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在鄉里、市裡都有關係,你查不下去的……\'紀檢幹部偏不信邪'

我和夏天最來電 人民日報海外網 2019-07-16
""'李家在鄉里、市裡都有關係,你查不下去的……'紀檢幹部偏不信邪

資料圖 視覺中國

又是一年盛夏,又聞一季蟬鳴。看著辦公桌上的日曆,我的思緒不禁回到2006年的夏天。當時,組織決定調整我到百花湖鄉從事紀檢工作。有同事勸我說:“鄉幹部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幹紀檢得罪人,以後不好相處,最好別去。”妻子當時也不理解:“紀檢幹部得罪了人可能受打擊報復,你想清楚再決定。”

彷徨之際,我讀到了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不禁感慨萬千:一個封建官吏尚能做到“家國事,輕重分”,我為什麼做不到呢?我毅然加入紀檢監察幹部隊伍,一干就是13年。

當紀檢監察幹部,免不了要過“人情”關,特別是在鄉鎮基層“熟人社會”。2009年7月,一封群眾反映“老支書”李某某在實施“危房改造”中存在優親厚友問題的舉報信轉交到監察室。李某某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長達36年。在村民眼中,“老支書”是個“能人”,上下關係沒有搞不定的。入村調查期間,有群眾勸我:“李家在鄉里、市裡都有關係,你查不下去的,還是別查了。”成為紀檢監察幹部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們乾的就是得罪人的活。無論是礙於情面還是怕擔風險,紀檢監察幹部不擔當,受苦的就是老百姓,黨和政府的形象也會受損。

為了給群眾一個交待,我們對信訪涉及事項繼續實地調查。原來,“老支書”在為本村村民申報危房改造補助款過程中,收取了3家村民的“好處費”1300元。此外,“老支書”領取的村集體退耕還林款中有8000元去向不明。在調查取證期間,“老支書”主動退還了“好處費”,但對8000元退耕還林款卻未歸還。一些市裡的領導託鄉幹部找我打招呼,“群眾沒有舉報支書侵佔退耕還林款,‘民不告、官不糾’,不要再追究了。”平心而論,我和“老支書”也打過很多交道,但私情不能代替黨紀,否則就是瀆職。我拒絕了各類說情,堅持“一定要追回欠款”。最終,8000元退耕還林款被追回交還村裡。“老支書”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做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時常會面臨公與私的抉擇,紀檢監察幹部肩負的初心和使命讓我一次次戰勝雜念。一年夏天,我被抽調到市紀委參與查辦某小學“私設小金庫”案件。那時,我兒子剛從這家小學畢業。妻子對我說:“學校的老師平時對兒子那麼關心,你現在去查人家,情面上多掛不住?能不能不參與?”確實,我只是個普通幹部,可以找許多理由不參與。但作為紀檢監察幹部,我的職責就是維護黨紀權威,吃的就是這碗飯。如果臨陣脫逃,我一生都會自責。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參與調查。

查辦案件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如湯沃雪、易如反掌,很多時候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做大量紮實細密的調查取證工作。在查處某小學“私設小金庫”案件期間,該校財務人員拒不承認存在“小金庫”賬本,單位賬面又查不出問題,一時間,調查陷入僵局。為了取證,我們喬裝學校食堂採購人員,走遍城區30多家麵食經營門店,終於取得了學校在訂購學生面食過程中收取“回扣”的第一手資料。以此為突破口,通過政策攻心,學校財務人員最終交出了7本“小金庫”記賬本,涉及違規收取費用70餘萬元。經查,這70餘萬元經校長同意,全部用於教師福利,該校校長邢某因此受到撤職處分。

“清粥祭五柳,白眼看王侯。功過千年在,得失一土丘。”在名利面前不為所動,在金錢面前不為所惑,在友情面前不為所用,在人情面前不為所俘,堅守一顆初心不動搖,這才是紀檢監察幹部應該有的樣子。(作者:鄒安富,貴州省清鎮市紀委監委幹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