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要學會換勁,“上提下頓,豎拉橫撐”,它會對你有所幫助

文章 武術 威力 太極浮屠 2019-04-09

人活八十年,山立十萬年。山也有命,越長越高。人效法山,願為第一峰,高聳入雲,自強不息。拳勁有很多,有乾脆利落的,有綿沉渾厚的,也有透身而過的。勁是什麼,結構用功產生的能。看不見,但摸得著,感受的到。一搭手,要豎力橫撐,用支撐的住。喝酒,品酒勁。打拳,吃拳勁。所謂的吃,能產能留。剛著來,柔著消,融於己身,算是得了東西。東西是什麼,有兩個說法,第一練法。有人得了練法,得了東西,但還要練出來。第二功力,說一個人,身上有東西,是說他有功力。先得功力,再得技巧,這是正路。頻率,這個東西,要隨時調整。不要一緩到底,也不要一味剛猛,調劑著來,使身體變一變,不同拳頻,會有不同感受。有時候,通過變頻,突破瓶頸,不失為一個妙法。有一天,你不在感到勁了,你就是頻率,頻率就是你,這是真正法喜。再往上修,才能真正邁向真空。人都做夢,醒了就忘,有人不是,從頭到尾,夢裡清醒,和白天一樣活著,都記得。這種清醒夢,是一種定力,修空相,關照力強。

練拳要學會換勁,“上提下頓,豎拉橫撐”,它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軍壓境,烏雲蓋頂。古代馬軍衝鋒,所向披靡。破馬軍,著名的有鉤鐮槍,專削馬蹄,阻擋衝鋒。鉤,武術器械。古兵器的戈,變短了,進化成了鉤。外圓鈍,內開刃,用的都是裡勁。裡勁,不是內勁。內勁,是臟腑內壓。裡勁,是臂與腿內側發力,屬小肌肉群。鉤法,左右變化,裹身形,起伏吞吐,勁走浪式。這種裡勁,類似束身裹勁,強調脊柱。用脊柱發力,就得蹬地上掙。發力,先動身子,而後動手。虛招,是試探,真用勁打實了,是身上來的。頭條號太極浮屠。金子為何比銀子貴,因為少。貴精不貴多,一兩個事兒,做好了,就是成就,不貪多。比如刀,一條刃,不要那麼多招,就是砍劈。二十九軍破鋒八刀,就那八下,不停反覆練,威力就出來了。一純頂百會,說的再多,你如果有心,能看出來,這麼多篇文章,其實是一個功法,只是換了角度。

練拳要學會換勁,“上提下頓,豎拉橫撐”,它會對你有所幫助

上提下頓。開步站立,輕輕的,把雙臂提起來,手到眉毛,放鬆。突然間,下按雙掌,蹬地箍臀,拔脊拉肩,緊閉肩胛。雙掌落點準,關鍵是拔脊柱。一催命門,猝然下捋,要的就是速彈。頓是什麼,小腹收緊,掌根一挫,突然一停。盧氏結構的頓挫勁,比較明顯,兼具整合與彈性。你鬆那一下,是為了突然一整,這才是目的。提是什麼,太極有個採勁,採這個勁,不僅是往下突然一拽,還可往上抹帶。常見於,活步推手,用掌搭在對方肩上,突然往後,一個抹提,無防備,人就前傾,被拔了根,這是個提勁。豎拉橫撐,指的是脊柱與肋骨,拔腰立脊,必要開肋,以增橫勁,要不太單薄。你一舉手,就開肋,你一下按,就撐肘。開肋,使拔腰變得更長。撐肘,就是拉肱,能把後背的勁,催過來。自己獨練,靜心體會勁路,哪個點發力,勁怎麼放出去,心裡要明白。橫著發,豎著打,任意調換。裡頭動,外頭髮。鬆完就緊,換勁再發。

相關文章見,(先抻後撐)(頓挫丹田

練拳要學會換勁,“上提下頓,豎拉橫撐”,它會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