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文史哲書院“箋文學”· ·

全文共2364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 —— ···

人類選擇了理性,便崇尚理性,並將之視為信仰。

這句話並無出處,是我化用了鄧正來先生的一句話:“人類選擇了法律,便崇尚法律”。在前幾年我們都關注過類似“我們是否需要信仰”這一類的話題,但那時我幾乎把信仰和宗教信仰劃上等號。

愛默生在《自立》裡提到,“文明人造出了馬車,卻喪失了對雙足的利用”。我們的認識也是在新的科學觀、認識論出現後發生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看待事物觀點角度,什麼成為了形成這些認識的基礎呢?

按照唯心主義觀點,我們將意志賦予到任何事物上,都將影響到事物的屬性,即現實事物是我們所理解的事物。自由意志是受到個人認識、學識水平和所處歷史背景的影響,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將自身意志加之於外物。

只有我們根據理性和感性博弈時,個性化的答案則會呈現,但這些利用理性還是遠遠不夠,還應該尋找本心當中最符合個人性情、最有益於個人成長的感性因素,就是我是怎麼樣的人?我為何而活?我的生命該如何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文史哲書院“箋文學”· ·

全文共2364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 —— ···

人類選擇了理性,便崇尚理性,並將之視為信仰。

這句話並無出處,是我化用了鄧正來先生的一句話:“人類選擇了法律,便崇尚法律”。在前幾年我們都關注過類似“我們是否需要信仰”這一類的話題,但那時我幾乎把信仰和宗教信仰劃上等號。

愛默生在《自立》裡提到,“文明人造出了馬車,卻喪失了對雙足的利用”。我們的認識也是在新的科學觀、認識論出現後發生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看待事物觀點角度,什麼成為了形成這些認識的基礎呢?

按照唯心主義觀點,我們將意志賦予到任何事物上,都將影響到事物的屬性,即現實事物是我們所理解的事物。自由意志是受到個人認識、學識水平和所處歷史背景的影響,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將自身意志加之於外物。

只有我們根據理性和感性博弈時,個性化的答案則會呈現,但這些利用理性還是遠遠不夠,還應該尋找本心當中最符合個人性情、最有益於個人成長的感性因素,就是我是怎麼樣的人?我為何而活?我的生命該如何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16世紀宗教詩人萊昂修士的一句話,“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性情,做好分內之事。”這句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個人應當有的生活態度。

人的偉大精神根植於人類的苦難之中,在強大的命運面前,我們只能夠承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力。在孟德斯鳩的《羅馬盛衰原因論》中那些接連遭到毀滅的命運,那些命運多舛的人們根本不去認識不幸,也不去設法防止他們不幸的原因,而始終陷入一種夢幻中,讓一切理所應當地發生。

無數悲劇的誕生於無法忍受自己的苟且偷生,但生活不如戲劇般波瀾起伏,現實卻又如在一個夢境,無論怎麼痛苦總會醒來。這般如此沉重的生命,去維持它的往往是我們對此不屈地忍受。

自我意識的覺醒應該是我們在面對遙遠夢想的決不放棄,在深陷苦難時的不斷掙扎,在物慾面前的不違德性……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認識你自己”。我們每個人在看待人、事、物的時候,總是反觀自照,不斷髮現那些與自己契合的部分,這便成了我們的信仰。

信仰與我們所說的“習慣”不同,尼采說,社會上之習慣,殺了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根植於人性當中的自由、自我是不能夠被否定的,這種感覺促使我們去追尋那些能夠使自身發展,能夠使我們幸福的生存力量。大多數人的行為動機並不具有絕對的合理性。主觀的認識有客觀予以驗證,得到的將比完全從客觀中發現的多得多。愛默生在《自立》中說,“Ne te quaesiveris extra,不要在你自身之外尋找你自己。”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文史哲書院“箋文學”· ·

全文共2364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 —— ···

人類選擇了理性,便崇尚理性,並將之視為信仰。

這句話並無出處,是我化用了鄧正來先生的一句話:“人類選擇了法律,便崇尚法律”。在前幾年我們都關注過類似“我們是否需要信仰”這一類的話題,但那時我幾乎把信仰和宗教信仰劃上等號。

愛默生在《自立》裡提到,“文明人造出了馬車,卻喪失了對雙足的利用”。我們的認識也是在新的科學觀、認識論出現後發生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看待事物觀點角度,什麼成為了形成這些認識的基礎呢?

按照唯心主義觀點,我們將意志賦予到任何事物上,都將影響到事物的屬性,即現實事物是我們所理解的事物。自由意志是受到個人認識、學識水平和所處歷史背景的影響,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將自身意志加之於外物。

只有我們根據理性和感性博弈時,個性化的答案則會呈現,但這些利用理性還是遠遠不夠,還應該尋找本心當中最符合個人性情、最有益於個人成長的感性因素,就是我是怎麼樣的人?我為何而活?我的生命該如何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16世紀宗教詩人萊昂修士的一句話,“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性情,做好分內之事。”這句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個人應當有的生活態度。

人的偉大精神根植於人類的苦難之中,在強大的命運面前,我們只能夠承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力。在孟德斯鳩的《羅馬盛衰原因論》中那些接連遭到毀滅的命運,那些命運多舛的人們根本不去認識不幸,也不去設法防止他們不幸的原因,而始終陷入一種夢幻中,讓一切理所應當地發生。

無數悲劇的誕生於無法忍受自己的苟且偷生,但生活不如戲劇般波瀾起伏,現實卻又如在一個夢境,無論怎麼痛苦總會醒來。這般如此沉重的生命,去維持它的往往是我們對此不屈地忍受。

自我意識的覺醒應該是我們在面對遙遠夢想的決不放棄,在深陷苦難時的不斷掙扎,在物慾面前的不違德性……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認識你自己”。我們每個人在看待人、事、物的時候,總是反觀自照,不斷髮現那些與自己契合的部分,這便成了我們的信仰。

信仰與我們所說的“習慣”不同,尼采說,社會上之習慣,殺了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根植於人性當中的自由、自我是不能夠被否定的,這種感覺促使我們去追尋那些能夠使自身發展,能夠使我們幸福的生存力量。大多數人的行為動機並不具有絕對的合理性。主觀的認識有客觀予以驗證,得到的將比完全從客觀中發現的多得多。愛默生在《自立》中說,“Ne te quaesiveris extra,不要在你自身之外尋找你自己。”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談到過“自我主義”,他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自我犧牲”。信仰是最為強烈也是最為單純的精神力量,一種自我的指導思想。我們在發現真理的時候,必須要打破中國人自身固有的從小事發微卻不能從內在感悟到客觀邏輯的思維方式。

與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不同,古典唯物主義難以打破在精神上侷限,也就難以準確評價事物。浪漫主義者很可能在過多的摒棄傳統總喪失更多信仰,現實主義者則固守於現實或者物質難以脫離。

這裡說句題外話。中國傳統的學有所成就應當自立門戶,對他人的思想便有了敵意,總覺得自己的觀點才是最經得起批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如果學者們都是這樣,那麼科學如何發展。

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康德說他的思想來源於兩人:牛頓和盧梭。他的思想當中自然認知以牛頓體系為模型,人文認知脫胎於盧梭的理論。自然世界必然有其遵循的法則,但人文世界人類卻是自己做出的選擇。

有信仰還遠遠不夠,更需要一個自由實現的環境。我們常說帶著腳鏈跳舞,就是我們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制的,盧梭的觀點是人是被迫自由的。在法學學科當中,自由和權利幾乎可以畫上等號,我們的自由是由一定限制的,那麼我們的權利也必然是由一定限制的,人文世界的自由,在於我們能夠獨立的思考。只有保障了每個人的信仰自由,我們才能有"阿迦底亞式"的牧歌生活;科研領域的自由,在於我們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不受干涉……

信仰處在不斷變化當中,可能趨善,亦可能趨惡;可能不斷缺失,也可能不斷修正。好像宗教哲學界探討《聖經故事·創世紀》的結論:應該滿足於天意,應該滿足於人間事務全體的總進程,這個進程並不是由善開始而走向惡,而是從壞逐步地發展到好。

一個人的不成熟表現在不經過他人的引導就對自己理智的運用無能為力,我們必須從不成熟中走出來,至少我們需要做這樣的嘗試。“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對“道”的信仰;《論自由》的寫作是密爾對對自由的信仰;《正義論》中反映羅爾斯對正義的信仰;普通群眾更有對尊嚴的信仰……

我們可以發現,信仰是我們生活當中支撐我們生存的力量,是我們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要儘量去領悟生活中的一些瑣屑的道理,而且還必須重視這些事情,因為“真理”多半是依附在每一個簡單的問題上,生活裡、社會中發生的事情就成為我們爭論的焦點。

“今天,我執筆的這一瞬間,我展望自己的未來——就像平靜的海面,沒有任何希求騷擾那完全的寧靜。我一點也不期望任何東西會不同於它現在的情況,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變……”(尼采:《瞧! 這個人》)

我希望我們都能夠像尼采這樣獨立平靜地思考,能在一切事情一切問題上能夠公開地和理性地運用我們的自由,實現我們的權利,追尋我們的信仰。©韶成

“我們的目標不是相互說服,而是相互認識。”——赫爾曼·黑塞

"

原創: 韶成 (Problems365)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 ·文史哲書院“箋文學”· ·

全文共2364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 —— ···

人類選擇了理性,便崇尚理性,並將之視為信仰。

這句話並無出處,是我化用了鄧正來先生的一句話:“人類選擇了法律,便崇尚法律”。在前幾年我們都關注過類似“我們是否需要信仰”這一類的話題,但那時我幾乎把信仰和宗教信仰劃上等號。

愛默生在《自立》裡提到,“文明人造出了馬車,卻喪失了對雙足的利用”。我們的認識也是在新的科學觀、認識論出現後發生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看待事物觀點角度,什麼成為了形成這些認識的基礎呢?

按照唯心主義觀點,我們將意志賦予到任何事物上,都將影響到事物的屬性,即現實事物是我們所理解的事物。自由意志是受到個人認識、學識水平和所處歷史背景的影響,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將自身意志加之於外物。

只有我們根據理性和感性博弈時,個性化的答案則會呈現,但這些利用理性還是遠遠不夠,還應該尋找本心當中最符合個人性情、最有益於個人成長的感性因素,就是我是怎麼樣的人?我為何而活?我的生命該如何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16世紀宗教詩人萊昂修士的一句話,“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性情,做好分內之事。”這句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個人應當有的生活態度。

人的偉大精神根植於人類的苦難之中,在強大的命運面前,我們只能夠承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力。在孟德斯鳩的《羅馬盛衰原因論》中那些接連遭到毀滅的命運,那些命運多舛的人們根本不去認識不幸,也不去設法防止他們不幸的原因,而始終陷入一種夢幻中,讓一切理所應當地發生。

無數悲劇的誕生於無法忍受自己的苟且偷生,但生活不如戲劇般波瀾起伏,現實卻又如在一個夢境,無論怎麼痛苦總會醒來。這般如此沉重的生命,去維持它的往往是我們對此不屈地忍受。

自我意識的覺醒應該是我們在面對遙遠夢想的決不放棄,在深陷苦難時的不斷掙扎,在物慾面前的不違德性……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認識你自己”。我們每個人在看待人、事、物的時候,總是反觀自照,不斷髮現那些與自己契合的部分,這便成了我們的信仰。

信仰與我們所說的“習慣”不同,尼采說,社會上之習慣,殺了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根植於人性當中的自由、自我是不能夠被否定的,這種感覺促使我們去追尋那些能夠使自身發展,能夠使我們幸福的生存力量。大多數人的行為動機並不具有絕對的合理性。主觀的認識有客觀予以驗證,得到的將比完全從客觀中發現的多得多。愛默生在《自立》中說,“Ne te quaesiveris extra,不要在你自身之外尋找你自己。”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談到過“自我主義”,他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自我犧牲”。信仰是最為強烈也是最為單純的精神力量,一種自我的指導思想。我們在發現真理的時候,必須要打破中國人自身固有的從小事發微卻不能從內在感悟到客觀邏輯的思維方式。

與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不同,古典唯物主義難以打破在精神上侷限,也就難以準確評價事物。浪漫主義者很可能在過多的摒棄傳統總喪失更多信仰,現實主義者則固守於現實或者物質難以脫離。

這裡說句題外話。中國傳統的學有所成就應當自立門戶,對他人的思想便有了敵意,總覺得自己的觀點才是最經得起批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如果學者們都是這樣,那麼科學如何發展。

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康德說他的思想來源於兩人:牛頓和盧梭。他的思想當中自然認知以牛頓體系為模型,人文認知脫胎於盧梭的理論。自然世界必然有其遵循的法則,但人文世界人類卻是自己做出的選擇。

有信仰還遠遠不夠,更需要一個自由實現的環境。我們常說帶著腳鏈跳舞,就是我們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制的,盧梭的觀點是人是被迫自由的。在法學學科當中,自由和權利幾乎可以畫上等號,我們的自由是由一定限制的,那麼我們的權利也必然是由一定限制的,人文世界的自由,在於我們能夠獨立的思考。只有保障了每個人的信仰自由,我們才能有"阿迦底亞式"的牧歌生活;科研領域的自由,在於我們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不受干涉……

信仰處在不斷變化當中,可能趨善,亦可能趨惡;可能不斷缺失,也可能不斷修正。好像宗教哲學界探討《聖經故事·創世紀》的結論:應該滿足於天意,應該滿足於人間事務全體的總進程,這個進程並不是由善開始而走向惡,而是從壞逐步地發展到好。

一個人的不成熟表現在不經過他人的引導就對自己理智的運用無能為力,我們必須從不成熟中走出來,至少我們需要做這樣的嘗試。“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對“道”的信仰;《論自由》的寫作是密爾對對自由的信仰;《正義論》中反映羅爾斯對正義的信仰;普通群眾更有對尊嚴的信仰……

我們可以發現,信仰是我們生活當中支撐我們生存的力量,是我們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要儘量去領悟生活中的一些瑣屑的道理,而且還必須重視這些事情,因為“真理”多半是依附在每一個簡單的問題上,生活裡、社會中發生的事情就成為我們爭論的焦點。

“今天,我執筆的這一瞬間,我展望自己的未來——就像平靜的海面,沒有任何希求騷擾那完全的寧靜。我一點也不期望任何東西會不同於它現在的情況,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變……”(尼采:《瞧! 這個人》)

我希望我們都能夠像尼采這樣獨立平靜地思考,能在一切事情一切問題上能夠公開地和理性地運用我們的自由,實現我們的權利,追尋我們的信仰。©韶成

“我們的目標不是相互說服,而是相互認識。”——赫爾曼·黑塞

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順其信仰,做好分內之事|箋文學

排版|飛嘟嘟

校對|焰哆哆

配圖|pexels.com

文字版權歸作者韶成和公眾號:文字的(ID:Problems365)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