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文學 藝術 卡夫卡 詩歌 界面新聞 2017-04-19

樹綠已成蔭,讀書需堅持。“界面文化”本週向大家推薦的新書種類多樣,有以小見大切入歷史的《明星與素琴》《大屠殺:巴黎公社的生與死》;也有優秀的非虛構作品《被仰望與被遺忘的》和《冰雪王國》;在科學與藝術領域,我們推薦《記憶錯覺》《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如果要與孩子聊聊音樂,送給他們一本《我的音樂筆記》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美]蓋伊·特立斯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在這座城裡,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萬人戴著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這是蓋伊·伊斯特筆下的紐約。蓋伊是美國著名的非虛構作家,曾任《紐約時報》記者,寫出了許多細緻深入又宏大全面的文章,其獨特的行文風格和觀察視角為非虛構寫作樹立了典範。蓋伊·特立斯的中文版文集《被仰望與被遺忘的》一書由《紐約:一位獵奇者的足跡》《大橋》和《走向深處》三部分組成,描繪了紐約城中不太為人所知的人物和事件,這些人物基本上涵蓋了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

推薦理由:

1、“新新聞主義之父”蓋伊·特立斯的這部作品被視為20世紀最偉大的非虛構書寫和全世界特稿寫作的典範。

2、特立斯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和芸芸眾生構成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以其犀利的眼光和精準的筆法向我們展示了紐約的風貌。

3、身為作家、記者的特立斯在呈現紐約層理的過程中,將自己捕捉細節的功力凸顯無遺。

二、《南十字星共和國》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俄]費·索洛古勒/瓦·勃留索夫/安德烈·別雷

版本: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南十字星共和國——俄國象徵派小說選》一書集中了俄國象徵派小說之精華。三位作者中,有與普希金比肩的經典作家瓦·勃留索夫,有魯迅高度推崇的“頹廢派大師”費·索洛古勃,還有被扎米亞京稱為“俄羅斯的喬伊斯”的安德列·別雷。書中所收篇目包括俄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反烏托邦小說”《南十字星共和國》、《最後一批殉難者》,以及與卡夫卡《變形記》異曲同工的《小矮人兒》等等。與詩歌相比,俄國象徵派作家和詩人們在小說領域裡執著探索的實績,多年來一直未得到全面的認識。

推薦理由:

1、費·索洛古勃的小說將夢幻、魔幻的層面與現實、自然的層面糅合得水乳交融,能夠“用平穩而帶有教訓味道的語調講述最恐怖和最荒誕的事物”。

2、高爾基評價勃留索夫是“俄羅斯最有文化修養的作家”,瓦·勃留索夫的小說被認為是“寫情境的短篇小說”,人物形象隨情節而動,而關注點集中在事件的“奇特性”上。

3、捷克學者雅·尚達把別雷與普魯斯特、喬伊斯、卡夫卡相提並論,認為他們四位是實驗家型的作家,是現代小說的改革者。而納博科夫將別雷的《彼得堡》與《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變形記》一起列為他最欣賞的20世紀西方四大名著。

三、《明星與素琴》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雲從龍

版本:東方出版社 2017年4月

內容簡介:觀察一個社會的變遷,除了關注當時知識分子、社會精英的心理脈絡,更重要的是攝取民間乃至市井百姓的心理切片。前者大都通過各種途徑或多或少保留了下來,而市井百姓對於世相人文的態度,卻隨著時間的流逝幾乎整體性淹沒了。《明星與素琴》根據作者意外收穫的35封私人信件,還原了20世紀50年代賀明星與王素琴兩位普通青年之間曲折動人的情感經歷,展現出那個年代獨特的社會生態,以及普通人的工作與生活、理想與信念、榮辱與沉浮、惶恐與無奈的真實圖景。

推薦理由:

1、賀明星與王素琴的愛情是故事的主線,與此同時還延伸敘述了自清末民初到共和國時期中國社會的變與不變,普通人在大時代中的信念與夢想、飄搖與浮沉。賀王的命運絕非一人一家之命運,而是百年來家國命運的縮微。

2、除了精彩的人物與故事,還有作者對第一手材料的重視與梳理,輔以相關史料的拼圖補白式寫作,使故事中既有細節也有背後大歷史的呈現。

四、《大屠殺:巴黎公社的生與死》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美]約翰·梅里曼

版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法國在普法戰爭中遭受了災難性的失敗之後,飢寒交迫而對政治感到幻滅的巴黎人民拿起武器,以爭取社會公正的名義奮起反抗政府。1871年春,自稱公社社員的人們宣佈他們自由了。在光榮的八個星期裡,巴黎公社孕育出19世紀的一些偉大的夢想,開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會改革。然而他們的烏托邦在當年的5月22日走到了混亂而血腥的盡頭……在《大屠殺》一書中,歷史學家約翰·梅里曼記述了那改變了歐洲政治面貌的64天,向我們介紹了一連串難以比擬的人物,書中形形色色的生死故事,帶給我們對自由生命無止境的感嘆。

推薦理由:

1、從“死魚眼”拿破崙三世,到將“肥大身軀”塞進衣櫃以躲避追捕的畫家庫爾貝,從每燒一棟房子便可獲得十法郎的女縱火犯,到藏在屠夫的凍肉塊裡逃離巴黎卻被士兵一刀刺死的無辜者,作者用一個個具體而微的故事場景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動盪。

2、《卡爾·馬克思:十九世紀的一生》一書作者喬納森·斯伯爾伯(Jonathan Sperber)評價此書:“解放之夢,鎮壓之魘——巴黎公社是19世紀歐洲政治想像的一個焦點。希望與恐懼,激情與仇恨,社會與政治鬥爭,約翰·梅里曼的新著再現了一個著名的革命政權並導致它走向慘烈的毀滅的這一切。”

五、《何故為敵:族群與宗教衝突論綱》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 李峻石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在人們既往的認知中,民族意識和宗教信仰往往被視作引發衝突或者產生政治分化的決定性因素,儘管歷史上並無充分證據來支撐這些觀點。作者則認為在當今世界上,族群與宗教層面的差異並非衝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何故為敵》中,他反駁了一系列成見,尤其是人們通常設想的“族群和宗教上的差異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戰爭與危機的主要原因”。作者提出一種“決策理論”,其目的在於解釋哪些類型的身份認同在何種條件下才更容易成為優選對象,也就是說,包括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在內的各種認同都不是絕對的,都是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生活的一種策略和方式。認同的目標是適應環境,更好地保護和爭取自己的利益。

推薦理由:

1、本書以歐洲、非洲的個案作為切入點,批判性地檢視了以往對民族宗教問題的成見,建構了一個新的衝突理論。

2、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楊聖敏評論道:“拜讀了李峻石先生的著作,深感其觀點之尖銳與不同凡響。顯然,在當今國際學術界對民族宗教問題的討論中,他的觀點屬於少數派。但我們都知道,歷史已無數次證明,對於事關人類命運的複雜局面,能夠具有鷹一樣的銳眼去辨識世界的,即能夠較早認清方向的往往是少數人。”

六、《記憶錯覺》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英]茱莉亞·肖

版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4月

內容簡介:記憶是寶貴的財富,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依靠記憶來進行,也正是記憶成就了現在的你我。然而,人類頭腦中對於過往的記錄其實遠遠偏離了它的真實面貌,我們每個人也都遭遇過瞬間失憶。假如思維有著更深層次的誤差和風險,並將操控甚至完全偽造記憶,該怎麼辦? 在《記憶錯覺》一書中,法醫心理學家和記憶專家茱莉亞·肖博士運用全新調查向我們展示了大腦被誤導的諸多方式,同時揭露了人們為何有時會盜用他人的記憶,並將其認定為自己的記憶。最後,作者闡述瞭如何通過對於不可靠性的簡單覺知來改善記憶。

推薦理由:

1、作者茱莉亞·肖是國際權威記憶專家,資深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科學美國人》專欄主筆,本書一經推出便被《紐約時報》、《泰晤士報》、《每日郵報》、《太陽報》、《明鏡週刊》等全球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2、本書是對人類大腦進行的一次深入而獨特的洞悉,啟發我們去反思對於真實自我的認知究竟有多少。這是一場對於記憶不可靠性的有趣探究,揭示了我們的大腦如何輕而易舉地“誤入歧途”。

七、《冰雪王國》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美]漢普頓·塞茲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4月

內容簡介:1879年7月8日,美國探險船“珍妮特號”從舊金山起航,開始了邁向當時的未知世界——北極的探險。探險隊員們歷盡艱險,他們的征程被視為有史以來人類為生存而戰的最偉大戰鬥之一。面對從雪盲症和凍瘡到肆虐的寒風暴雪和神祕的冰上迷宮,探險隊與瘋狂和飢餓搏鬥,孤注一擲地朝西伯利亞海岸行進。本書講述了“珍妮特號”極地遠征的驚險故事,作者有幸獲得當事人留下的私人書信和航海日誌,儘可能還原了當時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展現出每位探險成員的個性及心境。

推薦理由:

1、本書把大放異彩的人物和豐富翔實的資料注入到扣人心絃的懸疑故事中,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曆史中那個迷人但鮮為人知的時代。

2、在氣候變化問題受到迫切關注的當下,這本書所講述的故事無疑具有啟示意義。

3、《紐約時報書評週刊》評價此書為“一流的極地歷史和探險故事”,《紐約客》則評論其“故事令人心碎,敘述節奏完美”。

八、《我的音樂筆記》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肖復興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本書是著名作家肖復興的音樂筆記,作者以一個個音樂家的故事串聯起音樂史,從巴赫、亨德爾、莫扎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一直延續到鮑勃·迪倫、約翰·列儂、老鷹樂隊、卡朋特樂隊,使音樂家們的形象在歷史背景中更加立體飽滿,而歷史也在人物的映襯下有了更生動的細節。

推薦理由:

1、本書曾獲首屆冰心散文獎,肖復興的文字,也具有音樂般的節奏與流動感。

2、家長們可以將此書視為一部為孩子訂製的古典音樂簡史,因為孩子心靈的成長要比音樂考級更為重要。

九、《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

【一週新書推薦】四月,讀書將回憶和慾望摻合

作者:[] 威爾·貢培茲

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內容簡介:本書梳理了二十多個現代藝術流派的淵源流變,涵括了近百位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勾勒出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書中沒有抽象的概念或拗口的術語,作者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講述了現代藝術的諸多故事。如果我們尚能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與梵高的《星空》中辨認出藝術“原來”的模樣,那麼,一百五十年後安迪·沃霍爾的金湯寶罐頭和達米恩·赫斯特的醃製鯊魚,就足以讓我們看到藝術的其他可能性。回顧現代藝術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反叛之路,我們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變得愈發反叛、大膽而混亂。這背後,是藝術家們對“何為藝術”的無盡追問和對周遭世界的抵抗迴應。

推薦理由:

1、儘管探討的問題涉及1860年代至今的漫長藝術史,作者卻下筆輕鬆,絲毫不為難讀者,讓讀者倍感親切的同時,學到不少東西。

2、作者行文才思橫溢,飽含激情,在字裡行間,表達了自己對藝術的滿腔熱愛。

3、陳丹青不乏風趣地評論:“這本書的水準剛剛令我夠得著而看得懂:貢培茲證實了我自以為早就懂得的藝術家(果然如此),也教會我如何解讀難以弄懂的另一群人物(原來如此)。倘若在美術館再度遭遇他們,我會心想:哈,老兄,現在我明白了你的花招。”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