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溫州大學 甌江 林培 寧靜 溫州青橙思想家 2017-06-08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教育是人間最美的風景;教育之旅是人間最美的旅途。從建設小學出來,由白鹿外國語學校,到甌江小學,再到溫州大學附屬第一實驗小學,一路走來,且行且思,感觸頗深。那些出落在教育旅途中的生機與色彩、喜樂與寧靜、定力與慧思,如春江潮水一般,不斷地滋養著我的心靈和生活,讓我的生命變得愈加溫潤、愈加豐盈。

——溫州大學附屬第一實驗小學校長 林培明

“我一直有著深深的教育情結,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初見林培明,是在溫三中文宣隊成立50週年慶典上,她的身影出現在舞臺上,《斗笠舞》英姿颯爽,《柑林曲》歡快喜慶,年輕的舞姿讓人不禁訝然,簡直不能相信她是一位已經從建設小學退休下來幾年的老校長。

再見林培明,是在溫州大學附屬第一實驗小學裡,洗淨鉛華的她,依然有著與她的年紀不相稱的年輕,她正和同事們在暢談,歡快的聲音,親切的言語,也讓人很難把她和校長的職位聯繫在一起。

林培明是一位紮根教育四十年的教育工作者,一位擔負著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使命、整整進行教育創新二十多年的現代教育管理者,她曾經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德育優秀工作者等榮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我畢業於溫三中,有幸成為文宣隊的一員。記得那時我從練舞的教室邊路過,被恩師陳小雷相中,動員我去了文宣隊。我很喜歡跳舞,排《紅色娘子軍·斗笠舞》時,老師安排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看一段,學一段,跳一段,生生拿下了整部舞曲。後來排群舞《柑林曲》,有了王明中導演指導,我接受了專業訓練。我父母親不反對我跳舞,但對我有要求,那就是各科文化考試分數要達到95分以上。為了追求自己的愛好,我就在排練之後,猛補作業,一門課都沒有落下。《柑林曲》跳到省裡,影響至全國,我認為自己在其中受到了鍛鍊、得到了薰陶。那時候沒有素質教育的提法,但文宣隊的生涯影響了我的一生。”

“1974年高中畢業,我去做了教師。我做教師,可以說是繼承了我父母的衣缽,很理所當然。我的父母都是教師,一輩子在學校教書育人,我自小耳濡目染,深知這份事業背後的付出,也深感這份事業的偉大。”

青春年少的林培明憑著年輕人的激情與夢想,投身於教育事業。她鍾情於講臺,鍾情於校園,更鐘情於學生。為了更好地完善教育理念、服務於學生,她用了6年時間,通過艱難的自考,啃下了專科、本科教育管理學。在教育行思之旅中,她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質疑。在做建設小學大隊輔導員期間,乃至後來走上管理者崗位,她皆能以教育為根本,千方百計推進素質教育,使建設小學煥發勃勃生機。她說:“教育不是夢,但教育不可無夢。”正是秉著這樣的信條,她以初心不改的教育理想作為超越教育現實的航標、燈塔,踏踏實實地走出了一條有口皆碑素質教育之路。

“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呈現出陽光、靈動、自由、好學的樣態。”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早上7點半,在溫大附屬一小門口,林培明經常已經候在那裡,迎接她的孩子們。一個一個孩子從她面前經過,她觀察他們、瞭解他們、讀懂他們,通過孩子們上學的狀態,明察秋毫的她,就知道孩子們是不是對學習充滿激情和愉悅。更有一些孩子,會和她分享心裡話,偷偷地告訴她一些小祕密。

“孩子們都是可愛的。家長們把他們託付給學校,孩子們又毫無保留地把自己託付給教師,所以學校的責任是重大。我們在門口迎接孩子,不僅僅是隨到隨接,而是通過這個小細節,讓家長安心,讓孩子有安全感,更是為了事事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是很天真的,開心了就會笑,就會愉悅,我關注每一個孩子,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呈現出陽光、靈動、自由、好學的樣態。”

現在,家長生二胎的現狀很普遍,一些孩子相對缺少了關注。而現在的孩子普遍有個性,尤其是敏感的孩子,會感到悶悶不樂。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把情緒帶到學校。林培明觀察到一位孩子上學的狀態不好,一直沒有笑容,她就馬上與家長溝通,問明事由。為了孩子,她一方面讓家長多關愛孩子,一方面在行政會議上,與教師們討論,每位教師見到這位孩子,都會多送出一些問候:“今天誰送你啊?”“妹妹可愛嗎?”在家長的配合下,在教師們的努力下,孩子漸漸打開了心結,綻放了笑容。

在林培明的眼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而美麗的存在,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傾注關愛。有一位孩子,中途轉學過來。自身很優秀,也很自我,樣樣都想爭第一。於是,她跟孩子的父母進行了有效的溝通,與教師們具體地制定措施。首先,她選擇了一個適合他的個性的班集體,其次,對於孩子過於喜歡錶現的個性,進行及時的引導,讓他學會融入集體、服從集體,相互尊重、相互學習。

“幾十年的經驗,直覺讓我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個性。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紮紮實實讓每個孩子都要學好。教育不是工業,孩子不是產品。教育更像農業,孩子們需要空氣、陽光、雨露和風,需要我們園丁的呵護。在我看來,小學階段的孩子,要讓他懂得做人道理,養成學習習慣,注意興趣與探究精神的培養,讓孩子舒展個性,自主發展。所以我從建設小學一直到溫大附小,都注重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努力讓他們發現美、認知美、挖掘美、塑造美,我相信,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找到屬於他們的天地,成為有用之才。”

“我對民辦學校發展的思索——‘境界說’和‘三自經’。”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溫州青橙思想家|林培明:教育也許是我一生的宿命

2011年,林培明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與民辦教育結緣。那年6月,鹿城區教育局為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探索民辦學校發展通途,拓展優質教育資源,把老牌民辦小學——溫州市白鹿外國語學校和由甌江高中轉型而來的甌江小學納入溫州市建設小學教育集團,林培明作為執行者,就這樣走到了民辦教育的舞臺上來。

名校的根基在於其生生不息的品牌文化。建設小學迄今已有近90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有底蘊、有積澱、有口碑的歷史文化名校。而白鹿外國語學校和甌江小學與建小相比,其基礎不同,文化不同,管理不同,發展當然也不同,林培明對學生是因材施教,對學校也同樣如此,分別施政、分別用心、分別探索,讓這兩所學校各自綻放出豔麗的文化色彩。

時光流轉到2015年4月,林培明受鹿城區教育學會和溫州大學教師教育院委託,負責溫州大學附屬第一實驗小學這所全新高端的現代化小學的創建工作。她在通過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諸多名校考察之後,結合溫州的歷史文化特質和基礎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提出了“為智慧與幸福的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踐行“面向全體、尊重差異、發展特長、成就個性”的教育方略,積極創設適合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特長髮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開發以生為本的多元化課程文化體系,營造好學、樂學、善學的環境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我希望小學六年能成為孩子們美好的回憶。對於教育而言,課程規劃是基礎,溫大附小設置了BAC課程規劃,以生為本。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深刻認識到,小學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在於傳授孩子們做人的道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的激情和慾望、培養思考和質疑的能力,要讓孩子們學有所成、身心靈健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我深深認同這個觀點,根據‘境界說’,我延伸出‘三自經’——自立:立足自我、志存高遠;自強:勵精圖治、鑄造品牌;自能:上下求索、積極發展。”

經過兩年的辦學實踐,林培明不僅靠個人的魅力在帶領團隊,作為管理者,她對學生、對學校、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辦學理念、思想與行為,已經滲透進這支團隊、影響著這支團隊,從而也打造出這支團隊。在校320名學生的家長對學校的認可度比較高,這也激勵與鼓舞了教師團隊的戰鬥力。“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既然當了老師,就要當好老師。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我團隊裡每一位老師的要求。我把教育當成我終生的事業來做,具體到溫大附小,在我的規劃裡,它不是貴族學校,而是要把它辦成一座優質學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