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漢語言文學”500多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的評價,有點意外

該篇文章約8000字,完整閱讀需耗時約15分鐘


看完“漢語言文學”500多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的評價,有點意外


高考寶隨機抽取500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的評價,沒想到87%的同學都表示喜歡自己的專業,不後悔攻讀“漢語言文學”。這個比例大大高於一些傳統熱門專業,如:土木工程,機械,自動化,醫學等,令人驚訝。

來看看這些過來人是怎麼平價自己專業的:


看完“漢語言文學”500多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的評價,有點意外


“ 工作:今年大四應屆,座標上海,從事文案策劃,正式上班5個多月了,工資卡里存款有1w2,個人稿酬部分和工作室賬目相關,沒法算就不算了。在上海活得還可以,勉勉強強吧,和知乎平均就不比了。畢竟我的大學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破二本,和知乎隨便的都是985以上的各國高端名校比起來就太囧了o(╯□╰)o在上海找工作的時候也完全夠不上加分項目,不拖後腿就不錯了。這個工作按我安身立命的目標,應該完全沒問題。工作內容主要負責內刊文稿撰寫,採訪報道,審稿,日常公司活動的文稿,有時候寫個劇本拍宣傳片,沒事幹的話給專業的同事打打下手做點ps,pr,攝像等工作,學習他們的專業技能。整個部門沒什麼活幹的季度,就是集體吃吃喝喝聊天的狀態。愛幹嘛幹嘛,乾點私活啥的。以上是工作方面的情況。

在說建議之前,我想說說我對漢語言文學系的理解。我非常熱愛自己的專業的,重來一百次我還是會選這個專業。我從小就希望上一個這樣的專業,現在畢業了我依然熱愛著它。也從未後悔過選擇中文系。中二病一點的說法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讓我看見了一個更好,更值得我愛的世界。現實一點的說法就是,它讓我學會了更精準的表達,以及理解別人表達內容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有什麼卵用?說功利一點呢。如果你能迅速get老闆或客戶的半天講不清的他要的效果,然後火速“翻譯"出來,你說有用沒用?你能夠通過自學和請教技高嘴笨的人,然後迅速掌握技能或是在他們的指點下輕鬆完善自己的作品,你的學習能力快,工作效果比別人好你說有沒有用?

說精神一點呢。

你獨到的文學領悟力,能夠通過書籍獲得很多你人生無法獲得情感體驗,很多文學作品小細節,動人之處是需要讀者本身有很高的閱讀素養的。也能夠通過高效的閱讀,更快讓自己思維更加敏捷,學識更加淵博,不再很容易就被事物表象迷惑。你變得從容豁達,對人生非常坦然,這樣的自己是變得讓自己更喜歡,也讓別人更舒服。

轉自知乎作者餘痕


看完“漢語言文學”500多畢業生對自己專業的評價,有點意外



“本人從小厭惡語文,高考首項志願並不是漢語言文學,大學錄取時我因為成績渣被擠退到了並不怎麼被看好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從事內容運營相關工作,薪資同等水平不算很棒,但相較同級畢業生而言,算好!

我為什麼從討厭語文開始走進漢語言文學領域,再後來專門從事內容生產工作,而且打算一直走下去…

1. 我在上大學前和上大學後對漢語言文學的認識

上大學前,毫無疑問,我是一名中二學渣。渣到唯有考試成績能讓我在高中不被老師一起之外,其他表現老師們經常對我咬牙切齒。

我不喜歡讀書,所以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怎麼可能學好語文。對於那時候沒見過啥世面的小屁孩來說,我就以為只有語文學的好的人,才會想要報漢語言文學這種“爛”專業,而且我也意外漢語言文學者們專業就是所謂的“中文”。事實是也不是。

還有一項事實是,我不喜歡讀書,但我語文成績不差,我在文科尖子班,語文成績保守說也時常在全班前十。2009年高考,全國統考二卷,語文118分,不算很好,也不差。

上大學後,四年沒掛科,但依舊是個學渣。大一的狀態就是打醬油,那時候有一種自我暗示,就是打心眼裡瞧不起這個專業,也覺得自己不適合或者根本不愛這個專業。後來,當我開始接觸文學史,從古代文學到近代文學再到外國文學,從中國古代哲學到美國哲學,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慢慢被一些微妙的東西吸引住。

我發現老師們各個飽讀詩書,講故事信手拈來,對話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我開始耐下性子看一些生僻僵硬的外國文學;開始看節奏又慢又死板的黑白電影;開始對古希臘神話十分嚮往;開始嘗試去讀聖經,去聽伊斯蘭教史,嘗試感受佛家的四大皆空。。。。

(我開始慶幸自己入了這樣的專業。。。)

我也選修過不少經濟學、廣告學、心理學、醫學相關的課程,上課不是在睡夢中,就是聽那些教授老師自嗨成潮,說他們都認識哪些經濟學家;說他們受邀哪些大企業去做戰略規劃;他們也會告訴我們從現在開始要怎樣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怎樣賺到第一桶金,怎樣開始計劃前三年的職場生活等等。。。這樣特別好,真的!我學到了很多,也領悟了很多,滿腹雞湯。然而畢業後,我依舊不知道該怎樣規劃前三年的偉大願景,也不知道什麼養的企業真的適合我,也沒有真的賺到第一桶金。

後來你會發現,你厲害不是因為學了什麼專業,而是你認識到自己要走怎樣的路,你會願意在這條路上生根發芽,你變得特別平靜,你會開始特別慶幸自己當初學了這樣的專業。

2. 漢語言文學這門專業對自己的影響

首先,如果你是個世界觀狹隘的人,你就不會發現世界上有那麼多傻逼之人,也不會發現世界有那麼多牛逼之事。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我看了不少書不少電影后,加之大學也去過不多不少的地方,這些綜合經驗開闊了我多元化的價值體系,建立了我在社交領域的談資。

一個愛看書的人,絕對是一個好溝通的人;而一個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裡學習過的人,一定會懂怎樣去選一本適合自己的書,怎樣系統化地去讀書。

當然,不是所有讀漢語言文學的人都有趣或者都健談又或者有多元的價值觀。畢竟一個人的氣場和修養不單單是從讀了多少文學書籍,看了多少歷史文獻來的,還有生活的歷練和對外界的廣泛接觸。但是,不讀書不瞭解歷史就一定不睡讓你看起來是一個有知識的人,那些在其他專業的學生又恰好不愛讀書的,那會更慘,你可以想象等他步入社會後,他的世界觀和一個看過很多書和電影的人有多大區別。

我在大學修電影史,開始知道黑澤明,開始知道中國電影在怎樣的背景下生存起來,開始能欣賞法國無聲電影裡的情節美。等我真正踏入職場後,業餘可以去看更多更優秀的作品,而不僅僅只限於每天被各大視頻的頭條、段子、脫口秀、韓國愛情泡沫劇以及各種快消綜藝節目佔據大部分時間。我對劇開始挑剔,不再盲目貢獻自己的票子去刷票房。

單從我個人而言,在四年的大學生涯裡,漢語言文學,讓我的心靈插上翅膀;我懂得從浮躁的生活裡尋覓一方淨土,我懂得在苦難的人生裡不僅僅是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故事。你會發現,你唾棄苟且並不能讓你就不苟且,但是,你一定會在平凡的世界裡,和大多數苟且的人不一樣,在你碌碌無為的生活裡,你會懂得怎樣去尊重敬仰自己的英雄夢想。

3.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後的普遍就業狀況

小學初中的語文老師,教育培訓機構老師,對外漢語老師,記者,編輯,文案,文案,行政,人力資源等等

一線城市薪資狀況,應屆生普遍4K左右;1-3年,浮動1k-10k,看個人能力及給予。畢業三年左右,大部分當老師的人月薪15k-20k,行政5.5k-7.5k,文案策劃5.5-12k

4. 該不該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

因人而異,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無論你選擇什麼養的專業,先問清楚自己第一件事: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喜歡聽什麼類的課程。大學時,不要因為修學分去修那些浪費時間的課程,不要因為某個老師的課不點名好拿成績而佔用你一學期的寶貴時間,除非你有本事不上課還能拿到學分。”

轉自知乎作者不二


叫“燕子”的網友這樣分享:

“作為一個前幾天剛剛領了畢業證書的漢語言文學學子,以及一個還在公司試用期的文案策劃,想來說說這個問題。

關於就業。

這個時代已經深度的商業化,想漢語言文學這種專業,仍然在書海里探尋著舊時文人思想,以及各類歷史的,哲學的,文化的,藝術的感性問題,顯然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總無法馬上就顯示出實用性和技術性,因此,其地位就尷尬地顯得用處不大。

在這個商業社會求生存的眾多公司,他們都很著急,有很多很多工作,都等不及聽你闡述思想,想法,情懷,決心。他們問結果、要技術,他們恨不得你只是來面試就已經透徹瞭解了他們的公司,給他們甩過去好多漂亮的,看起來馬上就有效果的營銷方案,恨不得你是十面手,有各種大咖技能,一篇軟文輕鬆吸粉十萬,一套方案啪一下出來,產品就成爆款……你想聊聊文學?歷史?對不起,沒空沒空……

最後我選了在一家文化公司做文案策劃。面試時,還沒等我怎麼聊聊這個專業,似乎他們因為我說漏了嘴自己是處女座就錄用了我。然後,現在天天歇一歇微信推文,營銷軟文,新聞稿,策劃點小項目。一開始,老大給你的稿子挑毛病時只會說:“要營銷啊,要營銷!打廣告啊打廣告!”到後來,你漸漸摸索出這套風格,一寫完就能審核通過,偶爾寫篇靈感之作,老大還說看不懂用不上。就這樣,也許很多漢語言文學的學生,你也將漸漸在這樣的崗位體悟明白人家只需要你幫人家賺錢,你的思想再高深再深刻都沒用,他們只要你賺錢,錢是最實在的。

那這麼說,是不是說這個專業不值得報呢?我不知道別人,首先,對我來說,如果再回到四年前我填志願的時候,我還是會再一次把所有的志願校下面報的專業全部寫成文學。無怨無悔,並將一直堅持。

我喜歡閱讀,喜歡寫作,喜歡文學,喜歡歷史,喜歡去揣摩那些才華橫溢卻命運坎坷的舊時文人在想什麼,像小時候做閱讀題一樣去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一份喜歡,甚至可以恬不知恥地說是熱愛。

文字陪伴過我各種時光,它化作另外一個我跟我對話,在我頹廢時罵我,難過時安慰我,孤獨時陪伴我.....那些捧著書如飢似渴,廢寢忘食的日子,那些揹著一書包的草稿子在角落裡胡亂寫東西的日子,是我活到現在二十多歲,感覺最有質感的生活方式。那些死了的沒死的人,通過那些文字給了我無數的指引,啟發我無數次地頓悟 ..... 這就是我的熱愛,微不足道到不敢奢求文字能給我更多。不敢說仗筆天涯,不敢說靠一支筆寫出多牛的作品去換取這世界的聲名與財富。文字能給我一點點的陪伴和指引,就已經足夠了。

那麼你也許說,我沒那麼喜歡什麼文字文學,我就想找工作生活。那我也跟你說說這個專業。

這個專業毋庸置疑日漸式微。聽說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這類文學哲學類的專業是很受歡迎的,而現在很多院校裡,他已經成了那種沒人願意報考,作為那些其他專業沒報上的調劑專業。我的班裡七十多人,起碼百分之八十都不是報這個漢語言文學的,他們都是其他專業分數不夠被調劑過來的。所以聽說我是所有志願都報了文學的時候,其他人覺得我是奇葩。因為許多人都是被調劑過來這個專業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這個專業,並且自怨自艾地混了四年,四年後找工作時碰壁再罵一遍這個專業,然後想著沒辦法就去當老師去考研。當然也許有很多本來就想當老師和考研的人。所以這個專業在找工作上,除非是當語文老師,要是去公司企業找工作,處境都是稍尷尬的,它也被譽為“萬金油”型專業,就是什麼都能扯上一點,什麼都不精通。這就是現實。但是,看你想做什麼工作,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本就想當語文老師,這個專業是極合適的,如果你想去公司,就需要加上商業思維,學著跟商業社會接軌,不然學得再好,滿口之乎者也,HR也得跟你說再見。

然而,在對於一生來說,學這個專業,那些書中的舊時智者,那些大學老師給你的指引和啟發是有助於你的思想獨立,有助你一生的。所以我從來都不曾後悔選擇文學。

一年之後,時至暑假,這篇回答又被翻起。忙中偷閒上了一下知乎,許多小朋友在看了這篇回答後問我許多關於文學,關於專業選擇的問題。我覺得該冒泡了。

一年多之後的我,依然是文案策劃。跳進了廣告圈,艱難熬過個階段的成長期後,現在帶著三四個文案新人跟甲方鬥智鬥勇,已經統籌負責部門文案團隊的小芝麻了。

所以我想對於文科專業而言,尤其是對文史哲之類的專業而言,除開正對口的公務員和教師,在企業裡拼闖還是看你的能力和功底。你熱愛了多久,積累多深,這才是會在學以致用的時候慢慢浮現出來。

如今的我,越來越感恩文字帶給我的力量。如果不是從小熱愛寫作,抱著本子稿紙在角落裡胡寫亂塗的那一段日子,不會有現在依然對文字感覺這麼敏感的我;如果不是從小看那麼多亂七八糟的雜事,不會有在絞盡腦汁的時候,冒出來的靈感……這些積累給我工作上太大的幫助。

但更重要的依然是文字帶給我的慰藉。深夜加班回家,旅行途中,閒時回憶,看一部好電影,讀一本好書……心底偶然冒出來一些凌亂的句子,組成半熟不知所言的詩。這些時刻比任何工作上寫出的東西都珍貴。”

還有網友“侯水然”說:

“畢業4年,現在在四大證券報之一做金融機構記者。說實話,我覺得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可以給予你的東西,很微妙

這個專業給你理想給你哲思但沒有給你傍身之計,給你展示了所有美好的東西,但是沒有告訴你怎麼去達到。記得大學時候,一個教授給我們講過一個理論是“君子不器”,意思是,你是君子,你不是工具。你不能削鑿扭曲自己,被迫成為這巨大社會機器的一部分。什麼時候,你成為了器,成為了工具,你就如混沌被開了七竅,不可逆地成為了這世界最渺小可悲的一部分。這個專業給你最棒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西哲到儒學,然而並沒有給你其他東西。但是在這社會上,在大學接受這些東西,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其實足夠了。

對於一個小二本來說,學漢語言文學的人,畢業後就業的分化情況非常嚴重。考研的有考上清華北大的,考了兩年,我很羨慕她。還有考上各種其他大學研究生的,但是貌似對就業沒啥太大幫助,我實在不太熟了。沒考研的,畢業後有賓館疊床單去的,現在在蘇寧賣貨。有畢業去小公司當文員的,現在還在小公司當文員。有進獵頭公司的還在那個公司。有一步一步從不太知名的外企跳進IBM的,現在做了小leader。更多的,所有人都覺得混得好的,是回家做公務員,縣裡啊市裡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似乎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主戰場。

然後說說自己吧。當時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原因非常簡單——不會掛科。可以腆著臉說,自己有一點語言上的天賦,尤其古漢語。學校就是一破二本,但是在一點五線城市,所以玩得很開心,玩COSPLAY,進樂隊,在主弦吉他能力有限的時候用小提琴和樂隊一起表演了the dwan。因為學了中文,而且恰巧有點天賦,所以根本不擔心掛科。但是到了大二,總覺得缺點什麼,於是去隔壁的985學了個輔修國際經濟與貿易,大學四年,有三年週末五點半起床,穿越一個一線城市去上課,現在想想也很有意思。畢業後,一直想挑戰一下,考了兩年金融學研究生,沒考上。但對金融的興趣和學到的知識一直在,於是做了財經記者,現在這個階段在做證券記者,也做過特稿。

其實,學漢語言專業尤其是這樣,你就是你,能力就是能力,努力就是努力。你出來了之後沒法去寫程序也不能設計建築,沒法算明白借和貸也搞不明白微積分,但你就是有點啥地方不一樣了。你帶著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自己,可以退守安逸,可以披荊斬棘。”


“微妙”是很多“漢語言文學”畢業生評價自己專業會用到的詞彙。到底什麼“微妙”?為什麼一個偏冷門和收入不高的專業會有那麼多畢業生為之打call。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推理。

1.“漢語言文學”專業需要同學在大學四年做大量文史哲類閱讀。這些豐富的文化滋養是健全人格的必備要素。而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能夠令同學人格飽滿成熟,當走入社會後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社會的挑戰。也許工作、生活總有不盡人意,但只要有一片小小的心靈港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那就不怕人生的各種不順。這是文科專業特別的好處,也是理工科類專業特別缺乏的部分。

精神和心靈的力量是難以用尺度衡量的,不能考證,也沒法量化,甚至難以言傳展示。但受益人會實實在在感受到它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微妙”。

從實際狀況看:

2. “漢語言文學”就業面比較廣,特別以教師、公務員、行政人員居多,社會地位比較高,工作比較穩定,這也是這類人群幸福感比較高的原因之一。

縱然“漢語言文學”的就業崗位收入不高,但是隻要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心靈的寧靜,不攀比不焦慮,那幸福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