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漢語新詩要講究格律了? 海內外詩人頭腦“風暴”討論新詩新寫法

文學 詩歌 藝術 美術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 2017-11-03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攝影報道

熟悉華文新詩的讀者知道,目前,新詩都是自由格式,並沒有像傳統的格律詩詞那樣講究押韻或字數等形式的限制。然而,近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發表平臺的便利,催化了講究格律體新詩的誕生。比如在網絡上受到不少網友喜愛的的“十三行漢詩”(網名“手槍詩)。著名詩歌研究者、西南大學教授呂進在其所著《中國現代詩學》,把新詩分為自由詩和格律詩,指出“只有自由詩,決不是正常的現象。”

寫漢語新詩要講究格律了? 海內外詩人頭腦“風暴”討論新詩新寫法

10月29日,在西南大學舉行的第六屆華文詩學名家國際論壇的第二日論壇上,來自海內外的詩人、詩評家們,就對華文新詩採取的新形式,未來該怎麼寫,進行怎樣的詩體實驗,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其中中國新詩汲取傳統詩詞,迴歸格律化詩歌寫作,形成當代”格律體新詩”,以及其他“六行體”小詩的詩體的試驗,吸引了眾人的興趣。此外,圍繞前些年流行的詩歌的“梨花體”、“口語詩”等各種詩歌現象,論壇與會者也都給出針對性的討論。

深圳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文學博士黃永健,在發言中,重點提到了近幾年微信平臺所催生出來的“格律體新詩”,認為其有強大的發展潛力。他提到,80後、90後、00後新生代通過學校教育、社會耳聞目濡及出國留學、旅遊、考察等途徑,增強了對自身傳統文化的信心,各種新古典主義式的音樂、舞蹈、繪畫、時裝、影視、動漫等,又被納入當代的審美視域,微信等短平快傳播媒介改變了文學的寫作習慣、閱讀習慣、評價習慣和交流習慣,在這種情形之下,根深蒂固的漢語格律詩及其創新形式以其強大的文化慣性,呼應互聯網時代的審美時尚,呈現出“傳統回潮”等詩學風向。

據黃永健教授介紹,誕生於微信平臺的十三行漢詩,作為“ 格律體新詩”典型代表,來自生活現場,表現人生百般況味,可俗可雅、文白相間,強調押韻、調平仄、採用對仗、意象鍛鍊以及典故、反覆、迴環、頂真等漢語詩歌手法,行數固定、字數固定而又演化為多種“變體”,是典型的“現代格律詩”、“ 格律體新詩”,它將古典標誌性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詩通過古典標誌性的對仗、偶出、聯句形式整合在一起,在整體上是一個“其、承、轉、合”的圓形結構。

黃教授認為,詩無形不美,詩無韻不暢。十三行漢詩在“美”與“暢”中,尋找到了平衡點和結合。相對於自由分行新詩,十三行漢詩具備審美性、漢詩性、繪畫性、音樂性、意象性等五個方面的優勢,“容含數千年國詩美學內質於一體,而蓬勃著不斷成長壯大的發展潛力,完全有可能成為與西方十四行詩以及當代中國自由體新詩進行美學博弈的創新詩體。”

走過百年的漢語新詩不只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海外華人文化圈,也有較大影響。來自泰國的華人詩人、泰華作家協會副主席曾心在發言中,介紹了在泰國,華文詩歌的發展狀況。據曾心先生介紹,泰華最早出版的第一本新詩集,即1933年林碟衣的《破夢集》,至今也有83年了。縱觀泰華詩歌界發展的軌跡,最早舊體詩集是1938年同年出版了汪了儂•陳國華《儂華集》與鍾靜庵的《鍾靜庵》。兩者比起《破夢集》新詩集遲了5個年頭。之後,泰華詩壇出現了新體詩和舊體詩兩條腿走路。

據統計:至2017年,出版新體詩集 88本,舊體詩集43本。他說,“中國以自由詩為主的新詩,其影響波及全世界的漢語詩歌界;受到中國影響的泰華新詩,也是以自由體詩為主。因此,自由體詩在泰華當代詩壇逐漸充當了的主角。受到中國古典詩歌影響的格律舊體詩,隨著老一輩詩人的去世,逐漸走向消亡的趨勢。

近些年來,泰國出現對新詩體的嘗試,其中包括嘗試構建六行以內的‘六行體’小詩,目前在泰國華文文學界影響越來越大。”他還提到,“六行體”詩,古已有之,在唐詩宋詞元曲中均可找到,在漢語新詩中也隨處可見。在五四的白話詩,最早的小詩經典——冰心著的《繁星》, 開篇第一首就是六行詩。

相關推薦

推薦中...