多年短衣剃髮男子留辮,然而,清朝兩百年髮型也有變遷,從清初金錢鼠尾小辮子變為清末陰陽頭大辮子。

清朝國策剃髮易服


清初剃髮易服是滿州統治者的高壓統治策略,其實早在滿人佔有關外之地時就推行“剃髮易服”。清朝前身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奪得遼東地區,所到之處以血腥屠殺與瘋狂掠奪聞名。努爾哈赤還正式頒行了野蠻剃髮令,要求各地漢人必須“剃髮投降”。雖然當時實行“老年人可不剃髮,年少者皆令範發”,實際則要求所有漢人“盡剃髮”,不剃髮就殺頭。

後金初期剃髮令就是屠殺平民新的藉口,滿人強制漢人剃髮,以證明漢人對後金徹底歸順,並要求漢人承認與女真貴族之間的主奴關係,確立後金對漢人包括文化習俗、精神觀念在內的全面統治。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剃髮易服制度在清軍1644年入關後全面退行,這種民族的歧視與侮辱,表面對大明的背叛,對漢人的奴役。在清軍佔領初期,曾因引起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一度廢棄。然而清軍進軍江南後,無恥的漢臣孫之受到其它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衰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最終清朝攝政王多爾衰再次頒佈“剃髮令”,並嚴格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一律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後也以此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髮,衣冠服飾也要遵從清制,違抗者殺無赦,所謂“剃髮不如式者亦斬”。而且當時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當時對漢人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一縷頭髮,受之父母,也是漢人傳統儒家的象徵。為保護一縷頭髮,明末漢人奮起反抗,其中的號召就是“寧為束髮鬼,不作落頭人”。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和江陰十日就是這位的例子。

當時有投降清朝文人提及廢剃髮令,被殺。如降清後深受多爾袞信任的漢臣陳名夏私下議論“只須留頭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就被漢臣寧完我彈劾,最終陳名夏被絞殺。

經過二十多年的爭鬥,最終南明一個一個地垮臺,滿清徹底征服了漢人。面對剃髮令最終無力反抗,只能接受滿清統治現實。最終使得清朝剃髮易服成功,中國漢人男子一個個都頂著辮子。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清朝人被迫接收剃髮,留長辮子。然而歷史上清朝真正的髮式和現代清宮劇中陰陽頭大辮子大相徑庭。在清初說治到清朝中期嘉慶年間,長時間中國男子的髮型是“金錢鼠尾”小辮。

這種辮子在清初剃髮令中就有提及並讚美,1647年清廷在廣州頒行易服剃髮令:

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而記載南明隆武朝廷歷史的《思文大紀》清朝要求的剃髮髮型有記載則表示金錢鼠尾是淪為夷狄之邦的象徵:

時剃頭令 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

所謂金錢鼠尾就是要求男子頭髮基本上剃光,只在腦後頂留一點頭條,一個頭發大小隻有銅錢空那麼小。因為銅錢的緣故,所以稱呼為金錢鼠尾或金錢小頂。

對於清初年中國漢人男子金錢鼠尾,不過中國人自己記載,曾有在中國的外國人也曾記載,如日本人竹內藤所《韃靼漂流記》就有記載。

"

清朝是中國歷史的末代王朝,清朝對現代中國影響極深。而清朝文化外表與中國曆朝歷代完全不一樣,尤其是服飾和髮型。清朝兩百多年短衣剃髮男子留辮,然而,清朝兩百年髮型也有變遷,從清初金錢鼠尾小辮子變為清末陰陽頭大辮子。

清朝國策剃髮易服


清初剃髮易服是滿州統治者的高壓統治策略,其實早在滿人佔有關外之地時就推行“剃髮易服”。清朝前身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奪得遼東地區,所到之處以血腥屠殺與瘋狂掠奪聞名。努爾哈赤還正式頒行了野蠻剃髮令,要求各地漢人必須“剃髮投降”。雖然當時實行“老年人可不剃髮,年少者皆令範發”,實際則要求所有漢人“盡剃髮”,不剃髮就殺頭。

後金初期剃髮令就是屠殺平民新的藉口,滿人強制漢人剃髮,以證明漢人對後金徹底歸順,並要求漢人承認與女真貴族之間的主奴關係,確立後金對漢人包括文化習俗、精神觀念在內的全面統治。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剃髮易服制度在清軍1644年入關後全面退行,這種民族的歧視與侮辱,表面對大明的背叛,對漢人的奴役。在清軍佔領初期,曾因引起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一度廢棄。然而清軍進軍江南後,無恥的漢臣孫之受到其它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衰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最終清朝攝政王多爾衰再次頒佈“剃髮令”,並嚴格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一律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後也以此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髮,衣冠服飾也要遵從清制,違抗者殺無赦,所謂“剃髮不如式者亦斬”。而且當時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當時對漢人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一縷頭髮,受之父母,也是漢人傳統儒家的象徵。為保護一縷頭髮,明末漢人奮起反抗,其中的號召就是“寧為束髮鬼,不作落頭人”。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和江陰十日就是這位的例子。

當時有投降清朝文人提及廢剃髮令,被殺。如降清後深受多爾袞信任的漢臣陳名夏私下議論“只須留頭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就被漢臣寧完我彈劾,最終陳名夏被絞殺。

經過二十多年的爭鬥,最終南明一個一個地垮臺,滿清徹底征服了漢人。面對剃髮令最終無力反抗,只能接受滿清統治現實。最終使得清朝剃髮易服成功,中國漢人男子一個個都頂著辮子。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清朝人被迫接收剃髮,留長辮子。然而歷史上清朝真正的髮式和現代清宮劇中陰陽頭大辮子大相徑庭。在清初說治到清朝中期嘉慶年間,長時間中國男子的髮型是“金錢鼠尾”小辮。

這種辮子在清初剃髮令中就有提及並讚美,1647年清廷在廣州頒行易服剃髮令:

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而記載南明隆武朝廷歷史的《思文大紀》清朝要求的剃髮髮型有記載則表示金錢鼠尾是淪為夷狄之邦的象徵:

時剃頭令 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

所謂金錢鼠尾就是要求男子頭髮基本上剃光,只在腦後頂留一點頭條,一個頭發大小隻有銅錢空那麼小。因為銅錢的緣故,所以稱呼為金錢鼠尾或金錢小頂。

對於清初年中國漢人男子金錢鼠尾,不過中國人自己記載,曾有在中國的外國人也曾記載,如日本人竹內藤所《韃靼漂流記》就有記載。

清宮劇中男人大辮子都是騙人的,其實清朝男子髮型長期是金錢鼠尾

金農畫像

“金錢鼠尾”辮與自漢唐兩千多年來,男子一直是束髮別簪的髮式相差甚遠。相比明朝以前漢人寬大袖蓄髮,“金錢鼠尾”辮不可謂不猥瑣難看。

由於清朝執行高壓剃髮令,在康熙滅南明後,剃髮髮型一直保持金錢鼠尾式樣。一直到乾隆時期也是如此。如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繪製的中國男子髮式還是“金錢鼠尾”辮,揚州八怪金農流傳的畫像也可以看出當時文人依然是金錢鼠尾髮型。

而現代清宮劇中普遍看到的陰陽頭髮式,在當時是嚴禁的。1647年滸墅關民丁泉就因為留了類似陰陽頭髮式(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而不是金錢鼠尾而被處斬。縣官也以失察“從重 議處,家長、地鄰即應擬罪”。

清朝中晚期之後出現陰陽頭

清朝髮式在清朝中後期發生變化,出現了我們今天清宮劇中看到的陰陽頭。金錢鼠尾到清末陰陽頭,其實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順治到乾隆時期為鼠尾,乾隆末期到道光時為豬尾,鴉片戰爭前後到清朝滅亡為蛇尾。1799年(清朝嘉慶四年)日本的中川忠英所輯錄《清俗紀聞》冠禮卷繪畫中,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髮,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髮帶繫結,可以看出嘉慶時金錢鼠尾已經有所變化。此外陳登原的《國史舊聞》也有相關記載。

鴉片戰爭後歐洲人入侵中國,留下的諸多照片。這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國人髮型當時已經是陰陽頭。或許因為只有這些照片,導致現在清宮劇無論是康熙時期還是光緒時期一律男子以陰陽頭裝扮出現。

辮子是滿清滅明朝是對漢人的一種奴化,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醞釀是以反清的民族革命為召喚的,明亡以後的剃髮留辮的屈辱,重又在清末各種矛盾中升級。1904年在上海刊行的《國民日日報》中,有一篇名為《豚尾奴》的文章,其宣稱:

我告訴國民,快割去豚尾,即以其法還相治,欲殺胡兒糾辮子……

不過當時滿清還是頑固執行剃髮令,不剃髮就是犯罪。最終在辛亥革命清朝滅亡後中國人才開始剪掉辮子。

參考資料:《思文大紀》

更多歷史知識請關注@大南帝國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