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懸崖採藥救重症孫子”調查:誰把愛心推上懸崖'

"

原標題:誰把愛心推上懸崖

“8月8日,四川宜賓農村,73歲的何春元揹著揹簍,踩著膠鞋上山採藥。當地藥材普遍賣價低廉,除了一種叫米桑藤的藥材……何春元踩著晃悠悠的岩石,費力拽著藤蔓,揹回家後切段、晾乾,趕集時拿去集市上賣,半個月加起來能賣150元左右,頂多能給患有血癌的孫子買1粒藥……”

這是今年8月9日,新浪微博認證博主“公益記者馬小馬”、“馬小馬”企鵝號(以下簡稱“馬小馬”)發佈的一則圖文故事,題為《7旬爺爺懸崖“淘金”半個月,只夠給重症孫子買1粒藥:盡力了!》。此事迅速感動眾多網友,並被眾多微博、微信用戶紛紛轉發,引發公眾對宜賓珙縣老人何春元“採藥救孫”的關注。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何春元的孫子何興(化名)患髓系白血病需大筆錢治療基本屬實,但上述自媒體藉以打動網友的“採藥爺爺”故事,卻有被誇大等不實之處:何春元早已不上山採藥,採藥照片也系擺拍。並且,推動發佈“採藥爺爺”故事的公益機構,要對籌款收取10%作為管理費……

如此炮製悲情,損害的究竟是什麼?

懸崖上的故事

爺爺採藥救孫?

誰在添油加醋

記者調查發現,當事爺爺早已不上山採藥,採藥照片也系擺拍。但因治病當事人家庭拮据確屬事實,後續治療費仍面臨巨大缺口

能籌到款就行?

慈善呼喚真實

故意造假行為破壞了慈善的立足之本,令公眾對慈善事業產生懷疑,進而削弱救助熱情——

最終損害的,是更多需要救助的人的利益

A

悲情文章

自媒體:“爺爺懸崖採藥半月,頂多夠孫子買1粒藥”

“馬小馬”發佈的“採藥爺爺”文章,這樣描述年過七旬的宜賓老人何春元採藥救重症孫子何興的故事——

跟著父母遠在浙江嘉善打工的何興,原本應在2018年6月參加高考。然而不幸很快降臨,2018年4月3日,何興被查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4月9日開始化療。去年9月,何興轉到了河北醫院做骨髓移植,需要籌集50萬,爸爸何良洪四處籌錢、借債、報銷,好不容易給兒子順利做了移植……出倉後,膀胱炎、腸排接踵而至,靠吃十多種抗排異藥控制,每月至少2萬,蘆可替尼一盒8000元,一盒60粒,每天吃兩粒,一月要吃一盒。

8月8日,四川宜賓農村,73歲的何春元揹著揹簍上山採藥,當地藥材普遍賣價低廉,除了一種叫米桑藤的藥材,貼著懸崖生長,2年才長一根,雖然每斤才賣2元,但相比其他藥材已經很值錢了。何春元踩著晃悠悠的岩石,費力拽著藤蔓,揹回家後切段、晾乾,趕集時拿去集市上賣,半個月加起來能賣150元左右,頂多能給患有血癌的孫子買1粒藥。何春元盡力了,這是他能力的極限。

在文章最後寫道:如果你想幫助這個家庭,請點擊捐款鏈接:血癌少年放棄高考……

記者發現,“馬小馬”在騰訊公益平臺上推送的這則“七旬爺爺懸岸採藥救重病孫子”的故事,引發了廣泛關注,截至9月1日,共收到6871條評論;這個故事也被認證為“知名互聯網資訊博主”的某賬號轉發,獲得點贊1157次。不少網友在感動之餘,紛紛表示願意解囊相助。

在騰訊公益平臺,記者查到了何興的籌款項目執行情況,收款機構為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執行機構為合肥市包河區上善關愛中心。何興項目的籌款目標為30萬元,截至9月2日上午11時,已籌集到191653.97元,項目完成進度近64%。

那麼,這個“爺爺懸崖採藥救孫”的悲情故事是真實的嗎?

B

記者調查

家屬:“他們守在我身邊指點,一直拍到滿意為止”

但在記者的調查中,“採藥爺爺”故事真實的一面漸漸浮現——何春元早已沒上山採藥,也並非在孫子罹患白血病後專門去懸崖“淘金”。

8月15日下午,記者在宜賓珙縣上羅鎮找到“採藥爺爺”何春元時,他正在街上和人喝茶。他說,自己今年實際已75歲,並非73歲。何春元家住上羅鎮黃臘村,共有四子。何興的父親何良洪排行老四,是何春元最小的兒子。

8月15日下午,何春元打開何良洪家的房門,記者看到,何良洪家的偏房裡有一圈藤條,早已完全乾透了。這就是何春元從山裡採回來的米桑藤,也即“馬小馬”文章中提到的在懸崖採的藥。

何春元告訴記者,米桑藤就是中藥木通,在上羅鎮很常見,並不是只生長在懸崖上。實際上,75歲的何春元已經很久沒有真正上山割米桑藤了,他已記不得多久沒去割了。他大兒媳王繼巡說,“至少母親去世後就沒去了。”不過,何春元非常肯定,最後賣的米桑藤是此前三年斷斷續續割的,並不存在每個月每天都割米桑藤的情況,也不是在孫子何興罹患白血病後專門去懸崖“淘金”。何春元說,孫子生病後,他確實也拿過一些錢給孫子,但不願透露具體金額。何興的母親陳吉容向記者確認,是2000元。

“馬小馬”在文章中還說,何興“無數次在跟爺爺的電話裡忍不住哽咽,爺爺總是告誡他男子漢要堅強”。但何春元說,孫子其實很少給他打電話。何興則稱,10天半個月才跟爺爺打電話,“找不到什麼話說。”

此外,在“馬小馬”發佈的“採藥爺爺”故事中有一張照片:何春元揹著揹簍爬上陡峭的山崖,身前荒草叢中有一株沿著懸崖生長的米桑藤……不少網友被這張照片深深感動。但這張令人“動容”的照片並不是何春元採藥的真實照片,而是應“推手”的要求擺拍的。

何春元告訴記者,“8月8號,也是來的一個‘記者’,他喊我背上揹簍,做起(模擬)割米桑藤的樣子,拍的照片。”但陳吉容糾正了公公的說法:“‘記者’沒去珙縣老家,是喊我小姑子拍的,他們(推手)的人守在我身邊指點,一直拍到滿意為止。”

懸崖下的真相

悲情如何炮製

幫“推新聞”籌款 公益機構收10%管理費

陳吉容告訴記者,發佈“採藥爺爺”故事的推動者,包括公益機構“上善”和“馬小馬”團隊。據她介紹,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住院的基本都是白血病患者,動輒就需數十萬上百萬治療費,不少都是和他們一樣的農村家庭。即使走農村醫保可報銷一部分,仍然面臨巨大壓力。因此,公益組織的人會經常到醫院,幫患者“推新聞”籌錢。

在開始給何興“推新聞”之前,“上善”的一名工作人員向陳吉容發來確認信息:1、推送新聞款項是撥付醫院或者醫藥機構對公賬戶;2、需要一年內原件,包括報銷後的結算單、外購藥等治療費等;3、成年人收取推送籌款的10%作為管理費,未成年人是6%。

陳吉容說,根據他們此前達成的口頭協議,公益機構將收取10%作為管理費。記者注意到,何興這個項目籌集的資金已達19萬元,這意味著公益機構將收取1.9萬餘元管理費。如果項目全部落地,目標達成,公益機構可收入30000元。

陳吉容稱,在最近推送的“新聞”中,何興項目是籌款最多的,原因可能是“新聞點”找得好。而“七旬爺爺懸崖淘金”這個故事,採寫者並沒有看到爺爺採藥,只是陳吉容向他們提到爺爺採藥的事,就被著重寫出來了。自稱“馬小馬團隊”的工作人員小歐告訴記者,何興的文章是她捉筆寫的,但經過上司修改才如此感人。“我們沒有去他(老家),我是電話採訪的何興媽媽。”小歐說,照片是他們(何家人)自己拍的。

9月1日下午,記者以諮詢者身份聯繫上“上善”公益機構一工作人員,就一個骨髓移植後出現排異反應的案例進行諮詢。該工作人員說,他們籌款的方式主要是幫助“推新聞”,在“新聞”最後會有一個捐款通道,點進去才能捐款。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他們和“馬小馬團隊”簽了合作協議,何興的籌款鏈接是他們做的。“推新聞從籌款中收10%,其餘捐款全部撥給醫院。”9月2日上午,記者輾轉聯繫到“馬小馬”。他確認,“採藥爺爺”故事是他所寫。

孩子真實情況

術後出現嚴重排異反應 後續治療費仍面臨巨大缺口

雖然“馬小馬”筆下的“採藥爺爺”故事有不實之處,但患上白血病的何興,因治病家庭拮据,確屬事實。

記者從宜賓珙縣上羅鎮政府獲得的資料顯示,何興生於1999年9月。2018年4月,何興被診斷為急性髓性白血病,在上海北站醫院進行化療,之後轉到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目前已享受民政、醫療等相關政策以及政府救濟。2018年11月,上羅鎮政府組織職工為其捐款,總金額為4180元,同時很多職工也在水滴籌上捐了款。各項救助和報賬合計金額482413.36元。何興讀書的浙江嘉善學校也組織過捐款,據其班主任張老師回憶:“捐款總額共10多萬元。”

對於當地政府提供的數據,陳吉容表示認可,並稱2019年的15萬餘元治療費已報銷了5萬餘元。2018年9月23日,何興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供體是父親何良洪。術後,何興出現嚴重排異反應,面臨高昂後續治療費用。

陳吉容告訴記者,每週查血開支在600元至1200元,每月大查的開支在13000元至18000元,加上服用進口藥等,每月花銷近40000元。因為何興系異地就醫且未逐級轉院,其醫保範圍內只能報銷60%左右,還有大量進口藥、特殊檢查等項目無法進入醫保報銷體系,只能自己承擔。目前,何興處於骨髓移植後最危險的前3年,需服藥和定期檢查,這個階段可能持續5年之久。現在,陳吉容已從廠裡辭職,何良洪也在浙江嘉善照顧讀書的女兒。當地政府為一家四口辦理了低保。陳吉容說,從何興患病至今,一共花了140餘萬元,除去報銷、各類救助和捐款,不僅家裡積蓄花光,還欠了40多萬外債。

而在“推手”運作下,故事發布至今近一個月,30萬元的籌款目標只達到19萬餘元。目前,孩子的後續治療費仍面臨巨大缺口……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羅敏 攝影報道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